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美術館秋季新展推當代雕塑 打樣京北藝術園區新範本

2020-12-25 藝術中文

2020年9月20日,「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在京北寶隆藝術區上方美術館隆重開幕。

「在上方——當代雕塑邀請展」由上方美術館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展覽以學術引領市場,致力於打造北京最具影響力的雕塑市場平臺。展覽不僅是2020年金秋時節雕塑界的藝術盛事,也將成為京北地區最火熱的藝術打卡點。

時代空間創始人、策展人阿福主持開幕式

寶隆藝術區董事長陳各新致辭

著名雕塑家巴拉特致辭

著名雕塑家章華致辭

上方美術館策展人聞正致辭

展覽展出Bharat Singh、Gurjinder Kaur、Shin Hoyoon、曹雲、陳金慶、程一峰、竇付坤、高孝午、孔景才、申紅飆、王大朋、王立偉、謝遠清、張慧、章華、趙凱等16位雕塑藝術家的137件作品。

此次展覽以豐富的面貌,且從不同維度的形式和風格展現出當代雕塑創作的深度和活力。這也是上方美術館首次嘗試展出當代雕塑,也是疫情以來,本年度京城地區少有的大型雕塑群展。

嘉賓合影

策展人阿福在開幕式上表示,當代雕塑作為現當代藝術的重要版塊,非常適合在寶隆藝術區及上方美術館這樣具有公眾教育意義的場館展出,從而向更多的公眾和市民普及當代雕塑,讓他們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該領域。上方美術館坐落於寶隆藝術園區內,擁有著美好的環境,作為京北為數不多的專業場館,需要向京北地區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展覽,和向周邊乃至全北京的人群提供更好的藝術內容和公眾藝術教育。

開幕式後,參展藝術家和策展人為嘉賓導覽

寶隆藝術區及上方美術館的創始人陳各新也表示,得益於策展人阿福及合作方時代空間的努力,首次嘗試當代雕塑領域便展出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展覽,堅信上方美術館能在當代雕塑領域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和深耕。

展覽現場

展覽首要亮點是在美術館及寶隆藝術區園內展出雕塑家章華的近80件作品。章華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鳳凰中心舉辦了大型雕塑個展,同時得到北京冬奧會奧組會的邀請,在冬奧組委辦公區舉辦了冬奧藝術系列展首展《飛翔的夢·情系冬奧》。其雕塑作品清新、明快、唯美。與那些沉穩、厚重、強調大體量的風格相比,他的作品充滿張揚、流動的大線條,充滿動感,充滿青春的活力。

展覽現場

印度兄妹Bharat Singh和Gurjinder Kaur的作品,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秘恆河邊世代所流傳的動人神話。他們的作品中貫穿著「愛」與「真善美」的主題,形態各異,富有張力,且意象頗具神秘浪漫色彩的異國情調。藝術家對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動人場景等素材進行了捕捉、挖掘和提煉,並通過雕塑這一被稱為「凝固的音樂」的藝術形式將每個精彩的靈感瞬間予以定格,盡顯自己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獨特視角和人文思考。

展覽現場

韓國藝術家Shin Hoyoon是一位擅長用紙為材料製作裝置和雕刻的藝術家,試圖通過紙張和金屬等二維材料來剖析三維社會,此次展出作品為不鏽鋼材質。在Shin Hoyoon的藝術創作形式當中,獨特的是作品的中空結構關係,在似雕塑非雕塑的虛擬之間,當你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時,會讓人對本來熟悉的符號產生記憶上的衝突,雖然終歸塑造的還是你認識的那個符號,但結果卻是給你帶來另一種判斷的可能。

展覽現場

高孝午的《再生》系列,用一種溫和無戾氣的手段,擺脫了他被大量盜版的圖式符號的「前生」,他的「再生」是以鹿、龜、魚、蜻蜓和蜜蜂等大自然中的動物主題,通過放大、誇張與隱喻等轉化的手法,表現自然界的異化與幻生;通過再生的涵義,探尋不同時空下人類生存意義與自然循環的本質聯繫,進而反思生命的價值。

展覽現場

陳金慶的《無住生香》系列,藝術家汲取了中國傳統山水中一些元素,譬如林木,花朵,石頭等,與當代藝術的元素相結合,包括現代感極強的不鏽鋼材質,鎦金的炫亮色彩等。藝術家的作品取向從人物轉向自然界裡的其他生命,比如植物,比如鹿、鯊魚、北極熊等動物。這裡面有的動植物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很豐富的,讓我們回憶起在遙遠的過去,我們曾經與它們共享星球的生機與繁華,共同面對世間的挑戰和無常。而有些動植物則在當今的生態環境中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艱難境地。

展覽現場

作為國內較少有的,一直專注於抽象雕塑創作的藝術家,程一峰的作品形式簡練,卻富有能量的流動。他將空間結構和人內心的心理結構相聯繫,抽象雕塑的特點,在於我們可以在360度,任何一個角度切入,並慢慢深入到作品內部的空間,隨著視角的推移,感受三維空間的形式美感。

申紅飆的作品渾厚、大氣,張力十足,具有超越國界和語言的藝術感染力。他的雕塑作品體現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在人與自然的對話中探尋著人性本真,在借古喻今的對照中表達著人文關懷。他的雕塑中人與動物都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矯情地做作而是率性地寫照。

展覽現場

竇付坤是一個在石頭上玩出「花樣」的雕塑家——錢幣、汽車、線裝書,彼此糾集,在熟悉的外觀下展開內在的解構與重構,展開「不可能的可能」。他用石頭概括當下,自在觀物,關乎生活與自然與自由。竇付坤喜歡站在大文化俯視的角度,對發生在身邊的當下事象以概括,批判的方式展演出普世觀,以及非功利心的人文關懷。

展覽現場

王大朋則擅於塑造靈獸形象,他所雕刻的動物靈氣動人,栩栩如生,溫柔而不尖銳,仿佛剛從森林中走出來,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氣質。多年的創作生涯,他已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個人風格,並在百花齊放的當代雕塑藝壇中,綻放光芒。

展覽現場

曹雲所創造的馬超凡而脫俗,顧盼而生輝,其人像則栩栩如生,溫柔而多情。她致力於對雕塑語言新方向的探索,作品中又有典型的「中國式」的形象元素,並建構了一套新的國人精神世界。

展覽現場

王立偉的作品以 「皮質雕塑 」為獨特存在。這種具有獨創精神的材料選擇和形式表現,以一種柔軟溫馨、更接近生命本體的語言形態,一下子拉開了和硬質的傳統雕塑的距離,使其在當代雕塑領域中獨樹一幟。

展覽現場

謝遠清的「胖子」雕塑的面貌持續有一些年頭了,它們經常得到的評價是「好玩,有意思」,只有少數觀者看穿背後的寓意和隱藏的嚴肅。藝術本來就是一種語言和形式的魅力,既然作者致力於雕塑語言的強化和塑造,觀眾就不可避免首先感受到這一層。在他的雕塑中,飽滿的雕塑形體語言既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雕塑性,也是一層「精神糖衣」,用雕塑軀體來設喻和象徵,使作品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圖像」,讓觀者一目了然,以求在他們的腦海裡留下簡潔的「心象」。

展覽現場

有的藝術家認為需要充當挑起社會爭議矛頭的那個人,來引發大家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孔景才喜歡從當下社會的尖銳問題切入,尋找生活經驗裡的視覺元素,進行解構和重組再現,以此反應社會現狀中的矛盾界點。

展覽現場

藝術家趙凱則選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行雲流水,逍遙自在。趙凱用行雲流水的技法,探索精神層面上生命的溝通和交流,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尋求內心的一方安寧與平靜。

展覽現場

張慧的作品重現的是已逝去的歲月,對往事的追懷,她抒發的是對記憶中的童年以及田園生活的無限懷念。透過她的童真之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共騎青牛嬉笑玩樂,人與人的關係被處理得簡單、和諧,這與現代高度緊張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反差和對比。

展覽現場

上方美術館策展人聞正表示展覽期間,將不定期邀請藝術家出席「藝術對話設計」沙龍活動,為藏家、設計師、雕塑家搭建交流對話平臺;同期,展覽還將不定期開啟「雕塑市場論壇」活動,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策展人、藝術市場專家就雕塑與空間、雕塑市場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為雕塑市場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19日結束。展覽橫跨整個國慶檔,本年度最後一個長假一定要去京北的寶隆藝術區打一次卡。

關於寶隆藝術區

寶隆藝術區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北七家王府街21號,天安門正北25公裡,建築面積40000

平方米,中心街區400米長,50多處獨立藝術工作室。園區配備有美術館、教學樓、藝

術創客中心等文化商業配套交流空間。

關於上方美術館

上方美術館(UPMUSEUM)位於北京北部昌平寶隆藝術區,由寶隆出資建造並獨立運

營的藝術機構。功能涵蓋展覽展示、文化交流、學術研究等。以國際化視野著力於推進

中國藝術與全世界的文化交流。

關於時代空間

時代空間成立於2005年,在北京和廈門設有分支機構,以「中國雕塑藝術領先品牌」為發展目標,以「藝術創造價值」為經營理念,致力於藝術策展、藝術經紀、公共藝術、藝術空間、藝術授權、藝術小鎮、藝術酒店等顧問服務。

時代空間旗下的時代美學館已開設三個實體美學館:時代美學館、澳頭分館和鷺江佲家分館。時代空間與近百位國內外著名雕塑家有著深度的合作關係。近年來,公司連續策劃四屆798公共藝術邀請展並獲獎。

相關焦點

  • 京北藝術新地標,上方美術館推出豐富藝術活動
    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北七家鎮寶隆藝術區的上方美術館,以中國工筆畫和當代雕塑為特色,已成為京北地區最專業的美術館之一。繼「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等展覽後,上方美術館於12月12日連續推出多項藝術活動,為京北的藝術愛好者送上豐富的精神食糧。
  • 新橋美術館有新展開幕啦!
    上海新橋美術館有新展開幕啦!「通玄佳境」展覽將於本周六(7月18日)開幕,此次展覽邀請11位工作生活於上海的國際藝術家參加,共同探討當代語境地理遷移中文化疊合的更新可能性。展覽期間,將同時呈現與此次展覽主題相關的多場藝術活動。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金秋亮相壹美美術館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10月30日在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現場拍攝的雕塑作品。當日,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在北京市海澱區壹美美術館舉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科技對雕塑創作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甚至有人質疑數碼技術會不會代替傳統的雕塑技術?在他看來,任何科技都是藝術創作的工具,都代替不了人的思維,代替不了藝術家的本能、情感和智慧。而改變了時代的數碼科技為大家打開了另一扇窗口,提高了效率,解放了勞動,「作為藝術家,我們要擁抱新事物,擁抱未來,歡迎新技術時代的到來。只有這樣我們的作品才能與世界接軌,才具有無限魅力。
  • 莫蘭迪、坂本龍一、何翔宇——木木美術館2021年新展發布
    新展發布會海報中的莫蘭迪+坂本龍一元素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中國新銳青年藝術家何翔宇——三位藝術家,三場大型個展,揭開了木木美術館2021年度新展的重要版圖11月19日新展發布會上,木木美術館表示其2021年的重要主題將圍繞隔離、自然、遷移等展開,從不同視角審視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創作的本土性、地域性和國際性,以及它們之間漸趨複雜而微妙的關係。
  • 每位收藏家都有一個獨立「房間」,木木美術館夏季新展有意思
    木木美術館(798館)今日啟動夏季新展「一個人的房間」。此次展覽邀請到一批國內極具代表性的收藏家——杜傑、洪豔霞、洪俊伊、李戰豪、劉威、歐陽崑崙、元冰、周小波與周秀麗,將其珍藏的精品傑作與木木美術館館藏一同展出,包括顧長衛的微距攝影作品等許多私人收藏首次呈現於公眾視野。
  • ...挽救老牌藝術學校、央美藝市周刊年度論壇全程直播、中國美術館...
    在秋季大展「鎮院國寶——範寬、郭熙、李唐」中,將同時呈現美術史赫赫名跡、三件北宋山水巨作——宋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最「牛」大展中國美術館新年最「牛」展覽這一次,中國美術館舉全館之力,淘盡家底,力推經典,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國美術作品),及少部分邀約作品共近600件。
  • 新展亮相、新演出開票,讓你的浪漫跨越七夕!
    展覽邀請了近30位活躍的當代藝術家,包括一組特別項目,共計68件(組)作品參展,藝術形式涵蓋油畫、水墨、雕塑、裝置、影像、攝影、拼貼、綜合材料等。 隨著社會變化的加劇,後疫情時代的來臨,當代藝術生成機制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與多元,展覽旨在通過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不同的當代表達,來探究中國當代藝術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如何「積聚」並「生成」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藝術價值。
  • 一周展覽「全紀實」、金鷹美術館首發聲、「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
    新晉私立美術館金鷹美術館發布開館計劃、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發布人事架構調整以及藝術基金會時間表、華藝國際進軍北京後迅速啟動了「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巡展……或許是因為上半年太過於清閒,以至於不太適應當下一周十餘個展覽開幕的節奏。時間從未停止,藝術界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除了將推動藝術界發展的形態和格局的變化,還有很多人在持續做著關於藝術的那些事。
  • 拍賣季必備攻略|蘇富比|趙無極|常玉|當代藝術|拍賣會_網易訂閱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珍品陣容豪華,集結吳大羽、顏文樑、劉海粟、吳作人四位流派領袖的《射戟轅門》、《南湖旭日》、《太湖漁舟》、《坐女人體》,當代藝術由周春芽集大成之作《山石與雲煙》領銜。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預展將於11月27日-12月4日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拍賣時間為12月1日-6日。
  • 追溯德國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南藝美術館「重整德國藝術立場」
    在展覽研討現場,德國學者與南藝美術館副館長分別回應了「澎湃新聞」的提問。1993年,約爾格·伊門多夫(1945-2007),這位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德國戰後藝術代表人物,第一次攜畫作到北京展覽。為了把大型作品運進某賓館畫廊展出,伊門多夫同意卸下畫框,畫布「像桌布一樣」穿過了門框。這場伊門多夫後來從未寫進年表的展覽,卻給了從未見過原作的中國先鋒青年藝術家一次極大的震動。
  • 藝術鄉建|隱於上海鄉間的美術館:阡陌之間,融入當代藝術
    > 立夏剛過,小滿未滿,由可·美術館主辦的「練塘田園藝術季」近日在上海青浦區練塘可·美術館中的可園開幕,展出35位當代藝術家作品。
  • 藝術播報|迭戈壁畫能否挽救老牌藝術學校、央美藝市周刊年度論壇...
    在秋季大展「鎮院國寶——範寬、郭熙、李唐」中,將同時呈現美術史赫赫名跡、三件北宋山水巨作——宋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最「牛」大展中國美術館新年最「牛」展覽這一次,中國美術館舉全館之力,淘盡家底,力推經典,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國美術作品),及少部分邀約作品共近600件。
  • 2016全球建築、雕塑及設計藝術展覽推薦 Antao 看展
    上海 | 外灘美術館展至5月3日 「閒言碎語」是上海外灘美術館2016年度的首檔新展,也是新加坡藝術家張奕滿在中國的首場美術館級別的個人展覽。:作為場所的雕塑,1958-2010」繼2015年5月7日至10月12日在馬德裡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巡展也即將在2016年5月7日至9月25日在柏林漢堡火車站當代博物館拉開帷幕;並且在不久以後,2016年10月20日至2017年2月12日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再次展出。
  • 庫布裡克&當代MOMA藝術園區
    當代MOMA藝術園區當代MOMA藝術園區當代MOMA藝術園區當代MOMA藝術園區當代MOMA藝術園區
  • 當代藝術 國際發展態勢
    >亞洲地區最為活躍的當代藝術酒店博覽會——臺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YOUNG ART TAIPEI 2015於4月24日在臺北喜來登大飯店開幕。本屆博覽會在主展區「YAT展區」之外還為響應亞太地區對攝影作品收藏需求的增長,準備了特別的攝影系列活動「PHOTOEYE」,包括策展人與攝影者的直接對話以及專門的「當代攝影藝術論壇」等活動支撐本屆展會對攝影藝術的關注與推崇。
  • 【市民雲資訊】11月新展駕到!一天看一個也來不及!
    共同的家園——「一帶一路」國家美術作品展張恩利個展:會動的房間新黃金時代——當代藝術雙人展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中國02、新黃金時代——當代藝術雙人展時間:2020年11月8日-2021年3月14日地點:上海藝倉美術館(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場)門票:早鳥票88元,單人票128元
  • ...迭戈壁畫能否挽救老牌藝術學校、央美藝市周刊年度論壇全程直播...
    在秋季大展「鎮院國寶——範寬、郭熙、李唐」中,將同時呈現美術史赫赫名跡、三件北宋山水巨作——宋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最「牛」大展中國美術館新年最「牛」展覽這一次,中國美術館舉全館之力,淘盡家底,力推經典,以牛的形象為主體,展出中國美術館收藏的膾炙人口的名作(包括少量外國美術作品),及少部分邀約作品共近600件。
  • 「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清華展出 再現當代藝術三十年
    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致辭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創始人
  • 贈票 | 紅磚美術館新展「2020+」拉開帷幕
    紅磚美術館新展「2020+」拉開帷幕一分鐘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切換到森林中的玻璃房――象徵著災難性未來的紀念碑,開啟了一扇多維轉換的穿梭門。一臺被解構無指針的鐘臺隕落於地,遊動的雲絲將其緊緊裹託起來,孱弱中蘊藏著生機。
  • 用藝術譜寫一曲「大河唱」:「敘事的黃河」在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
    所以當他聽到銀川當代美術館要舉辦「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大展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就參加了。這也是很多參展藝術家的心情寫照。藝術家代表孫景波致辭2020年9月27日,「生生不息——敘事的黃河」在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總策展人,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用藝術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語言呈現出黃河文化的多層內涵與深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