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近地軌道為何是巖石星球

2021-02-08 治國評天下

太陽系內近地軌道為何是巖石星球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四個近地軌道行星都是巖石星球,而木星、土星、天王星、水王星都是氣態星球,這是為何呢?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們探討一下。

首先,也許不是最大因素,星球演化的物質構成來源不同。我們知道星雲物質演化成太陽系,這個星雲物質是由超新星爆發留下的殘骸物質,含有大量重元素。星雲物質分布密度分布雖然很稀疏,但是依然應該存在物質碰撞的。長時期的物質碰撞結果,類似於空氣分子的自由運動,會形成分子或物質顆粒的速度差異分布規律,大質量分子或大質量顆粒平均運動速度會明顯偏低。

太陽系在形成的過程中,運動速度偏低的物質容易被引力拉入到接近中心區域,也就是距離太陽近的區域,重元素比例相對距離太陽遠的區域大一些。或者說重元素分布規律是距離太陽越遠,佔比越小。近地軌道距離太陽近,重元素比重相對大一些,形成重元素佔比較大的星球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是近地軌道星球是巖石星球的重要基礎。

然後,也許是主要因素,近地軌道周長相對遠日軌道小得多,行星之間的軌道間距也小一些,這導致近地軌道行星的勢力範圍空間較小,吸納的物質範圍空間區域不大,自然難以形成更大星球。由於無法形成更大星球,引力不足以束縛更多氣態物質,或曾經束縛的氣態物質容易流失。結果是,本身氣態物質就少了,本身質量也不太大,只能維持巖石狀態的星球了。可見,星球自身的質量是重要因素,不太大的星球質量只能維持固態了,難以以液態或氣態物質構成星球物質主體。

我們可以想像或知道,特別小的天體,不可能是氣態的,因為自身引力不能束縛自身的氣態物質,氣態物質會逃逸散失殆盡。近地軌道行星雖然不算是特別小的天體,但也受到類似的影響,無法束縛更多的氣態物質,因此,只能形成固態物質為主體的巖石星球。比如,小行星帶的小行星都是固態的,木星或土星的衛星也是固態的。這種小型星球,主要靠固態物質的分子力來束縛自身物質,而不再主要靠引力來束縛了。

我們還可以知道,質量較大的天體,可以容易束縛氣態物質,因此捕獲了巨量的氣態物質,最終導致自身以氣態物質構成為主,像木星、土星就是這樣的情況。質量更大的天體,束縛的氣態物質會更多一些,自己本身氣溫會更高一些,以至於會達到核聚變門檻,太陽等眾多恆星就是這樣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太陽系邊緣存在「末日星球」,瑪雅文明曾提到它,知情者感到害怕
    為何會藏身於美洲雨林之中?這些,都是未解之謎。有觀點認為,瑪雅文明或許來自於外星球,根據瑪雅文明留下來的文字記載,他們的故鄉,似乎在地球和金星之間,同時,他們還曾經提到過一顆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末日星球」,表明它的存在,會給地球和人類帶來重創。
  • 太陽系中讓人意想不到的恐怖星球,竟然是它!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星球,你一定想不到會是它!要問在太陽系中那個星球最恐怖,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然而這一切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大約50到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將會幾乎全部消耗殆盡,從一顆黃矮星變成紅巨星,這時的太陽體積會半徑會是現在的200倍,這麼大一個超級天體,軌道就會擴散到現在地球公轉的軌道,這時地球就會被超級太陽吞噬掉,地球上的所有都被太陽焚燒殆盡,那時地球就將不復存在。是不是瞬間覺得太陽很恐怖,和平時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公公完全不是一個!
  • 一星一世界,細說太陽系衛星深處的大千世界
    地月系火星地球外側的紅色星球,火星,直徑為6794千米。大小只有地球一半。木衛二的海洋深處,是否存在地外生命,科學家對此充滿了好奇和期望。計劃於2025年發射的「歐羅巴快帆」,將對這個星球進行深度的探測。
  • 「漫步太陽系」系列旅行(一)| 關於水星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
    與其在家裡閒得無聊不如跟小編帶來一趟星際旅行吧在這趟旅行中小編將帶你們漫步太陽系逐個了解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原來每個行星都是那麼地特別另外,小編還將帶你們跟隨行星探測器來探索那神奇的外太空精彩的系列旅行即將開啟
  • 遺落宇宙的孤獨行星,是如何稱霸太陽系的
    這部紀錄片盡責地還原了宇宙宏大的美,人性化的敘事帶我們徜徉這個星系的過去與未來,思考地球和人類的存在。——臺長和地球重要的不同是,火星形成於太陽系中巖石物質相對較少的區域,體積比地球小得多,導致它的核心比地球冷卻得更快,太陽風帶走了它的大氣,火星的海洋乾涸,火山接連熄滅,火星被時間凍結。
  • 關於水星,你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 | 線上科普 「漫步太陽系」系列(一)
    與其在家裡閒得無聊不如跟小編帶來一趟星際旅行吧在這趟旅行中小編將帶你們漫步太陽系逐個了解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原來每個行星都是那麼地特別另外,小編還將帶你們跟隨行星探測器來探索那神奇的外太空精彩的系列旅行即將開啟
  • 忒伊亞,被稱為月球前身的星球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認為,忒伊亞星球曾經是在太陽系中存在的一個星球,曾經和地球發生了碰撞,並且其碎片成功形成了現在的月球,雖然說關於忒伊亞星球的存在與否並沒有得到所有科學家的認可,但是這個學說的存在也是人類研究宇宙的一個方向,並且現在已經有國家發射了專門的衛星來對這個星球曾經存在的證據進行研究,不管這個星球曾經是否存在,這個探索的意義也是有必要的,本文將會為大家詳細的介紹這個星球的故事
  • 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隨著時間推移,這顆白矮星將逐漸冷卻,最終成為冰冷、漆黑的巖石。沒有人能親眼目睹這件事發生,因為彼時地球已不存在了。但這件事究竟會於何時發生呢?太陽系的其他行星能存活下來嗎?幾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直在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 奧陌陌類雙曲線軌道天體或來自太陽系外
    近年來不斷發現來自太陽系外的有著極端雙曲線軌道的天體,引發了科學家的關注。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公轉的小天體軌道在某種力的作用下也可能會變成雙曲線軌道。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小組最近計算了此類雙曲線軌道天體的概率和軌道。
  • 月球坑坑窪窪的表面隱藏著地球和太陽系的歷史
    這是因為地球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慢慢地風化撞擊留下的撞擊坑。這讓那些想要更好地了解在太陽系周圍飛馳的這些碎片的科學家們感到非常沮喪。因此,一項新的研究利用了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來追溯物質撞擊月球和地球的歷史,研究發現我們的鄰居月球在2.9億年前的處境要糟糕得多。
  • 100年前,他浪漫解構太陽系,讓別的星球觸手可及
    如果說科幻小說能夠滿足你對宇宙的一切暢想,那麼今天要介紹的這本《在別的星球上》則會讓你真切地感受到物外世界的奇妙。不用專業的天文望遠鏡,你也能搭著天梯走向行星之上。 呂都將我們成功地「送到」了別的星球上,去認識、觸摸那個近乎永恆的行星世界。書中告訴我們哪些知識已是確鑿無疑的,哪些假想是極有可能正確的,哪些疑問就當時的科技、研究水平還不能被完全解答,但相信在未來能被攻克。現在,書裡的有些假想已經被科學證實,而有些疑問依舊等待著答案,一些新的假設還在延生。
  • 外星行星告訴你,《星球大戰》裡都是真的!
    最近宣布發現的類似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或許可以很好地替代《星球大戰》裡的科洛桑。這顆擁有高技術文明的星球,在好幾部《星球大戰》電影裡都有出現,它的表面已經被一座大城市完全覆蓋,整顆星球就是一座城市。
  • 艾米粒科學:為什麼說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具有魅力的星球?
    艾米粒科學:為什麼說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具有魅力的星球?大家好,歡迎來到艾米麗科學,今天跟大家聊聊木衛二,你知道為什麼說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具有魅離的星球嗎?太陽系中的宇航使命起源於對太陽系這個原始的神秘世界(行星和衛星)不斷產生的興趣和認識。一度被認為可孕育生命的天體雖遺憾地被證實為不毛之地,而其他的星體世界至今仍不斷地給予這樣的期望——外星生命的原始形態存在的可能性。除火星外,首要推舉的為木衛星,木衛二。對外星生物學家來說,木衛二一直是太陽系中最具有魅力的星球。因為在這顆衛星其冷漠的外表下,蘊藏著疑似存在的地下海洋。
  • 為何太陽系行星分類如此涇渭分明?科學家認為:或是因為原始星盤
    作為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木星對於太陽系有著巨大的影響。科學家們意識到,木星的存在對於地球的生命來說,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過去,我們已經提到過幾次關於母嬰對地球生命的影響,而最近,科學家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
  • 揭秘第一個造訪太陽系的「天外來客」—新聞—科學網
    揭秘第一個造訪太陽系的「天外來客」
  • 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在其他大多數的行星系統中我們地球公轉區域裡是一片空曠的空間,而在更靠近恆星的地方,出現了許多「超級地球」是比太陽系的地球更大的類地行星,這些行星估計覆蓋著厚厚的有毒大氣,因此根本不會有生命存在。
  • 荒寂無邊的宇宙遊蕩著許多星球,而一顆蔚藍的星球竟誕生了生命!
    與此同時,「旅行者2號」正在另外一條不同的軌道上飛行,它於1981年8月抵達土星附近,開始傳送回一系列美得令人驚豔的土星環照片。通過這些照片可以發現,這些像一條精心編織的項鍊一樣的土星環,其實是由數以百萬計的小巖石和小衛星構成的。大約又一個十年後,「旅行者1號」於1990年2月14日拍下了有史以來最引人注目的照片:在一片帶著顆粒感的灰色背景中,地球只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小藍點。
  • 太陽系邊緣或潛伏著一個神秘星球,天文學家:可能是第九行星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說到行星,很多人可能會對冥王星的遭遇「打抱不平」,因為在以前的分類中,冥王星被列為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當時我們也有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其一是必須環繞主恆星運行;其二質量必須足夠大,形狀近於球體;其三,必須可以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不能存在比它更大的天體。雖然,冥王星質量也足夠大,外形也是呈圓球形,但是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所以冥王星不完全具備行星的條件,被列為矮行星。
  • 地球上的石頭會不會墜落到火星,月球等其它星球上?
    所以引力大小不是唯一條件,要想讓地球上的一塊巖石落到火星、月球上,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我們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就能落在火星或月球上,給了我們啟發,如美國去年7月份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2月份在火星上著陸,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在途中,預計2月份進入環火星軌道,擇機在火星上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