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js_content">
最近,是不是特別流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其實,年幼的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才是真正的「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真人版,分分鐘可以從好友變敵人。一分鐘之前還是很好很好的小夥伴,但在一分鐘之後完全可以說翻臉就翻臉。
搶我的玩具嗎?啪啪,一掌打過來;我的零食沒允許你就吃嗎?小拳頭揮起就往對方身上狠狠一錘。
小朋友之間吵架打架都是常事,來得快也去得快。只不過,很多時候是小孩打架,家長「受傷」。看著自家孩子明明沒錯,但卻被打得哇哇大哭,小心臟瞬間就碎成面面了。
為什麼受欺負的是我家孩子,這熊孩子長大了還得了?遇到暴脾氣的,大人間友誼的小船也是說翻就翻的節奏啊!
其實,這只是以大人的世界去揣摩孩子,我們對孩子之間的「打架」真的懂嗎?
你造嗎?打架對寶寶不一定是壞事!
小寶第一次從幼兒園帶傷回家,我的心都碎了「天啊,我可憐的孩子被人欺負了」,老師的反應卻完全相反「小寶開始面對衝突了,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啊,他將在衝突中得到成長」。
這對我來說真是顛覆性的認識,打架對孩子竟然是件好事!希望孩子發展出良好的社交能力,苦口婆心的說教比不上「打一架」來得刻骨銘心。
在衝突中,孩子將學會保護自己,對比自己和對方的力量,選擇反抗、妥協還是求助?學會調節情緒、表達自己,知道怎樣會激怒對方、怎樣能和平共處,怎樣能彼此原諒。這真是一門大學問呢!媽媽儘量給寶寶一些面對衝突的機會吧,不要一打起來就急著幹預哦。
打架,在寶寶眼裡其實是這樣的
寶寶打人,很多時候並不是行為問題,只是還沒成長起一些能力。比如我要得到這個玩具,但語言表達不好,搶一下、推一把,就是寶寶能想到的最快的方法,他的本意並不是想讓對方受傷。
不要輕易用大人的道德觀去評判孩子,那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糟透了「我是個打人的壞孩子」,「我總被人欺負」,對雙方都是傷害。
判斷孩子有沒有「受欺負」,看他們的情緒就知道了。孩子被打後沒有表現出委屈、恐懼和憤怒,打人的孩子也沒有洋洋自得。他們跟沒事人一樣,很快又親密地玩到一起了,這樣的打鬧就不用擔心,這就是熊孩子的日常啊。
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用語言去表達「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嗎?我們可以交換一下嗎?」,讓孩子當場試一下,就能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還沒看夠?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更多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