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旗袍記2

2022-01-02 顧意如此 一 西洋古董瓷器

最近溜號沒有寫瓷器,說到旗袍想想還是再寫一篇,畢竟喜歡旗袍的朋友很多。

我終於去島上美華時裝進行旗袍試身。這次試身同時會確定旗袍款式、長度、盤扣樣式、緄邊等細節。其中盤扣都是花扣,樣式還挺多的。緄邊的顏色會有很多種搭配法,挑選自己最心水的。簡師傅非常仔細,上下調整鬆緊,這次跟他聊high了,聊了2個多小時。

在這次試身之後就可以等衣服做好取貨。取衣時還會再試,如果有什麼需要更改的地方會繼續修改。

關於美華旗袍的歷史請看我之前這篇文章:

《香港旗袍記》。做一件少一件,且珍惜。

跟簡師傅聊了很多關於旗袍的知識細節和歷史,他對於旗袍有很多自己的堅持。

簡師傅說穿旗袍有坐圍更好看,還要穿高跟鞋修飾顯得整體修長。年輕女孩子旗袍的長度剛剛過膝最好,矜貴又好看。高領比低領好看,修飾線條,但是不能太高。他不太贊同新式旗袍,比如背後的拉鏈會破壞女性背部的曲線美,前胸鏤空破壞了前胸的線條,而且不夠高貴等等。

港式旗袍在40、50年代的時候流行腰部收得非常非常緊,胸部偏尖。

但是這股風潮很快就過去了,變成60年代高到下顎的高領。

這股高領風潮也很快就不流行,變成現在的款式。簡約時髦,這幾十年都沒怎麼變,基本定型。

順便挑了下一件的布料。好看到尖叫。

地址:香港皇后大道西76號

電話:+852 2543 6889

營業時間:11:00-6:00

另外香港除了美華時裝之外還有一家老師傅的旗袍店:新亞洲綢緞公司,是老師傅劉安慶的鋪子。在中環,給很多影視明星和達官貴人做旗袍。老先生好像也70多了,也是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一家店只有他一個人。是典型的上海老裁縫,一生踏踏實實學藝做衣服。做裁縫似乎也講究童子功,過了20歲拿針再學手硬了,學不了了。

他家我沒有去過,自己提供布料的話每件手工費應該是3000港幣左右,挑布料整身下來大概8000+。我看了一下他家的風格,與美華不盡相同,更屬於特別老派的感覺。不論是花色還是剪裁,會有很多襟和枇杷角的傳統成分。他家做衣服的訂製時間會很長,不能著急。

新亞洲綢緞公司

地址:中環德己立街十八號業豐大廈3樓308室

電話:3118 7672

關於香港旗袍,就先更新這麼多啦~

顧意如此顧小姐

微信號 : yuuutian

新浪微博:@阿顧不是阿顧

相關焦點

  • 看香港的旗袍時代!香港長衫=旗袍?觀香港旗袍百年時尚
    大多數人對於長衫的認知是魯迅先生所穿的衣著,但是廣東省博物館的展覽名稱「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卻讓人疑惑,明明是旗袍,為什麼香港人卻稱其為「長衫」呢?旗袍專指上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流行的傳統女性服裝,但唯獨在香港,他們把「旗袍」叫「長衫」。在牛津詞典裡,cheongsam(旗袍)正是由「長衫」的粵語發音轉變而來。
  • 開旗袍店的香港年青人:旗袍不應只是活在電影
    阿Ding出生的年代,香港已經幾乎沒有人再穿旗袍。
  • 香港旗袍體驗情報
    中秋節、國慶節假期期間去香港,還有機會讓你體驗穿上旗袍的滋味!
  • 香港故事 | 旗袍在香港的那些事兒
    六年前,她在香港創辦金枝玉葉旗袍會,主要組織旗袍宣傳活動,會員最初不足10人,如今已超過百人。胡玉貞在活動邀請函中寫道:必須穿旗袍出席。她一年365天裡,穿旗袍的日子超過300天。香港還有不少人跟胡玉貞一樣喜歡穿旗袍。旗袍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 中國旗袍會香港總會簡介
    中國旗袍會領軍人物汪泉一位充滿大愛的僑領,一位充滿智慧的企業家、慈善家、一生追求心中的真理。同中國旗袍會香港總會是一個旗袍資源整合平臺,打造國際性的旗袍文化與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結合的社會組織;它將成為國際旗袍文化發展的風向標;海內外旗袍文化交流的視窗;旗袍非物質遺產的研究基地;旗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地。
  • 香港旗袍百年時尚 鄧麗君林黛等名人旗袍參展
    導讀:香港歷史博物館今(29日)起至3月3日舉行「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展出37套民初至今的女性長衫(旗袍),包括已故歌后鄧麗君
  • 香港回歸20年 | 香港女性的旗袍記憶
    上世紀二十年代,旗袍開始在香港流行。在六七十年代,女士們可是上街買菜都會穿著旗袍。相信你一定對王家衛電影中的旗袍搖曳,路燈昏黃印象深刻。
  • 香港回歸20年 | 香港女星的旗袍記憶
    上世紀二十年代,旗袍開始在香港流行。在六七十年代,女士們可是上街買菜都會穿著旗袍。相信你一定對王家衛電影中的旗袍搖曳,路燈昏黃印象深刻。應該說,旗袍承載了幾代香港女性的記憶。(電影《花樣年華》王家衛)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美華旗袍坐落在香港上環,店鋪掌柜簡漢榮師傅每天笑容可掬地招呼著他的新老客戶。
  • 香港女性的旗袍記憶,從傳統到創新丨香港回歸20年
    編輯:甲申翻譯上世紀二十年代,旗袍開始在香港流行。在六七十年代,女士們可是上街買菜都會穿著旗袍。相信你一定對王家衛電影中的旗袍搖曳,路燈昏黃印象深刻。應該說,旗袍承載了幾代香港女性的記憶。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香港的旗袍行業。
  • 【旗袍】最後的孤島:香港的旗袍式樣校服
    或者「沒落」這個詞是出自我的主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與曾經的確就不一樣了。如果非要對比如今與曾經的旗袍,不太恰當地說是:生於女權(權益的權)、死於男權(權力的權)。所以如今的旗袍變成這副鬼樣子,我一點也不意外。不過本篇想講講的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為我們保留住的旗袍的一股清流,那就是「旗袍的校服時代」。
  • 旗袍新定義 – 全新體驗不一樣的香港
    黃大仙中心由即日起至2019年1月8日舉行「祝福‧結緣」推廣活動,活動期間更有首個商場提供香港特色旗袍體驗服務,希望每一位訪者能把祝福帶回家送給重要的人及可體驗不一樣的香港。體驗民初時代的時尚服飾-香港特色旗袍旗袍最能展現出女性優雅的一面,更在數百年前象徵著最前衛的思潮,黃大仙中心特意與本地旗袍體驗店「貳拾年華」專業旗袍設計師Pandora 合作,讓遊客可於商場內租借旗袍帶來全新體驗,加深對香港文化認同。
  • 【徵文大賽068】穿旗袍的香港
    旗袍的全盛時代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當旗袍遇到張曼玉,六十年代的香港恍惚之間移了魂,旗袍的「花樣年華」在另一個時空再度綻放成嫵媚的煙火。在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把女性穿著旗袍的神韻演繹的淋漓盡致。髮髻高挽,身段窈窕。那種東方之美,那種東方神韻,令人嘆為觀止。
  • 香港旗袍,穿出現代女性的知性優雅
    香港,東西文化相容薈萃的摩登都會。說到香港旗袍,就會聯想到經典影片,旗袍可令女性純淨唯美,或優雅嫵媚。
  • 慈善|「香港旗袍記憶」敬老公益活動回顧
    12月19日由香港旗袍會、港漂圈共同發起「香港旗袍記憶」系列敬老公益活動,向香港的老婆婆捐助旗袍、化妝及拍攝定妝照片,幫她們找回美麗記憶,留住美麗時刻
  • 中國的旗袍,給了D&G一記響亮的耳光!
    隨著D&G辱華事件的持續發酵,不僅是國內藝人紛紛抵制,電商平臺產品下架,更是發展到韓國、日本等國家都對D&G的行為感到不恥,D&G在時尚圈幾乎沒有正視中國的發展,對中國元素和審美的文化依舊停留在早期的刻板印象上,而中國的旗袍,恰恰給了D&G一記響亮的耳光!
  • 香港校服歲月:一人一票留下的藍旗袍
    走在香港街頭,偶爾能看到穿著藍色旗袍的女生,旗袍作為校服,在內地鮮少見到,但在香港,卻是一道街頭風景。「談歷史,要讓大家有感覺才行,」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黎耀強翻開新書,指著上面各式各樣的校服手繪如是說。黎耀強手中這本歷經5年打磨的《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於30屆香港書展首日推出,吸引不少讀者。
  • 旗袍秀香港大賽深港澳五天四晚行程
    >行程活動簡介活動對象:全國各地旗袍協會會員,旗袍愛好者,及其親友團主辦單位:香港恆大旅遊集團     香港旅遊發展局2、在旅遊期間全程著旗袍和高跟鞋。 參賽隊員年齡25-60周歲,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或醫生建議不適合戶外運動者。(若隱瞞事實造成嚴重後果,責任自負)評分標準  1、對旗袍服飾的表現及編導意圖的理解。
  • 從《蘇絲黃的世界》看曾經讓人噴鼻血的香港旗袍
    它講述了一名美國帥大叔到香港尋找繪畫靈感,卻偶遇蘇絲黃,從此潛心繪畫變成潛心把妹,不料卻發現妹子是妓女.的故事。但,那又如何,妹子坎坷的身世和複雜的內心世界讓大叔堅信他愛這個好姑娘!        裹著緊身、超短、高開衩旗袍的蘇絲黃,長髮披肩,確實很美,代表了上世紀香港一種獨有的風情。
  • 湖南衛視《擇天記》的她,被稱穿旗袍最美的女演員
    「湖南旗袍俱樂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加入湖南旗袍俱樂部了。這一次她是《擇天記》裡威嚴強大的天海聖后,跟鹿晗演「母子」間的對手戲。三十九歲的陳數飾演這個氣場強大的反派女角色也不違和,只是會讓人生出一點驚詫來:這是那個白流蘇嗎?
  • 中國旗袍 美到極致
    一個石頭 一個故事世上僅此一件 今生與你結緣歡迎關注公眾號:bt_stj (玉石賞玩軒)~~~~~~~~~~~~~~~~~旗袍,充滿靈性的創造,最能體現東方女子之韻味。總之,一個有著優雅氣質的女子,當她雲鬢高挽,淡掃蛾眉,淺施粉黛,輕裹一襲雅韻旗袍,擎一把油紙傘,暗香流瀉,在江南的煙雨濛濛中,嫋嫋而去時,那景象,足以傾城,讓人情不自禁地浮想聯翩……可以說,旗袍對於每一個東方女子都是誘惑無限的,因為旗袍讓東方女子的靜,雅,美,淋漓盡致地展現。身著優雅旗袍的風韻女子,無論走到哪裡,永遠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