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萌文化全球流行,但日本作為源輸出國,其過人之處還在於它萌得一本正經,萌得特別認真,萌得……嗯,竟然很嚴肅。
前些天,日本政壇出了一樁醜聞:日本東京都知事(相當於市長)舛添要一因挪用公款買了一本《蠟筆小新》向民眾道歉。當然這句話有點標題黨的嫌疑,因為整件事完整來說應該將440萬日元(約合27.28萬元人民幣)的政治資金挪作住宿、餐飲、買書等私用,《蠟筆小新》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為什麼只揪著用公款買《蠟筆小新》不放?當然是因為二者之間的反差感實在太萌了呀。所以,當日本網友都在義憤填膺的時候,中國網友齊刷刷地留言「全日本我就服你一人」也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放到現在來說有點晚了,但看到這則新聞之後我們特別想討論一個從沒系統性研究過的問題:為什麼日本總給人一種「這個國家怎麼這麼萌」的感覺?
萌是什麼?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萌」本意是指讀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時,產生一種熱血沸騰的精神狀態。AKB48那樣的萌妹子叫軟萌,深田恭子在《請與廢柴的我談戀愛》中一無是處的那種樣子叫做呆萌,平時很兇的不良少年意外地會照顧流浪小貓有種反差萌,白髮蒼蒼留著鬍子的50歲大叔小林秀章穿著水手服的樣子雖然挺噁心,但也透著噁心萌。各花入各眼,自從有了「萌」的概念,一言不合就戳中萌點的狀況比比皆是。
關於萌,一個不太有人注意的冷知識是它其實是個新詞兒,從東京秋葉原流行開來,到現在其實只過去了13年,2005年的時候才進入日本流行語大賞。
當然,比人類世界裡的萌更洶湧的還得是二次元世界裡的萌。比如日本《憲法》第九條都能擬人化為水手服少女這種事,也只有日本人才想得到,簡直是種族天賦。日本的《擬人化白皮書》說,這種擬人天賦其實還有宗教淵源。因為和其他宗教體系裡只有一個神不一樣,日本的神道教體系有800萬神明,後來宗教觀演變成了價值觀,進而演變成了看到萬事萬物都能擬個人的習慣。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走到成田機場會發現機場裡有一個戴著防風鏡和圍巾的吉祥物Kutan,走到東京晴空塔會發現塔裡有一個頂著金色五角星狀髮型的吉祥物「空寶」,甚至到了一條叫四番町的購物街上,也能發現一隻穿著和服的貓臉吉祥物的原因了吧。
據說日本人這麼喜歡帶有治癒力的萌文化和他們普遍不想長大的心理,以及社會環境壓力太大有關。當然啦,既然成了產業,歸根到底還是利益推動的。比如日本超級網紅熊本熊的誕生就是為了拉動熊本地區的旅遊業。2011年11月在吉祥物大賽上勝出後,它用兩年時間就讓熊本縣增加了18.8萬名遊客,帶來1244億日元(約合76.3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到了2015年,光是熊本熊的周邊就賣了1007億日元(約合61.76億元人民幣)。川口盛之助在《日本創意·萌經濟》裡,把萌文化產業稱為日本基於御宅族和辣妹文化獨有的,可以防止被其他國家製造業追趕的一種產業。聯想一下中國動畫裡的高鐵俠、象棋王去看這個問題……嗯,有道理!
說回舛添要一。老爺爺在堅持了幾天後,還是架不住民意提出了辭職。他說之前一直堅持不辭職的原因是「不想在裡約奧運會上讓東京成為別人的笑柄」。但是,如果他在裡約奧運會閉幕式的交接環節一出場,電視機前的各位齊刷刷指著螢屏說「啊,他就是那個用公款買《蠟筆小新》的市長」,其實才更好笑吧。
萌のmarketing
動漫之萌
匯聚了各種身嬌音柔大眼睛、甜美治癒好性格的美少女角色的動漫之萌可謂萬萌之宗。如果你還是沒法具象地理解萌,可以回想一下魔卡少女櫻的形象(畢竟咱們電視臺也放過!)。對,那個穿著蓬蓬裙到處回收庫洛牌,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甜點,特別愛說「一定沒問題的」給自己打氣的小學三年級短髮大眼睛魔法少女。她可是日本著名二次元論壇2ch上評選出的第一代「萌王」(感受一下這個封號的霸氣),是在衍生出各種另類萌法前最純粹的萌的代名詞。當然啦,不管萌法如何改變,最後都會幻化為周邊產品,激起大家源源不斷的購買力。
吉祥物之萌
不要以為知道熊本熊、船梨精就了解了日本博大精深的吉祥物文化,那只是冰山一角!《知日·萌特集》裡這樣介紹日本的吉祥物文化:「除了日本,也許沒有哪個國家的公共場所會設計各種卡通形象。電視臺、球隊、鐵道交通,甚至警察局和工地都會利用卡通角色向大眾發聲。」如果你知道日本岡崎市因為實在沒什麼合適的吉祥物,拿「岡」字當臉也要硬造個小人出來,就會知道日本人對吉祥物這事兒是有多執著了。
萌物之萌
比如懶蛋蛋呀,輕鬆熊呀。之所以不把它們歸到動漫和吉祥物裡,是因為創造它們的不是漫畫雜誌或是動畫公司,而是玩具公司、禮品公司,說白了就是帶著圈錢使命來賣萌的。除了做成周邊商品販賣,它們偶爾也會突破次元壁來到現實世界。比如最近Hello Kitty帶著一群三利歐公司的萌物去了東京都多摩市京王多摩中心站工作,想像一下就萌到冒泡啦!
廣告之萌
日本的電視廣告基本每五支裡就會有一支自帶卡通形象,比如在賣房子的地產廣告裡相撲力士會和一個飄在空中的卡通形象對話。當然也不局限於二次元。沒什麼名氣的福岡縣南部城市柳川市錢鎮字就因為拍了支3個妹子穿著蓬蓬的和服裙跳萌舞的旅遊宣傳片,瞬間揚名海外。這算是萌的力量吧。就連政黨宣傳海報也會畫上美少女或是圓圓的吉祥物呢!
偶像之萌
以Johnny's的偶像和AKB48為代表。不要小看所謂的偶像萌點,那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比如和木村拓哉同屬一個組合的中居正廣在綜藝節目《嵐的宿題君》裡就強調過偶像登臺時一定要擺出咧嘴笑的清爽笑容,比如AKB48有「鐵劉海」之稱的渡邊麻友,她的劉海不論風吹還是倒立都能緊緊貼在額前保持造型不變。總之,在漂亮和努力外,還有很多講究。
交通工具之萌
最佳案例要屬整列車都是動物主題的特急旭山動物園號了。這列開往旭山動物園的小火車不只車身、車廂和地板上畫滿了動物造型,連每個座椅都用造型不一樣的毛茸茸動物座椅套包裹起來,比那些在地板上貼一些貼紙就號稱××特別號的列車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普通的交通工具也充滿萌點,比如日本鄉下常見的那種車頭方方短短的家用小汽車,從身邊開過的時候看起來特別可愛。
服飾之萌
且不說貓耳、女僕裝這些本就是以大肆賣萌為目的設計出來的服飾了,放眼全球,依然充斥著蝴蝶結、蕾絲、花邊、愛心和蓬蓬裙這些設計元素的也只有日系少女裝了吧。就算是Ladybeard這樣留著絡腮鬍渾身都是肌肉的原摔跤選手,紮起雙馬尾、穿上迷你裙之後也能瞬間「女子力」滿滿。萌著萌著,日本人還反過來賦予了一些本來很尋常的衣服萌屬性,比如水手服和JK(女子高中生)制服。
萌のlifestyle
小朋友之萌
小朋友都是圓乎乎的,但各種鏡頭裡捕捉到的小朋友形象似乎總是更萌一籌。微博上著名的日本文化搬運家小野妹子學吐槽曾經就一張日本幼兒園小朋友郊遊完在電車裡困得睡成一排的超萌照片分析過日本小朋友為什麼這麼萌:他們個子矮,小小一隻看上去還應該在喝奶呢,結果戴個帽子背個書包跑來跑去的,所以可愛。好啦,所以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家校服好看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不過哦,日本小朋友倒也不是像大家印象中一定要大冬天也穿短褲和短裙的啦,櫻桃小丸子在動畫裡還穿過幾次長褲呢,只是看起來沒有穿背帶褲可愛就是了。
解說之萌
來感受一下今年世乒賽中國隊男團上場之前的日本解說詞:「和最強的同伴一起實現夢想的時候到了!對手是一心只追求強大力量的男人們,世界最強的中國隊!在他們的隊伍裡,有君臨在把一生獻給桌球的人們之上的人,就是世界排名第一——馬龍!13億人的威嚴和驕傲!『我們才是最強的!今晚要做的只是證明這一點!』最終獲勝的會是日本還是中國!?男人們賭上夢想和人生的戰鬥開始了!」想到這種又中二又羞恥的解說詞貫穿了日本所有體育比賽的解說,不知怎的就油然而生了一股「好萌」的感覺。不過日本人自己估計get不到其中的萌點吧。
食物之萌
看過島國媽媽做的卡通便當VS美國媽媽做的卡通便當,就能理解日本人那種鬼斧神工的食物萌化能力了。當然這種類比放到東京迪士尼和上海迪士尼的食物對比上,殺傷力就更驚人了。畢竟那可是在毫無特產可言的情況下,硬生生地靠走賣萌路線就創造出Tokyo Banana和小雞麵包這種人氣甜點的民族呀。
舉止之萌
做錯事之後敲一下腦袋然後吐舌頭啦,撒嬌的時候兩隻手握拳託住下巴然後做鴨子嘴狀並用娃娃音講話啦,說話時一定有固定的語氣詞比如「阿魯」或是「喵」結尾啦,雖然對於不是那一掛的人來說看起來很黏膩,但能發展成一套體系還真是了不起呢。
顏文字之萌
還記得《電車男》裡小慄旬用輸入法就畫出電車頭的橋段嗎?當我們還在用^_^、-_-b和的時候,日本網友已經進化為_(:з」∠)_了。不過去年日本評選出的年度顏文字是 ( ˙-˙ ) ,意為認真臉。總覺得有種繁華散盡返璞歸真的感覺。
動物之萌
簡直數不勝數!比如俊介和貓叔這兩個大萌神,歌山縣貴志車站曾經的站長貓咪小玉以及小玉去世後接替它的另一隻貓咪二玉。比如旅遊網站Jalan廣告裡項圈上掛著旅行箱和師傅一起旅行的小貓Nyalan。由衷地說一句,日本人可真有一雙發現動物之萌的眼睛呀!每每看著日本人一臉溫暖地誇著羊駝好萌的模樣,都忍不住覺得那真是我們回不去的曾經。
看了這篇文章,99%的讀者還會點擊:
許詩雨
哎呀,好像暴露了自己的宅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