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我國人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飲食結構的調整、面對的環境改變,人們所面臨的壓力及挑戰空前嚴重,相應地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從而發生帶狀皰疹的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約60%的帶狀皰疹患者年齡在60歲到90歲之間,此年齡段是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過渡期,是各種病症的高發聚集期。
01你對帶狀皰疹了解多少?可不只是簡單的皮膚病,還需時刻保持警惕
1、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患者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膚疾病,與免疫功能相關,在免疫抑制宿主中該病毒呈高發病率,通常病程2到4周,春秋季節好發,發病前可有全身不適,乏力納差,局部皮膚感覺異常等。特異性細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發和發生播散的主要原因,典型的皮疹、明顯的神經性疼痛及較常見的併發症等,正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
臨床上,常因患者對該疾病認知不足,缺乏重視,依從性較差,患者疼痛難以緩解,治療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無論是急性期帶狀皰疹神經痛還是後遺神經痛,均是困擾發病者的重要頑疾,已經成為世界級的疼痛難題,難治、高發、病程長、患者常常難以忍受。
2、帶狀皰疹的發病症狀
帶狀皰疹典型皮損:簇集性水皰,沿神經呈帶狀分布,單側發病,範圍一般不超過體表中線,發生帶狀皰疹的年輕患者通常自覺症狀不明顯,疼痛強度較低,而老年發病者常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亦可有瘙癢不適。該病好發於肋間神經、三叉神經第一分支區及腰骶神經。皮疹發生於耳部,可能會累及面神經或聽神經,從而發生面癱、耳聾等嚴重後果,對患者的外觀及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3、帶狀皰疹的併發症
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為燒焦沉液質所致,燒焦沉液質是異常沉液質類型。異常沉液質是機體內任何一種體液質,經過多的熱燒焦後引起的量和質的變化所造成的。帶狀皰疫後遺神經痛不僅影響患者生命質量還對其經濟造成極大損失。我國專家研究後,將帶狀皰疫後遺神經痛定義為皰疹癒合後4周或以上仍然出現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疼痛。
02帶狀皰疹發病的相關因素都有哪些?以下3點是關鍵,需要多加了解
1、年齡
年齡是帶狀皰疹發生的危險因素,帶狀皰疹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神經受損後修復能力低下,修復時間延長;同時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差。因此,老年患者在被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會出現比年輕人更嚴重的神經損傷,在神經進行修復時,會因為不可逆的病理修復出現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導致皮損癒合後疼痛持續存在,即產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2、糖尿病患者
有臨床研究發現,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發生帶狀皰疹的概率更高,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由於基礎代謝異常,代謝產生的物質堆積,這些物質對患者的神經、血管進行損傷,造成微循環障礙和神經病變,從而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炎症反應和皮膚損害,若患者不幸因帶狀皰疹損傷了神經,則發生病變的神經恢復時間更長,有些甚至不能恢復,結果更容易引起帶狀皰疹的發生。
3、前驅痛
在臨床上接診帶狀皰疹的患者時,患者往往會告訴我們,發現皮損之前疼痛已經存在很久了,這就是前驅痛,這種疼痛的出現說明患者已經發生了神經節的損害,此時患者常常因疼痛難忍而奔走於多個科室之間,確診困難,病情也被延誤,同時神經的損害也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帶狀皰疹的發病率因神經損傷嚴重而升高。
03帶狀皰疹很難受怎麼辦?選對治療方法很重要,以下4種療法請參考
1、抗病毒治療
多數專家學者將皰疹出現72h作為治療的一個節點,該時間節點內抗病毒治療可以迅速達到並維持藥物濃度,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對於抑制病毒的複製和擴散作用明顯,可以從根本上緩解病情、縮短治療時間,促進皮疹乾涸結痂,並減少病毒播散至內臟。常用抗病毒藥物有核苷類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等。
對阿昔洛韋抵抗者,推薦靜脈滴注膦甲酸鈉;對於懷疑存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溴夫定是不錯的選擇,無需進行肌酐水平檢測,但價格昂貴,不易獲得。其他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因價格低廉也可選用;腎功能不全患者,要相應下調使用劑量,減少腎的負荷。
2、營養神經治療
神經營養類藥物對緩解神經炎症和神經痛有一定的幫助,常用的營養神經藥物包括腺苷鈷胺、維生素B1及甲鈷胺片等,口服或肌注;甲鈷胺是一種內源性的輔酶B12,與其他種類的維生素B12相比,甲鈷胺對神經組織的傳遞性較好,有利於後期治療。研究顯示,維生素C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治療中也有一定作用。
3、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上帶狀皰疹稱為「纏腰火丹」,氣血淤滯,不通則痛,多因情志內傷,肝鬱化火,以致肝膽火盛,祖國醫學將其分為急性期和後遺症期。初期以清熱利溼解毒為先,後期以活血化瘀理氣為主,兼顧扶正固本。辨證主要辯肝膽火盛和溼盛,常應用中成藥、電針刺激、毫針、梅花針、火灸、刺絡拔罐等達到理氣活血、通絡止痛的治療目的。
4、物理療法
如紫外線、紅外線、He-Ne雷射、脈衝射頻治療及冷噴等。紫外線治療使用方便、價格低廉、較容易普及,部分患者可以居家使用,紫外線不僅有治療作用、也有預防作用,除了可以起到殺菌作用,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機體恢復及免疫力的提高。紅外線照射可以改善大腦組織的微循環,對於患者可有鎮靜、促進睡眠的療效,從而發揮緩解疼痛的作用。
氦氖雷射可以促進皮損部位組織的生長,對多種皮膚疾病有效,起效較快,而且可以通過提高疼痛閾值來鎮痛,有報告顯示在帶狀皰疹出疹5日內採用低能量氦氖雷射治療能明顯減少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發生率。液氮冷噴可使局部皮溫降低,並較快恢復常溫,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
結語:帶狀皰疹作為一種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膚疾病,本身不會直接危害生命,但是長期的疼痛和不適會讓患者感到焦慮不安,時常情緒低落,造成生活質量降低等不良後果。同時使病人和社會的經濟負擔加重,加大醫療保險的費用。患者還要保持積極的治療心態,減少不良的認知,用更合情合理的想法進行替換,從而達到減少不良情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