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是外科醫生,而你們剛好去看一部有開刀和縫合情節的電影,呵呵,那就不要妄想阻止他們吐槽了。
如果要問哪個行業的人最喜歡對電影吐槽,那麼一定是醫生。
很多醫生看電影時,習慣按照自己的專業思維去評價劇情,尤其是那些受傷、患病的情節。比如說,當看到一部古裝動作片的激烈打鬥場面,骨科醫生會想:剛才那一刀明明應該砍斷了神經,為啥這個傢伙的手還能抬?胸外科醫生會想:這個將軍左右胸部各中一箭,應該已經血氣胸了,為啥還能跑來跑去的?而泌尿外科醫生則總在琢磨「下三路」的事情:這位剛喝了十幾大碗酒也沒上廁所的女俠,被踹到了下腹部,膀胱應該破了吧?…
作為一名整形專業的醫生,我比上面那些傢伙們要「高大上」一些。起碼,關注的部位比他們略「高」。
我主要關注頸部以上的部位,呵呵。
我和電影導演們無怨無仇的,沒必要老是揭人家的穿幫鏡頭。我倒是覺得,影視界和醫學界合作的空間很大。
很多製作精良的電影,其實可以用於醫學教學。我們就用面部創傷與縫合說說這事兒。
讓我們分析電影中那些失敗的面部縫合
一年多前,我看到了恐怖片《寂靜嶺》的海報,便隨手在微博上發了幾句評論。不曾想,引發了醫學生們的極大熱情。我們就先從《寂靜嶺》的海報說起吧。
(電影《寂靜嶺》海報)
我覺得《寂靜嶺》這張海報上的臉,幾乎集合了外科皮膚縫合所有常見問題。那麼,有那些問題呢?
一、縫線選擇錯誤,使用編織線縫合面部切口。面部創傷皮膚縫合時,一般應選擇較細的單股縫線(也就是通俗的「美容縫線」),拆線之後不會出現「蜈蚣腳」。縫了這麼多年面部傷口,我只有一次使用粗絲線的經歷。那是前些年帶著國家醫療隊在偏遠的邊境義診時,恰巧遇到一個急診面部外傷的小孩,當時我隨身攜帶的尼龍縫線已經用光了,而當地衛生院裡只有粗絲線。唉,縫的時候,心都碎了。
二、線結置於切口中央且未打緊。外科結應該怎麼打,就沒必要贅述了。我要說的是,如果線結置於切口中央,會對傷口癒合產生細微的影響。
三、縫合間距過大,漏縫。當皮膚縫線已經打緊後,旁邊的傷口卻還「張著嘴巴」的時候,應該意識到要加縫一針了。
四、針距及邊距不一,進出針方向與切口不垂直。這些都外科實習醫生常犯的錯誤。一個傷口縫好之後,縫線看上去要整整齊齊。
五、未消滅皮下死腔、未進行皮下減張。這張海報上敞開著的那些傷口,看上去黑咕隆冬的,應該是有死腔未「消滅」。死腔的存在,會導致積液、感染和癒合不良。另外,很多傷口之所以「張著嘴巴」,是由於皮下減張縫合沒有完成。皮下減張不但可以進一步消滅死腔,還有助於減輕瘢痕。
六、切口內翻。這張海報上已經縫合的傷口邊緣向內捲曲,即是「內翻」。這也是個傷口縫合的大忌諱。內翻不利於傷口癒合,且易產生瘢痕。縫合之後傷口若輕微外翻,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對於鬆弛的皮膚,可以採取褥式縫合避免內翻。有經驗的外科醫生,直接通過皮膚切開時的方向控制以及縫合時的進出針把握,也可以到達傷口輕微外翻的狀態。
七、未處理好切口的雙邊長度不對稱。這張海報上皮瓣的邊長(內圈傷口長度),與外圈傷口長度不一致。這種傷口兩側長度不一的情況比較多見,要求操作者有「宏觀」的縫合視角,避免傷口錯開的尷尬。
好,為了進一步闡明面部外傷的處理理念。我們再來看另外一部電影,《鬼娃新娘》。
(電影《鬼娃新娘》劇照)
從整復外科的角度來看,《鬼娃新娘》裡這個傢伙的臉,縫得也是不及格。
一、傷口沒縫完。我也想不起來了,這張臉究竟是這個傢伙自己縫的、還是他請醫生縫的。是不是醫生剛縫了一半,就被他吃掉了?
二、縫線選擇錯誤。這個「病例」也錯誤地選擇了較粗的縫線。左前額上方甚至還用了兩枚皮膚釘。GOD!怎麼能這樣?!
三、線結勒得過緊。皮膚縫線勒得過緊,容易造成局部血管障礙,也容易使縫線割裂皮膚,遺留「針腳」。
四、傷口開裂。已經縫合的部位局部傷口開裂,這個不單單是線結沒有打緊的問題,也可能是皮下減張不足的問題。
五、這張海報的縫合中,唯一可以肯定的地方,是美容輪廓線對位準確。細觀這張臉的創傷,我們可以發現,傷口涉及好幾處「美容輪廓線」:唇緣、眼瞼、眉弓等。在修復過程中,如果這些輪廓線對位不準、發生錯位,會相當耐看,那就不單單是令人恐怖、而是令人噁心了。所以,我覺的,這部影片的導演還是有一些恐怖美學素養的。
讓我們鑑別電影中面部創傷的偽「流行病學特徵」
雖然,我說要從電影中學習,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放棄批判。特別是醫學生們,一定要避免電影的一些誤導。
我就拿電影中面部創傷的偽「流行病學特徵」來簡單說兩句。
我在研究電影中的面部外傷時,發現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但凡電影中出現上下瞼垂直型外傷,大部分都在左臉。難道大刀闊斧劈人的時候,都可以很精準的劈在左邊麼?難道大家在遭受攻擊時,都喜歡拿自己左半邊臉做盾牌麼?
(左臉...)
(還是左臉...)
正當我準備就這一重大發現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時,突然醒悟了。我被這幫電影人騙了!
真正的原因是,化妝師用右手為演員的左臉化妝比較順手…
當然,我知道有些好事的同學一定會翻出電影中右邊臉受傷的「病例」。那好,我告訴你,那是因為,劇組的化妝師是左撇子。
好了,我扯到這裡。大家會發現,整形外科醫生,是一幫很「作」的人。
其實,這不是「作」,而是追求精緻。
記住,如果你的臉不幸受傷了,一定要選一家有整形外科的醫院去看急診。
(《實習醫生格蕾》中的整形外科醫生,非常酷的一個傢伙。有一集他外出釣魚時,面部受傷,結果自己照著鏡子用釣魚線給自己縫了臉。整形外科醫生對縫合的要求很高,除非他們昏迷,否則,絕對不會信任其他專業醫生的皮膚縫合)
(要說中國觀眾最熟悉的刀疤臉,當屬「灰太狼」。但據我觀察鑑定,這傢伙是個偽刀疤臉,因為它的瘢痕並不隨著面部表情發生變化,永遠是直的。唯一的變化,是在不同的劇集或鏡頭中,有些長短不一致。粗糙呀,粗糙...)
來源:醫史微鑑 作者:中山醫院 楊震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請點一下底部的小手指,給小編一點鼓勵吧!如果你看到小編勤勞聰明天天陪你加班加點大口吐血只為給你做出好內容不容易,就打賞下吧,別擔心,不花錢,戳一下最下面的廣告,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