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專輯帶你回顧Big Beat浪潮 回到屬於那個年代的「舞林」

2022-01-30 PrivateCorner私人角落

儘管有部分樂迷認為於同一時期崛起的IDM相比,Big Beat過於主流、過於「陳詞濫調」,但你依舊可以在Big Beat音樂人的歌裡找到:

1.抓耳的vocal hooks 

2.大量元素豐富的70年代爵士+放克採樣

3. 濃厚的Acid House/Acid Techno與合成音色元素

如果要用一段話來形容Big Beat,可參考領軍人物「Midfield General」Damian Harris的描述:

剛開始的時候,它就像一口新鮮的空氣一樣,充滿活力。然後慢慢地它變成了你平時最怕在派對上碰到的爛醉酒鬼,十分吵鬧。Big Beat是很直接的。它為的就是要聚集所有的嗨點,本身也沒有House這麼注重groove的存在。其中的嗑藥文化加上吉他元素的靈巧運用,非常對NME(英國著名音樂媒體)的胃口。

 

可惜Big Beat在00年代初期,因過度的炒冷飯與融合,聽眾也出現了審美疲勞的現象,逐漸走向沒落。

而幾天前The Prodigy主唱Keith Flint的離世消息,也讓曾經的Rave文化愛好者(這裡說的是90年代純正的Rave文化,並非自稱Raver的EDM蹦迪人士)不禁回憶起當年為之瘋狂的Big Beat浪潮。

 

下面我選出了5張比較能代表Big Beat的經典專輯,帶大家一起回到20多年前:

這是Big Beat教父級組合化學兄弟的首張專輯。這張專輯不僅採樣用得非常地妙,也充分地體現了Big Beat精神:這類音樂的概念性中並不是最核心的要素。它為的是讓聽眾/蹦迪的人能投入其中,感受那種狂放的氛圍。

 

當年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成員Ed Simons提及組合的核心價值時說到:

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來自電子舞曲圈的音樂人做一個反映這個時代的作品呢?為什麼要讓Oasis去做年輕人的代表,去表達年輕人熱愛玩樂的這種生活態度呢?這就是我們The Chemical Brothers存在的意義。我和Tom整天都在外面,從這個夜店蹦到另一個夜店。我們是最可以表達出「Living Fast, Living it up」的生活態度的。

            Bentley Rhythm Ace  (1997)

有別於其餘4張,Bentley Rhythm Ace的採樣來源並不是Funk和Soul音樂:從第一首歌中的多個電視卡通採樣中,你就可以知道這張專輯的採樣有多「怪」。同時,這張作品的bass也來得更「髒」。

 

在2016年,Richard March解釋了當時製作這張專輯的初衷:

 我們已經厭倦了一模一樣的two-bar loops,所以我們想添加更多的元素進去。我們想讓一切來得更加獨特更加怪,讓聽眾在很嗨的同時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感覺。這是我們獨有的「作案手法」。

            The Fat of the Land  (1997)

就像The Chemical Brothers一樣,The Prodigy就是90年代英國電子舞曲的代名詞。除了在英國本土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外,他們還把他們的熱門單曲帶到了美國,絕對稱得上是稱霸歐美的「舞」林王者。

整張專輯裡的break beat非常具有感染力,而較為朋克的吉他元素使得這張專輯來得更具有態度,不單單只是「Feel Good Music」這麼簡單。專輯內的「Firestarter」也成為了他們的一大代表作。

 You've Come a Long Way, Baby  (1998)

這張作品可以說是Big Beat最為裡程碑的作品,它流暢悅耳的旋律和血脈噴張的節拍也把Fatboy Slim推上了音樂事業的巔峰。

套用當年英國媒體的總結,這張專輯最為成功的一點就是其受眾群可覆蓋資深ravers、Blur粉、Oasis粉。全專包容性非常強,融合了流行、雷鬼、Techno、House、嘻哈等豐富元素,讓不同的樂迷都可以從中找到共鳴。

 Decksandrumsandrockandroll  (1998)

這支來自英國的電子組合Propellerheads只出過一張專輯,然而就憑這一張專輯就已足以Big Beat浪潮留下腳印。就算你未必認識Propellerheads這組合,但你可能會聽過這張專輯裡的歌。

多首歌曲成為了電視和電影甚至遊戲的插曲:

 

個人認為,這張專輯是5張專輯裡歲月痕跡最為明顯的一張,部分聽眾現在聽會感覺到它較為強烈的過時感。

相關焦點

  • 「2016全創作浪潮新聲代」全能新人鼓鼓 首張個人迷你專輯打破流行音樂宣傳公式
    >鼓鼓首張個人迷你專輯打破流行音樂宣傳公式全臺校園live現場先「練功」《鼓鼓 Make it Real 首張全創作新歌演唱會》11月臺北高雄開唱 10/22門票開售還沒「出道」就在臉書擁有40萬粉絲,全能包辦作詞、作曲、編曲、合聲、樂器、製作,「2016全創作浪潮新聲代」鼓鼓即將在年底交出首張個人迷你專輯。
  • 大嘴巴推新專輯《有事嗎?》《FUNKY那個女孩》獲贊
    睽違樂壇3年的華語潮流天團大嘴巴,5/將推出第5張專輯《有事嗎?》,實體與iTunes全面火熱預購中!專輯名稱再度騷動新世代流行語浪潮,首波主打《FUNKY那個女孩》,與「臺灣瑪丹娜」藍心湄合作,MV在網絡上播出不到一周有近60萬次的點閱率,網友們盛讚「一鏡到底!好厲害的拍攝手法」、「愛紗好正,藍教主美腿完勝!」
  • 致未來的「年度十佳」專輯
    作為獨立音樂圈的新人,BowAsWell 的主腦人物張一馳以這張出道專輯向眾人詮釋了「後生可畏」的力量。專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講述了關於仿生人第一次步入夢鄉的「情感覺醒」故事。充滿律動感的黑人音樂與氛圍感的電子音樂元素融合得渾然天成,真實樂器與科技聲響的碰撞營造出曖昧氣氛,冰冷合成器下鬆弛的旋律微妙地挑撥你的心弦。
  • 出生那年最偉大的專輯?| 如果你是「70後」
    繼上期60年代最偉大專輯後,我們盤點了一下70年代那些最偉大的專輯,和上次不同的是,我們羅列了一些同年度最偉大專輯候選。如果你是「70後」.來看看哪些偉大專輯和你同年出生!60年代狂歡頹廢的「伍德斯託克精神」太過柔軟,人們希望更激進地表達對生命的憂慮。這張黑暗詭異的金屬專輯傳達了一種新主題,取代了嬉皮文化、民謠文化成為70年代主旋律。如果說60年代的音樂是迷幻而理想的,那麼從「Black Sabbath」開始,恐怖和憤怒就逐漸成為音樂的主題。
  • 「2016全創作浪潮新聲代」鼓鼓全創作現場魅力爆發
    鼓鼓見到「高中女神」學妹們 想起「告白被打槍」往事《鼓鼓 Make it Real 首張全創作新歌首唱會》11月臺北高雄開唱  門票KKTIX開售「2016全創作浪潮新聲代」全能新人鼓鼓即將在年底交出首張個人迷你專輯
  • 90年代的90張優秀搖滾/金屬專輯(下)
    儘管直接導致了80年代的華麗金屬統治者們紛紛走下神壇,但不可否認,這些後起之秀,比如Kurt Cobain帶領的Nirvana,大多在90年代獲得了成功,並延續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影響力。而一些早一些的藝術家,比如Ozzy Osbourne也通過自己的方式和新的時代掛鈎。
  • 還記得20年前的Big Beat浪潮嗎?
    Big Beat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的倫敦電子音樂組合Big Bang(對,沒錯,就是和那個啥同名的),兩人不光創辦了著名的Trade Club,還創造了Big Beat這一名詞。
  • 這10張專輯定義了「數學搖滾」
    Math-rock在90年代初興盛起來,它稜角分明,個性十足——銳化吉他,唐突荒誕的起合,肢解的吉他riffs以及打破重組的聲音碎片。接下來這十張專輯在不同年代和時期定義了Math-rock這一錯綜複雜的類型。
  • 「Hi DJ, drop the beat!」—— 2017 年,我開始把「聽歌」當做愛好
    「我是少數派,這是我的 2017」年度徵文入圍作品在今年的年度盤點活動中,我們再次舉辦了年度徵文活動,以「我是少數派,這是我的 2017」為題,回顧一下你在 2017 年的變化,將這些變化帶來的思考分享給大家。你仍然擁有兩個月的充足時間,最開放的選題,最自由的投稿方式,以及,比去年更多的獎品。你可以點此查看活動規則和獎品清單。
  • 70年代最偉大的音樂專輯
    繼上期60年代最偉大專輯後,我們盤點了一下70年代那些最偉大的專輯,和上次不同的是,我們羅列了一些同年度最偉大專輯候選。如果你是「70後」.來看看哪些偉大專輯和你同年出生! 這張黑暗詭異的金屬專輯傳達了一種新主題,取代了嬉皮文化、民謠文化成為70年代主旋律。如果說60年代的音樂是迷幻而理想的,那麼從「Black Sabbath」開始,恐怖和憤怒就逐漸成為音樂的主題。Black Sabbath還統治了70年代那些因為舊秩序而窮困潦倒的孩子們,當他們長大後紛紛組起金屬樂隊,繼而造就了80年代的金屬狂潮。
  • 【回顧】首張專輯《Jolin 1019》那個唱歌女孩
    那一年一位只有19歲的美麗的女生,在經過種種歌唱比賽後脫穎而出的蔡依林,她的聲音彷若天簌,卻不太愛說話,不太想讓人懂得。(《和世界做鄰居(我可以)》截圖)在依林的處女作裡,以「THE ROSE」這首歌做為整張專輯的開場白,一方面這首歌對於依林的意義非凡,另方面希望經由依林的聲音,重新詮釋這首家喻互曉的歌曲,藉以向大家宣布一位樂壇新貴即將綻放。
  • 就當你真的能回到「那個決定」之前
    Too
  • 馬賽克全新專輯再放單曲,時空旅行帶你《回到未來》
    別讓時間再浪費古老世界在下墜浪潮推翻了重圍新世紀預備Go back to San Francisco1 9 8 5(回到聖弗朗西斯科1985)拉住我的手銳舞的皇后自由的街頭不該被左右A real Chinese dream
  • 滾石「魔巖三傑」之張楚
    上一期,我們一起回顧了被譽為搖滾樂壇第一張個人概念專輯的《黑夢》,在竇唯低吟淺唱的歌聲裡時光仿佛回到了星光燦爛的90年代。在由魔巖文化推出的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張搖滾樂合輯」的《中國火1》裡收錄了他的代表作 ——《姐姐》。在令人陶醉的傷感旋律後,那略顯稚氣的男聲,與其他搖滾歌手奔放聲嘶力竭的嗓音是如此的不同,讓人在瞬間記住了這個身材瘦小,靦腆害羞的大男孩。
  • 新褲子樂隊幫唱周深《不會拜拜的Disco》,帶我們回到八十年代
    搖曳的舞步,反覆的吟唱,雀躍的熱情,迴蕩在腦海的 Disco 音樂,讓經歷過或者沒有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個時代音樂的光芒。周深起源於60年代初法國的「 Disco 」,意思是「供人跳舞的舞廳」,電音曲風的代表,音樂單調卻擁有強烈的節拍感
  • 蘇慧倫《你會想念我嗎》回到現實 好好生活!(專輯)
    蘇慧倫是個事業心不太強的女歌手,距離上張專輯「左撇子·旋轉門」已經13年,期間也鮮少公開露面,出道20周年在lengcy舉辦live show,參加滾石30周年演唱會、「蒙面唱將」、「尖叫現場」、2017年發行一首很靈動的單曲「我們快樂地向前走」、就連此次出道30年發行完整專輯,也是在工作人員勸說下才產生。
  • 堅持「老學校」:2020十佳說唱專輯回顧
    而這一次和 KennyBeats的合作也讓他的音樂更上了一層樓:Kenny 為 Rico Nasty 製作過那以朋克為基礎的 beat,也為 Sada Baby 製作過適合其風格的 Funky 的底特律 beat……顯然 Kenny 的製作多樣性可以滿足 Curry 的需求。而 Wu-Tang 的粉絲也許會相當喜歡這張專輯,因為 Curry 與他們確有很大的相似性。
  • YoungQueenz 以首秀個人專輯「神隱」開創新世界
    「神隱! 神隱! 我們被世界所拐去。神隱! 神隱! 上帝在隱藏。在混亂的時代返璞歸真,在失去神的世界尋找上帝的蹤影。」繼混音專輯「異常火曜日」、「御宅MOBB : 御宅-OTAKU MOBBIN' 」和聯合專輯「龍寨EP / DragonTown EP 」後,YoungQueenz 正式推出他以兩年時間塑造而成的首張個人專輯「神隱 Spirited Away」 ,主題圍繞愛、造物者和受造物,以東方美學和西方神話作基調,帶領聽眾進入一個嶄新的探索旅程。
  • 20年前Big Beat最後的輝煌
    拋開了一些純粹的Breaks/Breakbeat專輯,推薦了下面這些大部分不為人知的Big Beat佳作,希望這些能夠完全顛覆你對Big Beat「了如指掌」的認知,願意重新回到1998年來聽這些不可多得的專輯。
  • HIPHOP最暴力的年代(2PAC與BIG的故事)
    90年代是說唱最燦爛的年代,它包含了最精彩的匪幫生活,派對 女人 鈔票等等。所有的紙醉金迷的生活或許也就是嘻哈真正的快樂。94年的Nas(上帝之子)和biggie small把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了East coast,人們漸漸地有種錯覺就是東岸的說唱比西岸的更加純正。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隊,你來自NY我來自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