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近才重溫了《芳華》,這是一部評價很高的電影,裡面最經典的一句臺詞:「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影片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在愛情萌發時經歷了殘酷戰爭的洗禮。
黃軒飾演的「活雷鋒」劉峰,由於一次觸摸事件被集體拋棄;
苗苗飾演一個從農村來的何小萍,因「不良習氣」屢次遭到文工團女兵的歧視與排斥;
鍾楚曦飾演蕭穗子默默暗戀著文工團小號手;
三人因命運巧合重逢在硝煙瀰漫的戰場,文工團的戰友林丁丁、郝淑雯、陳燦等人也在時代變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運。
這部電影有兩處地方打動我,
第一處,何小萍讀他父親留給她的遺書的時候;
第二處,精神失常的何小萍,看著文工團的戰友們在臺上表演舞蹈,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出禮堂在外面的空地上獨自跳舞。
電影裡的劉峰,是個典型的悲劇式人物,而他悲劇的源泉,竟是因為太善良。他善良到什麼地步?
劉峰做夢都想上大學,但是他把機會讓給了別人;
吃餃子永遠吃破的,別人問他還笑嘻嘻的說:我不吃誰吃啊;
戰友讓他去修手錶,沒有人敢修,他就自己修;
戰友結婚為了省錢,他就自己買材料幫他做了沙發;
連廚房的豬跑了也第一時間找劉峰;
最後就連晉升的機會,他都拱手讓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竟然憨笑著說:我覺得戰友比我更需要這個機會。
正是因為有了上面種種來者不拒的行為,文工團裡的人從來不感謝劉峰的奉獻,
反而覺得他做這些就是理所當然,他不做誰做?
人的感情一開始就像是滿滿的一杯水,當杯子裡的水一點一點地被喝完,也就沒有了。不像咖啡店裡的咖啡,可以無限續杯,也不是再生資源,可以循環利用。
但就是這麼一個善良的人,當他表白林丁丁被人誣陷的時候,
除了何小萍為他送別以外,沒有一個人為他站出來,
他過去所做的一切好事都在他「落水」的時候被人全都拋棄,所有的人都只顧著落井下石。
劉峰的善良,在他們的眼裡真的一文不值。
餘秋雨先生在文集《霜冷長河》中有一篇關於善良的文章,他寫道:
善良,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彙,又是一個最複雜的詞彙;
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
在黑燈瞎火的恐怖中,人們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饑似渴、望穿秋水;
但當光明降臨的時候,它又被大家遺忘,就像遺忘掉小學的老師、早年的鄰居一樣,遺忘得合情合理。
電影:「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善良的人,自始至終都用一生詮釋著善良,不善的人,從頭到尾都在拼命踐踏著善良。
自古以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特別是這個專挑刺的社會,
善良好像變成了一個很多人不願意去觸碰的詞,它不再和優秀的品質關聯,
反而容易變成別人欺負你的理由。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
而劉峰、何小萍兩個沒有被善待的人,能夠手捧溫情,相伴到老;
這也許是殘酷現實中僅存的一絲安慰,也許是換了一種方式的芳華永存,
原諒我不願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就讓熒幕留住我們芬芳的年華。
電影《芳華》,讓馮小剛了結了自己的心願,他把他心目中的「性感」詮釋得淋漓盡致。穿著綠軍裝的,擁有天鵝一樣優美脖頸的女兵們,跳著優美的芭蕾舞,很是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