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真正學懂了,能夠應用到寫作中

2020-12-25 騰訊網

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持續更新中)

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功用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的 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自然是高中語文教學環節中的重點,第一,每次考試書面表達 從來都是語文考卷中的重頭戲;第二,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弱可以顯示出學生將課堂 知識向應用能力轉化的水平,或者說它是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體現。就考卷 而言,書面表達在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開放性試題、寫作中都有體現;就實用 而言,寫作中則體現得尤為明顯。

這裡說到學好文言文能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2001 年的高考中,江蘇南京市十三中的考生蔣聽捷同學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隨即,很多媒體給予了熱情關注。由於他首開先河,接著北京、甘肅等 地的學生中在隨後幾年的高考中出現了很多古文寫作的現象。這些學生在考場如此 緊張的氛圍中能用文言寫作,足以證明他們對文言的熱愛和他們深厚的文言功底以 及較好的語言駕馭能力。

當然,筆者並非在此倡導學生用文言寫作,畢竟現代漢語才是當今通用語言形 式,我們不能逆流而動,與時代背道而馳。但學好文言文而使筆下文字增色的例子 的確不少。

很多學生喜歡看小說,男生讀金庸,女生讀瓊瑤。其實武俠和言情小說作家比 比皆是,為什麼金庸和瓊瑤的小說最受人推崇呢?

仔細琢磨我們不難看出,這兩位 作家的古典文學底蘊豐厚,二人作品中古詩詞俯拾即是。就連瓊瑤的《碧雲天》、《庭院深深》、《卻上心頭》、《在水一方》、《月滿西樓》等等這些小說的名字,均取材於 古典文學作品。

「珠簾卷,暮雲愁。垂柳暗鎖青樓,煙雨濛濛如畫,輕風吹旋收。 香斷錦屏新別,人閒玉簟初秋。多少舊歡新恨,書杳杳、夢悠悠。」這是瓊瑤的小 說《煙雨濛濛》中引用的詩詞,選自歐陽修的《聖無憂》,她還在《卻上心頭》中 引用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碧雲天》、《寒煙翠》中引用了範仲淹的《蘇簾幕》等 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金庸小說也不例外。《飛狐外傳》第十四回中的對聯「紅 蠟燭移桃枝起,紫羅衫動柘枝來。」就引自白居易的《柘枝妓》。

《笑傲江湖》第十 四回「論杯」中祖千秋提到幾句詩「玉碗盛來琥珀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 琶馬上催」、「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分別引自李白的《客中行》、王 翰的《涼州詞》和白居易的《杭州春望》,還有很多,在此就不再贅述了。我在這 裡所說的學好文言文對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理由有三。

首先,文言文簡潔流暢,少閒筆。現在的學生由於生活閱歷有限,自身寫作素 材積累不多,寫作時總是從遠古走來,入題慢、廢話多,堆砌辭藻以湊足字數,而 文言文就少了這一毛病。選入教材的《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因勢利導存鄭於危 難、《觸龍說趙太后》中觸龍循循善誘救趙於水火、《遊褒禪山記》的敘議結合闡述 人生哲理等等,它們都是文言文中短小精悍的代表:記事詳略得當,委曲簡潔;寫 人雖寥寥數語,卻栩栩如生。文言文的這些優勢教師都可以在講課時對學生進行遷 移訓練。

其次,文言文情真意切,少矯飾。作文,尤其是應試作文,學生為文造情的現 象非常嚴重。由於平時很少注意觀察生活,寫出的文章很多都是無病呻吟。記得有 一次月考讓學生以「面對生活」為話題作文一篇,很多學生選用的材料或是父親不 幸殘疾,或是母親重病,有的乾脆父母雙亡。開始閱卷時我們還沒察覺,後來越來 越多這樣的事例,才知道上當了。到課堂上一問,學生的答案是「我們沒有生活經 驗,只有編啊。」

而文言文中有很多語言優美卻又卻催人淚下的例文。比如李密的《陳情表》中, 他所面對的是眾所周知的虐君晉武帝,而他為了 「辭不赴命」選擇了要供養祖母這 一理由,動之以情,最後晉武帝不僅答應了他的請求,還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養 其祖母膳。「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不遠而復,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 是漏。將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 」 這是上文提到的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中的句子,此書一出,丘遲即降。從這些優 秀的文言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應該以情動人。

還有,文言文句式整散錯落,詞採優美。比如《阿房宮賦》、《滕王閣序》、《過 秦論》等等。但是,這些文章的詞採優美並不同於學生的堆砌辭藻,古人在音韻和 諧,句式齊整,詞採優美的同時兼顧了內容的充實,所謂「文質兼美」。上述文章 均是此類的典範之作。

以上這些都是文言文中可供學生借鑑的地方。但學生雖是主體,教師終歸是主 導,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文言文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視文言文 作為「文」的一面,我們要加強引導,讓學生汲取精華,做到「取人之長,為我所用」。

相關焦點

  • 歐洲人:為什麼中國學生要學文言文?買菜又不用!網友:你不會懂
    歐洲人:為什麼中國學生要學文言文?買菜又不用!網友:你不會懂。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時候,從小學開始就再背誦古詩,等自己的年級足夠大了以後,就開始學習文言文了,並且這些文言文都比較繞口,而且語句方面都感覺不通順一般,不過這我們也一學就得學到高中畢業,甚至很多人大學都在攻克這一方面。
  • 五個知識點告訴你為什麼學寫好文言文,文末有驚喜
    初中階段正是孩子學習文言文的關鍵階段,孩子的學習偏好如果偏向文科多一些的話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文言文學習。文言文看起來拗口晦澀,為什麼要學?但是更多的優質內容還被積壓在歷史的長河裡,學好文言文,完全可以自己去看各種原版書籍,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從而更容易促使自己產生靈感。為什麼要學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能體會到了文化美感。
  • 文言文「不美」了?網友呼籲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文言文,真的行嗎?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這是現在學生自己歸納的「語文三怕」。「文言文」被排在「第一怕」,由此可見,對學生來說文言文的確是非常難學的內容。於是有人提議「刪除文言文」,把要學的文言文都翻譯成「白話文」來學習,這樣就好理解多了。然而,但凡對「中國文化」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絕不能從語文教材裡面取消!
  • 學生黨公認「最難背」的文言文,能全背的是學霸,學渣:背到想哭
    文/樺樺育兒經相信在各位的學生時代中,大家都經歷過背文言文的階段,背課文是能夠幫助到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等,所以語文老師們也是經常會讓同學們背誦一篇文章。這樣還可以夯實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考試中也能更加順暢。但是每一篇的文章難度都是不一樣的,語文也充分地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學生最難背的課文當屬是文言文了,篇幅較長不說,而且有些字還不叫拗口。所以學生們想把整篇背下來也是很不容易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哪些學生公認最難背的文言文有哪些吧!
  • 那些年的奇葩文言文翻譯,語文老師深呼吸,文言文翻譯給我這樣學
    文言文翻譯是語文考試中的難點,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有部分是從課文中選取,同學們學過,基本出錯率是很低的。到了中學,文言文的出處就不光是課本裡的課文了,同門學發揮了文言文翻譯直譯的最高精神,讓譯文和原旨大相逕庭。語文老師在改卷子的時候,除了緊皺眉頭,還需要深呼吸來壓抑自己心中的火氣。
  • 文言文的學習,搞懂字句之外,更要多些人文積累
    當然這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有那一句「天下苦文言文久矣」的參照,學習的過程中這一小小的插曲,如行進中有奇異的小景致令人愉悅一般。 以後的教學中也嘗試著去尋找這樣的樂趣,偶爾也會得之,但越來越發現,學習文言文的根本,還是要從文言文自身的特點出發。
  • 如果高中文言文「長」這個模樣,學渣也能倒背如流,你覺得呢?
    而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其實對於同學們來說比較難學的就是文言文及作文的寫作,而且這兩種題型在整張試卷中的佔比分數是比較高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高中時期所學過的文言文。第二篇:《逍遙遊》這篇文章是莊子創作的,主要表達出作者逍遙自由的樣子,描述出人自由的一種最高境界,其實當同學們真正的融入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的輕鬆,不過這篇文章同樣是需要背誦的,也是對同學們的一種考驗。
  • 古人聊天都說文言文嗎?專家:文言文太貴,白話文簡便
    所謂的文言文,是古人寫文章用的書面語音。孔子的箸作《論語》就是用標準的文言文寫的所謂的文言文,其實就是講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後形成的,所以在春秋以前的文言文和口語白話文並沒有什麼區別,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言文才定型,以至於在以後2000多年內都沒有什麼變化。
  • 高中文言文3大閱讀技巧,轉給孩子勢在必行!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初高中語文的必修內容。很多學生覺得在初中階段老師對文言文的講解會非常細緻,只要照著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腳印的掌握就夠了。但進入高中之後,老師更多的是讓同學們自己去完成這些知識積累,只是在重難點上做一些簡單的提點。
  • 學好文言文和古詩的方法一樣,先學字後學句,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
    不少同學都覺得,和古詩詞比起來,文言文很難學。光是實詞、虛詞等語法就能把人學迷糊了,而且古代人真的是這麼說話嗎?大家用文言文交流起來也太費勁了。我們的學生站在現代語文的基礎上看古代漢語,有不理解的地方很正常。知識學好文言文,其實和古詩詞的學習方法一樣,都是先疏通文字再理解句子,將心比心才能有共情,體會到古代人通過文字表達的情感。
  • 古代人說文言文?錯!和我們一樣說大白話
    很多人在疑惑,一些古書古籍中都是以文言文書寫記錄,一些影視戲劇節目中表演也是子乎者也的交流,加之上學時必不可少的要學習文言文課程,那古代人是不是平時生活中都用文言文交流呢?,不是人人都能懂。雖然從甲骨材料過渡到使用竹木簡書或絲帛,竹木簡同樣面臨笨重而不易收藏管理,絹帛又珍貴不能常態化使用,但古人每天會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記錄下來怎麼辦?總不能把平常的口水話用白話文全部記錄下來,那皇帝大臣們上個朝、開個會,不知得用多少甲骨、絹帛和笨重的竹木簡,開一天會就算拉一大馬車,一年下來皇宮都得堆滿,這極不現實。
  • 2020年了,高考為什麼還要考文言文?
    推而言之,文言文就是在先秦時期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書面語組成的文章。文言文在寫作時不使用標點,具有行文簡練典雅、注重用典、講求對仗、富有工整的音律等等特點。從內涵來說,文言文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 高中語文新教材中最重要的三篇文言文,老師:學透了,學霸無疑
    新教材的文言文發生了一些變化,就高中語文必修上、下冊來說,至少有三篇文言文特別重要。為什麼呢?第一、和全國卷的文言文一樣,都是敘事性質的。高考中,使用全國卷的省份越來越多,而全國卷的文言文文體一般是傳記,2020年的三套試卷的文言文文本分別是《宋史·蘇軾傳》《宋史·王安中傳》《晉書·王彪之傳》,都是敘事性很強的文章。整個高中的語文測試卷,在整個布局和題型是都是和高考卷保持一致的。
  • 條分縷析學文言,文言文閱讀理解得高分不再是難事
    閱讀文言文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當然是讀不懂了。其實閱讀文言文並沒有什麼錦囊妙計。實在要說方法,無他,唯手熟爾。對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積累的。比如,有同學從高一開始每天背120個詞中的兩三個,慢慢地把其所有的用法都背下來反反覆覆,前面忘了,就回過頭來再背。聽上去很累人,但其實每天只需要花十幾分鐘時間。如此長久的積累,到高三時,文言文閱讀就十分輕鬆了。
  • 我們東亞人為什麼要學古詩詞、文言文?
    最近,遼寧瀋陽的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家小朋友背誦古詩詞的場景而上了熱搜,由於古詩詞對於小孩子來說晦澀難懂,背誦起來很難,小朋友背到後面急得哇哇大哭,「謝謝櫻桃?為什麼要謝謝櫻桃」,以孩子的理解水平他根本就沒有辦法理解詩的含義。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 真正的朋友,是能夠在歲月中相互欣賞,互懂彼此
    真正的朋友,是能夠在歲月中互相欣賞,互懂彼此。真正的朋友,是不求回報的。在娛樂圈這個魚龍混雜的聲色場所,一切感情都顯得那樣縹緲。可高曉松和樸樹,卻是相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之前高曉松曾在一檔綜藝中,談到自己落魄時候跟樸樹借錢的事情。有段時間,國內的唱片產業很不景氣,而高曉松去國外學習,早已在行業中過去。哪怕高曉松厚著臉皮主動上門音樂公司談合作,也沒有人接納他的作品。
  • 學習成語中的文言文
    本文是我的原創書《學成語 ,通文言》的編寫體例編寫體例1.本傳共收錄成語5000 餘條,主要是針對高考大綱要求的120個(本書加入7個,實為127個)實詞。2.本書收集常見成語為主,在全面展示該字的各個義項的同時,為突出文言文古今異義特點,也選用了不常用的成語(包括常見的詩詞、名句、格言)。個別意項實在無法找到成語,則作闕如處理。3.詞條編排規則是:先列出要解釋的單字,然後分別列出其意項,舉出該義項的成語,並如以解釋。一個意項多條成語的,逐條列出。
  • 高中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生僻字很多,你還背得出來嗎?
    很多人在初高中時期都背誦過語文課本中的優秀文言文,比如「逍遙遊」,「離騷」等。相比於詩歌的押韻和郎朗上口,文言文由於篇幅較長,生僻字較多,成為很多學生的噩夢,基本上背誦一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今天我們就要介紹這篇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
  • 什麼才是中國最牛的寫作範文?看完這222篇古文就知道了!
    2019年高考語文中,文言文和現代文閱讀題分數各佔一半。如全國卷中,現代文36分、文言文34分、語言文字應用(字詞句段類)20分、作文60分;北京卷中,現代文44分、古文詩詞46分,作文60分;上海卷,現代文36分、古文詩詞44分,寫作70分。北京和上海卷都沒有單獨的語言文字應用題。在最新的全國統一語文教材中,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