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翻過冰雪達坂,山勢冷峻,植被稀疏,懸崖峭壁、溝深谷涸,粗獷突兀的峽谷,令我沉溺在草原幽谷中的神經,有些迴轉不來的窒息。出喬爾瑪之後,兩邊的山越來越荒蕪,巨大的山袒胸露腹,只在根部有星星點點的植被,這樣的山令我十分心痛,騎行的路也越來越枯燥,照片也懶得拍了,因此加快了行程。晚上住宿到了路邊,明天就到獨山子了。
2016年6月25日一路下坡抵達獨山子,遊玩泥火山,獨庫公路的一切風雲際會,皆成雲雨,可回首細想卻如一場夢境一般。死寂的戈壁,幽靜的高原湖泊大小龍池,天堂草原巴音布魯克,冰雪世界哈希勒根,我真的一一歷經了嗎?面對著泥火山 巖漿口不停噴湧的巖漿泡,遊絲千裡,一切過往似乎已成前世的記憶,我來過,僅此而已!
2016年6月26日,徜徉在安靜的國家石油命脈小城獨山子,吃桑葚吃到飽,睡在公園等所有的衣服幹掉,因為大姨媽體力透支,鐵力買提達板之後一個人的獨庫公路給予我的千萬風姿若雲霓在懷,今生曾經相伴真好!
2016年6月26日,獨山子休整,晚上住宿在獨山子圖書館外,白天騎車周邊遊玩,或者坐在圖書館發呆,等待新的騎友與我同行。
2016年6月27日,獨山子至奎屯一路順坡,飛速抵達,自行車一下沒蹬。中午在奎屯接到千裡迢迢趕來的水雁,在車站不遠處的修車店借工具 組裝好她帶來的自行車,之後一路向伊犁進發。
路的一面臨天山,相距略遠,有些薄霧,山的偉岸之處難以顯現;路的另一面是大平原,正是收麥子的節氣,收割機晝夜奔忙。因一路景色略顯單調,拍照的激情少了很多,晚上我們在路邊道班借宿。
唯見賽裡木湖的剎那,方覺不虛此行。賽裡木湖若一顆藍色的寶石湛藍瑩潔,藍天白雲之下,嫻靜的若一位花季少女,令人百看不厭,心曠神怡。
2016年7月1日,進入伊寧後感覺車水馬龍與內地大城市相仿,而我只喜歡田園牧歌式的鄉村景色,決定先到那拉提大草原休閒幾天,再回去玩伊寧周圍景點。我們借宿的農家小院格外溫馨,小時候的味道令人喝蜂蜜水般舒坦。
2016年7月2日,與新源雷克斯騎行隊和火狐狸俱樂部的騎友偶遇,歡度今宵。第二天一同遊玩。
美麗的那拉提森林、草原、鞏乃斯河,承載著我們的歡笑和歌聲更加如詩如畫、清逸純靜,如同仙境。
《那拉提之緣》
作者:水花
與你
與你們
與新源的暖陽
與那拉提的偉岸雪山
靚麗草原
傾心相遇
雷克斯閃電呼嘯
火狐狸風雨共擔
傾盡鞏乃斯河的激流
蕩不盡我們相遇的情緣
山川如畫
情若綿綿細雨
你們是我今生最美的相聚
那拉提地處天山腹地,位於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東端,總面積400平方公裡,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在88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三面環山,鞏乃斯河蜿蜒流過,可謂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圍玉帶河縱橫」。
傳說成吉思汗西徵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瀰漫,飢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雲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得大叫「那拉提(有太陽),那拉提」於是留下了這個地名。
那拉提草原又名(西)鞏乃斯草原,瓦剌蒙古語意為「綠色谷地」(元明清時期這裡是瓦剌輝特部牧區),哈薩克語意為「白陽坡」,在新疆伊犁州新源縣那拉提鎮東部,距新源縣城約110公裡,位於那拉提山北坡,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
坐觀光車進入那拉提,先是在河谷中向東行進,左手邊是巨大的綠色山脈,山脈連綿,山頂雲霧繚繞,似乎已經觸摸到了天空,河谷地帶有大片居民區鑲嵌在博大的綠色地毯上,溝谷間溪流潺潺,草長鶯飛,鳥鳴蝶舞,右手邊是一座連著一座的碧綠山丘,那拉提的綠是流動的、跳躍的,嫩綠、深綠、翠綠、老綠,各色難以描寫的綠相間著擠擠插插,如無數雙好奇地綠色小眼睛狡黠的盯著你,令人心曠神怡的草場迎著陽光,剔透、碧翠,若一塊塊晶瑩的翡翠,草地間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各色小花 靜靜地盛開著,闖入這片草原的我們是十足的過客。
那拉提草原的美是精緻的,大到一棵樹、一片坡;小到一棵草、一朵花、一抔小丘,都是天賜的、美貌的、閒適的、俊逸的,一步一美景,一坡一洞天。除非你身臨其境,親眼目睹,否則你無法想像它的美它的好,即使身臨其境,除了太美了、太漂亮了、太壯觀了,你也找不到更多更好更恰當的詞描寫它的好。
《天堂那拉提》
作者 水花
滿山碧翠花千朵,流雲散淡過萬坡。
溪水蜿蜒纏玉帶,牛羊遍野飛鳥多。
高山觸手摸天頂,矮丘如玉綴銀河。
炊煙嫋嫋起氈房,駿馬飛馳哈薩克。
一草一木皆靈秀,天神玉指描青波。
千古風情那拉提,比肩天堂多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