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大揭秘,基層士兵最值得信賴的夥伴,永遠都無法被取代

2020-12-23 騰訊網

2016年在俄羅斯等國聯合舉行的國際軍事大賽中,一名安哥拉迫擊炮炮手在進行「炮兵射擊大師」項目時由於操作失誤,進行重複裝填導致了120毫米迫擊炮當場炸膛,兩枚16公斤重的迫擊炮炮彈直接造成6死10多傷的慘痛事故,導致了安哥拉代表隊的提前退賽。其實不僅僅是安哥拉,迫擊炮重複裝填一直都是各國的頭疼大事,美軍在阿富汗進行炮兵訓練的時候就曾發生過重裝事故,直接造成了5人被當場炸死。由於炮彈在維護不利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受潮等問題,裝填手將其放入炮膛後啞火,但是在氛圍高度緊張的戰場上,很多門迫擊炮連射,裝填手很難判斷炮彈是否成功發射,進而繼續裝填炮彈引發事故。甚至在二戰中蘇軍就出現過一個月內100多起重裝事故300多人死亡的慘痛教訓。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迫擊炮在二戰後的發展基本上處在半停滯的狀態,但是其重要性卻絲毫沒有降低,一直都是支援步兵和壓制敵軍最有效的利器,因為迫擊炮對於陸軍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迫擊炮重複裝填引發的事故,為了預防這種事故各國都是絞盡腦汁,比如二戰期間蘇聯面對慘痛的事故就發明出了一種機械裝置阻止重複裝填的發生,還有一些國家用光電裝置加震動的方式來提醒炮手,但是在大多數的軍事衝突中,由於交戰人員並沒有這麼專業的知識或者是輔助設備,很多情況下都是直接上的

世界上的第一門迫擊炮誕生於日俄戰爭期間,當時日軍喜歡挖戰壕逼近到俄軍陣地附近,這時候常規武器無法對戰壕內的日軍造成有效的殺傷,於是一位俄國炮兵大尉為了打擊躲在戰壕內的日軍,就將海軍47毫米臼炮裝在炮架上,以大仰角射擊的方式重創了戰壕內的日軍,當時這種新式武器還被稱之為「雷擊炮」,但是由於這款火炮畢竟是一款應急產物,很多方面並不是很成熟,所以並沒有得到普及,但是到了一戰,塹壕戰的出現徹底成就了迫擊炮,隨著座鈑、雙腳架、緩衝器的相繼出現,迫擊炮的各種性能才得到了極大地發展,於是現代意義上能夠拆解可攜式攜帶的迫擊炮才真正得以出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迫擊炮的組成部分。

▲一門迫擊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底鈑,瞄準裝置以及各種輔助裝置組成

炮身

炮身是迫擊炮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按照分類可以分為炮口裝填的前裝式、炮尾裝填的後裝式以及中間裝填的分段式,此外還有線膛和滑膛之分,一般來說採用的都是後裝式的滑膛炮身,迫擊炮的膛壓低,所以管壁厚度較小,為了提高散熱效率還會製作成一定的螺紋形,為了方便裝填,身管前部還帶有一定的內錐形面,在一些迫擊炮身管上面還刻有白標線,用來校正瞄準鏡或者是用於維修後的校正瞄準,此外一些可攜式的迫擊炮還可以通過白標線目測得出射向。中部為炮箍環以及方便攜帶的提把,身管尾部的螺紋用於連接炮尾,炮尾通過尾球和底鈑上的駐臼相連,此外炮尾還能容納擊發裝置,擊發裝置的擊針可以撞擊底火點燃發射藥完成火炮的射擊。

▲可能見多了迫發的迫擊炮,這種拉發的倒是很稀奇,其實很多中小口徑的前裝迫擊炮兩種擊發方式之間可以相互轉變

在一些小口徑火炮上面採用的都是固定擊針擊發方式,通過重力下墜的方式擊發發射藥,該裝置結構簡單(將固定擊針螺紋連接在炮尾上),維護方便,但是一旦發生了啞火,只能將炮彈倒出處理。中大口徑迫擊炮的擊發裝置就複雜得多,擊發機構一般由活動式擊針機,擊發機以及拉迫發轉換機組成。該裝置可以實現迫發和拉發兩種工作模式,拉發射擊時撥爪在擊錘簧的作用下錘擊擊針尾部,使得擊針向上撞擊底火完成發射;迫發時轉換機的轉換軸可以頂住擊錘從而頂住擊針,擊針突出於擊針蓋從而實現了迫發(類似於上文的固定式擊針擊發)。但是這種擊發裝置有個缺陷那就是火藥燃氣容易腐蝕擊發機構,此外殘渣或塵土也容易堵塞其中讓擊發裝置失靈,於是一種膨脹式擊發機便應運而生,該裝置可以利用火焰燃氣將脹胎徑向形變從而堵塞火藥燃氣的外洩,防止了腐蝕和堵塞。

▲對於大口徑迫擊炮來說普遍採用的是後部裝填或者是中段裝填的方式,這時候就不能依靠重力下墜的方式迫發,只能拉發

此外炮身上面還安裝有防重裝裝置,常見的有機械式防重裝裝置,該裝置可以利用火藥燃氣的壓力或者是彈丸的運動來觸發保險機構,從而實現對下一發裝填的阻止或者是允許,但是這種機械裝置可靠性一般來說較差,很容易因為其他外界因素而失靈,於是就出現了一種光電式和電磁式的防重裝裝置,光電式可以通過光電信號顯示炮膛內是否有炮彈,這種裝置對於炮身的改動最小,但是必須連接一個指示器或者是顯示器,最後還得通過人為觀察來判斷炮彈是否啞火,難免會出現一些疏忽導致事故。此外還有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的方式通過燈光和蜂鳴器來實現報警的預防。但是這些設備會增加成本,所以在一些軍事衝突頻發的地區,能難為迫擊炮裝備一套安全可靠的防重裝裝置。

炮架

▲上圖中我軍士兵調整的就是迫擊炮的高低機,進而調整火炮的發射角度(動圖來源:中國軍網)

炮架最基礎的組成部分就是託架了,託架負責方向機,緩衝機以及瞄準器固定環的安裝固定工作,此外還能支撐起整個炮身。首先就是方向機,該機構可以賦予火炮射擊時的方向角,炮手可以通過轉動帶有螺紋的筒部,從而迫使螺杆向左右運動達到挑戰火炮方向的目的,同樣的高底機差不多也是一個道理,通過轉動手輪帶動長螺杆,從而帶動嚙合的筒部螺紋高底運動從而獲得不同的射角。但是一般來說發射陣地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水平,這時候轉動方向機則會影響到火炮的俯仰從而影響發射角,發射陣地越不平整,調整參數時對於精度的影響就越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迫擊炮炮架都會有一個水平調整器,通過這個調整器在橫向氣泡的指示下就可以將方向機螺杆的軸線調到水平的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射擊精度。

▲中小口徑迫擊炮使用的長杆雙簧緩衝機,這種緩衝機導向性好,結構簡單尺寸也較小,但是其復進彈簧不能伸張,所以復進過程存在一定的不足

為了減少炮身在後座以及復進時對炮架的影響(因為每次的後坐和復進都有可能改變射擊參數),炮架還會安裝一個緩衝機使得炮身和炮架彈性的連接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減少後坐力,避免剛性衝擊造成的巨大作用力,此外緩衝器還能讓炮身沿著選定發射角的軸線後坐,避免發射角改變而引起的射擊密集度下降。由於緩衝器的存在,炮身和炮架的相對位置就會被固定,射擊精度和發射速度都會得到保障。迫擊炮用的緩衝器技術難度並不是很大,所以種類多種多樣,一般來說在保證炮彈密集度和發射速率的同時還會著重考慮工藝性、維修便利性,使用輕便性等,一些小口徑迫擊炮的緩衝機有時候會夾中操作員的手,後坐的過程中還有可能會傷到後邊的炮手,所以這些都是緩衝機要考慮的因素。

底鈑

底鈑是支撐雙腿架迫擊炮的重要部件,火炮發射時底鈑能將大部分的能量傳遞給地面,在復進過程中地面彈性形變的能量又會作用於炮身促進復進的過程,所以底鈑可以通過控制土壤來促進火炮的後座復進過程以及維持火炮的穩定性,避免炮身的大幅度振動。根據實際要求的不同,底鈑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形狀,下面就以圖集的方式詳細介紹一下:

▲膜狀底鈑,在二戰期間大量的普及,這種底鈑就是在高強度的矩形主鈑底部在加裝一圈加強筋和數個個助鋤,這種底鈑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容易製造,但是轉移起來大大的底鈑卻很笨重,而且駐臼(就是那個和炮尾尾球相連的小坑)在主鈑上面,導致了後座穩定性極差

▲三角梯形底鈑,底部安裝有三個助鋤和加強筋,助鋤不容易在後坐的時候破壞土層,而且三角形的穩定性較好,所以該底鈑的穩定性和強度較高,粘連的泥土容易清理,中間帶有一個錐形盆,安裝在盆中央的駐臼和尾球連接,後坐時土壤會向外側擠壓,所以穩定性較高,但是由於輪廓較大,帶來的就是製造難度較高,而且笨重的底鈑不方便轉移,由於三角形不對稱,射擊時只能是寬而短的一邊在前

▲窗型底鈑,該底鈑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幾個大大的通孔,且錐形盆較小,後坐時土壤可以從孔中溢出,所以後坐穩定性較差,但是方便清理泥土,便於轉移且復進性能較好,此外在底鈑安裝三個三角V形底鈑和梯形筋能大幅增加後坐穩定性,而且貼土面不容易帶積土,方便轉移,這種底鈑被稱之為帶V形筋鈑的窗型底鈑,左上角為其底部

▲稜錐形底鈑,該底鈑底部為六稜錐形,六個錐面安裝有支撐筋,內部還有一個用於加強駐臼的反向圓錐,這樣一來就會在底部形成一個圓形的筒式結構,這種底鈑製作簡單,而且後坐穩定性良好,復進的時候會有反跳,多用於大口徑的迫擊炮

▲組合底鈑,這種底鈑由內、外兩圈組成,背運的時候可以分開攜帶,這種底鈑的結構複雜,穩定性也不是很好,而且由於不是一體式的,所以強度較低

迫擊炮的用途

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迫擊炮在火控和彈藥方面迎來了高速的發展,火炮的殺傷能力和精度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迫擊炮的彈道彎曲,炮彈落角較大,選擇發射陣地時沒那麼多限制條件,可以做到隱蔽超越射擊,消除射擊死角,因為炮彈落角較大,不容易出現跳彈的現象,特別適合投放子母彈。此外迫擊炮的膛壓低,對製造材料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再加上結構簡單,成本低、靈活性高、火力猛,特別適合伴隨步兵作戰。一般迫擊炮根據配屬可以分為三類,配屬給步兵連和步兵營的伴隨迫擊炮可以有效的殺傷敵方有生人員,同時破壞輕型野戰工事,一般口徑多為60和81毫米;配屬給步兵團的支援迫擊炮可以破壞敵人的前沿觀察所或者是野戰工事,壓制敵方營連一級的迫擊炮陣地等,一般口徑多為100和120毫米;配屬給步兵師的加強迫擊炮可以進一步強化師屬炮兵群,執行各種各樣的戰鬥任務,一般口徑多為140和160毫米。

如有錯誤歡迎指出,喜歡的話就點讚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迫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法國人的迫擊炮很有發言權
    有效殲滅遮蔽物後的不太顯眼的敵方目標,對距離很近的敵人也能造成很大傷害,換用其它的特種炮彈的話還可以發揮不一樣的作用,可以說是被所有士兵信賴著的一種武器。迫擊炮炮身短於其它的火炮,又不重又較小,帶起來很便利,小體格讓它藏起來也不容易被發現。一人使用也是沒問題的,設置好,觀察目標,準確射出炮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一根炮管也能成功射擊炮彈。現代迫擊炮的型號很多,各不相同,各有優勢可言。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
    雖然火器的發明成為了殘酷戰爭中最直接的幫兇,不過火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還是不可忽視的,使得人類文明的進步加快了速度。尼古拉耶維奇便重新組裝了一款炮,將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採用大仰角已達到近距離攻擊的目的,果真實現了近距離的攻擊,連連擊退日軍的數輪攻擊。由此,「雷擊炮」應急誕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門真正的炮擊跑。而到現在,迫擊炮已經是戰場上不容缺失的一種武器,基本上每個國家都具備它。
  • 約旦工程師:中國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項目經理塔米姆·阿比德表示,儘管建設難點多、難度大,整體工程按計劃保質保量向前推進。「中國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約旦籍工程師巴拉說,參與項目的施工人員近5000名,大部分都是在當地招聘的外籍員工。疫情防控期間,項目部多次邀請專家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同時嚴格執行防疫規定。中鐵建還專門從中國緊急空運40萬隻一次性口罩、1萬隻KN95口罩以及防護服,分發給大家。
  • 「中國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項目經理塔米姆·阿比德表示,儘管建設難點多、難度大,整體工程按計劃保質保量向前推進。「中國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約旦籍工程師巴拉說,參與項目的施工人員近5000名,大部分都是在當地招聘的外籍員工。疫情防控期間,項目部多次邀請專家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同時嚴格執行防疫規定。
  • 各個國家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中國的數據讓人驚喜
    打擊較小的目標,對距離很近的敵人也能造成很大傷害,還可以配備各種不同用途的特殊炮彈,出奇制勝,可以說是被所有士兵信賴著的一種武器。迫擊炮炮身短於其它的火炮,所以迫擊炮也不重,佔地也不大,不影響攜帶者的正常活動,易於使用,掩藏後不易被識破。僅靠一個炮手就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整個流程,準備工作完成,確認敵方目標,準確射出炮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一根炮管也能成功射擊炮彈。
  • 迫擊炮為何成為步兵噩夢?彈道特殊專打反斜面,越軍曾被打出陰影
    迫擊炮構造簡單,基本上只有炮身、座板、支架這三個組成部分,所以相對於其他火炮來說重量也較輕,方便伴隨步兵行動,63式60毫米迫擊炮重量只有12.5公斤,只需要一個普通士兵就能扛著到處跑。▲美軍小分隊扛著輕型迫擊炮行軍不過迫擊炮雖然對步兵有較強殺傷力,卻也存在幾大缺點,首先就是射程太近,由於迫擊炮彈和炮膛之間存在間隙,這導致其膛壓較低,初速不高,而且迫擊炮炮身較短,炮彈加速距離不足,因此迫擊炮的射程一般都比較近。
  • 敘利亞戰場自製煤氣罐迫擊炮!威力巨大,一發命中令上百士兵斃命
    其中煤氣罐迫擊炮算是戰場上威力最強的DIY產品了。煤氣罐在我國很多家庭中還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到了敘利亞戰場就成了殺敵無數的神器,它威力巨大,一發命中甚至可以使上百士兵當場斃命。煤氣罐迫擊炮煤氣罐大炮是在敘利亞戰場上出現的一種奇葩武器,該炮口徑巨大,是用煤氣罐改裝成炮彈的大口徑臼炮,類似於早期超口徑迫擊炮或擲雷器,就是用煤氣罐灌上炸藥加裝尾翼改造成炮彈。
  • 戰後老式擲彈筒,被60毫米等迫擊炮所取代
    抗戰老兵對日軍長度僅0.4米,重2.5公斤,有效射程500米,有效殺傷半徑10米的89擲彈筒印象非常深刻,將其稱為威力很強的「小鋼炮」,機槍手最怕日軍的擲彈筒。至於我軍淘汰戰時收繳的89式擲彈筒,關鍵原因是解放以後,在半島戰爭中,我志願軍裝備了大量蘇制60、82毫米迫擊炮,能方便地伴隨步兵作戰,威力射程都遠超日軍的擲彈筒。因此,缺乏瞄準裝置,對正就靠一條油漆白線,準不準全憑射手經驗的89式等老式擲彈筒,就不再被我軍所器重。
  • 美軍火力支援協調演習 呼叫迫擊炮轟擊敵方 還需要積累實戰經驗
    FSCX是最貼近實戰需要的演習之一,能夠讓基層指揮官在機動作戰時,可以迅速呼叫迫擊炮的火力支援,並通過相關操作來積累實戰經驗。部隊首先搭乘UH-60「黑鷹」直升機抵達訓練場,開始徒步行軍。參加演習的有60mm迫擊炮分隊,他們裝備的是M224迫擊炮。此次演習,他們負責根據步兵提供的方位,對敵方目標進行射擊。這種貼近實戰的演習,對於美軍步兵部隊非常重要。
  • 南方丘陵作戰區的主要武器63式迫擊炮,寶刀不老成為永遠的驕傲
    稍微了解歷史的軍迷朋友們都知道,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咱們一窮二白,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在武器戰備上幾乎是全部倒向了當初對我們還不錯的蘇聯老大哥,特別時在陸軍的裝備上面,蘇式武器的普及率更是明顯。今天兵哥要說的就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並且極大的鼓舞人心的自主研發的武器,這就是60毫米迫擊炮,它的誕生昭示了咱們必將迎來嶄新的未來。63式60毫米迫擊炮是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標準輕迫擊,該炮每連炮3門,威力極大,有很強的殺傷力。如今的它雖然已逐步退役,淡出人們的視線,它在戰場上的位置也漸漸被83式60毫米迫擊炮取代,但是它曾經為我們立下的赫赫戰功,我們將永遠銘記於心。
  • 迫擊炮爆頭,RPG入體:真實戰爭中的小概率事件與命硬的士兵
    1966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VietCong,活躍在越南南部的北越武裝)在峴港(DaNang)周邊進行遊擊活動,由於峴港周邊封鎖嚴密,因此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無法獲得來自河內的裝備。在這樣的前提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就只能使用迫擊炮之類的武器來支援步兵作戰。
  • 迫擊炮炮彈也能當手雷用麼?
    在不少影視作品中,士兵在危急時刻都會將迫擊炮炮彈當作手榴彈直接扔出去。在《拯救大名瑞恩》中,美軍士兵就數次手拋迫擊炮炮彈,給德國軍隊造成了嚴重的傷亡,除了這部影片外,不少影片也有類似的鏡頭。不少觀眾認為現實中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畢竟迫擊炮炮彈總歸是和手榴彈不一樣,就這麼扔出去未免有些太過草率。不過,現實中的確有不少人這麼做,縱觀戰史,不管是我軍還是其他國家的軍隊,在緊急時刻將迫擊炮炮彈當作手榴彈使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這也僅限於在緊急關頭,正常時候迫擊炮炮彈是不可能分發到前線步兵手中,運輸迫擊炮炮彈遠比運輸手榴彈困難,肯定是優先使用手榴彈。
  • 能讓美國人都動心的迫擊炮!威力大到能反裝甲,壓根沒法退役
    在二戰及二戰之前,世界各國步兵缺乏足夠的直射伴隨火力,基層步兵單位和師、團級單位之間存在較大的火力空白區,而70-85毫米規格的步兵炮就是專門為了填補這一火力空白區域而誕生的。而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步兵的伴隨火力配置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從各種無後坐力炮到火箭助推榴彈發射器,基層步兵單位在作戰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加上中小口徑步兵炮打擊能力的下降,整體較為笨重的步兵炮自然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迫擊炮,則是這一時期世界各國基層步兵得到額外加強的火力裝備。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款冷戰時的法制迫擊炮——RT-61式120毫米線膛迫擊炮。
  • 世界上射程最遠的迫擊炮是哪一型號的?射程有多遠?
    要談迫擊炮就一定要提一下俄羅斯,俄羅斯研製了一種迫擊炮,取名「海鷗」,為什麼一定要說一下它,它是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的靜音迫擊炮。它由俄羅斯的研究人員設計製造, 它的口徑數據是82毫米,射程最小是100米,最大射程要遠遠低於其它迫擊炮,僅有1200米,重量很輕,一個人都完全背得動,使用便捷。使用完後只用30秒就可以開始撤退,體現出了強大的機動性。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俄羅斯迫擊炮,就不得不說「海鷗」迫擊炮了,它有很多優點和特性,比如雖然口徑小但射速非常快,射程範圍100米到1200米,可變性和靈活性也很強。十分便於攜帶,才13公斤,隨便一個士兵就能使用,因為其作戰靈巧方面,所以不會有行軍壓力。另外,它是一款靜音迫擊炮,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具有靜音特性的迫擊炮。單從這點就已經能看出其實力強大。
  • 迫擊炮是如何防止重複裝填的?
    在迫擊炮發射過程中,如果遇到包料受潮,出現質量問題,擊針工作失常,晚發火等故障,迫擊炮就不能發射,炮彈就留在炮筒裡,形成「卡彈」。若卡彈未被發現,則裝彈人員將繼續進行下一次裝彈,即所謂的「重複裝彈」。反覆裝彈對於迫擊炮部隊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輕則損失戰機,重則造成炮彈爆炸,摧毀迫擊炮,殺死自己人。
  •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國軍隊火炮對比|迫擊炮|炮彈|陸軍|擲彈筒_網易...
    七七事變後,日軍在與中國部隊的一系列戰鬥中才逐漸意識到迫擊炮的重要性,中國的華北或是華南戰場都是地形不良的山地丘陵甚至是城市,步兵炮無法發揮有效射程。而當時的中國軍隊因後勤原因大多養不起足夠的炮兵,迫擊炮易於製造、價格便宜、訓練保養容易,因此成為主流火力支援來源。於是便出現了在步兵中距離支援火力上中國軍隊優於日軍的詭異現象。
  • 二戰日本89式擲彈筒,被美軍稱為膝蓋迫擊炮,曾把士兵大腿骨震碎
    ,完美的解決了重機槍在工事要塞戰場靈活性不佳的問題,在戰後日本當時參戰的士兵對俄軍的新式火炮非常感興趣,希望自己的軍隊能夠仿製。於是日本在1921年研發成功並裝備了大正十年式擲彈筒,不過這個版本存在精度不佳和射程過短的問題,在大正十年式擲彈筒服役的第二年,日本開始研發升級優化的版本,這個版本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八九式擲彈筒。
  • 美軍女攝影師死於迫擊炮爆炸:美軍曾開發陷阱彈藥
    美軍女戰地攝影師克萊頓最後的攝影作品最近被公諸於世,她留下的令人震撼的照片記錄了一場訓練事故:三個阿富汗士兵在一名美軍士兵的指導下進行迫擊炮實彈射擊,當炮彈滑入彈膛的時候意外發生了,炮彈直接在炮筒裡爆炸,事故導致了四名士兵和她在內5人死亡。  從照片上看,爆炸發生得很突然,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 二戰時為什麼日軍沒有大量裝備迫擊炮?原因就一個字
    深度 摘要:二戰時期,迫擊炮是各國軍隊基層步兵單位最常見的隨伴支援火力,美英德蘇等主要參戰國都有大量裝備,唯獨日本卻沒有大量裝備,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