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陌陌類雙曲線軌道天體或來自太陽系外

2020-12-25 騰訊網

近年來不斷發現來自太陽系外的有著極端雙曲線軌道的天體,引發了科學家的關注。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公轉的小天體軌道在某種力的作用下也可能會變成雙曲線軌道。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小組最近計算了此類雙曲線軌道天體的概率和軌道。

結果發現,近年來發現的奧陌陌(1I/2017 U1,Oumuamua)和鮑裡索夫彗星(2I/2019 Q4,Borisov)兩個雙曲線軌道天體,都很可能來自太陽系外。

2017年和2019年發現的天體奧陌陌和鮑裡索夫與普通彗星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不同,它們與太陽系內的天體相比速度極快,具有永遠不會再接近太陽的極端雙曲線軌道。它們都來自太陽系外,可能是「奧爾特雲」中的小天體受到其他天體影響,速度提高。據推算,「奧爾特雲」距離太陽有1000至10萬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是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人員調查了恆星間天體衝入太陽系,以及「奧爾特雲」的天體受到其他天體引力影響加速的情況下,會以怎樣的概率進入怎樣的軌道。結果發現,除了質量相當於木星幾倍的天體通過「奧爾特雲」之外,太陽系內的天體很難達到如此快的速度。如果有如此大的天體經過太陽系附近的話,在嚴密的觀測中應該被發現。然而沒有被檢測到,因此可以認為極端雙曲線軌道的天體起源於太陽系以外的可能性很高。

研究小組期待今後繼續發現極端雙曲線軌道天體。對這些起源於太陽系外的天體進行質量、亮度、速度分布等理論研究,能獲得太陽系內外關係更詳細的信息。

總編輯圈點

前幾年現身的奧陌陌,由於形象奇異,曾被猜測是來自太陽系外。此次彗星軌道曲線的分析,為這一猜想增加了佐證。應該說,天文學從一開始就是對天體運動軌跡的總結。直到現在,我們還在為星星獨特軌跡背後的未知現象著迷——那到底是中子星,還是黑洞?它有多大?……宇宙無垠,曲線無窮,探索無盡頭。

Science科學

了解未知 開啟認知

按此關注中文公眾號

Science科學英語平臺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關注英文公眾號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 豁然開朗請打賞 ◣

點擊「星標」,給予支持!點擊「在看」,助力傳播!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稱系外天體奧陌陌是由外星人製造
    作為第一個被人類發現的系外天體奧陌陌(Oumuamua),其身世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據悉,奧陌陌在2017年10月19日首次被科學家們發現,也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大眾,都非常興奮。奧陌陌當時其正以每秒26公裡左右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近乎與黃道面垂直。形體呈雪茄狀,長約400米,寬約40米,具有固態表面,顏色偏紅,但是不能區分或巖石或金屬構成。
  • 中國科學家偵破|首位太陽系外星際來客「奧陌陌」的出身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易芝娜人類確認發現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奧陌陌」的起源,近日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聯合揭曉。其研究結果於4月13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上。(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2017年首次被發現2017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闖入太陽系的系外小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命名為「奧陌陌」(1I/『Oumuamua』)。作為人類觀測到的首個星際天體,奧陌陌的到來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
  • 奧陌陌早已走遠,留給人類的謎底依然沒有解開,它到底是什麼?
    奧陌陌早就已經走遠了,脫離了人們的視線,但人們對這位來自太陽系外的不速之客依然興趣盎然,甚至有人把新冠病毒也歸結於它,那麼「奧陌陌」究竟是個什麼來路?我們再來說一說。奧陌陌是來自太陽系外一位客人。不是我們夜空抬頭看到划過天際一道亮光的流星,而是一顆漂流過太陽系的外來小行星。奧陌陌只是這顆「流星」的譯音或暱稱,國際天文學會給其正式編號為1l/2017 U1,永久命名為1I/Oumuamua。這裡面的「1I」中的字母I代表是星際天體,1是此類天體中的第一個。
  • 奧陌陌的速度僅為26KM/s,它為什麼能輕鬆逃離太陽系?
    而從太陽系外飛進太陽系的天體,目前人類只發現了一例,那就是奧陌陌,奧陌陌即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意味著「第一位來自遠方的使者」,但此「奧陌陌」非彼「奧陌陌」。這裡的「奧陌陌」指的是由美國科學家在2017年10月19日發現的第一顆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整體大約呈現出來一個雪茄狀,顏色偏紅,就像科幻片中的星際飛船一樣,根據表面觀察,這個天體表面都是固體,不過據科學家們觀測調查並不能具體區分出這個星際天體是由巖石還是由金屬構成,但是科學家們經過兩個星期發現奧陌陌軌道的離心率是已知太陽系內天體最高的一個。
  • 星際訪客到來,穿越太陽系,有什麼驚喜?
    對比第一個「到訪」的星際天體「奧陌陌」,可以提供一個關於天體外部特徵的普遍參考.天文學家於2017年10月19號發現了第一個記錄在案的星際天體1I/2017 U1「奧陌陌」,並且由於它旋轉穿越過太陽系,我們能夠收集數百條關於這個天體的觀察結果:它是奇怪的雪茄形狀,似乎是因為它加速脫離了太陽。
  • 首個星際天體起源之謎新解
    經過此後一個多月的觀測,天文學家最終根據這個小天體前所未有的軌道確認它來自太陽系之外。這個天體成為有史以來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 天文學家通常會將新發現的小天體歸類到彗星或者小行星中,但是這個小天體卻令他們感到困惑。他們發現,這個天體沒有彗星靠近太陽時的典型特徵,即沒有發現它向外噴射氣體和塵埃的跡象,因此初步推斷這個小天體不是一顆彗星。
  • 第二個奧陌陌正在解體嗎?兩個神秘的星際穿越者有啥不同?
    不過,此前曾出現過一個反例:一顆跟鮑裡索夫彗星差不多大小的太陽系彗星(編號C/2019 J2),2019年5月在距離太陽1.9AU時徹底解體。為什麼將鮑裡索夫彗星稱為「第二個奧陌陌」?我們知道,2017年10月人類發現第一個來自太陽系之外的跨星際天體奧陌陌Oumuamua,轟動一時。
  • 假如類似「奧陌陌」的外星天體創造了地球生命,最初原料可能是它
    哈佛大學天文系系主任阿維·洛布(Avi Loeb)在本月即將出版的新書《天外來客: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首個跡象》中說,2017年穿過太陽系並掠過地球附近的雪茄狀星際天體「奧陌陌」( 夏威夷語意為「偵察兵」)是來自外星文明的垃圾。
  • 發現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本來就是從太陽系跑出去的!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有些本來就是從太陽系跑出去的!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的天文學家,分析了兩個永遠離開太陽系的天體路徑,並確定它們很可能也來自太陽系以外。
  • 太陽系外潛伏黑色天體 「復仇女神」預言或存在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日前通過對一個100多年的彗星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證實了此前提出的一個假設,即一個木星大小的黑色天體或許正潛伏於太陽系的外邊緣,而且正在向地球方向拋出大量的冰和塵埃。
  • 和奧陌陌一樣,太陽系第二位星際訪客也保持無線電靜默
    2017年,闖入太陽系的神秘天體奧陌陌引起廣泛關注。作為人類發現的太陽系首位星際訪客,奧陌陌本來就極具話題性。在驚人外形與怪異行為雙buff的加持下,奧陌陌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影響。遺憾的是,奧陌陌到太陽系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科學家沒能獲取關於它的太多信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對奧陌陌進行全面的無線電監測也一無所獲。這讓外星文明愛好者大感失望,也許奧陌陌只是一塊遊蕩於太空的石頭。兩年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一個闖入太陽系的天體。
  • 科學家證實太陽系邊緣潛伏一木星大小天體-科學家,證實,太陽系...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近日通過對一個多世紀的彗星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後證實了此前提出的一個假設,即一個木星大小的黑色天體可能正潛伏於太陽系的外邊緣,而且正在向地球方向拋出大量的冰和塵埃。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行星科學家約翰-馬特斯表示,「我們已經積累了10年以上的數據來檢驗這種假設。
  • 「奧陌陌」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給出幾種推測,你認同嗎?
    而在前些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未知的物體,這種物體疑似來自於太陽系以外。而之所以如此認為,是因為這個未知的物體,長的實在是奇形怪狀,而在天文學家的觀察中,發現這個未知的物體,疑似是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之中四處的遊蕩,不知道在尋找著些什麼。因為不知道這一物體的本質是什麼,人們便對其充滿了好奇心。因此,人們便給了它一個稱呼「奧陌陌」。
  • 奧陌陌到底是什麼東西?新研究推翻主流觀點,它並不是氫分子冰山
    在天文學家的關注下,這個天體逐漸靠近太陽,之後又離開太陽,這讓天文學家們感到十分困惑。科學家們想知道,這個被稱為奧陌陌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天體,然而三年已經過去了,它的真實身份至今也還未有定論。但航天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奧陌陌很可能是從太陽系邊緣飛進來的氫分子冰山,然而前段時間《天體物理學》期刊發表了一篇關於奧陌陌身份的論文,該論文否定了奧陌陌是氫分子冰山這一理論,這讓奧陌陌重新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如今的宇宙相對穩定,這體現在各大恆星系有序地圍繞著星系的中心做圓周運動,各大行星又圍繞著恆星做公轉運動,各個衛星圍繞著各自的行星公轉。
  •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我們太陽系最外面是一個奇怪的地方,那裡到處都是冰冷的天體。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科學家進行了兩項新的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釋這些太陽系遙遠星球最大的謎團之一:為什麼它們中有這麼多並沒有按照應該的方式繞太陽轉?這些被科學家稱為「分離物體」的怪異小星體軌道傾斜和彎曲,脫離太陽系平面,還有其他不尋常的行為。
  • 新理論解釋了星際物體「奧陌陌」怪異形狀的由來
    自「奧陌陌」造訪我們的太陽系以來,這三年科學家們致力於解釋關於它的一些更神秘的特徵,例如它那雪茄一樣的外形。最先進的計算機模型提供了一些吸引人的新線索,展示了「奧陌陌」可能的形成過程以及它是如何成為星際造訪者的。基於新提出的設想,藝術家給「奧陌陌」作的插圖:北京天文館,於景川。
  • 揭秘第一個造訪太陽系的「天外來客」—新聞—科學網
  • 太陽系內近地軌道為何是巖石星球
    太陽系內近地軌道為何是巖石星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四個近地軌道行星都是巖石星球,而木星、土星、天王星、水王星都是氣態星球,這是為何呢?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們探討一下。首先,也許不是最大因素,星球演化的物質構成來源不同。
  • 課本中太陽系配圖比例失調,這才是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真實比例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些關於太陽系的基礎知識了。我們從課本上了解到,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六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