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血液系統腫瘤分期標準匯總|淋巴瘤|骨髓|白血病_網易訂閱

2020-12-25 網易

2020-12-23 10:51:47 來源: 醫脈通

舉報

  

  作者:藍天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血液系統腫瘤的分期不同於實體腫瘤,一旦懷疑是血液腫瘤,除了做血液檢查識別異常細胞之外,也會進一步行骨髓穿刺,了解骨髓中有多少異常細胞及其侵襲程度 、基因改變等。對血液腫瘤進行分期的第三步是影像學檢查,觀察是否已累及全身淋巴結,以及癌細胞是否已侵犯至器官。在經過外周血、骨髓、影像學檢查後,即完成了對血液腫瘤的分期,可提供某種疾病的治癒率等相關信息。筆者對常見淋巴瘤的分期標準進行匯總。

  淋巴瘤臨床上多採用Ann Arbor分期,主要包括以下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脾邊緣區淋巴瘤、結內邊緣區淋巴瘤、非胃MALT淋巴瘤、外周T細胞淋巴瘤、結外NK/T細胞淋巴瘤,鼻型,其他血液系統腫瘤有單獨的分期標準,具體見下文:

  Ann Arbor分期

  

  

  •   B症狀:不明原因發熱(38℃以上);消瘦(6個月內體重下降10%以上);盜汗。

      

  •   結外器官是指去除淋巴結、脾臟、胸腺、扁桃體環、闌尾及Peyer淋巴結的器官和組織。

      

  •   結外病變定為IV期,包括骨髓、肺、骨或肝臟受侵犯。

      

  01

  胃MALT淋巴瘤,胃腸起病的淋巴瘤

  Lugano分期

  

  02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inet分期

  

  註:淋巴區域包括頸、腋下、腹股溝(單側或雙側均計為1 個區域)、肝和脾

  Rai分期

  

  註:ALC:外周血淋巴細胞絕對值;免疫性血細胞減少不作為分期的標準

  03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04

  蕈樣肉芽腫/Sézary 症候群

  

  

  •   Sézary 症候群的定義為 B2 期血液受累和血液中 TCR 基因克隆性重排(克隆應與皮膚中的克隆相關)。

      

  •   斑片:無顯著凸起或硬化的任何大小的皮膚病灶。應注意有無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鱗屑、結痂和/或皮膚異色。

      

  •   斑塊:任何大小的皮膚凸起或硬化病灶。應注意是否有鱗屑、結痂和/或皮膚異色。著重明確組織學特徵如親毛囊性或大細胞轉化型(大細胞 ≥25%),CD30+ 或 CD30-,以及臨床特徵如皮膚潰瘍。

      

  •   腫瘤:至少有 1 個直徑 >1 cm 的實體或結節樣皮損,隆起或向深部浸潤生長。記錄皮損的數量、皮損的總體積、最大的皮損大小、以及身體受累的區域。如果有大細胞轉化的組織學證據也應當記錄。鼓勵做 CD30 表型檢查。

      

  NCI-VA 淋巴結分類

  

  

  05

  慢性髓系白血病

  

  06

  多發性骨髓瘤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及R-ISS分期系統

  

  註:細胞遺傳學高危是指FISH檢測出del(17p)、t(4;14)、t(14;16)。

  參考文獻:

  1. 2020.V4 NCCN臨床實踐指南:B細胞淋巴瘤

  2. 2021.V1 NCCN臨床實踐指南:T細胞淋巴瘤

  3.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國診斷與治療指南(2020年版)

  4. 2021.V3 NCCN臨床實踐指南:多發性骨髓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血液腫瘤是指起源於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常見的血液腫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等。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顯示,白血病和淋巴瘤兩大血液腫瘤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仍然佔據著第9位和第10位,嚴重威脅著國民健康。
  • 滾蛋吧,淋巴瘤君!
    據調查,我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發病率每年都在持續增長。想想其實還有很多人和我們一樣都在抗擊病魔的一線中,當然也有許多病友最終實現治癒、戰勝病魔。 淋巴瘤是化療、放療最敏感的腫瘤之一,是自體幹細胞移植效果最好的腫瘤之一,同樣也是療效最好、最有希望被治癒的腫瘤之一!
  • 王建祥教授:免疫治療不斷求索,為更多血液腫瘤患者帶來希望
    2020年9月25日,備受矚目的中華醫學會第16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在杭州隆重召開,眾多血液領域大咖齊聚會上,分享血液學最新研究成果。近年來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免疫治療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臨床應用方面均發展十分迅速,血液腫瘤患者有了更多治療選擇,患者生存獲得改善,但治療的療效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 淋巴腫瘤怎麼引起的?淋巴腫瘤一般長在哪裡?
    這些源發於淋巴結和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稱惡性淋巴瘤。淋巴瘤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但是老年人(尤其是65歲以上)的患病風險更高,男性高於女性。淋巴腫瘤怎麼引起的?目前淋巴瘤具體的發病誘因並不清楚明確,大多數患者找不到很好的病因,但是已知一些因素確實會加速淋巴瘤的發生:1、最常見的是病毒感染,尤其是南方比較常見的EB病毒,EB病毒感染可以導致最常見的鼻咽癌,也可以導致伯基特淋巴瘤和NK/T細胞淋巴瘤。2、還有一些細菌感染,比如胃腸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導致胃炎、胃潰瘍、胃癌。
  • 善於偽裝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常見症狀是什麼?
    甚至拓及到脾臟、胸腺、骨髓等其他淋巴系統,甚至擴散到非淋巴組織的器官。 本篇科普是以介紹非霍奇金淋巴瘤為主,但非霍奇金淋巴瘤還可以在細分成好幾十種不同的類型,分類後各種淋巴癌侵襲進展的速度也有極大不同,在這裡先不一一詳細講解。
  • 兒童骨痛並非全是「生長痛」,8歲孩子腿疼查出淋巴瘤
    後來到東莞市兒童醫院找專家診療後,小歡的診斷終於得到明確,竟然是ALK陽性間變大細胞淋巴瘤。「提到淋巴瘤,一般大家很容易想到發熱、淺表淋巴結腫大、盜汗,但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症狀,表現為骨痛的結外侵犯。」東莞市兒童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張振洪介紹,近段時間,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收治了多名骨痛症狀的血液腫瘤患兒。
  • 遍布人體最廣泛的癌(組圖)|淋巴瘤|淋巴結腫大|化學治療_網易新聞
    除極少數器官外,全身各處均有淋巴組織存在,一旦發生癌變,淋巴結、扁桃體、脾臟及骨髓都是最易受到累及的部位,淋巴瘤也因此被稱為遍布最廣泛的癌。  9月15日是今年的「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雖不是最常見的癌,但其發病上升速度驚人。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淋巴瘤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4.7萬,發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
  • 白血病和腫瘤的區別是什麼?大夫說,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白血病是經常容易看到的,在很多新聞或者報刊上都比較常見,所以大家也見怪不怪,但是很多人都比較疑惑,白血病跟癌症之間到底又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其實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聯繫,白血病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血癌,而腫瘤則是分惡性跟良性兩種,我們都知道惡性的腫瘤會嚴重威脅到大家,良性腫瘤一般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如果是良性腫瘤,大家定期觀察就可以了,如果是惡性腫瘤,就需要積極的去幹預治療了。
  • 總愛青睞年輕人的惡性淋巴瘤,你是否也中招了?
    進一步的檢查後,28歲的段先生最終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瀰漫大B細胞型,IV期B,病灶正起於腎臟,且癌細胞已擴散至多處。淋巴瘤屬於血液系統病,所以轉移擴散很快。如果把血管比作河流,小船比作惡變的淋巴細胞,那麼只要小船能到達的地方,都可能成為淋巴瘤的『棲息地』。短短時間他的整個腸繫膜、腹部、左右腎上腺、腋下和脖頸等部位均出現了癌細胞轉移。
  • 這種腫瘤很狡猾,惡化時易偽裝成皮膚病,連硬漢高倉健都無法躲過
    有數據表明,全球範圍內,每9分鐘就增加一位淋巴瘤患者,它主要有兩類,一種是「霍奇金淋巴瘤」,另一種是「費霍奇金淋巴瘤」,後者遠遠大於前者,大約佔了9成。這種疾病早期症狀明顯卻往往被認為是其他疾病所導致,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而惡化。(日本影星高倉健)而腫瘤的症狀很好區分,只要學會了這幾點就能輕鬆分辨腫瘤和其他疾病的症狀。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關於兒童腫瘤,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那麼,常見的兒童腫瘤有哪些呢?兒童腫瘤有很多,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我們這裡所說的腫瘤指的是惡性腫瘤。其實,從出生後的各年齡段、全身各個部位均可能患惡性腫瘤。兒童惡性腫瘤主要分為白血病和實體瘤兩大類。部分兒童腫瘤疾病,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整體的治癒生存率可以達到80%以上。再如,神經母細胞瘤,雖然常被稱為「癌王」,但歐美發達國家中低危神經母細胞瘤的長期生存率高達85%以上,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長期生存率也有40%-50%。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單中心,中低危神經母細胞瘤的5年生存率達90%,伴有骨髓骨骼轉移的晚期高危神經母細胞瘤3年總生存率可達50%。
  • 趙維蒞教授 | 新冠疫情下,齊心協力,共助淋巴瘤患者安然渡過「返程...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內科常務副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副秘書長、常委中國臨床腫瘤協會抗淋巴瘤聯盟副主席《PATHOBIOLOGY》、《BIOMARKER RES》、《中華血液學雜誌》、《臨床血液學雜誌》、《白血病淋巴瘤》編委醫脈通:近日很多腫瘤患者開始準備返院治療。
  • 腰痛屁股痛,這種血液腫瘤專「咬」人骨頭!
    有的人可能純粹只是沒休息好,有的人可能是得了腰間盤突出,也有的人可能是骨頭被腫瘤細胞「咬了」。這種可怕的病,叫骨髓瘤,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43歲的隋先生(化名)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會罹患多發性骨髓瘤。腰痛屁股痛,只是腰間盤突出?
  • 遠程會診:治療濾泡淋巴瘤,先搞清這5個方面
    遠程會診:治療濾泡淋巴瘤,先搞清這5個方面來源:麻省醫療國際      濾泡性淋巴瘤(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除瀰漫大B淋巴瘤之外的常見B 細胞淋巴瘤之一,也是目前藥物治療獲得治癒率較高的淋巴瘤亞型。
  • 5歲娃脖子腫,一查竟是白血病!有這5種症狀,一定要重視
    說起白血病,你是不是想到過韓劇?在韓劇劇情中總有車禍、失憶、治不好這三元素。而治不好這一元素中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可現實中,白血病是什麼樣子呢? 最近深圳的佳佳在醫院檢查出了白血病!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是幼兒園校醫發現佳佳的臉色蒼白,脖子處淋巴結腫得厲害,就建議父母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
  • 惡性淋巴瘤的輔助檢查有哪些?
    7、淋巴結造影用於了解盆腔及主動脈旁淋巴結是否被侵犯,並可用於臨床分期,判斷放、化療的療效及發現疾病的復發。同時還有助於鑑別淋巴結腫大系腫瘤或良性反應增生。其診斷正確率達72%~92%。8、內腔鏡檢查是對食道、胃腸、肺門、縱隔、膀胱等原發或浸潤性淋巴瘤患者進行活檢病理確診的重要手段。9、骨髓檢查何杰金病很少累及骨髓,而非何杰金病則易見到骨髓受累。
  • 羅氏美羅華兩大新適應症在華獲批,造福更多血液疾病患者
    羅氏美羅華兩大新適應症(FL單藥維持治療, CLL)在華獲批,造福更多血液疾病患者全面推動我國血液腫瘤治療進程上海2019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羅氏製藥中國宣布,旗下美羅華(英文商品名:MabThera,通用名:利妥昔單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正式批准,用於初治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經美羅華聯合化療後達完全或部分緩解後的單藥維持治療
  • 常見腫瘤標誌物檢查四
    常見腫瘤標誌物檢查(四)(十五)糖鏈抗原72.4 ( CA72. 4) CA72. 4是一種高分子量類黏蛋白分子,由乳腺癌轉移癌細胞膜免疫所製備的McAb B723及純化抗原後所製備的第二代McAb CC49所識別,可用於診斷與監視某些上皮腫瘤,特別是胃癌。
  • 哪類人易患淋巴瘤 ?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著名男演員高倉健於10日凌晨因罹患淋巴瘤去世,享年83歲。羅京主要採取的是大劑量化療後,進行骨髓移植,這種療法對於體質強壯的西方人,對於化療敏感的病理類型確實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但這種治療模式有一種弊端,就是很大程度上摧毀了病人的免疫系統,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恢復重建,導致化療後殘存的淋巴瘤細胞可以肆無忌憚增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