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偉大的雕塑家,被強拆了!

2021-02-23 建築vs藝術vs音樂

閱讀本文時,建議您點開音樂,邊聽邊看感受更佳。

此號被封請加作者微信tomzuo1984下曼哈頓依然寒冷無比。雅各布·K.賈維茨聯邦大樓前的廣場前,一位西裝革履、留著一頭幹練的短髮的中年男子振臂高呼:「這真是值得人民歡慶的一天,因為廣場正確地交回給了人民。」他就是時任紐約GSA(美國總務管理局)地區局長威廉·戴蒙德

拆卸「龐然大物」留下的傷疤

就在昨晚,數十位工人在這一帶持續工作了近 10 個小時,他們拆卸、拉鋸、煅燒,直到凌晨 4 點多,他們將廣場上的一件龐然大物肢解押上大卡車往布魯克林某處的一個倉庫

這個 36 米長、3.6 米高的龐然大物在廣場上已經佇立 8 年了,當它在 1981 年被安裝在這個廣場中時,就立刻引起了公眾充滿敵意的批評。這座將廣場一分為二的極簡主義雕塑帶著一副堅定且不妥協的模樣激起了人們的抱怨。很多人都認為它是醜陋的只會招致亂塗亂畫,不僅幹擾了穿越廣場的視線,而且廣場也無法再用來舉行演出活動了

由於民眾要求搬走它的抗議和請願此起彼伏, GSA被迫舉行了一系列公共聽證會。1985 年,就該雕塑的命運,舉行了一次公開審理。法庭上,藝術家的證詞是:傾斜的弧專為該地點設計,無法存在於其他地方。儘管有 122 人作證支持該雕塑,只有 58 人反對,但法官仍舊裁定要除掉它。於是,在 1989 年 3 月 15 日夜裡,這件雕塑被肢解了,扔到了廢鐵廠

這一插曲讓公共藝術特性這一問題浮上了臺面,問題涉及公共對實驗藝術的接受藝術家在執行公共委託時的責任和權利、藝術審查制度以及藝術的目的等。如果藝術作品不是放在相對私密的博物館或美術館之外的公共空間中,那麼其適用的指導方針是不是就不同

在這次事件中,一位參與者認為拆的好,他曾提出質疑:「難道藝術家就該擁有將自己的價值觀和品質強加於不認同他的觀眾的權力嗎?」這件被拆掉的作品的名字叫《傾斜的弧》,作者是美國著名雕塑家理察·塞拉(1939- )。美國著名的藝術和歷史學家羅伯特·休斯評價:「在世界上活著的雕塑家中理察·塞拉是最偉大的。」他的藝術作品以金屬板材組構壯觀抽象雕塑而聞名,是當之無愧的極簡主義大師

理察·塞拉

塞拉在耶魯大學學習藝術之前,曾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家軋鐵廠工作。軋鋼廠的工作經歷對他後來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藝術家本人所說「我在藝術創作中所需要的原料都保存在了我的記憶之中,那些記憶讓我魂牽夢繞。」從 1979 年開始,塞拉一直生活在紐約

布朗庫西作品 《空間裡的鳥》

1964 年理察·塞拉以耶魯大學獎學金去巴黎第一次看到布朗庫西的雕塑時,便被深深吸引:僅僅一條邊緣的線就能暗示雕塑的體積。於是他放棄了繪畫,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陽光下與女性主義藝術家琳達·賓格勒斯討論一下午的主題就是弧線線表示出形在傾斜時的重量。他說:「我想用雕塑的形式讓空間產生變化」。

理察·塞拉作品《時間這件事》

塞拉後來躋身於當代最重要的雕塑家行列,自然是因為其豐富多樣的作品。從 20 世紀 70 年代的後極簡主義基於過程的雕塑,直到更近期龐然大物般的立體構造,都體現了他的成就。他後期的創作,實際上介於雕塑、裝置和建築之間,呈現出一種混合形態,要麼是觀眾可以進入其中的雕塑環境藝術作品,要麼就是對給定空間加以介入幹涉的建築類構造。完成於 2007 年到 2008 年的《開放式》如同迷宮,在空間上令人頗感困惑。觀眾在其中走動穿過時,有些地方的結構立面與他們極為靠近,令其感受到侵害擠壓,而作品的整個內部長度體驗起來令人意外,看似與外在相對精簡的尺寸甚是不符。

理察·塞拉作品

在過去的四十五年中理察·塞拉在歐美國家創作了無數巨大的裝置以及雕塑藝術作品。其中包括 1984 年至 1985 年放置在卡耐基美術館門口的《卡耐基》,1990年出現在冰島的《阿凡嘎》(Afangar),1994 年至 1997 年被古根海姆博物館永久收藏的《蛇》,2011 年亮相多哈的雕塑《第七雕塑》,及在 2014 年位於卡達遮科利市 Brouq 自然保護區內的永久裝置「東方-西方/西方-東方」(East-West/West-East)……他的作品開始廣泛遍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空曠郊野到高聳山巒再到都市廣場,幾乎都能看到塞拉的影子。

理察·塞拉作品《東方-西方/西方-東方》

理察·塞拉作品《Double Rift》

除了雕塑和影像作品,理察·塞拉也曾嘗試繪畫創作。他曾分別於 1995 年和 2012 年在巴黎和紐約舉辦繪畫作品展。而他的繪畫作品也同雕塑作品一樣,都是以簡單的幾何形體作為造型出發點

理察·塞拉作品《Right Angle Prop

理察·塞拉作品《Silence》

基於以上藝術成就,理察·塞拉於 2015 年榮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此獎項是法國政府的最高榮譽,由拿破崙於 1802 年創立

法國大使Gérard Araud表示:在法國藝術的漫長歷史中,理察·塞拉的貢獻不可磨滅。他的風格影響了我們所有的藝術家、藝術史學家和藝術理論者。理察·塞拉的的作品同樣是水漲船高,已達千萬美金。

更多理察·塞拉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繼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偉大的天才雕塑家!貝尼尼作品賞析
    生於1598年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被譽為繼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偉大的天才雕塑家
  • 【2015AArt 藝術走廊】蕭任能/傳統戲偶與當代雕塑的對話
    傳統戲偶與當代雕塑的對話策展人/林揚早期臺灣布袋戲多數在廟會時演出野臺戲,是以迎神謝神祝壽為目的的表演,戲臺周邊總是聚集許多小吃及民俗技藝等等,是最令每個小孩引領期待的盛會。傳統戲偶必須集雕刻,上色,裝飾,服裝等技藝,偶頭的造性更是與傳統佛像有異曲同工的獨特東方美學,於是,我們讓蕭任能的傳統布袋戲偶收藏與他個人的當代雕塑來一場傳統戲偶與當代雕塑的美麗碰撞,是雕塑家本人從喜愛戲偶到深受影響而走上雕塑創作的精彩歷程
  • 臺灣著名雕塑家朱銘:寫意太極系列作品
    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盡在當代雕塑中國雕塑文化領域垂直網際網路推廣平臺
  • 上方美術館秋季新展推當代雕塑 打樣京北藝術園區新範本
    2020年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在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隆重開幕。「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展覽以學術引領市場,致力於打造北京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市場平臺。
  • Ron Mueck是澳大利亞的超現實主義雕塑家
    讓·穆克是九十年代後期開始在雕塑領域展露其藝術天賦,並很快得到藝術界,評論界的關注和認同的藝術家。他的寫實雕塑技巧受到其所從事的商業玩偶製作的影響,在技巧上類似於70年代美國的超級寫實雕塑;在表達上卻又和它有著很大不同。
  • 賈科梅蒂——他的雕塑全球最貴!
    對於任何一個展覽,賈科梅蒂都希望把法國雕塑家介紹給大家。像Raymond Duchamp-Villon,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的兄弟,是一位很優秀的雕塑家,死於戰爭。當賈科梅蒂想要辦一個展覽來介紹法國雕塑家時,他會再版杜尚兄弟的作品。對於賈科梅蒂來說,藝術家生前的作品和逝世後的作品是一樣珍貴的。
  • 美國著名雕塑竟是這樣來的,還是美國最偉大的女演員,太美了!
    眾所周知國內外許多著名景點觀賞的主體是雕塑。當人們走在路上,看到有趣而有特色的雕塑時,他們會停下來合影。如果是著名的雕塑,更容易引人駐足。基於雕塑的欣賞價值,美國曾經花費巨資建造瑪麗蓮·夢露的大型雕塑,供人們欣賞和拍照。
  • 他是日本父親拋棄的美國兒子,卻艱苦奮鬥,娶了電影明星,並成為最偉大的雕塑家
    威風凜凜,震懾四方的偉人雕像從古希臘雕像中的阿波羅、雅典娜,到近代羅丹的思想者、以及數不盡的偉人像,古往今來,雕塑作為重塑精神必不可少的偶像力量,仿佛在說:快來瞻仰我,看啊,我多偉大,多光輝! 直到這個人出現,一切都變了。
  • 氣球狗 | 當世最高價的藝術雕塑
    ,有紅色、藍色、橙色等不同版本,尺寸也不一樣大,最有名一件橙色氣球狗,有10英尺高,重量超過1噸。美國當地時間2013-11-12日,當代最知名的波普藝術家之一傑夫·昆斯創作的橙色巨型裝置作品《氣球狗》在佳士得紐約夜場拍賣以5840.5萬美元成交,創造在世藝術家單品拍賣世界新紀錄,也成為世界上目前最昂貴的當代藝術雕塑作品
  • 索卡·現場丨席時斌—當代雕塑語言新邊境
    大競技場—
  • (展訊)紀念劉士銘逝世五周年:當代雕塑的藝術人生傳奇
    而在創作上,看似笨拙的一種稚氣,卻是最成熟的自在。" 劉士銘 1926年2月8日—2010年5月24日文/張景錢紹武說,「很多大藝術家的一生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劉士銘就是這樣。」他的相貌就不同一般,從小得了「寒腿」病,走路有點拐,他拼命鍛鍊,採用中西各法,結果上半身肌肉纖結,而下半身還不見長。
  • 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爾,羅丹情人亦對手
    她們或許是雕塑家,或許是畫家,還有可能是其他種類的視覺藝術家。但無論她們身在何領域,不變的是她們那令時代驚豔的天賦才能,和那些無論順風逆風,都始終堅持用藝術來表達自我的堅強韌性。 本期主人公是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爾。
  • 2016明天當代雕塑獎入圍藝術家及作品 (一)
    2005,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2010,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獲碩士學位。收藏2010年  瑞士藏家烏裡·希克(Uli Sigg)先生收藏作品《草地》2011年  法國策展人阿蘭·塞拉芬先生收藏作品《你好,留尼旺!》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金秋亮相壹美美術館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10月30日在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現場拍攝的雕塑作品。當日,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北京市海澱區壹美美術館舉辦。他說,從學生到老師,怎麼學,怎麼教是最本質的問題,美術院校在這個過程當中,最基本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其中創造力是美術教育的核心。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科技對雕塑創作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甚至有人質疑數碼技術會不會代替傳統的雕塑技術?在他看來,任何科技都是藝術創作的工具,都代替不了人的思維,代替不了藝術家的本能、情感和智慧。
  • 亞當•比恩——發明新材料的雕塑家
    然而,還有一個更偉大的雕塑材料的發明,使亞當•比恩為世界所知。他在成為雕塑家之後,不滿足於傳統的雕塑材料,潛心研發出一種叫做Cx5的雕塑材料,當將這種雕塑材料推廣向全世界時,Cx5立刻成了「雕塑專用材料」。這種具有熱敏感性和可塑性,受熱後延展性變強,冷卻後又會變的和塑料一樣堅硬。成型後收縮和彎曲很少出現,不會風乾變形和在水中融化,還可以進行溼砂打磨處理。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經典作品亮相深圳
    展覽共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展覽將展出至11月26日。 吳為山先生的作品融合了西方寫實的手法和中國傳統寫意的技法,在不可言說的似與不似之間,重在見人物內在的精神,比如創作了《馬克思》雕像,使馬克思思想的理念得以在21世紀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 活雕塑再現,樂視全球直播在當代MOMΛ
    我演過話劇、創造了造型啞劇、做過人體模特、演過「活雕塑」……我49歲告別長春話劇團帶著全家來到北京,成為最早的「北漂」,因為我覺得啞劇在長春不會有觀眾,我們只能去文化中心演。57歲創作了《活雕塑》,在北京國際藝苑的首演引起轟動,資料被羅丹博物館收藏。
  • 不喜歡電影的他卻被封為當代歐洲最偉大的導演
    今天小編Dr.G為大家介紹一位近代歐洲最偉大的殿堂級導演。他是被譽為「電影詩人」和「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的波蘭電影導演——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說起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相信熟悉電影的人首先會想起他的代表作藍白紅三部曲。因為這三部曲是為他贏得最多榮譽的電影系列。
  • 收藏指南 當代指揮家心中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
    《BBC 音樂》是英國廣播公司旗下的一個有關古典音樂的月刊。它最近在當代活躍在歐美的指揮家中,作了一個「你心中最偉大的交響曲作品」的調查。調查詢問了151位指揮家,讓他們每人列出自己心中最偉大的3部交響曲作品。然後雜誌編輯部進行統計整理,得出了被提及最多的20部作品,根據得票多少排隊,得出了「20部最偉大的交響曲」的指揮家民調結果,刊登在該刊今年九月號。這個排列可以看作是當代主流音樂家對西方龐大豐富的交響音樂寶庫及其當今音樂人口味的一次調查。
  • 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封刀之作:當世最完美的梅蘭芳雕像……
    這座雕塑無論你從哪個角度與他對視,他都以慈祥的目光回應。 整座雕塑就像一部交響樂,主旋律和各個音符高度和諧。 」 是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的 封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