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劇成功後 《萬萬沒想到》拍大電影的邏輯是什麼?

2021-02-20 騰訊科技


騰訊科技 劉亞瀾 6月11日報導

萬萬沒想到,一部網絡劇真的能夠殺入大電影的賽場。就在本周二,王思聰、韓寒、雷軍、古永鏘同時出現在電影《萬萬沒想到》的發布會上,為其助陣。這部脫胎於網絡劇《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無疑在開拍前就獲得了多方的支持。

萬合天宜營運長柏忠春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要圍繞內容IP展開全方位的開發。而眾所周知的是,IP(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很火,但怎麼樣把IP孵化、包裝成一個很成功的項目,真正地做成全產業鏈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網絡原生IP走上大電影之路的確是對其內容和口碑的肯定。那麼對於一部網劇來說,《萬萬》的成功可以複製嗎?大電影是其結局還是龐大布局中的一個方面?強勢IP的養成又有何意義?

網絡劇強勢IP:意義重大

IP資源的衍生意義已是老生常談,而對於網絡劇來說,打造精品所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

而《萬萬沒想到》的締造者萬和天宜在一開始就明確了要打造內容的方向。

柏忠春告訴騰訊科技,與其做一個勞神費力的聚合平臺,不如掌握稀缺資源,從上遊出發,打通整個產業鏈。有了能吸引觀眾的內容,與各家平臺的合作也會越來越順利。以往「平臺說了算」的局面也有所改變。

從觀眾角度看,不可否認,除了屈指可數的幾部優質網劇,目前國內大多數網絡劇投資少、門檻低、甚至陷入娛樂至上的誤區,很多網劇劇情蒼白、漏洞百出、粗製濫造甚至主打暴力情色等低俗元素。

優質網劇IP的出現對於觀眾來說就像是有了認準的品牌店。他們的觀影質量有了保證,市場的蛋糕也能快速做大。

從製作角度看,製作出一個好的IP是一切機會的基礎。《心理罪》導演五百說:「我認為最本質的一個東西,就是說只要一個創作者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創作好,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平臺方來找你合作。」

從商業化角度看,不是廣告主沒錢,而是廣告主正攥著一大筆錢等待優質網劇的出現。

博睿傳播CAP總監吳蕾透露,擺在客戶面前的選項除了硬性的貼片、硬廣廣告之外,他們能夠選的信心比較充足的就是大型的季播綜藝節目,而網絡劇在他們可選擇的庫裡邊佔得很少。他們其實也一直在等待精品網絡劇的誕生。

目前網絡劇的商業化面臨著「強行植入傷害內容」以及「廣告主多持觀望態度「等問題。如果沒有強勢的IP作為保證,廣告客戶很難有信心。

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高級總監馬可說:「即便是《廢柴兄弟》第一季已經播到了四億五億的點擊量,客戶在在第二季投放的時候還是很小心、很猶豫,還是在擔心它第二季的播放量。」

網絡劇今後或許會分成兩個級別,分化會非常嚴重。一極是精品網絡劇,這類劇一定會向電視臺反向輸出。另一極則是製作粗糙的網劇,隨著PGC(專業生產內容)的崛起,這部分的屬性和定位會更加細化。

如何培養超級IP

網劇本身的「周播+季播」模式就是培養好IP的天然優勢。

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認為,網劇的盈利空間一定比電視劇要大,原因在於它的播出模式。電視劇,播完就完了,沒有跟廣告主的議價權。

但周播季播的網絡劇可以像綜藝節目一樣,跟廣告主議價的權利了。而抓住議價權利的辦法,就是拍出好劇。一旦拍毀一季甚至一集,網劇很快就會失去廣告主。

而網劇的制勝指出在於其更加注重年輕化和時效性。

《萬萬沒想到》的成功就是一代文化的創新,它用影響80後靈魂的底子再加上日和這樣的語言,重新樹立了一個影視劇的品類。

歡瑞世紀影視傳媒副總裁姜磊認為,市場決定生產是網劇的一個根本屬性。就是因為網際網路本身它所覆蓋的受眾、所影響的人群比傳統電視的用戶更加趨於年輕化,也更加有網際網路上的輿論引導權。所以在某種程度上, 網劇IP的基本因素是它需要更加地年輕化。

同時,網劇的時效性要更強一些。網絡劇從拍攝到最終的平臺呈現,它的周期比普通電視臺的時間周期短。

一位從事影視劇投資的業內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以二十集左右的現代劇為例,除去漫長的籌備階段,拍攝一般需要30-40天,後期需要40-50天,審批和獲取發行許可證一般不超過30天,而從發行到資金全部回籠需要6-18個月不等。

而萬合天宜最近在騰訊視頻上熱播的《名偵探狄仁傑》採用邊拍邊播的方式。據萬合天宜的工作人員透露,《名偵探狄仁傑》每次大約拍三集,拍攝一集需要大約三天時間,每集的剪輯周期一般在5天左右,整個劇製作和播放的節奏還能自由把控。

當然,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還是大數據,藉助大數據可以精準推算用戶喜好。而這一點早已被也能奉為圭臬的網劇《紙牌屋》驗證。

《紙牌屋》的資料庫包含了3000萬用戶的收視選擇、400萬條評論、300萬次主題搜索。拍什麼、誰來拍、誰來演、怎麼播,都由數千萬觀眾的客觀喜好統計決定。

從受眾洞察、受眾定位、受眾接觸到受眾轉化,每一步都由精準細緻高效經濟的數據引導,從而實現大眾創造的C2B,即由用戶需求決定生產。

大製作是必然趨勢。

今年被業界普遍視為網絡視頻的自製劇元年,不僅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視頻、樂視、 等各大視頻網站加大了對網劇的投入,很多傳統影視製作機構、知名編劇、導演、一線演員等「大咖」也紛紛入局,越來越專業化的製作和運營正使網劇從低成本、小製作向大手筆、精細化製作轉型。

以搜狐視頻拍的《匆匆那年》為例,據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透露,《匆匆那年》每集投入超過100萬元,與時下傳統電視劇的拍攝成本旗鼓相當。

「前幾年視頻公司拍一個劇,製作場景都很簡單,線索比較單一,成本是很低的,但是現在我們願意花錢製作高水準的網劇,因為它的商業模式是順暢的。」張朝陽認為,未來網劇將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且水準不低於傳統電視劇。

網劇電影化的顧慮

優質IP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網劇的電影化也能反哺IP本身。根據叫獸易小星的預判,進入電影院去觀看萬合天宜大電影的人,大概只有10~15%是看過《萬萬沒想到》的觀眾,80%~85%是沒有看過《萬萬沒想到》的觀眾,大電影要抓住的是那幫人。

「掌握好的內容,從而進行衍生開發,完成一個生態閉環。」 柏忠春眼中,萬合天宜在未來應該會通過網絡劇切入市場,再圍繞電視劇、電影、動畫、遊戲、周邊產品等載體展開對內容的深度開發。而這些深度開發也需要面對完全不同的挑戰。

網劇大電影,絕不是90分鐘的網劇。故事線索、人物關係都需要更加精細地打磨。

《萬萬沒想到》電影的導演叫獸易小星認為,網劇和電影的對話環境完全不同,網劇可以是高密集度搞笑段子的集合,但電影不能是這個思路。他也很清楚很有可能大電影的收益比不上網劇,但他希望等到形成規模後,更多的產品可以電影化。

相關焦點

  • 網絡劇成功後 《萬萬沒想到》大電影還會成功嗎
    他們的觀影質量有了保證,市場的蛋糕也能快速做大。萬萬沒想到,一部網絡劇真的能夠殺入大電影的賽場。就在本周二,王思聰、韓寒、雷軍(微博)、古永鏘(微博)同時出現在電影《萬萬沒想到》的發布會上,為其助陣。這部脫胎於網絡劇《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無疑在開拍前就獲得了多方的支持。萬合天宜營運長柏忠春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要圍繞內容IP展開全方位的開發。
  • 宗寧:電影《萬萬沒想到》為什麼失敗了?
    其實在萬萬點映一個多億的時候,我就隱隱覺得這個片子不會成功,目前來看感覺還是正確的,然後我們來說說到底為什麼?不過有人肯定會先說,三個億票房已經很成功啦,但是你一定要明白,煎餅俠並不是屌絲男士的IP續集,萬萬沒想到大電影還是萬萬沒想到,超高的推廣和排片以及點映1.2億的票房難道最終就是三億票房結束麼?那接下來萬萬沒想到這個IP還有續集的價值麼?
  • 《萬萬沒想到》淪落到停拍?也真的是萬萬沒想到
    「我叫王大錘,萬萬沒想到… 」小夥伴們,還有多少人還記得這句很是經典的臺詞嗎?想當年,《萬萬沒想到》以獨特的剪輯方式,清奇的腦洞,周星馳無釐頭式的劇風獲得了大量觀眾的支持與喜愛,也算得上是網劇的鼻祖了。然而,沒想到的是,自第三季播出後,《萬萬沒想到》就停拍了。
  • 《萬萬沒想到》停更後,王大錘幹嘛去了呢?
    ,但是說實在的人真不錯,不僅有錢還有有個大高個,尤其是看的網劇和小說都特別合我口味,直到上大學之後,推薦我看的劇一部比一部有內涵還特文藝(日漫,關於男女感情)漸漸覺得三觀有那麼一丟丟不合,後來他在那邊跟一個文藝女孩在一起了,我倆也就分手了  啊呸,扯遠了  《萬萬沒想到》也是前任推薦我看的,結果一看就停不下來…
  • 萬萬沒想到:屌絲界代表人物居然真的逆襲了
    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居然真的拍出了大電影,上了院線,1212大規模超前點映票房超6000萬,創華語電影新紀錄。
  • 遊族網絡一招教你讀懂《萬萬沒想到》電影+手遊
    將於12月18日賀歲檔上映的奇幻喜劇《萬萬沒想到》昨日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在「萬萬」的地盤,首映禮自然延續了一貫的搞怪+熱鬧的「萬萬」派風格。值得注意的是,由遊族網絡研發並發行、結合萬合天宜的創意, 以影遊聯動模式共推的正版手遊《萬萬沒想到之大皇帝》也在現場做了宣傳曝光,將與大電影上映同期,於18日在安卓、iOS雙端同步推出。
  • 《萬萬沒想到》大電影觀後感
    在沒看之前,我對萬合的這部劇,是絕對沒有懷疑的,僅憑著定妝照,我就知道,這會是一部用心的電影。所以在看電影之前,我囑咐我男票:別跟我說話,別理我,我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去看這部電影,這可是萬和天宜,第一次帶著龍標出現在銀幕上。嘿,講真的,這句話出口,真是無比的驕傲呢。
  • 獨家 《萬萬沒想到》從網劇到大電影:網生內容創業者的天花板是否存在?
    文/三聲記者 蒲草萬合天宜營運長柏忠春婉絕了《三聲》記者對於預測《萬萬沒想到》票房的提問,但是他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票房的計算方法,「如果要是做一個6億票房的片子,就需要2千萬的消費者進入到院線,我們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拓展路人粉。」說出這個數字時,《萬萬沒想到》電影點映還沒有開始。
  • 自《萬萬沒想到》後,為何大家都說萬合天宜再無精品?
    雖說這部劇是網劇,但其受歡迎的程度,是很多上星劇都王望塵莫及的。雖說在《萬萬沒想到》之前也有過類似的網絡喜劇,但是兩者的搞笑程度完全不一樣。就比如說大鵬的《屌絲男士》,這個雖說是搞笑,但是《萬萬沒想到》跟加無釐頭一點。
  • 自製劇哪家強 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自製劇哪家強 萬萬沒想到屌絲...
    網友點評:《屌絲男士》的靈感來自德國迷你劇《屌絲女士》,《屌絲男士》這部劇的火熱是伴隨著現在火熱的網絡屌絲文化的。沒有正襟危坐,純屬搞笑。當然腦補強大的人也能總結出各種人生意義。萬萬沒想到,連番外都看完了還是有點意猶未盡。從《十萬個冷笑話》到《屍兄》在到《萬萬沒想到》,一開始笑到趴,看多了就不能接受了,還是日和最經典,看不膩。
  • 《萬萬沒想到:西遊篇》提前點映:搞笑品質都讓人萬萬沒想到!
    首映禮還公開了《萬萬沒想到》提前點映的消息,這無疑讓小編等一眾網劇迷們樂開了花~沒有出乎小編意料的是,從首映禮結束開始,對《萬萬沒想到》大電影的好評就如潮水湧來,快要將小編幸福滴淹沒呀至於思聰為什麼在此站臺,思聰自己發話稱是《萬萬沒想到》的鐵桿粉,並且與叫獸易小星私交甚好,來此是為了給大電影宣傳,希望大家期待。
  • 《萬萬沒想到》破兩千萬 主創團隊身份大揭秘
    今年八月,一部網絡迷你劇《萬萬沒想到》悄無聲息地上線。當時誰也不知道,一個月之後僅僅前四集點擊量就過了兩千萬。這部劇會收穫那麼多的觀眾,不僅僅它的臺詞(如「萬萬沒想到」「我叫王大錘」)成為網民平常交流的口頭禪,而它的主創團隊也因此爆紅網絡。
  • 草根創業是否也能成功?陳翔六點半、萬萬沒想到是如何逆襲成功?
    《陳翔六點半》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網絡短劇,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情景喜劇,每一個段子後面都有一個神轉折,就是這樣子轉折一直吸引著我!有人認為陳翔的拍攝演員都是半路出家的&34;,居然能夠大火而且拍攝了大電影,讓人覺得似乎要走紅挺容易,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其實不然!
  • 從《萬萬沒想到》到《名偵探狄仁傑》|至尊玉大爆料
    關於萬萬沒想到:之前《萬萬沒想到》的經驗對於這部戲有多大的幫助?A:差別不太大哈哈~萬萬沒想到中也做到挺多導演的事情,只是原來在《萬萬》中由叫獸來拍板,《狄仁傑》所有的決定都是我來做判斷。整體的過度上比較自然,因為我本身就是做導演出身,在拍《萬萬》的時候,拍攝能力、現場調片能力,跟著叫獸都成長了很多。總的來說就是體量更大了,工作更加辛苦了。
  • 《萬萬沒想到》電影首映,萬萬粉絲引爆北上廣
    作為中國最熱門現象級IP——「萬萬沒想到」的首部大電影作品,電影《萬萬沒想到》一露出真面目,便受到了粉絲的強烈歡迎!《萬萬沒想到》電影北京首映禮現場為感謝2013年《萬萬沒想到》網劇在優酷平臺上線以來,一路默默支持萬萬的粉絲,優酷特意在北京、上海、廣州舉辦了三場《萬萬沒想到》大電影優酷超前點映主創見面會,請粉絲們看電影。北上廣網劇鐵粉追問: 「約嗎?」
  • 王老吉贊助《萬萬沒想到》大電影 引爆越熱越愛夏季營銷
  • 《萬萬沒想到》西遊篇:王大錘之悲
    這是網劇《萬萬沒想到》的內核。主角王大錘是你我這般的小人物。生活對其萬千嘲弄體現在,當你靠近什麼,它就將什麼打碎給你看,令你「萬萬沒想到」。從這個角度解讀,「萬萬」沿襲了周星馳無釐頭的表現手法,但是更低級,更節操崩壞。作為藝術家,周星馳的打碎是為了重構,表達自身價值觀;而「萬萬」的打碎,僅僅為了打碎本身。這些問題因為「網劇」的標籤而得到開脫。
  • 《萬萬沒想到:西遊篇》 萬萬沒想到,電影來了!
    王大錘兩耳尖尖,又有些小法力,雖然毫無威脅,卻總自詡為本地妖王。屌絲小妖王大錘在遇到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後命運發生了逆轉,而對於西遊師徒4人來說,遇見王大錘也是讓團隊無比鬱悶的第八十二難,雙方因此共同開啟了一段前所未見的奇幻冒險之旅。
  • 《萬萬沒想到》火了「王大錘」,背後還有一人,他才是功臣!
    相信很多網友對《萬萬沒想到》這個節目並不陌生,自2013年8月上線以來,每集5分鐘左右,總計15集的網絡迷你劇《萬萬沒想到》至今在優酷的總點擊量已超過幾十億次。上下班的白領拿著智慧型手機看;經常在幾個夜晚,幾間相鄰宿舍會同時響起《萬萬沒想到》的主題曲。
  • 萬萬沒想到喜劇是如此有「錢途」
    去年底他終於將《萬萬沒想到》拉長成為95分鐘電影版,上映之後評論兩極分化、毀譽參半。這部電影在商業上卻是成功的,雖然叫獸沒能擠進10億導演俱樂部,但本片所收穫的3.21億票房也是很不錯的成績。而首部院線電影的商業成功,讓萬合天宜在內容多元化之路上也加快了奔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