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際互動效應?
人際交往中由於一方給予另一方的獎(懲)、恩(怨),另一方產生相應的獎(懲)、恩(怨)交換的效應即為人際互動效應。
《詩經》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便是生動的互動效應。
人際交往中由於一方給予另一方的獎(懲)、恩(怨),另一方產生相應的獎(懲)、恩(怨)交換的效應即為人際互動效應。這種交換與互動,可以是積極、肯定的,也可以是消極、否定的。
你愛別人,才會獲得別人的愛。
人際互動效應」在感情中有什麼負面影響?
1、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自私的人,永遠覺得自己的自私無可指責。
這摘自網絡的名句,意思便是自私的人只會從自身的利益角度考慮問題,並且認為自己的做法無可挑剔。
這就好比兩個人談戀愛,女方不能吃辣,可是男方無辣不歡,並且美其名曰吃辣可以排除溼氣。女方發脾氣,男方卻說女方是"無理取鬧",可是下一次吃飯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香菜,男方便會大發脾氣指責女方不為自己著想,最後分手了還要罵對方矯情。
這種典型的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的行為著實讓人憤怒,而不反省自身卻將錯誤都歸結在別人身上更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表現,不懂得付出只坐享回報,長此以往註定會讓人避之不及。
2、雙方關係失衡
每個人投身於一段感情中必定是抱著諸多美好期待的,都是希望與對方攜手並肩,共同抵禦時光侵襲走向人生終點,卻總有許多感情最終成為互相折磨的牽絆。
最近一直關注北大女生包麗事件,看到她去世的消息我的內心一陣痛惜,本是花一樣的年紀,本是優秀的人生,卻皆因一段感情被摧毀。
因為男友的一系列奇葩要求和言語誘導,導致包麗開始對自身產生嚴重的懷疑,甚至面對男友卑微到塵土裡,男友高高在上的指責和精神折磨最終壓垮了包麗。想說:"姑娘,那個渣男才配不上你啊!"
相愛本就是一件公平的事,付出愛得到愛。一方全身心的付出著,可偏偏另一方在得到的同時又不懂珍惜反而不斷摧毀著,這便成了一段感情中失衡的重要點。愛情不是獨角戲,一個人唱不到圓滿謝幕,只有相互配合,協同並進,才會贏來最熱烈的掌聲。
3、婚姻破裂
婚姻中每個人都有無可避免的缺點,都會做錯事,懂得相互體諒才能懂得幸福的真諦,如果只是相互指責互相抱怨,結果只能是扯破臉皮家庭破碎。
例如我們沒少看到的明星之間的離婚罵戰,相互之間口誅筆伐讓一眾吃瓜網友分不清孰是孰非,各自站隊也是顛三倒四,今天覺得男方說的對,一起罵女方,明天覺得女方說的對,一起罵男方。
在一起的時候甜蜜的想讓全世界都為他們祝福,分手了想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才是受害方,只是都忘了相愛相恨,都是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味的指責對方,將對方的缺點擴大化,同樣招致來的反擊也是如此。
孰是孰非大概他們都不清楚了,只是婚姻破裂無疑,留下戰戰兢兢的孩子,和或許一輩子抹不去的陰影。可見,不能正確認識"人際互動效應",會對感情產生極大的危害,那麼,有什麼辦法避免呢?
怎樣避免「人際互動效應」在婚姻中的負面影響?
1、只有付出以後才配談得到
宮崎駿說: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守,無論誰都不會一帆風順,只有一顆捨得付出,懂得感恩的心,才能擁有一生的愛和幸福。
幸福也是要爭取的,只有懂得付出,只有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有更多收穫幸福的資格。
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女生因為從小被父母拋棄所以十分不信任別人,後來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對她好,讓她慢慢的放下戒備並且和男人結了婚。可婚後女人還是顯得對男人不夠信任,這讓男人十分惱火。
他向朋友抱怨,朋友卻說:"當初你便知道她的過去,你依舊選擇了結婚難道不是因為愛她嗎?既然愛她,就應該懂她內心的傷痛和敏感啊!為什麼要計較這些呢?"
男人聽後才恍然覺得自己錯了,今後加倍的對女人好,幫助她走出心結,結局也是幸福圓滿。
當你期望得到一份愛情,必定會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當你得到了一份愛情,必定是你的付出得到了回應。所以,當你想看到對方滿眼都是你的時候,首先做到的,便是滿眼都是她。
2、如果對方不領情,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面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要來的順利的多,當你改變不了對方的想法時,不如先將自己做一個提升。
朋友的老公創業初期有一堆應酬,每次都很晚回家,後來創業不見起色,朋友便勸她老公別做了,不如兩個人開一個母嬰店,因為最近這個項目大家都說不錯。沒想到她老公一臉不耐煩的對朋友說:"你懂什麼?天天就知道在家看電視什麼也不幹。"
朋友一臉茫然,原來自己每天把家收拾的一塵不染在老公看來根本不算事兒。於是朋友便自己著手開店,外出學習市場調研籌備資金全都自己獨自完成,後來店開起來了而且越做越好,這時候朋友老公又說:"不然我停掉我的項目來和你一起做?"
可見,兩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方對另一方的付出視而不見,我們大可不必過於執著,不妨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之上,最後不僅充實了自己,更贏得了對方的尊重。
3、給予回應,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
《詩經·木瓜》言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當對方為你做出一件事情時,你要給對方充分的回應,不要以為"他會懂",其實他"真的不懂",往往許多爭吵都是來自於這樣的誤會,本來都是好心意,卻搞成了一團怒氣。
我的表哥是個"直男",不會哄女孩子開心也不懂得甜言蜜語。有一次他女朋友給他買了一身衣服,他心裡挺高興的,但是卻什麼也沒說拿起來就扔到了床上,他女朋友他:"不喜歡嗎?"
他說:"喜歡啊!"
"喜歡怎麼不試試?"
"我這會不想試啊!"
然後表哥的女朋友沉默了好一會拿起來衣服就走了,他還愣愣的想:"這是咋了?"其實表哥內心是歡喜的,只是他沒有做出正確的回應讓女朋友誤會了。
假如他收到衣服便打開看看,然後誇對方眼光真好自己非常喜歡,然後再講幾句好聽的話或者來個擁抱,我想對方一定不會生氣的掉頭走掉,甚至衣服都一併拿走了。
可見,給對方一個回應,不僅僅是禮貌的表現,更是向對方展示你的內心,讓對方知道你對她的感情,這也是保持一段關係的良方。
4、多進行一些開誠布公的聊天
卡耐基說: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夫妻之間應該多多增加一些交流的機會,而不是各自懷著對彼此的意見,讓它在各自的內心逐漸發酵,最後等待著一場破壞性的大爆炸,多溝通,多從對方那裡了解到自己做的不足之處,比爭吵來的更有用的多。
我的父母很少抱怨彼此,每次她們對彼此有意見,比如我媽嫌棄爸爸不愛乾淨,我爸又不滿意我媽語氣不好時,總會有一個人提議在彼此都不生氣的前提下提出意見,兩個人便心平氣和的面對問題並且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以達到雙方之間的滿意。
可見,當有一件事情讓你有所誤會或者不滿時,不要等著事情越積越多,越積越大,雙方坐下來開誠布公的聊一聊,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促進關係的升溫。
總結:
愛情是什麼,是我做錯了事,你嘴裡說著真笨卻親自收拾好殘局,轉身遞給沮喪的我兩顆糖,我便會笑著分給你一塊,有吵鬧卻依舊甜蜜的走下去,下次你做錯了事,我也會像你一樣。
但如果你只顧跳腳罵我,那麼下次你錯了,我同樣也不會原諒你,幸福便也這樣失去。愛情不是對弈,必須拼個輸贏,不是辯論賽,你我各執一詞。愛情只是一朵小花,你給我陽光雨露,我便還你燦爛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