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涼
作為鮮肉張藝興主演的第一部電視劇《求婚大作戰》從立項之初就萬眾註明,然而播出6集之後觀眾和評論家的一致反饋是失望,豆瓣評分也不及格。為什麼這樣一部由人氣偶像主演、製作精良的電視劇會撲街呢?《求婚大作戰》的失敗到底有哪些原因?
影視劇背後反映了各國經濟建設的差距,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與城市化完成的日本還存在差距。雖然以中國的發展速度早晚會超越日本,但目前,日劇的觀眾結構和反映的社會問題和中國還存在著明顯區別。
在「限韓令」作用下,日劇提前登上了中國的舞臺,儘管中國影視人已經注意選擇了早期的日日劇IP,但是「照搬主義」也使得中國市場接受困難。特別是張藝興在學校打棒球,以及參加花火大會的情節,照搬日劇情節,遠離天朝少年的日常。
我國與日本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讓日劇改編註定是小劇種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條看劇的鄙視鏈: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劇的,看日劇的鄙視看韓劇的,看韓劇的鄙視看中國港劇,看港劇的鄙視看中國臺劇,看臺劇的鄙視內地劇,內地劇鄙視泰國劇……
其實這條鄙視鏈背後反映的是不同國家經濟建設差距和社會問題的轉移。
為什麼英劇能站在鄙視鏈的頂端?電視劇從戲劇衍生而來,而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戲劇就是莎翁劇。英劇在質量上沿襲了戲劇的精湛,成為金字塔的頂端,笑傲群雄。現如今,隨著美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的不斷積累,美劇與英劇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了。
在韓流來襲之前,八九十年代,日劇曾經在大陸紅極一時,《東京愛情故事》《血凝》《排球女將》……是那個時代年輕人共同的記憶。雖然有著當初政策利好的影響,但日劇憑著日本和中國相似的文化和生活環境引起了中國觀眾的共鳴。
《東京愛情故事》劇照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城市化建設完成,日劇的創造重心開始轉移到表現工作中白領迷茫和剖析人性的陰暗的都市劇,再也沒有像《東京愛情故事》這樣女主從鄉村來到大都市這樣的故事。此時的日劇,再難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就算日劇不會被政策限制,也註定在中國成為小眾劇種。
此時,與中國經濟發展更為接近的韓劇成為了新的潮流,但在這股潮流還未徹底衰落的時候,「限韓令」來襲,有關韓劇的一切構想只能偃旗息鼓。其實,如果沒有限韓令,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恐怕韓劇的「好日子」也不會太久了。
「限韓令」作用下,日劇IP提前登上中國舞臺
中國發展的速度驚人,遠超亞洲其他國家。這種情況下,比韓國發展更快的日本的日劇也會慢慢取代現今韓劇的地位。
但是「限韓令」的實施,把這個現象提前了。國內IP橫行,洛陽紙貴,但IP存量有限,中國影視圈的人士不得不把目光放遠,韓劇被限,歐美圈離中國太遠,重工業式的拍攝流程也讓很多中國業內人士望而卻步,物美價廉的日本IP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2017年,是日本IP改編的大年。僅影視劇方面翻拍自同名日劇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問題餐廳》已經在騰訊視頻播出,《求婚大作戰》在東方衛視播出。《深夜食堂》整裝待發,《我的危險妻子》、《龍櫻》等改編都提到了日程之上。
這些購買的日劇IP其實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問題餐廳》《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都是2015年的作品,《求婚大作戰》是2007年的作品,《深夜食堂》是2009年作品,《我的危險妻子》是2016年的作品,《龍櫻》是2005年作品。
我們可以發現已經確定的網劇《問題餐廳》《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我的危險妻子》作品時間明顯比要上星的影視劇《求婚大作戰》《深夜食堂》時間更新。
這其實還是一個受眾的問題。其實中國的影視團隊也意識到現在引進日本IP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時機。經濟建設的差距,導致了兩國觀眾的收看需求相差甚遠。中國網民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日本電視收視群體,所以網劇可以找一些新一些的劇目。而對於最廣泛的電視觀眾,就只能找日本更早些的作品了。
改編不是照搬,《求婚大作戰》不接地氣
但是,讓影視圈人士失望的是,和觀眾已經見面的改編作品反響都平平。其中,張藝興首次擔綱男主的《求婚大作戰》最新收視已經降到了0.38,網播量僅僅有1.2億,豆瓣評分4.4,成績著實和預期差距甚大。
日劇ip改編仍在中國遭到冷遇,這是因為什麼?
最被觀眾吐槽的就是情節毫無創新,完全照搬原版。知道你們買了版權,但也不用這麼捨不得更改一點吧。
有網友吐槽現在的日劇改編劇完全是漢化版的原作。這裡解釋一下漢化的意思。日劇屬於小眾題材,但是日劇迷卻十分死忠。他們沒有渠道收看日本電視劇,就有會日語的粉絲自發組成字幕組,對日劇進行逐句的中文翻譯,這一過程就被稱為漢化。
也就是中國改編的作品作用僅僅是把日劇的臺詞翻譯成了中文,這一方面暴露了中方編劇想像的匱乏,另一方面也和日本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有關,他們通常會對改編劇目劇情把關,並派日方代表進組。但日方並不了解中國的國情和中國文化習俗,所以反而對作品起了反效果,倒不如韓國賣了IP就隨你怎麼折騰來得好。
就拿《求婚大作戰》為例,熟悉該劇的知道,男主是玩棒球的。這在日本很好理解,在日本,棒球算得上是國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放到中國就會顯得十分突兀。在中國有多少人懂棒球規則的?就算日劇迷中有懂的,日劇粉絲都十分高要求,看著照搬的中國版,他們不如去看原版。就這一點,就把多少該劇的受眾青少年拒之門外。
另一個很要命的問題就是日劇改編作品很難做到真實。《求婚大作戰》是青春片。什麼樣的青春片受歡迎,是那些有著時代的印記,能勾起人們回憶,能引起觀眾共鳴的片子。改編自日本IP顯然很難做到這點。
日劇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細節和人物細膩的感情,粗暴地移植到中國這片土壤只能水土不符,選擇架空的背景卻很難讓其接地氣。國產電影《綁架者》票房遇冷和出現這個問題脫不了關係,連五一檔質量不錯的《失憶大師》其實也沒有給觀眾一個真實的背景,讓人很難進入情景有關。
為什麼韓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韓劇瑪麗蘇多啊。瑪麗蘇劇就是一個美夢,不需要真實的背景,不需要勾起人們的回憶,它的本身就是想像,用來滿足人們的願望。
被趕鴨子上架的日本IP想要在中國這片土壤紮根,顯然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點此穿越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公眾號名稱、ID、「新劇觀察」二維碼、作者署名
「新劇觀察」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36氪、網易號、貓眼等渠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聯繫:
微信:dannyer2929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xinjuguanch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