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德金剛介紹

2021-02-08 嶧山興國寺

大威德金剛,梵語稱「閻曼德迦」,藏語譯為「怖畏金剛」,漢譯為「大威德明王」,俗名「牛明王」。由於此本尊威德極大,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特別是降伏閻羅死魔,佛經說「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扶善之力,謂之大德」,因此稱大威德金剛;又由於本尊的形象為牛首人身,所以又稱牛頭明王。


密續經中說:「一見威嚴大威德,兇煞變癱武器落。」在密宗中,大威德金剛有什麼殊勝奇特之處呢?一生四次去尼泊爾、印度學法,得到著名的大成就者巴若上師等口耳相傳的熱羅大師這樣說:一切兇猛的神中沒有一個威力勝過大威德的,此本尊法中有別的法中所沒有的文武合修法和頭面、法器的獨特修法。此本尊的護法就是掌握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生死命運,裁決善惡、是非的閻羅法王。此法能使重罪大惡之人強行解脫,傳承成就從未間斷,加持之流暖流常存。精修此法,上智之人在此身、中智之人臨終之時、下智之人中陰(即死後到再次投生之間)定能成佛,是不需要等到後世即可成佛的無比殊勝大法。


怖畏金剛一般有「獨雄」以及「十三尊」等修法。獨雄壇城雖然只有單尊,但淨化對治等無上密要點卻絲毫不缺少,此為獨雄大威德獨特殊勝之處。


獨雄怖畏金剛身青黑色,具有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大威德金剛的形象,蘊含了深邃而豐富的佛教含義:九頭代表大乘佛教的九部經典(即長行、重頌、孤起、本事、本生、未曾有、無問自說、方廣、授記);二牛角表示佛教真俗兩種諦理(俗諦是指世俗習慣所形成的見解以及事物、現象,即一切都是緣起;真諦是指智慧真見和事物的本質,即一切都是性空);34手加身、口、意三業代表佛教修行的37道品,即:


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念住就是意念集中在所觀對象上,久久觀想所得到的一種智見境界。四念住所觀想的境界就是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指身心和感受以外的一切思想感情活動)無我。四正斷:斷除已生之惡、杜絕未生之惡、增廣已生之善、培育未生之善。這是對身心品質的修煉。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修這四種定能產生神通變化,故稱「神足」。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與「五力」的不同是「力」是經過修煉,達到純熟階段,足以對抗與信、勤等相反的思想行為的幹擾;而「根」是修得尚不成熟,難以抵抗相反的東西。七覺支(又稱七菩提分):念覺支、分辨覺支、勤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念覺支。這七種修定境界是產生超世真智的前兆,所以稱「覺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包括了戒、定、慧三個方面,是見道的思想境界,又稱「八聖道」。正語(斷除妄言、口舌是非等)、正業(遠離殺生、邪淫、偷盜等不正行為)、正命(合理合法謀生),就是戒學;正念(不生邪念,專注正道)、正定(一心專注,以定生慧),就是定學;正見(正確的知見)、正思維(正確思考經典中闡述的義理),就是慧學。


總之,大威德金剛的形象總義為通達37道品徹悟16空性,自與空樂無有差別,成就殊勝與共同兩種悉地,障礙消盡,自得大涅磐。


按佛經記載,大威德金剛是釋迦牟尼佛在須彌山頂所現。據說南方出現了極其兇暴的閻王,佛便顯現出兇惡的怖畏金剛的形象鎮伏了閻王,最後閻王恐懼自首,立誓成為佛教的護法。佛講的經歸金剛手菩薩保管,存於西方烏爾見地方(梵名阿地亞那)。經印度修行者拉裡達旺則爾(為古印度傳承大威德金剛法的祖師)求的該法傳承,後由軌範師日婁雜窪等赴印度求法傳回西藏。


說起日婁雜窪,著名藏學專家李安宅先生在《從拉卜楞寺的護法神看佛教的象徵主義》一文中,講了他修煉大威德金剛的故事。據說在吐蕃王朝時代,日婁雜窪修持大威德金剛已有相當成就,人們經常看到他與一個女人和二個小孩聚在一起,藏王認為他作為出家人這樣做是行為不正,便派兵剿捕。結果日婁雜窪與女人、小孩凌空而起,現出大威德金剛的形象,女人入於其體而沒,一個小孩變為鈴(第九對左手所執),一個小孩變為金剛杵(第十四對右手所執),大家才知女人與小孩皆軌範師自己心靈之顯現,遂膜拜而去。一般信仰的人們認為,修持密宗到較高層次時,以何本尊修行,修證者即於平時忽現本尊之像,忽現自己之形。


還是這位日婁雜窪,與「四大天王」之一的北天王之間,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關於四大天王,佛經說,須彌山山腰有四大山峰,各有一王居住,護持一天:白色、手持琵琶的是東方護國天王;身青色、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身紅色,右手纏繞一蛇、左手託塔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身黃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的是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的功德為護持行者無諸病苦、無諸魔障、無諸煩惱、壽命延長、智慧增長、財富豐盈、受用無盡、一切自在、所作成就。北天王又叫財寶天王,既是菩薩,又是護法神,他居於須彌山之水晶宮殿,一身金黃色,頭戴寶冠,著盔甲耳環,遍身珠寶瓔珞,兩肩右日左月,表示他在世間而已脫離世間。財寶無盡之天庫為其所有,右持寶傘,轉動即落寶;左手握鼬鼠,口吐各種珍寶。鼬鼠亦能制蛇,而蛇為寶藏的守護者。北天王坐於伏地綠鬃白獅上,屬下有八駿財神,每位左手皆持鼬鼠,各司八方天庫,聽令濟度缺乏資財之學佛行者,使其免於窮困。


日婁雜窪雖已修成大威德金剛身,但卻很窮。為此他念了21天的「招財經」,結果無效。一氣之下,他便做起「燔祭」,即作法把北天王拘在勺子裡燒。一邊燒一邊對北天王說:「我念了21天的經,白費了功夫及吃喝,不但財寶沒有得到,連糌粑也未增加一勺,酥油也未添上一塊,這是什麼道理?現在將你拘來,看你怎麼辦?」


天王坐在勺子裡回答說:「你現在雖然得了道,無奈我在三世古佛時已成道體,絕對不會被火傷損。說到你為什麼窮嗎?那是你命該如此!你那窮命,輩輩要乞化著吃,當馬也是沒有肉的。寶,我是送過了的。你看,洞裡洞外,那是什麼?」


日婁雜窪回頭一看,洞內外出現了許多原來不曾有過的石塊。天王繼續說:「你現在明白了嗎?因為命窮,寶已變成石頭了!但你在七輩身前,過現在印度的雜姆橋莊,討飯所得的食物,因為下雨路滑跌倒,撒掉了一撮,一群黃螞蟻因以得食。以後螞蟻得了人身,聚在那一村落的便是。你若打算稍稍享受容易到手的飯食,可到那裡食其果報。」聽了北天王的話,日婁雜窪便到了印度雜姆橋村,果然被那裡群眾視為高僧,爭來供養,不愁衣食。


藏傳佛教各派均修大威德金剛,但格魯派尤為重視。宗喀巴大師生前曾說:「我的教法承傳裡,上師是文殊,本尊是文殊,護法神還是文殊,一切依賴文殊而成事是至關重要的」。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中這樣記載。


宗喀巴大師曾問克珠節:「你在修何本尊?」克珠節回稟說他是以文殊獅子和紅色閻曼德迦(均為文殊菩薩的化現)兩尊作為本尊。


大師說:「總的說來,紅、黑、能怖三種閻曼德迦,任何一種,都可作為本尊,都能獲得文殊的攝受。但是我的這一傳承,是至尊文殊的攝受,而且加持極大。應如是了知。尤其是應當以能怖金剛為本尊。由於本法中,因、果二者的階段中,都有至尊文殊顯現的真實面容。這是有特殊要義的。這種特殊之要義,即文殊和威合修法(指無論修念文殊菩薩的靜相還是猛相法,只要修念其一,另一自然而成)。至尊文殊親口所說法中,此為不共究竟之要,對他者不常開示的嘉言,印、藏的智者誰也未能發現。


「至尊文殊視我為唯一特殊應化有情,而說此密論。他們不作心寶般的重視,有一些人認為是誇大其詞,是由於不能宣說最深教法而說的虛誇話,遂作輕視。反而對一平凡之法,不顧身命,晝夜努力而修。實為可憫!他們對於顯密全圓道體之次第以能宣說此次第的具德相(合格)的善知識,能迅速賜給勝共二悉地(成就)的本尊等不勤勵而修,而是對無根源的脈絡、風息和「厥法」(一種斷執施身修法),視為秘訣,寄託以能證金剛持位(佛之法、報、化三身中的報身佛,身為深藍色,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金剛鈴,雙手交叉於胸前)的希望!如是諸人更為可憫!」說完,不待請求,大師又說:「我現在給你說能怖金剛灌頂教法。」當即歡喜地給克珠節傳授了能怖金剛灌頂教法。從此以後,克珠節也就不斷地修持能怖金剛。


《拉卜楞寺志》中記載,文殊菩薩曾顯聖對宗喀巴大師說:「速慧怙主(觀音化現的瑪哈嘎拉即大黑天護法神)乃上士(即追求成佛度眾)之護法,慈悲文殊乃發菩提心(即追求徹底覺悟)者之護法,閻羅王乃下士(即追求人天善道,而避免惡道)之護法,區分善惡因果,故須依賴。」那時候,八閻羅並八鄔魔天女圍著閻羅王降臨凡界,齊聲說道:「我等乃閻羅王麾下神祗,宗喀巴佛之護法,爾等為宗喀巴佛之僧徒,須知從我作務,時時奉頌。」又有四內護法,露水牛面,說:「我等受閻王遣派,任宗喀巴佛之護法,爾等皆要服從,不可動搖。」


文殊菩薩有一降伏閻王所化現的智慧護法神,名「降閻魔尊」,又叫「地獄主」,其形象與大威德金剛相似:水牛頭,頭戴五骷髏冠,三隻眼,頭髮上豎,周圍是憤怒的火焰。他有兩隻手,右手高舉一根人骷髏棒,為「作惡者」的骨架;左手拿繩索,一端是鉤,一端是套。兩腳踩在一隻大水牛身上,右腿屈,踏水牛頭,以降服水牛(即閻王)的驕傲;左腿伸,踏在水牛臀部,以降服它的殘暴。在水牛下面是一個赤身裸體的仰面人,是閻王降服的異教徒。明妃名叫「雜萌志」,意為「憤怒者」。她赤身裸體,只是背後搭著一張鹿皮,大張著嘴,頭髮向下,表示對主人的馴服和恭敬。她的兩手,右手拿三叉戟,手腕抱主尊脖子;左手捧盛血的人頭骨碗,將幸福獻給主尊。主尊和明妃都用蛇作裝飾,肘、踝等部位都纏有蛇,象徵對龍王的降服。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中記載:


當年的冬季供養諸護法神時,唱讚歌的聲音,使大師十分喜悅。大師遂撰出迎請、讚頌和催促閻魔法王的四種詞調。有一個在大師座前作近侍的人,是一個勤修閉關的念修者,他夢中看見閻魔法王身相威嚴,走過來說:「讚頌調應當這樣拖長音調。」邊說邊自己拖長音調時,大地山嶽都晃動起來。閻魔法王多次變化身相來到大師座前作服役。有時在大師耳邊,附耳低語,作稟事的模樣,或不斷地談論許多話。唱念音調的時間中,都有隨時變化的身相獨自到來,並指示供朵瑪(即食子,用糌粑捏成用以供神施鬼的食品;六十食子為祭奠護方十五神和閻羅以求禱四業成就時所供的食品)。供朵瑪後,唱出的音調,有各種不同的悅意姿態。


這尊閻魔法王,從大師最初閉關念修文殊法時起,即為大師承辦事業。就是大師近前的得意徒眾來往時,他也作迎來送往的事。特別是他對虔誠頂禮大師的人們,更為關照。因此敬奉這一護法而作供養,容易成就二種悉地(即二種成就:殊勝成就與共同成就。共同成就是指明目、速行、隱身、飛行、透視、長壽回春、點土成金、差遣鬼神等八種成就;殊勝成就是指斷除煩惱障與所執障,證得聖果的成就),並能無礙地成就四種事業,即四種世間成就:息(息病、滅災)、增(增長智慧、壽命、財富等)、懷(威權)、誅(鎮壓誅殺邪惡)。


宗喀巴大師的弟子絳央卻傑,也是把大威德金剛崇為怙主本尊(本尊即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薩),最後建成了哲蚌大寺。我們朝拜時看到:哲蚌寺各經堂、佛殿,供奉有很多大威德金剛像,其工藝、形態均十分精美,而且大多為以前所塑,在長久的歲月中,受到無數僧眾的朝拜供養,因而十分殊勝難得。


關於哲蚌寺的興建,熱羅大師早有預言。據《大威德之光》一書記載:熱羅大師182歲圓寂時對身邊的弟子們說:「現在修法成就別說超過我,就連能和我並肩平坐的恐怕也難得。我的肉身不要火化,就在這塊平地中心建塔保存。將來拉薩河暴漲,洪水會淹沒南岸,衝走這些寺廟,此地會變成荒無人煙的野獸居住之地。那時我的肉體塔會對行人不受盜賊、翻船、疾病、邪魔等災害威脅起到保護作用。過五代人之後,拉薩下部將出現一座寺院(即後來的哲蚌寺),那時將會把塔中肉體迎去供奉在該寺,因此該寺將會變得十分興旺發達,但對此地的加持佑護作用就會相對減弱。」


果如熱羅大師所言,絳央卻傑遵宗喀巴大師之命興建的哲蚌寺,後來成為格魯派最大寺院。熱羅大師的肉身也被迎請到哲蚌寺供奉,據說大師具有極大加持力的指骨舍利,就被裝藏在一尊十分莊嚴的大威德本尊佛像內。這尊佛像據說是宗喀巴大師親手塑造,佛像口中還裝藏了以大如雞卵的佛舍利子為主的無數舍利子。


妙建法師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49470715


曼殊法師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cfjxh


歡迎關注法界空色微信公眾平臺

分享至"朋友圈",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公眾號:法界空色

微信號:fajiekongse

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大威德金剛 | 大威德金剛的五大殊勝特點
    謂之大威;扶善之能,謂之大德,大威德金剛與其他本尊來說,具有五大不共的特點。 首先來說,大威德金剛整個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忿怒相,而且在大威德金剛的身相當中,具有文殊菩薩的心咒成就。在大威德金剛的頭頂,確切來說是做尖端的頭部,就是表徵著根本智慧的黃文殊的頭部。大威德金剛,是根本空性的顯現,也是文殊的智慧像與忿怒相的文武雙身。
  •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梵語:Yamāntaka;英語:Yamāntaka),亦稱閻曼德迦(Yamantaka)、 怖畏金剛(Vajrabhairava)、牛頭明王、大威德明王,亦可直稱Bhairava。他另一個名號為梵文:(Shri Bhagavan Yamantaka),意為聖陪臚,死亡的徵服者。其中,師利是神聖、吉祥之意,Bhagavan是可畏、可怖、悲慘之意,也是溼婆神化身陪臚之名,它以金剛杵為武器,因此又稱怖畏金剛(Vajrabhairava),或吉祥大金剛怖畏尊(Shri Vajramahabhairava)。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
  • 唐卡「大威德金剛」賞析
    那毫無疑問就是「大威德金剛」了! 本幅唐卡主尊即為「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又稱怖畏金剛,是無上密乘父續部的本尊,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三大護法金剛之一。他的九頭代表大乘佛教的九部經典。 唐卡上部中間為宗喀巴及數位大成就者,表示本唐卡為格魯派一脈。左面為密集金剛,右面為勝樂金剛。
  • 大威德金剛極其殊勝的功德
    如此種種,皆因大威德真實而遍在的威能神力。  一位格魯巴的上師說過,沒有任何鬼神,天上的、地上的、男的、女的,甚至其他護法,能夠勝過大威德金剛的修行者或成就者。一位大威德金剛成就者,他只要說一句「我是大威德金剛!」,任何邪術神靈鬼怪都不能騷擾他,或被他加持過的人。因此,大威德金剛修法是非常有效對治負面的、破壞性的能量的。
  • 佛法最殊勝的守護者——大威德金剛
    也就是說大威德金剛的「威」表現在以兇暴威猛之力,懾伏一切惡鬼魔障;「德」表現為以智慧力摧破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業惑中解脫出來,故曰大威德金剛。這些都與違背誓言者變成的大力鬼神有關,而這些靠大威德金剛很容易驅除。因此,末法時代修行大威德金剛尤為重要。在大威德金剛的宏揚中,也有些人產生了錯誤的理解,認為大威德金剛是一個兇惡本尊,修持者將會相貌醜陋、心生惡念。
  • 文殊忿怒化身·怖畏金剛(大威德金剛)
    舊密主要是蓮花生大師所傳之大圓滿等法,新密是後宏期薩迦、嘎舉、格魯等教派所傳之密法。後宏期所傳密法也是種類繁多,本尊各異,無上密通常所見一般有時輪金剛、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喜金剛、大輪手金剛等等。在所有無上密本尊中,格魯派最重視三大本尊,即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和怖畏金剛。 在近幾十年來,學習藏傳佛教者對大威德金剛應該不會很陌生了。
  • 大威德金剛詳解(上)
    大威德金剛,梵語稱「閻曼德迦」,藏語譯為「怖畏金剛」,漢譯為「大威德明王」,俗名「牛明王」。
  • 藏傳佛教——大威德金剛詳解
    大威德金剛,梵語稱「閻曼德迦」,藏語譯為「怖畏金剛」,漢譯為「大威德明王」,俗名「牛明王」。由於此本尊威德極大,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特別是降伏閻羅死魔,佛經說「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扶善之力,謂之大德」,因此稱大威德金剛;又由於本尊的形象為牛首人身,所以又稱牛頭明王。
  • 億遍文殊大威德金剛根本咒大共修
    這些都與違背誓言者變成的大力鬼神有關,而這些靠大威德金剛很容易驅除。因為,在所有的憤怒本尊中,以大威德最為殊勝,他的威猛事業能降伏一切邪魔外道,其大悲猛火無餘燒毀一切粗暴猛厲的眾生。因此,末法時代修行大威德金剛尤為重要。
  • 【妙吉佛樂】洛桑陀美上師切誦《大威德金剛根本咒》
    洛桑陀美上師開許,凡所有緣皆可吟誦大威德金剛根本咒:「嗡m亞瑪冉咂薩朵咪亞,亞咪朵日那呦達亞,亞達呦訥ra亞其亞,亞其亞咂訥ra瑪亞吽吽拍拍娑哈」大威德金剛事業咒:「嗡師支渦致達納納吽派」>大威德金剛近心咒:「嗡亞曼嗒嘎吽派」  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是格魯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因其能降服惡魔,故稱大威,又有護善之功,故又稱大德大威德金剛。
  • 索朗班巴活佛:大威德金剛儀軌,和基本修持法
    一、大威德金剛法大威德金剛法是格魯派的基本修持法門,欲修大威德金剛法門,必須先修文珠菩薩法。具體修法如下:按七支坐法或金剛坐法好,結五字文殊印:雙手先外縛,右拇指壓左拇指,兩中指豎立相觸,屈上節。此印又稱為金剛劍印。 第一觀想:觀想文殊菩薩在虛空中顯現,一頭二臂,右手執劍,左手執青蓮花,青蓮花上有梵文字筐。
  • 《大威德金剛根本咒》——洛桑陀美仁波切,成就無上事業之法寶!
    「奶格五金法」中的大威德金剛的裝飾為寒林八飾:即人骨頭飾、人頭項鍊、十惡之人全皮圍裙、人血胭脂、人血塗眉、虎皮圍裙、骨灰塗身,呈粉綠色;還有象皮上裝,左腳伸右腿弓曲於蓮臺日輪上,踏壓水牛。當然,其裝飾,同樣有其象徵意義。
  • 文殊八字大威德心真言
    全稱「一切佛心大無畏八字真言」,也叫「八字大無畏最上秘密心真言」簡稱「八字秘密咒」。又稱「大日如來報身真言」,「吹肉往生咒」。此咒即是文殊菩薩的微妙本心。文殊八字咒大威德心真言,受益無比。若見惡人怨家,念誦文殊八字咒,即自降伏除攝瞋心慈心相向。常持誦文殊八字咒能保平安及對消業除障、治病息災除難。其修法本尊為八字文殊菩薩。
  • 大威德十忿怒明王咒
    在無上密續的本尊儀軌中,通常都是由幾大部分構成的,譬如皈依發心,剎那生起,加持內供、外供,金剛薩埵,上師福田瑜伽,護輪,壇城,本尊等等。 儀軌中的每個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以護輪來說,就是保護自己不受邪魔傷害的保護罩。如果每天、經常觀修護輪,可以起到有效保護自己不受外界傷害的作用。
  • 文殊八字大威德咒 | 得大富貴、兒女聰明、災禍消滅、神鬼護持
    這個真言就是「一切佛心大無畏八字真言」,也叫「八字大無畏最上秘密心真言」,簡稱「文殊八字咒」。《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爾時佛告金剛菩薩言:善男子,此文殊師利童子八字大威德力陀羅尼。若有國王王子妃後公主。及諸宰輔並凡庶類等。能書寫此咒安於宅中。其家即得大富貴,饒財常富。兒女聰明,利智辯才。巧計相貌,端嚴具好。人所愛樂。所出言音。眾人所奉施行無違。象馬畜類悉盛成群。奴婢寶貨受用無盡。
  • 文殊菩薩八字最勝威德心咒大無畏真言
    金剛菩薩善男子若人聞此法寶藏經。不能受持讀誦書寫供養。不為他人廣說利益。不傳與人此陀羅尼者。此等諸人亦不能發眾生無上菩提之心。如此人輩當獲大罪。如犯四重五逆等罪無有異也。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常當遠離。」⊙若誦七遍,能護一切眾生。太殊勝了。很多師兄念此真言也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感應!
  • 文殊菩薩八字最勝大威德心真言——殊勝無量,護國護己
    眾人所奉施行無違。象馬畜類悉盛成群。奴婢寶貨受用無盡。宅中災禍自然消滅。善神護宅人福強盛鬼神無嬈。設有鬼神皆是有福之鬼。皆護其人不求人短。⊙【過去無量百千恆河沙諸佛所說】此八字大威德陀羅尼者。乃往過去無量百千恆河沙諸佛所說。為擁護一切行十善國王。令得如意壽命長遠。福德果報無比最勝。諸方兵甲悉皆休息國土安寧。王之所願常得增長。
  • 達如師父解密五方佛變幻的五大金剛明王
    不動明王毗盧佛,降三世是阿閦佛,軍荼利是寶生佛,大威德是彌陀佛,金剛藥叉不空佛,恭敬敬禮五方佛,五大明王降諸魔,我今恭敬願頂禮
  • 「金剛總持」簡介
    金剛總持又名持金剛,是報身佛,在密乘新派中,他代表著上師、自性,故也視同法身佛。金剛持身深藍,象徵永恆不變的清淨佛性,手持金剛鈴、杵交又於胸前。金剛杵表善巧方便,鈴則表智慧,象徵悲智雙運。金剛持為皈依境之主尊,總攝一切三寶、三根本。密宗弟子通常視其根本上師為金剛持之化現,持誦金剛心咒可累積一切諸佛功德,消除業障,並得歷代傳承祖師之加持。
  • 金剛持、金剛手、金剛杵——有關「金剛」的佛教術語
    金剛,代表著最堅硬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看到和「金剛」有關的佛教術語。如「四大金剛」、「金剛手」以及「金剛持」等等,還有佛教典籍中知名度最高的《般若金剛經》。縱觀這些詞,都是以「金剛」所代表的寓意衍生而來。其中有些是佛、菩薩的名稱,有些是法器和佛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