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畫外—每周一家:藝術家陳浩偉

2021-02-07 畫裡畫外



陳浩偉,2004年-2009年 中國美術學院 雕塑專業,獲學士學位。

2012年-2015年 中國美術學院 雕塑專業 材料視覺工作室碩士。




(畫:畫裡畫外 陳:陳浩偉)

畫:雕塑相比較國畫、油畫的表達形式,特殊性還是挺強的。你們會面對一個實質的物體,對它進行藝術的再加工。能不能談談你在這方面的感受。

陳:我與雕塑算是一種機緣吧。高二我就參加美院的入學考試,那時我很想考服裝設計,而且通過了專業考試。高三那年覺得設計太好考了就想挑戰純藝,而我對雕塑很感興趣,尤其著迷它的神秘感。從字面上來理解,「雕」「塑」,一個加法,一個減法。在其它各個藝術門類中,是沒有這種加減的處理過程。之前基礎課的時候我一直在「塑」,包括泥塑、人體,而在熟練掌握塑的基礎上,這些年我是在處理減法。這是我比較多地嘗試木雕所使用的技法,木雕是在圓木的基礎上,呈現出最後的造型。這是不斷減的過程,也是藝術家與材料的一種對話,是藝術家自己的理解和取捨。相比於「塑」來說它更難,沒法加減,只能減。


《緣否?源否?》系列


畫:雕塑的神秘感體現在什麼方面呢?

陳:雕塑需要動手能力非常強,它涵蓋了所有的材料。當代雕塑中,更可以嘗試用各種材料去表達。材料可以很廣泛,這是雕塑顯著的一個特質。雕塑是三維立體、有體量的,佔據一定空間,所以當一個雕塑作品置於展廳中,它是有場域,會影響整個空間的,這可能和其它的平面藝術形式不太一樣。雕塑承載了一個空間,整個空間的空氣都會和它形成一種關係。觀者可以從任何角度去看,這可能就是雕塑的神秘性。


《緣否?源否?》系列

畫:你這幾年進展得順利嗎?

陳:本科的時候以泥塑造型訓練為主,練就了較紮實的寫實功底。進入到工作室學習的階段,我所在的第三工作室是研究材料視覺,各種材料都有嘗試。我那時候選擇以木材進行創作,可能已經決定我接下來的走向。首先是木頭的特質,溫潤感、歷史感、歲月感、生命感,這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而且我的父親是木匠出身,所以從小接觸木材,有兒時的印記。之後再經過學院的造型訓練,遇到適合自己的材料,於材料對話當中找到了自己。本科期間我做了好幾個木雕,到研究生期間,我一直延續著木雕人物的創作。


《緣否?源否?》系列

畫:你以後會繼續做木雕嗎?

陳:會啊,我會一直以木為材料進行人物創作,或者其它形式,起碼我認為還有很多可以嘗試的內容。而且我現階段也一直在嘗試,並沒有在創作的方法上穩定下來。本科時處理得比較精細、具體,但是我現在動刀越來越少,處理得越來越少,從精雕到大刀闊斧、應物象形。根據木頭來處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質,把它發揮到極致。我不希望木頭只作為置換的材料,我希望能發揮材料的最佳狀態。每一根木頭都是孤品、獨一無二的,不該像其它翻模一樣,把它當成置換材料的。木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的,早年的松木到樟木,也有用藤一樣的材質,我以後還會嘗試其它的木材。每種木材的特性很不一樣,每種木頭的密度、鬆軟、顏色、樹皮和樹心都有區別。


《緣否?源否?》系列

畫:你從原來的精雕細琢變成了現在的大刀闊斧,這個轉變的過程是為什麼?整個雕塑上的認識有什麼加深或者轉變?

陳:這是肯定有的!一直以來我都是受到西方藝術教育的薰陶,注重寫實的基本功。隨著專業知識的深入,我對中國傳統藝術更加接受和喜歡。慢慢會發現,傳統藝術完全不會比西方經典作品差,反而有其高明之處,而且更符合我們的審美感受。我在後面的創作,慢慢地在吸收一些傳統文化中的審美,包括哲學思想。研究生期間,我對佛教題材、僧人有過一些研究,也有過一些創作,我想呈現國人的狀態和國人所具有的特點。比如寫實人物木雕,國外雕塑家已經做得非常好,像日本的舟越桂,他的人物木雕作品具有當下日本人的象與心志的呈現,很日本。還有像義大利的幾個木雕藝術家,都是非常寫實的。但我覺得我要做的是能夠代表我們自己精神性的東西,內在的心志通過我的木雕能呈現出來,所以我在處理的時候越來越大膽。

畫:這完全體現在你的畢業作品了!

陳:是的!我研究生畢業創作的那一批人物,我採取全是電鋸的處理,沒有用刀,以電鋸大刀闊斧切出來,就是為了尋找大的張力。有些甚至像漢八刀去處理,只是切了幾刀,還留有很多樹皮,這個看上去很簡單,但是過程很難斟酌、取捨,比精雕更難把握。我很注重像匠人一樣的狀態,我渴望與材料對話,只有藝術家親自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最珍貴的東西才能保留下來。所以我的作品是很偶然的,可能就是一剎那的取捨。但同時也會有一些細節我會想很久,遲遲不願意動手,思考很久才會決定到底是捨去還是保留。


畫:謝謝你接受我的採訪!

陳:也謝謝你,歡迎來我的工作室參觀!



《過路人》



《觀望者》


《孕之韻》


相關焦點

  • 畫裡畫外,虛實光影,交疊出迷人的藝術家們
    若想一窺西方藝術大師的神採,別忘了還有藝術家電影這把鑰匙——卡拉瓦喬、倫勃朗、梵谷、雷諾瓦、畢卡索、達利、蒙克、夏加爾等很多世界藝術史名家的故事,都曾被搬上銀幕,甚至有的還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它們中的不少影片,或多或少帶有戲說的成分,並非關於藝術家的嚴謹傳記。而這些虛構與想像卻又是讓人願意相信的——真正富有魅力的藝術作品,或許也正在於其予人的無盡遐思。
  • 「微雨藝術家專訪」陳浩偉:一層一層接近生命的核心
    颱風過後天氣初晴的日子裡,我們跟隨陳浩偉來到了他與幾個朋友合租的工作室。
  • 每周一畫:《吶喊》
    80、90後看過的電影《驚聲尖叫》系列動畫:《辛普森一家》,表達畫中激烈衝突的情感。不管怎樣,即使是如今的人,也認為這幅畫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其親身經歷的生活痛苦、情感挫折,甚至是是對世界的擔憂。實際上,蒙克在同一個時期還創作了一系列類似題材的畫作,這是一個孤獨絕望的高產畫家。1944年他80歲孤單去世時,人們在他房子二樓裡發現了1008幅畫作、4443幅素描和15391幅版畫,以及大量木刻、蝕刻、石版畫、木刻塊,銅板和照片等。
  • 【戲裡畫外】《毒藥與詭計的遊戲》
    #啊良知!你讓我寸步難行!# 當然,我在辛勞看片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你們。趁著這月黑風高普天同慶的好日子,就來講講我很喜歡的一部美劇,《波吉亞家族》裡畫作的那些事兒吧。#如果這還不是真愛,還有什麼可以算# 下午又重溫了遍《波吉亞家族》,不得不說,再次看Neil Jordan拍的還是那麼美。
  • 民間故事:他在畫中看美人,世人在畫外看他,詭異的壁畫
    史五車和華才鬥來到大殿長廊,果然看見牆壁上畫著許多畫,兩人慢慢地欣賞。過了不久,兩人來到一幅畫前。這幅畫裡,一名美如天仙的女子,手託一籃子鮮花,款款而行。她的身後,跟著一群侍女,抱著一隻花瓶,花瓶裡長著兩片蓮葉和一朵荷花。周圍跟著許多侍者。 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兩人都看呆了。
  • 【書裡畫外】風流才子唐伯虎的賣畫生涯
    他早年與文徵明同住閶門內吳趨裡,又與文徵明同庚。唐寅以才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以畫名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明史》載:「(子畏)性穎利,與裡狂生張靈縱酒,不事諸生業。」望子成龍的唐父不禁感嘆:「此兒必成名,殆難成家乎」!唐寅25 歲左右,父母、妻兒和妹妹等親人相繼離世,家道衰敗。
  • 杭州這個村改造請來藝術家 不少名家在這裡開了工作室
    ,圍繞如何畫好煙霧朦朧的外桐塢,她們在茶園裡聊了好一會兒。「現在村子越來越漂亮,配套設施越來越全,不少藝術家先後入駐,我們還能跟著他們上課咧。」在厲萍的書房,記者看到牆上掛著多幅藝術作品。「這個是我剛畫的《採茶女》——『背著竹簍採茶』,像不像我們這裡?」指著牆上的畫,厲萍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拿鋤頭採茶葉的手,也能拿起筆畫畫;其實,這也是我一直嚮往的生活,現在夢想成真了。」
  • 畫外有乾坤,中國畫的「觀看之道」
    讓我感動的地方在於說,我在翻譯這本書第二章《士紳》的時候,他提到一幅非常有名的畫,項聖謨和張琦在1652年一起畫的《尚友圖》,這件作品在《士紳》這一章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因為這一章都在講士紳怎麼去品評或者觀賞「畫中畫」這種特殊的題材。
  • 米格爾佩德羅 | 西班牙超寫實風景畫藝術家
    超寫實藝術家與一般抽象派和印象派藝術家不同,他們不需要把自己閉關在畫室內作畫,而是帶著畫板去旅行。他們時常在旅行的途中,找個地方放下畫板畫上幾個小時風景。例如非洲藝術家 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喜歡踏進每一片有野生動物的草原叢林畫大象和獅子。
  • 九張照片和畫裡畫外的故事 破繭計劃
    也許在你們還是春天裡綻放的石榴花的時候,是不是就註定了要在初秋的某一天,要來與我打個照面,並溫暖我的心和胃。也許吧,你們別無選擇。這種汙漬,很難洗的。by 合素在阿里巴巴從事網際網路用戶研究這是吳楠同學的畫。我沒有任何美術的修養,我說不出畫哪裡吸引了我。也許,是整幅畫的色彩。
  • 【戲裡畫外】祺四 《妙警賊探》中的名畫(內含大八卦!)
    就這樣,我被她的冷酷給徵服了,決定把《妙警賊探》抽出來,獨立一篇。 我估摸著這就跟在微信照片裡,那些只P自己不P你的朋友是一個意思。 說白了沒別的,就是煩你才不P你。 畫裡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襯託多尼夫人的不好看而存在的。
  • 臺灣藝術家:晚年望把大陸山河美景「裝」入畫
    中新社廣西崇左3月27日電 題:臺灣藝術家:晚年望把大陸山河美景「裝」入畫  作者 鍾建珊  「大陸的風光真是太美了。」當桂臺書畫攝影文化藝術交流團乘坐的旅遊觀光船行駛在廣西崇左市左江之上,船體推開碧波,一幅幅古老的駱越花山巖畫由遠及近漸次迎面而來,臺灣花蓮縣粥會理事長彭明德忍不住發出感嘆。
  • 三位名家畫柳,美極啦
    鄭午昌 水村山郭酒旗風鄭午昌(1894—1952),名昶,民國時期一位才氣橫溢、叱詫風雲的書畫藝術家,擅山水、花卉,尤長畫柳。林風眠 西湖春柳林風眠喜愛西湖,喜愛畫西湖的垂柳。林風眠 湖岸春柳畫史上名列「金陵八家」之首的龔半千(1618—1689)在談到畫柳的方法時說:畫柳若胸中存一畫柳想,便不成柳矣;何也?
  • 首屆寧波十大剪紙藝術家 十大農民畫藝術家評出
    昨天從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獲悉,首屆寧波十大剪紙藝術家、寧波十大農民畫藝術家正式評出。據了解,剪紙藝術和農民畫是散發著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在我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次評選活動於今年6月初開始申報,通過各區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資格審查和提名推薦,共有2個團隊和32名藝術家入圍。10月底,經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團終審、討論並表決,最終產生了先進團隊和個人名單。其中,寧波剪紙教研組、鎮海澥浦農民畫院被評為寧波市首屆剪紙、農民畫藝術卓越團隊。
  • [畫倉] 角落裡的藝術家丨​歐文.佩恩 Irving Penn
    時間丨藝術丨深度丨我們在這裡遇見最好的自己 | 畫倉約翰·馬林John Marin1870年12月23日-1953年10月2日美國現代藝術家在舞蹈,他是最早與Diaghilev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的先鋒藝術家。在戲劇,他創作的《可怖的父母》等作品,以及改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系列,是至今仍時常上演的劇目。他甚至還可以算是一位音樂家。在電影,他和Bresson是對新浪潮一代最為關鍵的法國導演,甚至是直接促使Jacques Rivette走上電影道路的人。
  • 一千個藝術家畫裡有:一千個哈莫雷特
    【編者按】一千個藝術家畫裡有,一千個哈莫雷特。2016年恰逢英國戲劇家、詩人威廉·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紛紛舉辦一系列活動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
  • 火爆全網線條畫|鼻祖藝術家
    生產各種周邊用品手機殼、裝飾畫、背景牆、產品包裝設計等等這種簡約又大氣 不失風格的畫風 總是讓人眼前一亮接下來就跟隨牛叔了解一下史上有名的線條畫藝術家這兩位藝術家可謂是』線條畫的鼻祖『以及他們古怪的關係Pablo PicassoHenri Matisse
  • 走進畫裡的世界--《草地上的聖母》
    前景中,拉斐爾創造了一片美麗的風景,- -小片草莓燦爛地開放在棕綠色的田野裡,聖母側身而坐,她照看著兩個正在嬉戲的孩子,而兩個孩子在聖母的關懷下開心的玩耍著,孩子天真無邪,給人一種活潑好動的感覺,而孩童在把玩著基督教的聖物十字架。畫面中的人物畫得令人讚嘆不已,聖母俯視著兩個孩子,她的表情使人難以忘懷。
  • 新手怎樣畫眼線?跟著這個教程畫完,眼睛大一倍
    二、先畫內眼線再畫外眼線。畫內眼線時,用手指將眼皮輕輕撐起,用眼線筆把睫毛根部填充上色。眼線筆要橫著貼向睫毛根部,不要豎著用眼線筆戳向眼皮。三、因為新手很難一筆畫完整個眼線,所以採用分段式畫眼線。先向眼中向眼尾畫,再逐漸往眼頭畫。
  • 徜徉在美的繪畫藝術海洋——生命裡傳來的聲音(散文詩)
    我曾經看過一個外國藝術家辦的展覽,很大的一塊畫布,塗的全是黑色的,像一塊黑板,沒有任何筆觸,這位藝術家還給這幅畫起了個名字。他說,自己心裡就這麼想的,就表達出來。他到底在表達什麼,讀者不懂。他把藝術搞到頭了,給頹廢了,自己還覺得自豪。人家越看不懂,他越自豪,覺得自己水平高啊。有的人就這麼怪,老是強調自己的個人感受,不去想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