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畫外】《毒藥與詭計的遊戲》

2021-02-19 藝術圈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本該與朋友踏雪賞葉,品茗富士山的我,現在正坐在電腦前,三更半夜的給你們寫這篇【戲裡畫外】。

我覺得,已經沒有任何文章和人能比我與這篇更能代表『勞動節』這三字的終極奧義了。所以我決定,這篇也將被歸納在【節日特刊】欄目中,算是『勞動節』篇。#太機智的我#

當然,把我留下來的,除了對你們無窮無盡的愛以外,還有就是長期拖欠的某個本該在二月就寫完的書稿。

理所當然,在Deadline分分鐘逼近的情況下,我也做了所有明事理、有良知、具有責任心的作者都會做的事情:看美劇。

#啊良知!你讓我寸步難行!#

當然,我在辛勞看片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你們。趁著這月黑風高普天同慶的好日子,就來講講我很喜歡的一部美劇,《波吉亞家族》裡畫作的那些事兒吧。

#如果這還不是真愛,還有什麼可以算#

下午又重溫了遍《波吉亞家族》,不得不說,再次看Neil Jordan拍的還是那麼美。

這片子的每個鏡頭恨不得都是一幅凝固的畫。畫與畫相連,便成了一首流動的詩。

當然,從《夜訪吸血鬼》這片就能看出,導演Neil Jordan是一位連咬斷狗脖子都要拍的如詩如夢如春雨灑大地的浪漫主義細節狂。

而這部《波吉亞家族》也不例外。從燈光,到構圖,到服飾,到演員,此片中的所有元素都跟從文藝復興早期蛋彩畫中走出來的一樣。

平心而論,劇情稍顯拖沓,而臺詞則又少了些味道。但在美人美服美景之下,誰還care他們在說什麼呢。我只知道,美劇已經很久沒有拍的如此精緻了。

更難得的是,它從片頭就開始抓人眼球。

片頭的這些畫作,雖然與片子的文藝復興時間線不符,但從主題上來看,則再合適不過了。

其中所選中的每一幅畫,都各有寓意。

被選中作為開幕圖的便是羅西爾.範德韋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為菲利普.德.克依一世畫的聖母子雙聯畫的右翼。

作為早期弗蘭德斯地區早期畫界中的核心人物,範德韋登描繪宗教主題可謂是爐火純青。這幅雙聯畫左翼上的聖母子,就是他的拿手把戲,以後有機會再講,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不過被選中作為THE BORGIAS大標題背景圖的則是右翼這幅菲利普.德.克依一世的肖像畫。確切的說,是菲利普敬仰聖母子而合十的虔誠雙手。

Rogier van der Weyden,

Diptych of Philippe de Croy,c.1460

菲利普.德.克依到底是誰呢?

他是當時歐洲大陸最強大的領主之一,並且與當時最富有的勃艮第查理公爵(人稱勇士查理)從小一起長大。這對發小,一生並肩戎馬,成就了歐洲大陸中部的經濟與人文史早期的富貴繁榮。

Right Panel of Philippe de Croy’s Diptych

但提刀也不忘念佛,是當時天主教統治者們的通病。他們一邊砍人,一邊做著虔誠的天主教徒。

所以,這幅雙聯畫在這裡代表的不僅是菲利普個人,更代表的是當時所有站在權力巔峰人們的信仰:信仰聖母,信仰天主,信仰王冠與權利,和那無限擴張的版圖與國土。

這樣看來,沒有什麼比這幅雙手合十、手握玫瑰念珠的細節圖更能意會片中那些為了十字架與王冠而閃爍舞動的刀光劍影,恩怨情仇了。

第二幅登場的畫也是幅眾所周知的重口味。

正是布隆奇諾這幅俗稱《維納斯、丘比特、愚昧與時間》的油畫。

此畫作為矯飾主義的代表作早已被傳頌已久,而其中人物背後各自的寓意也成為了藝術史學家們樂此不彼世代皆愛玩的猜謎遊戲,在這裡也就不多贅述了。

Agnolo Bronzino, Venus,

Cupid, Folly and Time, c.1540-45

不過很顯然,《波吉亞家族》劇組的關注點也不在背景中那些身份成謎的人物。對他們來說,選中這幅畫,只為了兩字:亂倫。

片頭中只截下了畫中丘比特與維納斯這對母子『相親相愛』到唇舌相間這一細節,其用意不言而喻非常明顯了吧。

波吉亞家族之所以是波吉亞家族,便是因為他們的這段歷史中夾裹了自從羅馬帝國沒落後,掌權王族們就再也少有的『亂倫』桃色傳聞。

波吉亞教皇唯一的女兒,露克蕾西婭是文藝復興時豔名遠揚的美人。相傳,她有著一頭燦金的頭髮,珠貝般整齊的白牙,高聳的胸脯,和一雙會隨著心情而變幻莫測的榛色雙眸。

Pinturicchio,

Lucrezia as St. Catherine in Borgia Apartment fresco, c.1494


要知道,在那個沒有健身房、無法染髮且牙醫們比蒙古大夫好不了多少的年代,露克蕾西婭可謂是難得的天賜美人。

當然,無上的美貌和玲瓏有致的嬌軀並不是她名留青史的原因。畢竟,濤濤時間河,美人那麼多,多美的人,最後也算不了什麼。

讓她真正在文藝復興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是她那些狠辣異常卻無比香豔的傳聞。

Bartolomeo Veneto,

Alleged Portrait of Lucrezia Borgia, 1520s


相傳,她多次為了鞏固父兄的權位,勾引政敵,然後趁他們沉浸在這無盡美人恩的時候,下毒鴆殺。更有人傳,她不僅與兄長陷入了不倫之戀,與父親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也瓜田李下不清不楚。

她一生嫁了三次,除了父兄外,情人則無數。裙下之臣囊括了從馬夫到王子,文人到騎士,廷臣到君主的各類男人。這其中也包括了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詩人紅衣主教,彼得羅.本博。倆人之間的信件往來曾被拜倫稱為「這世上最漂亮的情書」。

Titian, Portrait of Pietro Bembo, 1545-6

露克蕾西婭無疑是美麗的,但她更是聰慧的。否則也不會在父兄皆連過世家族失勢後,仍在義大利宮廷間混的如魚得水風生水起。男人們對她的愛慕與讚美,一直到她死後都沒結束。

Lucas Cranach the Elder,

Suicide of Lucretia, c.1510-13

片頭中接下來選用的這三幅盧卡斯.克拉納赫家族的畫作:老盧卡斯和小盧卡斯各自的一幅《露克蕾西莎的自刎》(暗喻露克蕾西婭之名)與老盧卡斯的《朱迪斯與何洛分尼》(舊約中又一位左手提刀右手畫眉的巾幗美人)則也映射的是露克蕾西婭這段多情又狠毒的浪漫野史。

Lucas Cranach the Younger, Suicide of Lucretia, 1538

說到這,你們也應該能get到整部《波吉亞家族》片中的feel了。剩下的畫,我也就不多說了,再說下就要把整整三季都劇透了。

Lucas Cranach the Elder,

Judith with the Head of Holofernes, c.1530

可以說,這部片子所描述的是文藝復興史上,也可以說是整個教皇史上最姦情四射的朝代。其實相較於那段真正的歷史,這片子已經拍的很純潔了,那些尺度太大的過往都被和諧了。

Bon Boullogne, Triumph of Neptune, c.1705-07

至於在片中留下來的那些明砍豪奪亂倫私通,情婦與情夫們相愛相殺的橋段,其精彩程度還不濟真正歷史中的十分之一。

Domenico Ghirlandaio,

The Angel Appearing to Zacharias, c.1486-90

片中的露克蕾西婭也被大大的聖母化。當然,這也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有對比才好看,一個故事不能讓所有主人公一上來就像都被馬基雅維利附身了一般的腹黑奸詐。

Giuseppe Sabatelli,

Farinata degli Uberti at the Battle of Serchio, 1839-42

可想而知,如果《波吉亞家族》沒有被砍的話,露克蕾西婭應該會在最後一季完成變身,在劇情的結尾處蛻變成那個傳說中手腕狠辣卻風情萬種的毒藥美人。可惜,Neil Jordan為波吉亞一家設計的結局已經沒有機會再看到了。

Caravaggio, Death of the Virgin, c.1605-06

不過片頭中的這些畫,則已經很完美的詮釋了那段搖擺在權利與詭計之間的美人遊戲,和Neil Jordan沒來得及說完的開始與最終。

Hans Baldung Grien,

The Maiden and Death (Vanitas), 16h century

那是一段由狡詐的君主、多情的詩人,和絕世的美人們,用冷刀明劍與愛恨情仇雕琢出來的如明珠寶玉般的好時光。

Henri Regnault,

Execution under the Moorish King of Granada, 1870

終於,璀璨耀眼的不再是英雄,而是那毒辣的美人與奸猾的梟雄。

他們燦爛又陰險,聖潔又無恥,博愛又絕情。

在那裡,蜜糖與毒藥相纏,忠誠與背叛相扣,人人都飲鴆止渴,欲罷不能。

Sofonisba Anguissola, Sister of the artist Elena, 1551

想來,如果玫瑰不代表愛情,那它一定代表是這段美妙到刺人入骨的好時光。

不過就像所有曾綻放過的玫瑰一樣,到頭來,這也不過又是一段餘香散盡,已經過去了的時光罷了。

「Stat rosa pristina nomine, nomina nudatenemus.」

#那些昨日的玫瑰,最終也只有虛名留下#

--祺四

*那些催問我【列支敦斯登大展】《隨筆小評》的真愛們,不要著急。真愛之間都是有天長地久般的時間,我遲早給你們更完~#要相信愛情#

**Btw,透露給你們一個重大消息,X圓正在寫一篇有關於《冰與火之歌》的【戲裡畫外】。至於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放出來呢?這當然不是因為她的萬年拖延症。

不,當然不是。

她一定是在等你們真愛呢!

所以真愛們,送上你們愛的鞭策吧!從現在開始,鞭策最多的那位真愛,我到時出書時自掏腰包,給你寄一本!

記住,你們在發送愛的鞭策時別忘了在最後加上「X圓快寫」四字真言,以便我到時候統計搜索~

好了,今晚就到這兒吧,真愛們晚安~

拜了個拜~

Zzzzz.

======我是教你如何看更多內容的分割線======

本刊一切內容,除【旁聽藝術史】和導覽信息外,均屬原創。

如欲轉載,請聯繫告之。

郵箱:topfloorart@126.com

想看更多內容~

點擊抬頭下的【藝術圈】三字,選擇【查看公眾號】,然後【關注】我們

想分享這篇文章~

點擊右上按鈕,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也聊聊阿加莎的毒藥、馬普爾小姐和《黑麥奇案》的殺人詭計
    她常年獨居在瑪麗米德的小村莊裡,無兒無女,喜歡打打毛衣,弄弄花草什麼的,日子過得恬淡愜意。與波洛那樣的職業私家偵探賺錢謀生不同,馬普爾小姐給警方提供幫助,似乎更像是她的興趣所在。阿加莎的毒藥知識豐富而專業,這次的《黑麥奇案》(A Pocket Full of Rye)就是一起巧妙的投毒謀殺案,兇手是誰出乎意料,殺人詭計更是近乎天才。
  • 幽靈詭計
    細想一下,這一設定其實也是沿著《逆轉裁判》中早已埋下的敘事線索在推進,畢竟綾裡一家身為靈媒的特殊能力,也是給三部曲帶來獨特魅力的關鍵設定,《幽靈詭計》則以此為基礎延展出了一整套理論與遊戲機制。失去記憶,失去生命,失去未來,西塞爾恐怕是遊戲史上與玩家重合度最高的主角了,但也因此,在扮演他的時候,玩家並不會背上任何包袱,畢竟他不光死了,還失去了一切記憶,就像一張白紙一樣。
  • 遊戲中有哪些「欺騙」玩家的「詭計」?丨觸樂
    通過調動玩家情感,在動機與回報、同情與信任、成就感、自主權與自我感覺等詞彙上做文章,打造沉浸式體驗,最終成就了那些我們為之津津樂道的遊戲經典。也是時候見證遊戲這門「神跡」的破滅了。做遊戲在這個時候有點像變魔術,魔法師們變著法,用各種可愛的「詭計」來「欺騙」玩家。
  • 2D「黑魂」遊戲《亡靈詭計》發布電影級預告 將登Steam
    02D黑魂新作《亡靈詭計》今天在Steam頁面發布了更新,官方為大家分享了遊戲的全新電影級預告,展示了遊戲精美的畫面,人設以及實際戰鬥畫面,堪稱史詩級,官方稱遊戲還有2周就發售了,非常期待。《亡靈詭計》是一款由White Rabbit開發的黑暗奇幻黑魂風2D動作冒險遊戲,遊戲不支持中文,將於8月14日發售,售價70元。 關於遊戲《亡靈詭計》是一款有挑戰性的2D動作遊戲,帶有深度RPG元素。作為一名契約亡靈特工,你要解開Siradon的秘密,發現永恆的真實價值。
  • 推理詭計一眼看穿,這本書比遊戲通關還爽!
    故事的發生地,有一間奇怪的鐘表店,不僅售賣鐘錶,還兼營「代客推翻不在場證明」的業務。和朋友喝酒的賭徒,如何利用8分鐘時間差殺死前妻?《詭計博物館》用天才般的推理思路,破解一系列塵封懸案;《密室收藏家》則被視為「歷史級密室攻略」。
  • 扒一扒古裝劇裡的毒藥與解藥
    今天晚上就來扒一扒金庸武俠古龍梁羽生等等古裝戲裡的經典款毒藥與通用款解藥。毒理學研因即化學、物理、生物學。。。且不顧真實虛幻與否,且聽小編一一道來。如有其它遺漏,歡迎網友在文底評論留言。其實鶴頂紅不是動物學毒藥, 而是礦物性毒藥,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學開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
  • 解謎燒腦神作 -- 《幽靈詭計》
    今天我們不聊巧舟的經典成名作 -- 逆轉系列,而是來介紹巧舟的另一部傑作 -- 《幽靈詭計》利用難得的周末,我通關了這個推理遊戲神作,令人無比回味,就算是稱之為此類遊戲的巔峰之作也不為過。劇情作為一部推理解密遊戲,《幽靈詭計》最驚豔的無疑是他的劇本,如果讓一名優秀的小說家將整個故事的劇本繪聲繪色地用一部小說來呈現,想必將會成為一部衝擊暢銷榜的佳作,然而,作為突出交互性的遊戲作品,《幽靈詭計》有著更加令人沉浸其中的魅力。
  • 【戲裡畫外】祺四 《妙警賊探》中的名畫(內含大八卦!)
    就這樣,我被她的冷酷給徵服了,決定把《妙警賊探》抽出來,獨立一篇。 White Collar顧名思義,講的都是白領犯罪案,而這世上沒有什麼比偷盜藝術品更雅氣的罪犯人設了。(奧黛麗·赫本與Peter O』Toole也演過偷畫雅賊這個角色,沒看過的戳這裡)
  • 為什麼影視劇裡的毒藥總是綠色的?
    我們神秘的東方人,對於毒藥的想像,似乎更偏向「隱蔽性」和「一擊斃命」。從江湖傳說中無色無味的西域奇毒,到潘金蓮餵大郎的「毒藥湯兒」,再到宮廷劇中頻現的鶴頂紅……這些劇毒到底都是些什麼東西呢?其實,歷史上最常使人中毒的物質,顏色大都比較樸素。
  • 丨毒藥頭條
    身為資深美劇迷的毒藥君自然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這個讓人興奮激動的事情就是——闊別兩年的《西部世界》回歸了!毒藥君第一時間圍觀,順便把上一季又擼了一遍,趕緊推薦給大家。激起人們按照設定好的劇情程序行動,就像遊戲中的NPC。但與傳統遊戲的區別是自由度更高,擁有高度仿真的情感和反應,顧客只要掏了錢,就可以對這些NPC做想做的任何事。強暴、殺人、施虐,只要你想,西部世界都能滿足。
  • 電影和書裡經典殺人詭計TOP10
    成功搭上富家女,邁入上流社會後卻終究擋不住斯嘉麗的致命誘惑……選擇繼續富貴的男人,秘密地幹掉了情婦,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詭計成功與否卻像網球是否能過網一樣,關鍵,靠運氣!買兇拍人脫身時叼著煙的外賣小哥形象與最後「真戲假作」的演員之路,才真正是聰明的招呢。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 畫裡畫外—每周一家:藝術家陳浩偉
    (畫:畫裡畫外 陳:陳浩偉)畫:雕塑相比較國畫、油畫的表達形式,特殊性還是挺強的。你們會面對一個實質的物體,對它進行藝術的再加工。能不能談談你在這方面的感受。
  • 「爭議攜帶者」於正:我不想活在一個謊言的世界裡丨毒藥專訪
    於正:我當時在看《美人為餡》小說的時候,白宇在給我另一部當配角,我一看他不像韓沉,但我總覺得他一定是這部戲裡的人,這種感覺很強烈。接著他把一個我認為不出彩的角色在一部戲裡演的好出彩,我當時覺得很震驚,就對白宇說你來給我演徐司白吧,他看了書很喜歡,於是就同意了。
  • 詭計造句和解釋_詭計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詭計(guǐ jì)。近義詞有:企圖,野心,陰謀,狡計。狡詐的計謀。[沙汀《呼嚎》:「(鄉長)是個滿身肥肉,滿腹詭計的狡詐傢伙。」]詭計參考例句:1、對方的詭計圖窮匕見,事情終於水落石出。2、這是詐騙集團的詭計,千萬別上當。3、敵人的陰謀詭計被機警的邊防戰士發覺了。
  • 戲裡他寫出了人間正道,戲外他實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
    餘飛很忙。戲外,他忙著錄《吃瓜大會》,並參與發布了「 抵制於正、郭敬明等劣跡藝人上綜藝」的編劇聯名信。  戲裡,由他編劇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正在熱映。  戲裡戲外,餘飛其實都想探討同一件事:  到底什麼是公理正義?我們又該如何去追求正義?
  • 街機遊戲《快打旋風》毒藥性別之謎,二十年後終於搞清楚了
    《快打旋風》系列的主角一直是哈格、科迪和凱,但是最具人氣的人物卻是一個當年被玩家狂揍的小角色,那就是遊戲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毒藥因為這個人物具備了很多玩家內心深處的嚮往,警帽、皮鞭、手銬、大長腿....當年在遊戲廳,這個人物並沒有什麼性別之爭,外觀就已經說明了一切,玩家都認為她是女的。
  • 更酷更汙更炫——《權力的遊戲》20大看點激活你心中所有的野性丨毒藥頭條
    《權力的遊戲》原著小說是POV(視點角色)寫法,從一個個人物視角出發去講述故事。因此,這部戲和小說一樣,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主角存在。也可以說每個人物都是主角。戲中人物,有正直、坦蕩、崇高的代表,有醜惡、猥瑣、兇狠的代表,他們的性格與世界的變化凝結成一條命運線索,走向不可預知的未來。但也有人較真。美國一位數學教授,用「網絡科學」建立了劇中人物關係和劇情走向。在考慮到種種因素之後,提利昂、瓊恩和龍媽,脫穎而出力壓其他角色。 在這部劇裡,你會發現,每個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異於常人的性格刻畫。
  • 暴力蘿莉的20分鐘高潮戲,令人血脈賁張丨毒藥推薦
    慈允立馬衝回家,看到父母和閨蜜爸爸很泰然地在家裡聊天,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原來是家裡跳閘了另一邊,小哥哥和自己的小夥伴則接到命令在一名官員的地盤大開殺戒。也就是這裡,毒藥君意識到了這其實還是一部科幻片。小哥哥在被對方用槍指著腦袋的時候,竟然憑藉念力讓手槍懸空,最終讓對其自殺。
  • 《DNF》詭計之神洛基寶珠怎麼樣 屬性圖鑑介紹
    導 讀 《DNF》詭計之神洛基寶珠屬性怎麼樣?DNF在4月23日的更新中將上線大量的活動。
  • 美國天才詐騙犯,涉案金額250萬,網友:人生如戲,全靠詭計!
    美國天才詐騙犯,涉案金額250萬,網友:人生如戲,全靠詭計!2002年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史匹柏的《Catch me if you can(貓鼠遊戲)》上映時,人們都不敢相信,裡面由「小李子」——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男主角竟然是真的有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