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來講講「蘇轍」。那講蘇轍,即使小編很想避開講蘇軾,但是後來發現不可能。因為講蘇轍,他身上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品質都跟蘇軾有關。甚至有些品性都是蘇軾給襯託出來的。有人說蘇轍其實挺憋屈的,有這麼一個流量老哥蘇軾,太光芒萬丈了。以至於自己的才華被遮擋並淹沒了。那要是他們兄弟倆不在一個時代,蘇轍一定是可以比肩蘇軾的。
這話是有一定道理,替蘇轍鳴不平,但是小編認為,對於這些蘇轍並不看重,他更在乎的是只要我和他過得好,過得平坦舒心就行。至於我身後的功名成就,我對得起我自己就行了。對三蘇父子有知遇之恩的張方平曾這樣評價過蘇軾和蘇轍:「二子皆天才,長者明敏尤可愛,然少者謹重,成就或過之」。的確,蘇轍在才華上其實是不輸哥哥蘇軾的,只是蘇轍太低調了。想當年兄弟倆一塊兒參加科舉考試,雙雙中舉。其中,蘇軾本是第一名,卻陰差陽錯地被歐陽修放在了第二。之後,他們又一起啊參加了制舉考試。
這裡普及一下,唐宋的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常規的常,顧名思義就是常規的例行的科舉考試,制舉考試是一種特殊人才的選拔,不管你是公務員還是還沒有成為公務員,都是可以參加的。所設的科目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等等。考中的人就會優先授予官職或者升官。但是難度要比常規的科學考試要奪很多。話說,兄弟倆又報名參加了這一年的直言極諫科的制舉考試。當朝的宰相韓琦一看這報名名單很滿意,很高興,說蘇軾蘇轍這兩兄弟都報名了,看來質量挺高挺不錯的。過了一會兒又反應過來補充了一句:「其他人還湊什麼熱鬧呀」,這感情韓琦那時候就已認定兄弟倆是可以高中的。而這句話不知道怎麼就傳了出去,結果還真有考生退出了這次考試。
這一次考試原本是安排在八月份舉行,可是臨近開考蘇轍生病了,而且還病得還挺嚴重,看樣子是參加不了這次考試了。要是一般人會尋思「命背不能怪社會」,可生病的是蘇轍,宰相韓琦知道這事兒之後,立馬就跑到宋仁宗前說這一次考試的實力派考生蘇轍,因為生病不能參加了。如果如期舉行這考試,這真正的人才都沒參加,這考試質量就有點水了。所以他就建議這一次考試能不能往後推一推。宋仁宗也愛惜人才很夠意思,大筆一揮同意。
各位看官,一個國家的最高級別人才選拔考試,因為一個人而改變考試時間。這說明什麼,這充分說明蘇轍的才學和能力是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並且在政界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後來,蘇軾蘇轍兄弟倆在隨後舉行的這場制舉考試當中,馬上大放光彩。蘇軾依然毫無懸念地獲得了第三等。這裡解釋一下,雖然是第三等,卻是北宋開國以來的第一人。因為一等二等都是虛設的,從來都沒有人獲得過。蘇轍原本他也是有機會獲得這第三等的,可是因為他發力過猛,最終只獲得了第四等。
這裡就有一個小插曲,兄弟倆考完對答案,蘇軾說自己直言:「當世之故,無所委屈」,那就是說:我就當今社會的弊端,一頓開炮猛批絲毫沒有留情面。蘇轍聽完默默的就跟了一句:「我也一樣」。但其實蘇軾的答卷如果是一枚火箭炮,那蘇轍的答卷那就是一枚核彈,殺傷力巨大無比。他直接是批評當朝宋仁宗是昏庸懶政、貪戀美色、遠離賢臣、為後宮那群婦人之見是從。
司馬光拿到蘇轍的卷子拍手叫好,說蘇轍說出了大臣們都不敢說的話,應該評定為第三等。可是也有人反對,認為他一派胡言,污衊天子還三等呢根本就不及格。因為爭論不休就把這個事兒報給了宋仁宗來定奪。宋仁宗看到蘇轍的卷子臉都綠了,但是你考的就是直言極諫,就是提意見。宋仁宗不愧是仁宗很大度,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就評定蘇轍為四等。回家還給媳婦說:「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這裡說的就是蘇軾蘇轍,所以這麼看來蘇轍才能不輸哥哥表達政治主張更在哥哥蘇軾之上的。
蘇轍曾經和王安石共事,王安石一開始很高興,他沒想到蘇軾反對自己變法,蘇轍竟然挺自己。就委以重任,讓其擔任王安石變法領導小組的高級秘書,專門起草改革變法的文案。結果卻發現蘇轍竟然是潛伏在自己身邊的大反派。工作沒多久,就搜羅了一些黑證據專門寫了一篇黑材料,要求停止並法廢除新法。指出新法的種種弊端,還真是太高級黑了。把王安石都氣暈了,結果可想而知,蘇轍被調離工作崗位到地方任職了。
蘇軾和蘇轍都在地方任職的時候,烏臺詩案爆發了。蘇軾入獄讓蘇轍特別心焦,其實在此之前蘇轍就曾經勸過哥哥,讓蘇軾沉穩一些、低調一些以避免禍從口出。可是蘇軾有一句名言叫做「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是好人」,所以太灑脫、太任性、太口無遮攔了,結果就被黑了,栽了跟頭。蘇軾進去之後蘇轍更像大哥一樣四處的去活動走關係,想著怎麼能夠把蘇軾撈出來。他還給朝廷寫了一份言辭懇切的陳情書,表示願意呀替兄受過削去官職,希望能給哥哥一條生路。可是文件遞上去之後就沒有下文了。這期間每天給牢獄當中蘇軾送飯的是蘇軾的大兒子蘇邁,兩個人就約定,平常你就送一些肉、菜要是朝廷宣判是死罪的時候,你就送一條魚。
這一天,蘇邁託請一個親戚給蘇軾送飯,因為沒有溝通好親戚出於好心,專門在集市上買了一條魚,想著給蘇軾啊補補身體,可蘇軾一看整個人都不好了,知道自己沒幾天了。然後就提筆寫了遺言交代後事,各位看官您猜一猜這遺言會寫給誰呢?是他媳婦還是他兒子?都不是,他寫給了蘇轍,蘇軾在他最無助的時候,一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更靠譜的弟弟,他給蘇轍的遺言也是一首詩,其中幾句是這麼寫的:「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可見蘇軾蘇轍兄弟兩人的感情有多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