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她為什麼會這樣?帶你看清光怪陸離的人際現象

2021-01-11 上官金金

一、基因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

我們在坊間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父子、母女非常非常像,不止長相,連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一模一樣」,或者這樣的傳聞:「他的爸爸酗酒,所以他也酗酒,他的爸爸抽菸,因此他也抽菸,這是遺傳。」歐洲的社會心理學發展較早,在18世紀末就已經做了大量的社會調研,隨機抽取了許多孩子作為心理實驗對象,跟蹤調查2,30年的時間,最後發現,家庭和學校對孩子們的關注程度及教育方式才是真正影響孩子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因素。所謂基因方面的遺傳影響只不過是人們想當然的一種幻想,這種幻想不過是種沒根據的猜測,其目的一方面為了省卻求知求證的麻煩,另一方面可以為我們在教育方面的欠缺找到令人同情的藉口,就好像小孩子在說:「這不是我的錯,這是因為我們家的基因如此,所以我才會像他/她。」又好比成年人給自己找到了推卸責任的恰當理由:「這孩子是遺傳了我們家基因,我們家人都是如此。」

可人類真正的習性是來源於後天的教育及身邊人潛移默化的語言和行動的影響,如果基因遺傳就能夠總結習性形成的原因的話,那又如何去解釋「狼孩兒」呢?他們為什麼沒有表現出來與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的性格而是完全與狼無異呢?因此,真正決定我們性格發展的是教育,而不是遺傳,我們最先接觸到的教育一般都是來自於家庭,接下來才是學校及培訓機構。而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的教育作用都不可能被彼此完全替代。

二、性格最初形成於原生家庭的言傳身教,後在外界經歷中發生著變化,性格改變的幅度是個體本身的反思能力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案例一:一個男孩如果喝過酒才給女孩子打電話訴衷腸,這不代表「酒後吐真言」的他是多麼喜歡這個女孩,可我們卻能夠通過此事分析出以下幾點:

1,這個男孩膽小怯懦,不敢在未飲酒的常態下對心儀女孩表白,一件小事暴露了他性格的顯著特徵。

2,這個男孩的行為極有可能模仿其家人,可以側面打聽是否其父母,尤其他的同性父母—父親這個角色是一個經常醉酒的人。

3,他給你打電話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喜歡你,但這只是非常表層的解析,人的性格是以一貫之的,他此種行為只是映射出了他的某種性格特徵,並不額外代表他有多深情,他對其他女孩通常也是使用此種方式,理解了這個你就不容易被這樣的事欺騙而自我陶醉。

案例二:2,3個男性在公共場合,比如辦公室或者小聚會等,有女士在場的情況下,討論與身體親密有關的話題,你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偶然,這至少能映射出以下幾點:

1,他們不尊重女性,所以才會毫不避諱在場女性而大談特談汙穢尷尬話題,而不尊重女性的根源在於他們家中男性不尊重女性。

2,他們欺軟怕硬,他們知道女性是弱勢群體,即使聽者感到不適,一般來說也不會立馬正面反抗,因此他們才敢這樣做。

3,他們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因此想通過某種不涉及法律犯罪、僅波及道德邊緣的方式取悅自己,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看了這個案例後希望你能明白:遇到此類情況,你不要感到內心羞恥,並不是因為你不值得被尊重才發生在你的身上,只是他們常常如此,只是碰巧被你遇到而已,就如同假設一個男士經常對你毛手毛腳,不是因為你不自重,而是因為他經常對女性毛手毛腳,可能你在最初不知道不提防就中招了。

案例三:

嫉妒可以令人變得多麼扭曲?它可以令一個人說出這樣駭人聽聞的話:「我希望來場大地震,把房子都推倒了,這樣大家就都一樣了!」是不是很驚訝,這是我曾親耳聽到別人所說的話。通過這一句話我們便能分析出她的生活了:

1,此人對自我的人格是極度貶低且不自知的,她/他能夠在人群中公然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其道德底線極低,只要能滿足自我欲求,會毫不猶豫的犧牲他人利益,尤其是比其過的更好的人的利益。

2,其人沒有同理心,善於在落井下石的行動中獲取快感。

3,其人對自我能力極度否定,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靠努力奮鬥改善生活,只盼望比其過的好的人跌落下來,以拉平與其的對比,求得心理的平衡。

所有的嫉妒都來源於個體對自我的強烈否定,自卑有時候會偽裝成「貌似強者」的樣子,想用災難或者犯罪的方式去宣示自己的「主權」,比如自己無能變富有,就希望來場浩劫讓比他/她富有的人變窮,這是對自己能力的直接否定,對自己人格的強烈貶低。

有些無能的人至少善良,但人品差又無能的人卻只會用錯誤的方式去滿足自己,也許只是一句話一種思想,有些就變成了實際行動。

葵花寶典之:如果哪天我們變成了自己不認識的樣子,並不可怕,可以改變生活的不是換個地點換個時間,而是換種處理方式。

一定要記住,別人的惡劣是他的內部原因造成的,並不是因為你的錯誤造成的,人生活在外界不可能完全不受任何外界刺激,當然根據內部原因糾錯原理,中國人喜歡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柿子專挑軟的捏」、「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等等,這些話不無道理,但是它們出現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譴責「受害者」,而是希望能夠幫助受害者,受害者除了明白「施暴者」是由於其內部原因才會施暴外,還應反思是否自己的軟弱和無知給了對方施暴的機會,這是我們應該自省的部分。

番外感言:

有時候,我們走著走著,甚至能理解我們敵人的做法。尤其是當經歷使得我們去反思的時候,我們也許突然間發現自己在「此時此刻」的做法與曾經我們討厭的那個人竟然有些相似,並突然理解了當時的他為何會有那樣的表情和語言。這看起來有些可笑,仿佛我們變成了自己鄙夷的那個人的樣子,做出了他們當時的動作及表情,卻正因如此,我們才突然理解了我們的「敵人」。事出必有因,原來,敵人也有敵人的苦衷,敵人變成那個樣子也是他的故事催化的,而他們所使用的方法也並不是全錯的,可能於他們的處境而言,唯有如此才能夠順利的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為什麼你會他人被吸引?帶你認識「米開朗基羅現象」
    心理學:為什麼你會他人被吸引?帶你認識「米開朗基羅現象」 (註:本文長度1200字,閱讀只需5分鐘,看看絕對不吃虧!) 1、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總是會被各種各樣的人所吸引,對他人產生無限遐想。
  • 看清五種人際距離
    看清五種人際距離:我和背景,我和NPC,我和他,我和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我和背景:億萬人海中,和你擦肩而過的、新聞電視裡看到的人,如同電腦動態背景一樣並未賦予人的功能,他們如同和你生活在平行時空,永不相遇。但時不時也會跳出一些和你產生各種遞進式的人際關係,俗話稱之為緣分。
  • 塵光心語‖看清自己——你思考過,你為什麼成為今天的你嗎?
    二師兄發現一個可怕的現象,自己竟然不是完全由自己控制,更可怕的是自己從來不知道自己是不由自己控制的。因此人生看似經歷豐富,但其實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遇到同樣的情況會產生奮鬥的激情,也會因為遇到同樣的刺激會瞬間失去興趣,進而失去力量。
  • 你為什麼會喜歡一個人?
    喜歡上一個人的本質就是對TA價值的喜歡今天就讓我化身戀愛偵探,夏洛克·青羽,和你聊聊愛情開始的那些事兒,你為什麼會開始喜歡TA,為什麼喜歡TA第一部分:喜歡上一個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吸引是喜歡上一個人的開始
  • 掌握好這5點,讓你在人際交往中獲得高分評價
    認識尚雯婕的人大概都知道她不太會和別人交往,從參加比賽到現在參加節目,似乎她一直不太會寒暄或表達自己。節目中,沈騰和賈玲評論尚雯婕,說看似這麼冷酷的人都能蹲在地上哭,可見她是真心的。可是工作還得找啊,人還得見啊,幸而有個朋友針對這件事跟我聊了聊,他說如果面試成功了,他們就是認可你的;如果不成功,那轉過頭誰也不認識誰,之後可能再無交集,為什麼要這麼拘謹呢?
  • 從男人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熱戀期過後他會變冷淡?
    深究其原因,則是因為任何相處從陌生到吸引再到熟悉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個現象:熟悉後,人就會放下自己的防備和偽裝,回歸本性。從社會心理學上分析,這種熱戀期前後的截然不同,涉及到的是一個印象管理的問題。印象管理是一種社交技巧。在人際交往中,互動的雙方都知道對方在不斷地觀察、評價自己,所以個體就會通過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言辭、表情和行為等,以期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 為什麼老實人總是混不好?看清這4點,希望你沒中招!
    為什麼老實人總是混不好?看清這4點,希望你沒中招! 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有著各自的性格,有的人快言快語,比較爽快直接,而有的人就比較沉默寡言,一個活生生的老實人。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打雷?打雷如同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打雷也就是雷雲的放電現象,一般情況下,雷雲距離地面較近,而且由於雷雲的頂端帶正電荷,底部帶負電荷。
  • 你為什麼會討厭或欣賞一個人?
    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我們有時候會跟一個人合不來,甚至討厭他,但有的時候,會很欣賞一個人,很喜歡跟他來往;當問到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的回答可能都是他身上有什麼糟糕的特質,特別讓自己忍受不了;而欣賞一個人,則是覺得這個人很對我們的胃口,他身上有自己欣賞的特質。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好心情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好心情效應」01在美國電影裡,當有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從這個人的嘴裡聽到一句話:「leave me alone」(別理我/讓我單獨呆一會兒)。看著同事們關心的眼神,汪昆只好說出了自己的難言之隱:「唉,我女朋友最近跟我鬧分手,你們也知道,我在公司幹了好幾年了,可薪水一直不見漲,再這樣下去,我什麼時候才能攢夠買房子的首付呢?」「原來你為這事兒操心啊!要不這樣,你試著跟老闆提一提唄,雖然咱們老闆表面上看起來特別摳,但人還是挺通情達理的。大家同是男人,相信他一定能理解你的苦衷,不會怪你提出來要加薪的!」
  • 人際交往的意義(豆瓜)
    一個人只要真心對別人感興趣,那麼,在兩個月之內他所結交的朋友,就會比一個只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結交的朋友還要多。——戴爾·卡耐基。那麼,人際交往的意義是什麼呢?人際交往的意義即使是眾星捧月級的人物,如果你真誠地對他們感興趣,也會引起他們的關注,贏得他們的合作。
  •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他只承認自己被示好——最後終於有辦法查實,你會發覺他撩騷的還不止自己當初懷疑的一個對象,還有很多不知到哪兒(估計是搖一搖?)她的心理防線徹底崩塌了,堅決要離婚。但是寫好了離婚協議之後面對痛苦的丈夫和還不懂事的孩子,她又猶豫了。其中有個讀者跟我說:我其實並不想離婚,離婚對我們一家三口都是損失。我只想保證他以後絕不再犯,有什麼辦法。也有人說:以前他多單純的一個人啊,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貪心、無恥、欺騙成癮。
  • 人際互動效應
    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女生因為從小被父母拋棄所以十分不信任別人,後來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對她好,讓她慢慢的放下戒備並且和男人結了婚。可婚後女人還是顯得對男人不夠信任,這讓男人十分惱火。他向朋友抱怨,朋友卻說:"當初你便知道她的過去,你依舊選擇了結婚難道不是因為愛她嗎?既然愛她,就應該懂她內心的傷痛和敏感啊!為什麼要計較這些呢?"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因為你不懂「六度分離」理論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因為你不懂「六度分離」理論 有時我們可能感覺自己的交際圈太小,認識的朋友太少,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很緊密,關鍵看你如何運用人際關係。 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闡述的就是人際關係的理論: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不管對方是什麼國家,屬於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
  • 人際交往的過程總結
    可以說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後一次見面,哪怕是在初次見面後留了聯繫方式、加了對方微信,那以後也是你微信中幾百個好友中的陌生人。所以能夠幫助那些不善於人際交往的朋友,小李今天把之前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人際交往的視頻總結以下五點,方便大家在生活當中交到很多要好的朋友。
  • 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會牢記四個關鍵詞,是說話情商高的表現
    另一方面,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際交往,如果一句話的開頭或者結尾,提起對方的名字,那麼,對方被說服的可能性會有明顯提升,是情商高的一種表現。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不斷提起別人的名字,那就太蠢了。僅次於名字之後的,排名二、三位的就是「請」和「謝謝你」。
  • 人性的弱點:人際交往的藝術,你一定想受人歡迎,請牢記3個訣竅
    閱讀卡耐基先生的作品,雖然有時會有一種與現代接不上軌的感覺,但就如書中也有表達過的觀點,無論時代怎麼變,人性是不變的。通過卡耐基先生《人性的弱點》中的篇章,我們一起來理解他書中的這3個人際交往的訣竅!靜心傾聽比激烈評判更易打動人心作者自己,也是一個善於傾聽的人,他用很多親身事例證明了,當他靜心傾聽別人說話或別人靜心傾聽他說話時,是可以讓對方獲得滿足感的。插播一則提示:如果當你看到這裡,你又剛好是做"服務行業"的,記得不要僱傭不能傾聽客戶需求的員工,要和客人爭辯就更不能要了,那確認是在幫倒忙。
  • 我的世界:為什麼說mc是恐怖的?當你經歷這些現象,你會這樣認為
    不同玩家眼中的mc多少有著不同的差別,今天用的就來聊一聊玩家眼中為什麼是恐怕遊戲,盤點《我的世界》當中那些恐怖現象,你經歷過幾個?,那你一定聽說過神秘51區基地。十方找來幾個建築圖片,如果是你,敢進入嗎?
  • 心理學:關於人際吸引,你知道多少
    親合是較低層次的人際吸引,喜歡是中等程度的吸引,愛情是最強烈的人際吸引形式。在卡耐基的書裡,他給出了關於人際交往方面的建議:如果你希望人們喜歡你,那你就要讓人們感到愉快,做出他們喜歡的樣子,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表現出興趣,毫不吝嗇地去讚揚他人,對他們的觀點表示欣然同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它在我們剛開始交往的時候會有效果。
  • 人際交往,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五別」,人生會越來越順
    一、「別」輕易樹敵在人際交往中,你樹敵越多,你就越容易受到傷害,你的人緣就會越來越差,不僅會給你的生活造成困擾,還會對你的事業造成障礙。二、「別」鋒芒畢露人際交往中,鋒芒是最能人心刺激的事情,也最容易反傷自己。 如果仔細觀察周圍人際關係好的人,就不難發現,他們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都是很謙遜的,才華再出眾,能力再強大,也顯得那麼的平易近人,不會顯得鋒芒畢露。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