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好漢歌》不是給劉歡唱的?張紀中揭秘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劉歡演唱《好漢歌》

名導張紀中和音樂大師趙季平在成都青城山下合影。

2018年,距離張紀中版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在中央電視臺首播已經整整20年了。「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這首由劉歡演唱的《好漢歌》,也已經問世20年了。這首歌曲旋律優美,英雄氣概十足,成為了上世紀華人音樂的經典。即便時光流逝20年,仍有許多人演唱。

不久前,著名導演張紀中參加完封面新聞的一個文化活動後,來到了成都青城山下一家院落裡拜訪一位老朋友。封面新聞記者跟隨張紀中前往探望。令記者大為吃驚的是,張紀中的這位老朋友竟然是著名作曲家趙季平。趙季平是西安人,竟然和夫人隱居在成都青城山下創作音樂。

是合作夥伴,又是幾十年的老朋友,兩人一見面分外親熱,擺不完的龍門陣。

就劉歡演唱的98版《水滸傳》主題歌的來龍去脈,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趙季平和張紀中。張紀中幽默地哈哈大笑,獨家揭秘說:「這首好歌原本並不是寫給劉歡演唱的。」

趙季平也證實說,《好漢歌》最初確實不是請劉歡來唱,而是請了另一位也唱得比較好的歌手來演唱。

張紀中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當時,我第一個請到了音樂大師趙季平先生來創作。水滸傳的音樂應該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帶有山東的味道。樣片一出來,我就到西安去找趙季平老師,趙老師很熱情,一看樣片就同意了,他來寫音樂。我們也從此建立了一生的友誼。」

「我現在特別要提到的是『大河向東流』的歌詞。為《好漢歌》作詞的是易茗老師,他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一位作詞家。他填詞的歌曲,像《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便衣警察》,也是唱響全國的。在《好漢歌》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對歌詞反覆進行了推敲和討論。我記得很清楚,開始的歌詞是『哥哥說聲走,山上有朋友』等等。我就感覺氣勢不夠磅礴,不夠大氣,雖然是農民起義,但是確實有這種大江東去,大河奔流的這種氣勢。在已經快錄音的時候,易茗老師在旁邊突然說:『哎,我想出來了!』就寫下『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這兩句真是盪氣迴腸,一下子就把我們所有人都振奮了。」

張紀中說,「後來又出現了『風風火火闖九州』這些非常令人振奮的歌詞,但我們考慮到這首歌與後半部梁山好漢招安的劇情不太吻合。後半部分需要更大氣勢的烘託。趙季平老師就提議說:『我們是不是再做一首能夠更加烘託這部劇的這種氣勢的歌曲?』後來我們就考慮做一首大合唱託底,有一位女高音在前面唱的歌,叫《天時地利人和》。歌詞同樣寫得非常大氣,『漭漭乾坤,方圓幾何』,這首歌當時我們邀請了另一位著名歌唱家來演唱,她演唱得非常好,氣勢非常磅礴。《水滸傳》的後半部,都是用這首歌做主題曲。現在聽來也是非常盪氣迴腸。」

張紀中導演又回憶到了《好漢歌》。張紀中說,「我和趙季平老師做《好漢歌》的時候很有趣。當時我們請了一位比較紅的著名歌手來唱,他唱地方民歌很有一種匪氣的感覺,當時我們最先請他來唱,但唱完之後,聽上去簡直太痞氣了。後來在錄音棚,恰好劉歡在錄另外一首歌,我們看見,就說,劉歡老師,請你來《好漢歌》試試吧,試試怎麼樣?」

結果劉歡認真看了曲譜,走進錄音棚,一張嘴唱,《好漢歌》的氣勢就出來了。「劉歡的演唱當時一下子震驚了我們。我和趙季平老師當即決定,對劉歡說:『劉歡老師,《好漢歌》就請你,你唱了!』劉歡唱出了奔放大氣豪邁的精神,直到20年後的今天,事實證明,我和趙季平老師20年前邀請劉歡演唱《好漢歌》是正確的。」

《水滸傳》播出後,收視率高漲,一時萬人空巷。《好漢歌》也迅速流傳全國。《好漢歌》經劉歡唱紅後,很快登上了央視春晚舞臺。春晚強大的傳播力,使這首歌曲成為了華人世界的經典歌曲。

張紀中說,當時還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正是《水滸傳》熱播的時候,我到浙江去看外景,有一點點超車,超過的還是警車,警車在後邊叫我停下,停下後警察認出我是《水滸傳》的工作人員,然後就跟我說,他們全家人都在看《水滸傳》,很客氣地讓我放心,囑咐說小心交通安全。由此可以看出,《水滸傳》那時真的做到了家喻戶曉。像《好漢歌》這樣的歌曲,能夠流傳至今而不衰,你經常還會聽到,歌曲給人的感染力,我覺得都是一個紀錄。」

相關焦點

  • 張紀中談《水滸傳》往事:《好漢歌》原本不是請劉歡唱
    而造就了這首歌曲的98版《水滸傳》似乎也是這樣,不管是否讀過原著,只要看上一兩眼,就會被整部劇的氣質與氛圍所吸引,即便時光流逝20年,印記在腦海中仍舊揮之不去……《水滸傳》開播20年後的今天,本報記者和該劇的總製片主任張紀中暢談往事,揭秘了當年選角、選歌、定演員等拍攝中的林林總總。在他的敘述中,這部描寫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戲,背後映襯出的是一幅電視劇行業理想主義者的群像。
  • 《好漢歌》原本並不是請劉歡唱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段萍報導:1998年1月,由李雪健、周野芒、臧金生、丁海峰、趙小銳等領銜主演的《水滸傳》在央視播出,不僅讓一首《好漢歌》傳唱至今,更為螢屏塑造了一個永遠的經典作品。今年是該劇播出20周年,近日央視版《水滸傳》總製片主任張紀中接受本報記者微信採訪,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訪談中揭秘當年經典誕生背後鮮為人知的「水滸」故事:傳唱20年的《好漢歌》是如何誕生的,歌手的第一人選竟不是劉歡;三顧茅廬請袁和平擔任武術導演,成就了內地電視劇動作戲的新篇章;40集《水滸傳》拍攝時長達15個月,這放在今天簡直不可思議,採訪中張紀中感慨,「20年了,最懷念那個時候的創作精神」。
  • 水滸傳的片尾曲《好漢歌》,原來是這麼誤打誤撞出來的
    大家應該都看過98版的《水滸傳》,其實這版本的水滸傳是當年拍攝的四大名著中最後拍攝的一部經典,當年隨著《水滸傳》的熱播,片尾曲《好漢歌》一下子傳唱了大江南北,而歌詞中的一句「該出手時就出手」也成了當時的流行語,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這首歌的誕生也經歷了諸多波折,最後是誤打誤撞產生出來
  • 《好漢歌》最初不是劉歡唱,臨時試了一下,就成功唱出了感覺
    伴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劇中的片尾曲《好漢歌》也因此成為幾乎人人會哼唱的歌曲。 《好漢歌》最初並不是被當作主題曲來用的,它是如何從插曲「轉正」的呢?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
  • 「作曲大師」趙季平來蓉 講《笑傲江湖》《水滸傳》《1942》裡的...
    談劉歡唱《好漢歌》:好的配樂來自民間「市面上太多程式化、晚會化、雷同化的音樂作品,它們譁眾取寵,不是來自創作者內心。」一開場,趙季平針便分享了他最近的憂慮,他認為好的歌曲創作,應該有獨特個性,有感人的魅力,同時要有創意。1997年,張紀中擔任《水滸傳》製作人,他帶著厚厚的48集劇本找到趙季平寫主題歌。
  • 《水滸傳》演員重聚齊唱《好漢歌》,20年後的好漢你還能認出幾個
    今年的央視中秋晚會可謂明星陣容強大,而且今年是《水滸傳》開播20周年,1998版《水滸傳》一百單八將演員中有22位將重聚一堂,而宋江的扮演者李雪健將攜手大家同臺演唱《好漢歌》。可以說,以前的時代,是誕生經典的時代,《水滸傳》也是大部分男生童年的最愛,看的時候也是熱血沸騰,到後來兄弟們紛紛戰死離去的時候,相信也有不少人跟著難過、流淚吧。98版《水滸傳》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其中幾大重要人物形神貼切至極、氣質獨特。如李明啟之王婆,李雪健之宋江、臧金生之魯智深、趙小銳之李逵,幾乎能從每位演員身上找到最貼合飾演人物神韻的那點兒東西。
  • 「路見不平一聲吼」…98版《水滸傳》重聚 ,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1998年,劉歡演唱的《好漢歌》因電視劇《水滸傳》的熱播而傳遍大街小巷↓
  • 同是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和兄弟無數哪首更好聽
    文/主任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首歌有一首歌的含義,特別是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一旦在耳邊響起,就讓人馬上可以進入到一種境地,就像聽到新白娘子傳奇,絕大多數人就會想到馬上要過年了,聽到還珠格格,馬上就是夏天要到了。而對於小編來說,只要聽到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就意味著暑假真的來了。
  • 98版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唱紅了劉歡,至今無人敢翻唱
    文/主任水滸傳不僅僅是原著出名,翻拍成電視劇電影之後,又火了一眾明星,什麼王思懿、丁海峰等等,除了原著出名、演員紅火之外,在98版水滸中,主題曲好漢歌也是紅得發紫,不是那種紅一時,或者在一個時間段裡很多人傳唱,而是從電視劇播出,一直到現在,仍舊有很多人傳唱,堪稱經典之作。
  • 「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手風琴版
    看到標題就知道我要為大家帶來什麼歌了吧!哈哈~沒錯!那就是98版《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廢話不多說~聽曲兒吧!~《好漢歌》——手風琴版【視頻】【歌曲介紹】《好漢歌》是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這首歌曲是由我國著名歌手劉歡演唱的。《好漢歌》具有的旋律大氣磅礴,歌詞十分樸實。劉歡的演唱盪氣迴腸、情真意切。同時,這首主題歌也是整部劇情主題的濃縮,它對於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和感情、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這首歌曲旋律大氣磅礴、歌詞樸實無華。劉歡的演唱也是盪氣迴腸、情真意切。
  • 劉歡唱《好漢歌》重回《歌手》第一,卻首次被網民質疑了?
    作為劉歡老師的死忠粉,我也不得不說一句:終於唱了《好漢歌》的劉歡老師交出了一份《歌手》舞臺合格的高分答卷。是的,一份合格的,「高分答卷」。這份高分答卷大約就是做了一場取捨,取的是更大眾化的音樂需求,問題是,舍的又是什麼呢?第一的劉歡和第三的齊豫:成功的排名,平淡的演唱?看了劉歡老師的《滄海一聲笑+好漢歌》 。
  • 《水滸傳》重聚央視晚會,20年後齊唱《好漢歌》,滿屏的經典啊
    《水滸傳》重聚央視晚會,20年後齊唱《好漢歌》,滿屏的經典啊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簡直就可以比得上春節,這個節日是合家歡樂的日子。不僅如此,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自然要有它的傳統習俗。而這一次讓觀眾比較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好漢歌》。《水滸傳》距開播到現在已經有20年了。《水滸傳》是中國的一部經典之作,之後也被翻拍過幾次,但是人們最難忘懷的還是最老版的《水滸傳》裡面的108將108個人都秉承這一個心裡就是保家衛國。而在今年的春晚上,由於種種原因,只有22位《水滸傳》裡的大將到了現場。這一次由22位一起在舞臺上來為大家回顧經典演唱了經典的歌曲《好漢歌》。
  • 劉歡的《好漢歌》以及歌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昨天無意中聽到了女兒給我兩歲的兒子放的《好漢歌》,熟悉的樂曲,盪氣迴腸的歌詞,把我一下子拉回了北宋末年的水泊梁山上。仿佛魯智深、李逵、武松、林衝這些熟悉的人物在聚義廳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情景在眼前浮現。
  • 手工時代向工業時代過渡,《水滸傳》橫空出世
    好在《水滸傳》的精彩部分,都是好漢們單獨行走江湖時發生的,馬戰的短板盡可以遮掩過去。《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中最殺人如草的一本,《水滸傳》也是最不尊重女性的一本。電視劇把這些殘忍、過時、偏執的東西全給修正了。還有就是,晁蓋和宋江的路線之爭,梁山內部各山頭的派別之爭,劇中都作了簡約準確的表現,流露出一種現實主義的氣質。
  • 98《水滸傳》她的存在,讓其他演員很不爽,張紀中大怒要開除她
    98版《水滸傳》從籌備到拍攝歷時44個月,成片卻只有43集。張紹林說,整個劇組一直堅守要拍精品的初心。》中108位英雄好漢,只有三位女性,對這三位巾幗英雄,節目組也是煞費苦心。, 張紀中說,你可以繼續拍,但是你要以我這個戲為主,我只要需要你拍戲,你必須出現在愛劇組。
  • 經典的誕生·98版《水滸傳》揭秘
    98年版的《水滸傳》一經播出好評如潮,引發了萬人空巷的壯景。不僅囊括了所有電視劇領域的重要獎項,還以每秒一萬元人民幣的跟片廣告價拿下了當時的跟片廣告價之最。《水滸傳》是改編自施耐庵和羅貫中的同名古典名著改編的,導演張紹林儘管經驗不少,可是剛接到翻拍《水滸傳》時心裡犯難,因為《水滸傳》是四大名著最後一個拿出來翻拍的,之前的《紅樓夢》因為結尾對原著改動太大遭到了不少詬病,《三國演義》被批評是圖解小說。
  • 劉歡《歌手》終於唱了《好漢歌》,雖然拿了第一但真的欣賞不來
    所以這一期,劉歡卯足了勁兒放大招,極具顛覆性的改編了兩首經典之作《好漢歌+滄海一聲笑》,這兩首充滿江湖風的歌曲融合簡直就是豪情壯志遇上快意江湖。不僅如此,這首歌在改編上還加入了電音元素,非常接地氣,似乎是感覺這「一鍋燉」不夠豐富,劉歡更是請來了追夢rapper那吾克熱幫幫唱,可以說是非常用心,極具創意!
  • 真實的《水滸傳》:英雄好漢還是烏合之眾?
    胡適說:「《水滸傳》不是青天白日裡從半空中掉下來的。」作為故事舞臺的梁山泊自然也不是小說家憑空捏造。梁山泊古名巨野澤,是位於齊魯大地西南部的一片水鄉澤國,附近的梁山原名良山,因漢代梁孝王在這一帶狩獵而得名。梁山泊在宋時屬東平府,四周的鄆城、陽穀、壽張等縣都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活躍的地區。
  • 張紀中成都籌拍新電影 談及兒女幸福感滿滿
    封面新聞11月12日下午6點,著名電視劇製片人、導演張紀中,現身成都與四川幾位影視界人士籌備新電影。張紀中精神狀態很好,標誌性的大鬍子富有文藝氣質。當年,張紀中曾在四川廣元拍過《三國演義》、九寨溝拍攝《神鵰俠侶》,在觀眾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 《好漢歌》幕後故事:用了《便衣警察》刪掉的歌詞,劉歡臨時來唱
    這一版《水滸傳》,歷時三年拍攝,在開播之時,就立馬成為萬人空巷的電視劇。伴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劇中的片尾曲《好漢歌》也因此成為幾乎人人會哼唱的歌曲。《好漢歌》最初並不是被當作主題曲來用的,它是如何從插曲「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