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
最近火爆的網絡劇《餘罪》是一部由愛奇藝、新麗傳媒、天神娛樂聯合出品,張睿執導, 張一山、徐冬冬、吳優、張錦程、於笑、許敏等主演的網絡劇。該劇改編自常書欣所撰寫的同名網絡人氣小說,講述警校學生「餘罪「從一場特殊的選拔開始,進入了生活和社會矛盾之中,且在成為一個臥底後遭遇各種驚險事件的故事。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作者常書欣
他居然是
山西沁水人
▼
常書欣,8年,7部作品,1500萬字!其中4部作品被買走了影視版權。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小縣城的人們,誰也沒想到,身邊這個高中「混」進了監獄,大學沒讀完便被開除,在周邊人眼裡四十啷噹整日無所事事、宅在家裡的男人,在網絡文學江湖,已摸爬滾打8年,年收入居然超過了7位數。
常書欣如是說
▼
A「大男人不能讓老婆拿工資還房貸」
「燒肝、手撕肉、白菜豆腐燉肉……」在飯店一落座,常書欣便拿起菜單點起了菜,嚷嚷著要改善夥食,隨後還點了一大碗刀削麵。在一不小心就長膘的正月,還有人口口聲聲喊著要吃肉,讓站立一旁的服務員都忍不住笑出了聲。「沒辦法,在家裡老婆監督減肥,嘿嘿……」圓滾滾的身材、圓圓的臉蛋、長及脖子往後攏著的髮型,配上一副近視眼鏡,1975年出生的他還真有點文學青年範兒。
2015年12月,常書欣的第七部網絡小說《危險拍檔》完結,這部描寫警察與線人的書還未完結就被樂視買去了影視版權,加上這本書的實體書版權,常書欣這一年的收入超過了百萬。
他說自己是個胸無大志、容易滿足而又追求安逸的人,於是《危險拍檔》完結後,他給自己放了個長假,未給網友留下隻言片語,從網絡上消失了。急得粉絲們日日留言追問「老常什麼時候出新書」。
「自從2008年成為網絡寫手後,基本是全年無休,每天忙著更新作品。」
開過計程車,賣過菜,兜售過書本報紙,做過電腦生意,推銷過保健產品……因為沒有穩定工作,他幹過不下30種職業,「看著能掙錢就幹」。最長的一份工作是電信局的臨時工,看著轉正無望,他果斷辭職。
2008年,常書欣按揭貸款買了房子,每個月要還房貸。「一個大男人不能讓老婆拿工資還房貸啊!」喜歡看網絡小說的他想著,自己是否可以嘗試一下這個行當?
彼時,距離網絡文學代表作《第一次親密接觸》發表已十年,網絡作家風起雲湧,網絡作品蔚為壯觀。網絡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讀者。當年的痞子蔡,已恢復到「蔡智恆」的本名,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而在起點中文網上,一名叫「月關」的年輕寫手,將自己腦袋裡的奇思幻想變成成人童話,每日堅持碼字近萬,收入不菲……這個搭建在虛擬世界的文壇,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創造著一個個「大神」。
「那時候的原創文學網站門檻很低,只要文筆通順,有讀者喜歡看,網站就和你籤約,能否賺到錢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於是,常書欣與起點中文網籤約,以實名註冊ID開始發表自己的處女作《紅男綠女》。「一開始也想用個很個性的名字,你能想到的很牛逼的名字早被人註冊了,索性就用了自己的本名,當時就是練筆,也沒想到會走到現在,寫著寫著斷了,就出去玩兩天。」
情節和構思要新穎奇特,更新速度要快是網絡小說的特點,如果你堅持不了每天一萬字的「產量」,或者內容不吸引網友,那麼你就自動消失吧!
「網絡小說的受眾大多數是年輕人,所以主人公的設計必須是未婚,主人公必須很年輕才有故事發展,如果主人公結婚有孩子,網友看都懶得看。」寫了多年的網文,常書欣已找到了其中的技巧。
網絡小說接地氣的地方就是作者可以和讀者互動,讀者可能認為你寫得很好會對你打賞,也有可能被拍磚吐槽,甚至書中已經死去的角色也可以因為網友的強烈抗議又活了過來……
一部網絡小說,前面可以免費閱讀一部分,後面按VIP等級收費,網站與作者按讀者訂閱量分成,點擊量越高,證明該書的價值越高。
因為是新人,《紅男綠女》的訂閱用戶也就幾千人,第一個月,寫了十幾萬字,常書欣拿到了900多元的稿酬。心情激動,「這個活兒還能幹!」
網站點擊量最高的是總裁文和玄幻類小說,其次是官場類小說,常書欣稱自己寫的現實類題材是最沒錢途的。
《紅男綠女》近300萬字,常書欣花了一年多時間,收入不到4萬元。遺憾地是因內容涉黑,該書去年被封,盜版至今在網絡上傳播。
B 「餘罪即我,除了那個警察身份」
繼《紅男綠女》後,《黑鍋》、《超級大忽悠》、《香色傾城》、《餘罪》等作品問世。平均每年一本書,常書欣累積了一定的忠誠粉絲,訂閱量穩步攀升。
為了專職寫作,2010年後,常書欣獨居到了縣城附近村裡的老宅裡,深居簡出,村裡人都以為他無所事事,整日在家閒著。
每日前半夜在煙霧繚繞中碼字更新作品,次日睡到自然醒,然後去給縣城裡的老婆孩子做飯,日子輕鬆愜意。他戲稱自己的主業是網絡寫手,副業是家庭煮男,也因家庭煮男的身份,他的第二部作品《黑鍋》誕生:「蒸、炒、煎、炸、燉,燴一鍋佳餚美味;苦、憂、喜、樂、哀,活一世精彩人生。生活,就像一口鍋,我們,都是鍋裡的菜。」在該書簡介中,他如是說。
2015年11月,他的作品《餘罪:我的刑偵筆記1》(以下簡稱《餘罪》)實體書正式上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3次加印,銷量達到了20萬冊。《餘罪》還和《三體》《盜墓筆記》等作品一起入選「首屆中文小說閱讀快感排行榜前20」。
事實上,早在實體書出版之前,《餘罪》就連續兩年蟬聯騰訊創世中文網總榜冠軍,並進入了百度風雲榜小說榜的前十名。
《餘罪》火了,到底多火,蟄居在沁縣的常書欣不是很清楚。只是從各路媒體的邀約採訪電話中獲得片段信息。
他說,2013年,《餘罪》在創世中文網連載時,「讀客圖書」就買斷了這本書的實體書版權,不知什麼原因,兩年後才出版,兩年的等待,他已不再有當年的激動。
《餘罪》是常書欣的第五部網絡小說。主人公餘罪其貌不揚,出身草根。學習成績一般,其最大的特點是叛逆不羈,渾身痞氣,做事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奸詐圓滑又陰險卑鄙,往左走,他可以長袖善舞屢建奇功;往右走則有可能成長為社會的毒瘤,常書欣在文中不斷強調餘罪這個「分裂型人格」的特點,並以此特性構建了離奇曲折的情節。
常書欣說,除了警察的身份,自己就是餘罪的原型。年少輕狂放蕩不羈,從初中開始他就進過派出所。高中更是叛逆,港臺片裡的古惑仔看多了,他便想偷渡香港,親眼目睹那裡的花花世界。
1993年,上高中的常書欣離家出走,獨自流浪到廣州,初到廣州身無分文,於是發揮自己的混混本色攔路搶劫,被判拘役8個月。在監獄裡,他見到了形形色色的犯人,雞頭、毒販、小偷、殺人犯等等。
犯人們聚在一起侃大山,講起各自的作案經過,比給警方交待的還要詳實。常書欣沒想到,若干年後,自己監獄裡的所見所聞竟成為他創作的素材。
刑滿釋放後,他補習一年,考上了山西某大學的英語專業。
上大學期間,因為打架,他再次被派出所拘留,出來後,他已被校方開除。
他將自己青春歲月裡的那段「光榮史」,代入到了餘罪的成長經歷中,「沒想到效果很好,引發很多讀者共鳴,誰沒有年少輕狂?誰沒有犯錯的時候。」像個混混的餘罪,最後成長為警察隊伍裡的破案能手、英雄。
2016年1月,《餘罪2》出版,徵訂數超過10萬冊,常書欣也一躍躋身一線暢銷書作家之列。
C 「沒有歸屬感,網絡創作是一項體力活」
2015年,可以說是網絡文學身價倍增的一年。除了視頻網站對網絡文學的哄搶式開發,電視劇、電影也毫不手軟。《甄嬛傳》、《步步驚心》、《羋月傳》、《琅琊榜》、《何以笙簫默》等來自網絡IP改編的影視劇,在眾多原著讀者加持下,紛紛實現了從高點擊率到高收視率的轉變,作者和影視公司都賺得盆滿缽滿。
之前網絡文學網站單純依靠讀者付費的盈利模式已經逐漸退出舞臺,出售版權進行電影、電視劇、遊戲等一系列改編來尋求變現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當前網絡文學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IP(智慧財產權)熱,讓網絡作家的身價水漲船高,常書欣的稿費去年年底漲到了千字200元。其所寫的7部網絡小說,有4部被買斷影視版權,同時有3部被買斷實體書版權。
文學網站儼然演變成了名利場,越來越多的網絡寫手前赴後繼。常書欣卻告訴記者,網絡寫手的籤約率極低。「寫手籤約獲得收益的情況如同金字塔,位於頂端的人畢竟是少數,能獲得大眾認可,能夠有作品出版的人數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在金字塔的底層,上傳字數與收入不成比例。絕大多數的網絡寫手都是義務勞動,無任何回報。看不見的還有心理上的折磨,網絡創作是一項體力活,實時更新和長期寫作以及對利潤的追求,讓寫作變成了透支寫手的青春和生命。網絡寫手猝死在鍵盤上的現象時有發生。」
常書欣說,如果現在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擺在自己面前,他願意當個上班族。「我們就相當於流水線上的工人,有稿子有稿費,沒有歸屬感。未來何去何從,有一天寫不動了怎麼辦?」
做網絡寫手8年,常書欣創作了7部作品,共1500萬字,他感覺自己被掏空了,「第一部作品是用激情在寫,後來就是用技巧在寫。今天的成績一半是被房貸逼出來的,一半是被粉絲逼出來的。」
常書欣認為,比起傳統文學作家,大部分網絡寫手的缺陷是底子薄,受教育文化程度低,沒有積累。而自己的弱點是寫不了纏纏綿綿的感情戲,所以男性粉絲居多。就連當教師的妻子都不關注他的作品,「她更喜歡家庭倫理劇和韓劇。」
因為身居小縣城,常書欣周邊的人多數不知道自己身邊這位已悄然成為年入百萬的「作家」。
1月22日,有媒體發布《第37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12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2.97億,較2014年底增加了289萬,佔網民總體的43.1%,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2.59億,較2014年底增加了3283萬,佔手機網民的41.8%。
《2015年網絡文學市場年度綜合報告》顯示,2016年國內網絡文學市場有可能達到90億元,同比上漲28.6%,網絡文學用戶規模會達到4.5億人,滲透率將達到64.3%。隨著網絡文學改編的電視劇、電影熱播,以及相應題材改編的遊戲問世,「泛娛樂」生態的影響力和生命力逐漸凸顯。
據了解,由愛奇藝和新麗傳媒共同打造的《餘罪:我的刑偵筆記》同名網絡電視劇即將上映,大電影也已經啟動。
網絡文學是快餐文化,未來,常書欣希望自己能寫出一部能流傳下去的經典作品。在這個熙熙攘攘浮躁的名利場,他又覺得這個願望很難實現。
來源:爆侃網文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