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公裡之外:1976年以色列特種兵奔襲烏幹達機場,解救人質

2021-01-07 戰爭藝術001
《恩德培行動》劇照

上世紀70年代,是國際恐怖分子最猖獗的時代。

世界格局蘇攻美守,國際共運欣欣向榮,東風壓倒了西風,左傾激進思想一浪高過一浪;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高潮,革命與解放成了當時最激動人心的口號。

這兩種大勢,前者催生了極左型恐怖組織,如日本赤軍、秘魯光輝道路、義大利紅色旅、德國紅色旅等,後者催生了民族宗教型恐怖組織,如巴解下面的「人陣」、「黑九月」,庫德工人黨等。

《聯合赤軍實錄:通向淺間山莊之路》(

這兩類恐怖分子有各自的追求:前者要搞世界革命解放人類,後者要實現本民族獨立與解放。人類解放和民族解放,有共通之處,所以這兩類恐怖分子有合作基礎和合流趨勢。

比如,日本赤軍就曾大力支援「崇高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鬥爭」,德國紅色旅也曾與巴解「人陣」合作搞恐怖活動。

今天要講的故事,便是德國紅色旅與巴解「人陣」劫持法國客機,以色列特種部隊奔襲4000公裡之外的烏幹達恩德培機場,解救人質的過程。

中島美雪曾是赤軍成員

01

1976年6月27日,法國航空公司139次航班,從以色列特拉維夫起飛,經雅典飛往巴黎。

中午12點,飛機從雅典重新起飛後不久,便和地面失去了聯繫。

此時,遲鈍的希臘航空交通管制人員還沒反應過來,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卻發現了異常——飛機可能被劫持了。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來,針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太多了,劫持飛機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以色列的老對手「人陣」(全稱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就特別喜歡搞飛機,他們聲稱:「劫持一架飛機所引起的轟動效應,遠遠大於我們在戰場上殺死100個以色列士兵。」

最猛的時候,他們曾一次性對5架西方客機下手,把300名乘客囚禁於沙漠中。

所以,當法航的這架「空中快車」與地面失去聯繫時,摩薩德的本能反應就是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了。

劫機劇照

摩薩德一面上報情況,一面指示世界各地的情報網,搜集與此次航班失蹤相關的情報。

在內閣會議上,以色列總理拉賓宣布政府進入緊急狀態,成立由總理親自掛帥的應急指揮小組,命令相關部門24小時待命,迅速抽調人員,研究對策。

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

以色列被阿拉伯國家所包圍,險惡的生存環境,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一旦有風吹草動,以色列各個部門能高速、高效運轉起來,其動員速度在世界上罕有其匹。

下午5點多,摩薩德基本搞清楚了狀況:飛機確實被劫持了,它掉頭去了利比亞,在班加西機場加油後,又飛走了,策劃指揮劫機的可能是「人陣」頭目哈達德。

晚上8點,摩薩德駐倫敦特工搞到了更詳細的情報:劫持飛機的是4個人,其中1男1女是德國人,另外2人是阿拉伯人,劫機者把飛機上的猶太人和其他乘客分開了。

德國「紅色旅」成員(劇照)

原來,飛機上有個機智的英國孕婦海曼,她用小刀劃破了自己的大腿,謊稱有早產先兆,恐怖分子在班加西加油時,把她放了。海曼飛回倫敦後,摩薩德特工來到她家裡,搞到了情報。

從恐怖分子把猶太人和其他乘客分開,可以確定,他們是衝著以色列來的。

凌晨3點,摩薩德送來了新情報:飛機在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降落了,乘客被關押在一座廢棄的候機大廳內。

情況更複雜了,支持這次恐怖襲擊的,不僅有利比亞的卡扎菲,還有烏幹達總統阿明。

阿明

阿明是個神經病,他在國內虐殺無數反對派,下令將7萬多名亞洲人趕出烏幹達,還在聯合國大會上號召滅絕以色列人。他幹得最狠的事是公開吃人肉,反對他的人和給他戴綠帽子的人,都是他的美味。

阿明由此獲得了一連串標籤:獨裁者、瘋子、暴君、屠夫、虐待狂、食人者,吃人狂魔。關於他的爛事,3天3夜也說不完。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

02

1972年以前,以色列和烏幹達關係不錯。

以色列建國前,有個「第二建國方案」:如果不能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就在烏幹達建立復國基地(1903年英國人曾提出在英屬東非烏幹達劃一塊土給猶太人建國)。

建國後,為了留條後路,以色列一直在對烏幹達進行經濟和軍事援助,烏幹達空軍就是以色列人教出來的,以色列還在烏幹達有400多人的軍事顧問團。

烏幹達地理位置

1972年,阿明想對鄰國坦尚尼亞發飆,時任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拒絕向烏幹達提供軍事支援,兩國關係惡化並斷交,阿明轉而支持以色列的對頭巴解組織。

這次恐怖襲擊,就是阿明和「人陣」、德國紅色旅合夥搞的。阿明提供場地,「人陣」頭目哈達德負責策劃和輔助執行,德國紅色旅成員溫弗裡德·伯澤負責現場指揮。

劫持飛機的4個人,分別是伯澤和新入夥的德國女恐怖分子西普曼,以及2名「人陣」成員。飛機在恩德培機場降落後,6名「人陣」分子趕來匯合,恐怖分子增加為10人。

6月29日下午2點,恐怖分子用烏幹達國家廣播電臺,向外界喊話——7月1日下午2點前,釋放被關押在以色列、西德、法國、肯亞等國的53名「同志」,否則殺死所有人質。

我狠起來連自己都炸

這53名恐怖分子,有40人關押在以色列,6人關在西德,5人關押在肯亞,其餘2人分別關在瑞士和法國。日本赤軍骨幹分子岡本公三,也在被要求釋放之列。

恐怖分子出招了,接下來該以色列接招了。

答應,還是不答應,這是一個問題。但對以色列而言,這不是一個問題:幹就完了。

一直以來,以色列政府在類似問題上都持強硬立場,武力解決是首選,除非武力解決可能性為零,否則,以色列政府不會同恐怖分子談判交易。

當年慕尼黑慘案,黑九月組織劫持以色列運動員,要求釋放巴勒斯坦囚犯,梅厄夫人回應的是拳頭——「絕不向恐怖分子妥協!」

梅厄夫人

道理很簡單:和恐怖分子談判交易,他們會得寸進尺,以後頻繁綁架以色列人質,提各種要求,以色列將永無寧日,只有斷了他們的非分之想,才能更好的保護以色列人。

然而這一次,以色列政府卻出人意料地表示,準備接受恐怖分子提出的條件。

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斯忽悠阿明,如果阿明協助拯救了人質,他將可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阿明非常渴望得到世界的認可,還真說服恐怖分子釋放了分兩批148名非猶太人質,只留下了94名猶太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機組人員為保護乘客,主動留下)。

出於對以色列合作態度的讚賞,恐怖分子還答應把最後答覆期限延長3天。

然而,正是這延長的3天,要了恐怖分子的命。

阿明(劇照)

03

談判只是煙幕彈,以色列政府只是想用談判來爭取武力解決的時間。

得知飛機被劫持的那一刻,以色列總參謀部,就開始研究武力營救人質的方案了。

從軍事角度看,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十分難搞的事。

從以色列特拉維夫到烏幹達恩德培,有4000公裡之遙,其間要經過埃及、蘇丹、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國家,這些都是清一色的敵對國家。

即使飛機僥倖沒被雷達發現,中途怎麼加油也是一個問題,即使解決了加油問題,怎麼解決機場的烏幹達守軍也是一個大問題·······都是問題。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

7月2日,總參謀長古爾和特種部隊司令希姆龍制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營救計劃——「霹靂行動」(也有的翻譯成「雷霆行動」)。

拉賓

有多大膽呢?連老江湖拉賓總理都覺得不可思議。

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拉賓作為一名旅長在前線指揮戰鬥,第三次中東戰爭時,拉賓任總參謀長,以色列軍隊的作戰計劃,都是從他這裡出來的,此人既能帶頭衝鋒,又能運籌帷幄,有著非凡的勇氣和魄力。

拉賓雖然退役了,但軍人本色不變,他認為「霹靂行動」大膽歸大膽,但有搞頭。

拉賓提出了幾個疑問,希姆龍一一作了解釋,拉賓隨即批准了「霹靂行動」。

幹吧,我就當一回最大膽的政府總理。

劇照

制定行動計劃,離不開情報支持。

摩薩德頭子胡菲,早就派特工潛入了烏幹達,特工化裝成恩培德機場的清潔工,用隱藏在拖把裡的微型相機,把機場建築拍了個遍,還偵察到了烏幹達軍隊在機場的部署情況。

被釋放人質,也提供了有關恐怖分子、候機廳內部以及機場守軍的情報。

此外,以色列還從美國搞到了偵察衛星拍攝的機場照片。

更巧的是,恩培德機場就是當年以色列幫助烏幹達修建的,以色列建築公司還保留著設計和施工的圖紙資料。

根據這些情報,以色列按1:1的比例,複製一座恩德培機場模型,精確程度連臺階級數都一樣。特種部隊在模擬環境裡,反覆演練、分析、改進、完善,力求剔除一切多餘動作,最短時間內解決戰鬥。

C-130「大力神」運輸機

4架C-130運輸機也在進行強化訓練,一遍一遍急加速、急減速、強俯衝、強著陸,為即將到來的高強度飛行做準備。

加油問題也解決了。在線人的幫助和美國的斡旋下,肯亞政府答應,讓以色列飛機在肯亞停留加油,條件是把飛機偽裝成民用包機,行動時摧毀烏幹達戰機——肯亞和烏幹達是敵對關係,烏幹達的米格戰機對肯亞構成了很大威脅。

如何躲避沿途敵國雷達呢?無線電靜默+超低空飛行。

如何騙過守衛機場的烏幹達士兵?偽裝成烏幹達人,趁其不備,殺之。

劇照

04

7月3日下午3點10分,以色列突擊隊出發了。

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負責運輸突擊隊員,8架F-4E「鬼怪」戰機在高空護航,2架波音707中,1架在恩德培上空盤旋指揮,1架搭載醫療設備在肯亞機場待命。

行動的總指揮官是特種部隊司令希姆龍準將,現場帶隊的是「野小子」(總參謀部直屬偵查營)指揮官內塔尼亞胡中校。

為了躲避雷達,4架運輸機關閉了無線電,時而貼著海面60米低空飛行,時而直接衝入氣流中,經過7個多小時艱苦飛行,運輸機隊神不知鬼不覺飛抵恩德培,比預計時間晚了1分鐘。

晚上23點30分,第一架運輸機在恩德培機場降落,緊接著1輛奔馳轎車和2輛路虎越野車駛出了飛機——情報顯示,阿明曾多次乘坐奔馳和2輛路虎看望人質,為了麻痺烏幹達軍隊,突擊隊偽裝成了阿明的車隊。

劇照

還沒等烏幹達人反應過來,突擊隊的微聲衝鋒鎗就開火了。

其餘三架運輸機相繼降落,所有飛機都不熄火,隨時準備起飛。

各小組分頭行動:主攻部隊快速向候機廳強攻;掩護小組搶佔有利地形,用無後坐力炮和裝甲車封鎖機場通道,阻擊烏幹達機場守軍和從別的地方趕來的援軍。

爆破小組兵分兩路,一路負責摧毀停放在機場的米格戰機,這既是防止撤退時被烏幹達空軍追擊,也是兌現對肯亞的承諾,一路負責拆卸機場內的蘇制雷達裝置,帶走研究。

強攻過程沒有懸念,突擊隊幹掉了在候機樓外放哨的恐怖分子後,跳下車衝進候機廳,與恐怖分子混戰。

劇照

1名突擊隊員用希伯來語反覆喊道:臥倒,臥倒。以色列人質聽到母語,就地臥倒,恐怖分子聽不懂希伯來語,仍在持槍戰鬥,被瞬間擊斃。

從第一架運輸機著陸,到載著人質的運輸機起飛,整個過程只有53分鐘,比原計劃提前了2分鐘。

突擊隊擊斃了45名烏幹達士兵,5名「人陣」成員,以及2名德國紅色旅成員。

105名人質中,3人死亡,還有1人在因在醫院,沒被救出來,事後被阿明報復殺死。

現場指揮官約尼·內塔尼亞胡中校,在帶隊衝鋒時中彈犧牲,是這次行動中唯一的陣亡者。

約尼·內塔尼亞胡

約尼·內塔尼亞胡有兩個弟弟:伊多·內塔尼亞胡寫了本一書《約尼的最後一戰》,詳細描述解密了恩德培行動,以紀念他哥,另一個弟弟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是現任以色列總理。

這麼精彩的故事,自然是電影創作的絕佳題材。

關於恩德培行動的電影很多,最近的一部是2018年上映的《恩德培》,中文片名是《火狐一號出擊》。

《恩德培》海報

相關焦點

  • 飛機版的「紅海行動」,以色列特種部隊奔襲四千公裡解救人質
    1976年法航139航班被劫持,以色列特種部隊奔襲四千公裡發動了恩德培行動,使103名人質成功獲救。電影《火狐一號出擊》講述的就是這一事件,影片由何塞·帕迪裡亞執導,裴淳華(Rosamund Pike)、丹尼爾·布魯赫、本·施耐澤等主演的犯罪電影,於2018年3月16日在美國上映。
  • 千裡奔襲恩德培:41年前以色列特種部隊孤身深入烏幹達一戰成名
    特種兵,一直以來就是軍隊中的絕對精銳。而在許多戰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一點。而在41年前,1976年的7月3日,以色列特種部隊長途奔襲幾千公裡前往位於非洲腹地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全部殲滅人質看守人員,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一場勝利。
  • 史上最經典解救人質:以色列跨五敵國突襲救人
    右圖為一名人質獲救。 在秘魯解救72名人質事件中,秘魯軍警開始向館內突擊。 在秘魯解救72名人質事件中,秘魯軍警在日本大使館周圍警戒。 在以色列突襲烏幹達事件中,恐怖分子的家屬為在襲擊中喪生的親人痛哭。
  • 以色列恩德培行動:千裡奔襲,解救人質!
    今天我們要說的發生在1976年的恩德培行動。說道恩德培行動前,就得先提到以色列與伊斯蘭國家的恩怨情仇,這個複雜問題前後牽扯超過2000年,這個複雜的問題後面會專門再說,現在只要記得以色列和他們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 41年前以色列特種兵的驚人表演:烏幹達恩德培機場大營救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三百三十七期】(歷史系列第124講)41年前的7月4日,以色列特種部隊在烏幹達恩德培機場,實施了匪夷所思的營救人質行動。280名以色列特種兵,驚人的飛行4000公裡突襲烏幹達。他們偽裝成該國總統阿明的車隊,最終一舉擊斃數十名恐怖分子和烏幹達士兵,救出人質飛回國內。
  • 往返4000公裡,以色列出動特種部隊突襲一國機場,世界為之震撼
    很多軍事愛好者都收集到了事件的原型,比如葉門撤僑等,特種部隊人物以及解救人質行動的原型也能找到。在電影《紅海行動》的眾多原型中,它的鼻祖原型是1976年以色列特種部隊閃電突襲烏幹達,解救人質的那段歷史。1976年7月4日,以色列參謀本部搜偵營(即野小子特種突擊隊)在烏幹達的恩德培國際機場執行了代號「閃電」的反恐行動,將關押在烏幹達恩德培國際機場的105名以色列人質救出。
  • 史上最經典營救:用了不到1小時,以色列特種兵成功解救百名人質
    1976年6月27日,一架搭載258名乘客的法國航空公司的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了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之後劫機者釋放了大部分乘客,劫機者釋放了非以色列籍乘客,扣留105人作為人質,要求以色列釋放在以色列、肯亞及其他地方逮捕的53名恐怖分子。
  • 解救人質 現實比電影殘酷:美國大兵營救人質 且敗且戰
    除了營救薩默斯的兩次行動之外,7月間美國也曾派特種兵到敘利亞,嘗試從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手中救出美國記者福萊等人質,但是人質提前被轉移,美軍在營救行動中沒有找到他們。8月19日,「伊斯蘭國」發布營救對象之一、美國記者詹姆斯·福利遭砍頭的錄像。敘利亞消息人士說,營救行動失敗的原因可能是武裝人員事先聽到風聲並轉移人質。美軍營救行動接連受挫,引發美軍情報失誤的質疑。
  • 以色列人絕對不會拋棄同胞,跨越千裡解救數百人質
    1976年6月27號,一架由以色列飛往法國的航空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到烏幹達首都恩德培機場,包括84名以色列人在內的242名人質被劫持。事件發生後,摩薩德迅速出現在恩德培機場附近,為一切可能的行動做好情報工作。
  • 千裡奔襲,深入虎穴,鐵血敢死隊,是怎樣創造「第一滴血」奇蹟的
    1982年,由猛男史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上映以來,劇中「蘭博」的猛男形象讓觀眾們熱血沸騰的同時,也使得史泰龍由此逐漸成為了好萊塢的頭牌猛男代表。 然而,相較於《第一滴血》中令人血脈噴張的劇情,其實早在1976年,現實版的《第一滴血》更是驚心動魄,叫多少年後世界各國都無不為之驚嘆,至今都可以說是影響深遠。
  • 以色列特種部隊飛越數國,千裡外救上百人質,順手摧毀一國空軍
    1976年6月底到7月初,一票恐怖分子劫持了從以色列特拉維夫飛往法國巴黎的法航139航班飛往非洲國家烏幹達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機場,以機上的上百名猶太人作為人質,要求以色列政府釋放一批被捕的武裝人員。▲為劫機者提供了庇護的烏幹達獨裁者伊迪·阿明以色列政府一方面在國際上要求各方斡旋,通過談判麻痺對方,爭取時間,一方面秘密開始收集關於劫機的恐怖分子和烏幹達軍隊的情報,準備以武力解救人質。以色列特種部隊隨後根據各方面收集的情報,秘密搭建了一座類似人質被關押的恩德培機場的模型,進行反覆地突擊演習。
  • 恩德培人質事件(三):霹靂行動,特種部隊反覆錘鍊確保必勝
    而這一次,以色列又一次需要「野小子」們大展身手了。  1976年7月2日上午十點半,以色列總理拉賓確定使用軍事行動解救人質,。特種部隊一接到命令立刻組建了一支近200人的突擊隊,突擊隊長由約納坦·內塔尼亞胡中校擔任。
  • 挾持以色列飛機的代價
    在1976年6月27日下午,以色列總理官邸正在舉行緊急會議,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環視諸位閣僚緩緩說道:諸位,我有一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大家,我們的一架飛機遭到恐怖分子劫持,隨即後將相關情況向內閣做了說明:」一架由以色列飛往法巴黎的法航客機在雅典再次起飛後遭到劫持。劫持法航的劫機者共有4名,三男一女。
  • 以色列特種部隊很厲害嗎?也是人質和恐怖分子一起幹掉!
    1974年5月15日,三名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潛入以色列,在馬洛特鎮上劫持了115名以色列平民作為人質(其中105人都是未成年人)。他們要求以色列政府釋放被關在以色列監獄內的23名巴勒斯坦極端分子,否則就將殺死這些人質。
  • 評析:跨國解救人質動武需謹慎 未雨綢繆是上策
    如今2000多家中國公司和數以萬計中國員工散布在非洲各國,有觀點認為,若不「示之以強」,劫匪的「成功效應」會不脛而走,一些人甚至主張派出特種兵實施跨國營救,走動用武力之路;也有人認為生命至上,破財免災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到底應怎樣去營救在海外遇險的我國公民?
  • 史上最偉大的人質營救行動,摩薩德特工與恐怖分子的驚魂對抗
    1976年6月27日,法國139次大型客機被恐怖分子劫持,飛機上有80多名以色列人。恐怖分子提出用這些人質交換關押在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恐怖分子。以色列讓摩薩德制訂可行方案。摩薩德特工們不負眾望,出色地完成了情報搜集任務,從而為以色列部隊在恩德培機場成功營救人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色列本次行動之大膽、奔襲距離之遙遠,讓世界各國為之震驚。
  • 以色列特種部隊千裡大奔襲,上演史上最具傳奇色彩救援行動
    ,恐怖分子將一架有105人的以色列客機劫持了作為和以色列談判的條件,在劫持後這架客機降落在了烏幹達的機場上。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以色列決定堅決不向恐怖分子妥協,同時以色列展開了一次千裡大奔襲,目的就是為了解救人質,他們計劃在恐怖分子所給出的短時間內成功營救出人質消滅恐怖分子。在具體的部署到位之後,以色列的野小子特種部隊就開展這次的跨國救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