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風韻》(歌詞)

2021-01-08 問溫祖溯溫源

一、《客家情》

同樣的血統,

同樣的根,

同樣的方言,

傳心聲。

告別中原南遷徙,

搖籃孕育客家生。

我們都是客家人,

歡聚一堂兄弟稱。

同樣的文化,

同樣的源,

同樣的習俗,

把心連。

客家搖籃通四海,

闖蕩天涯情綿綿。

天下客屬是一家,

共謀發展把手牽。

二、《 燈彩頌》

燈彩飛舞自南唐,

千年歲月世代揚,

燈歌舞戲為一體,

客家瑰寶綻芬芳。

祈福平安送吉祥,

生活讚頌賀盛昌,

時代讚美促發展,

燈彩傳承遍城鄉。

燈彩翩翩客家郎,

迎燈接福進華堂,

添丁祝壽賀年節,

喜慶豐收遷新房。

燈舞盛世好時光,

國寶遺產譜新章,

歌美舞美燈更美,

光大發揚創輝煌。

三、《蓮鄉飛歌》

晨風驅散了霧和雲,

朝霞向田野獻真情。

白蓮之鄉碧波蕩漾,

猶如仙女翩翩而行。

田田蓮葉露珠輕盈,

出水芙蓉靚麗如銀。

繽紛荷花出淤不染,

含苞怒放玉立婷婷。

蓮花蓮葉同根並蒂,

相依相伴生死不離。

同心同德織蓬結籽,

愛意綿綿如訴如琴。

四、《茶山情歌》

奇山碧水綠蔥蔥,

白雲環繞屹蒼穹,

丹霞橫空通天寨,

穀雨新茶翠山峰。

哥妹採茶情意濃,

一路歡歌喜心中,

妹提茶籃哥擔框,

情深意長愛朦朧。

茶葉嫩綠一叢叢,

東山西坡盡相同,

春天採茶好時光,

妹妹纖指快如風。

妹採茶來哥心動,

哥擔茶來妹如夢,

哥是茶枝妹是葉,

同根同心愛無窮。

山道彎彎路相通,

哥妹採茶甜心中,

巖茶溢香飄四海,

勤勞致富慶豐功。

(作者簡介:溫湧泉、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贛南師大客家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郵箱;WYQ5727081@126.com)

相關焦點

  • 「客家山歌王」廖強新歌重磅發布《客家山歌》讓你體驗別樣的魅力
    客家山歌是的中國民歌寶庫中一顆異彩紛呈的瑰寶,它用客家方言演唱,主要流傳於廣東、廣西、臺灣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客家山歌語言樸素生動,歌詞善用比喻,韻腳齊整,題材包括勞動歌、行業歌、情歌、生活歌、竹板調等,以獨特的韻味深受人們的喜歡。
  • 客家本色、千年萬年!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由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及其夫人,在2012年11月梅州舉辦的「客家文化藝術節」開幕晚會上獻唱的《客家本色》。令人懷念的客家本色這首歌詞中有幾個客家專用語,意義如下。剎猛:努力,毋識:不曾,恁樣:這樣,豁忒:丟掉,恩的:我們的。
  • 九連真人一浪的夏天主題,聊聊樂隊的夏天沒翻譯的客家歌詞
    黑刀在他們表演完這首歌后說,他極其喜歡「試問你滴怕了沒有」那句歌詞,《一浪》這首歌憑藉這一句歌詞就充滿了靈氣。九連真人《一浪》這首的歌詞極少,只有5句左右的歌詞。如果沒有字幕,北方人聽懂第1句就很不錯了。不過即使有字幕,而且還註解了2句歌詞,不少觀眾對歌詞的意思也還是半知半解,畢竟字幕歌詞仍然還是客家話的字句和語法。
  • 【離家】認識客家才女羅思容,客家版的「薩頂頂」
    2002年至2008年,羅思容以客家語、閩南語及國語等語言完成的歌謠近百首。2002年,時年42歲的羅思容在幫她父親整理詩文集時,重新意識到用客家詩文來創作音樂 。》參展、開幕演唱、臺灣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公園破土典禮中代表客家族群獻唱客家創作歌曲 。
  • 試聽l客籍歌手文希新唱《客家本色》 願共同傳唱客家精神
    近日,來自梅州客家、曾作為網絡紅曲《梅花淚》原唱的客籍歌手文希,也以真心重新入棚錄製演唱了這首作品,詮釋經典,願客家兒女一起共同傳唱客家精神。 據悉,《客家本色》是臺灣地區現代客家音樂先驅涂敏恆,於1989年所創作的一首客語流行歌曲,歌曲大意是奉勸所有客家人,無論社會如何改變都不要忘記祖先開墾的艱辛,要秉承先人的教訓勤儉傳家、做個良善的人。
  • 美濃,最經典的客家生活
    紅塵之外山環繞山美濃的美景主要集中於美濃溪兩岸,最好以東門樓為中心,分別往西北、東北作V形騎行或漫步往西北的線路包括了永安街、張家古井,錦興行藍衫店、舊橋.粄條街、水橋、彌濃莊敬字亭、美濃窯與開基伯公壇,往東北的線路包括了民族路、中正湖、濟南堂與廣進勝紙傘工坊、客家文物館、黃蝶翠谷、雙溪母樹林、鍾理和紀念館。
  • 【薦讀】《客家流行歌曲初探》作者:賴廣昌
    我在下面的論文中提到不能用普通話演唱客家流行歌曲,但一些客家專家反對我的觀點,他們認為要用普通話才能讓更多的人喜歡,才能推廣我們的客家音樂。我說普通話演唱客家歌曲,還算客家歌曲嗎?若沒了客家話,還有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客家山歌(惠陽皆歌)
    惠陽皆歌是客家民間音樂中的獨特形式,以客家方言演唱,因其易學易懂、人人皆唱,故稱為「皆歌」。皆歌隨客家人遷徙與社會發展而逐漸形成,歷史悠久,目前關於惠陽揭歌的記載見於清乾隆《歸善縣誌》中:「鵝城萬雉半入鑑光,漁歌樵唱朝夕相聞,杭潁之匹誠亦無愧」。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展至鼎盛,現主要分布在以惠陽區為中心的客家地區,其影響輻射海外客屬地區。
  • 客家山歌決賽了_文化頻道_鳳凰網
    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雲,通訊員汪浩、生繼鋒報導:「放歌越秀山,越唱越響亮———2011越秀客家山歌邀請賽」終於迎來決賽的一天!
  • 非遺廣東|「開口點題」——石巖客家山歌
    石巖客家山歌流傳於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七個社區,據傳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風格特點。石巖客家山歌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細嗓三種。前兩種唱法,歌之頭尾還常加入山歌號子「嗬——餵」,一字一音,重在表達歌詞內容;特別是在情歌對唱中,男方不僅常常以「妹」字作為引子,還以「妹」字作為唱句尾音的歇後語襯詞,甚至成了每一唱句開頭和結尾都可靈活使用的中心襯詞,使之貫串情歌全曲,巧妙地表現了對愛情的熱烈追求。
  • 客家粄裡客家情
    而在現代漢語中,唯獨客家話裡保留了下來,相當於常說的「糕」,其他方言基本不用,成為了客家方言的特色詞。對客家人而言,粄不僅是客家人特有的風味小吃的詞彙表達,也早已融入了客家文化當中。  客家人的一切,幾乎都與先祖的不斷遷徙奔波有關。晉代,一支原居住在中原的漢族人因不堪戰亂紛擾向南遷徙,從此開啟了他們與子孫後代五次大遷徙的旅程。路途艱苦,生存是第一要義,自然做不出太精細的食物。
  • 溫翠娜客家新歌上線——《米篩團團圓》
    那是人間最美最美的祝願——米篩團團圓,買屋又買田;米篩團團圓,生子中狀元;米篩團團圓,子孝孫又賢;米篩團團圓幸福萬萬年——以前客家女兒出嫁客家人出嫁頂著的米篩作詞:賴則昭        廣東大埔人,1995年到鳳崗鎮工作,曾任教師,媒體記者,宣傳幹事,後長期從事基層文化管理工作,東莞市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一直堅持業餘文藝創作,對客家文化有一定的研究
  • 【真實故事】一個香港客家人的客家淚
    見到客家親朋也不用客家話?你們都忘了嗎?要知道這裡是客家地區,不是在香港,即使在香港,客家話也一樣可以用……」。屋子裡的氣氛馬上變的緊張起來,而二叔公的子孫們似乎有點不服氣,大叔婆見狀,立刻叫大姊們端來水果和點心,吩咐大家食起來。第二天早上,我和二叔公一塊出來散步,在河邊我們聽到有的鄉親在議論紛紛。
  • 客家文化 客家藍衫──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徵,你知道嗎
    客家文化主要包括客家方言、客家習俗、客家人文、客家建築、客家飲食、客家服飾和客家意識等。
  • 首部反映客家女電影《客家媽媽》開機
    張金川 攝    圖為龍巖籍奧運冠軍石智勇、張湘祥特邀參加電影《客家媽媽》演出。張金川 攝   中新網龍巖7月9日電 (張金川)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9日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開機拍攝一部反映客家女性的電影《客家媽媽》。著名女演員娜仁花在劇中飾演女主角,青年演員馬元、王嘉分別擔綱重要角色。
  • 客家文化|客家教育奇觀
    一百多年前,來到客家地區的外國傳教士就驚嘆:客家人的每一個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們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個祠堂也就是學校。全境有六七百個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有六七百間學校,這真是一樁駭人聽聞的事實。按照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不遜色。
  • 蔡海光 | 謳歌民族英雄《客家先賢蔡蒙吉》
    由知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蔡海光作詞,廣東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連向先作曲,知名華語歌手王如華演唱,北京交響樂團現場演奏,合作完成紀念客家先賢、民族英雄蔡蒙吉的歌曲《客家先賢蔡蒙吉》,歡迎品鑑。
  • 客家原創音樂電影《月光戀》網絡點播量近...
    ●本報記者 陳潮華  客家音樂電影《月光戀》近日在騰訊視頻播出,目前已獲得近三百萬的點播量。這是一部難得的表現客家音樂題材的電影,動聽的客家音樂,優美的山水風光,獨特的客家風情,給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
  • 【博大客家】客家傳統服飾,你了解多少?
    緣起客家服飾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末及兩宋時期由於中原戰亂南遷,客家先民把優秀的中原文化藝術、人情風俗帶到了閩粵贛,並與當地土著風情文化不斷交融,形成了由中原文化藝術元素為基礎變化發展而來的文化藝術形式,客家服飾在這時期得到了較全面的充分的傳承、發展,創造了以簡潔大方、舒適耐磨的客家服飾,成為客家傳統文化藝術寶庫當中的奇葩。
  • 非遺廣東|「自古山歌鬆口出,那有山歌船載來」——鬆口客家山歌
    梅縣鬆口客家山歌主要分布於以松口鎮為中心及其周邊的松南、松東、隆文、桃堯、松源等鄉鎮,即今梅縣轄區梅江下遊的東部一帶。鬆口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民歌之一的客家山歌的典型代表,粵東山區關於歌仙劉三妹的民間傳說中,就有「自古山歌鬆口出,那有山歌船載來」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