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指南 當代指揮家心中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

2021-02-19 古典音樂

 《BBC 音樂》是英國廣播公司旗下的一個有關古典音樂的月刊。它最近在當代活躍在歐美的指揮家中,作了一個「你心中最偉大的交響曲作品」的調查。調查詢問了151位指揮家,讓他們每人列出自己心中最偉大的3部交響曲作品。然後雜誌編輯部進行統計整理,得出了被提及最多的20部作品,根據得票多少排隊,得出了「20部最偉大的交響曲」的指揮家民調結果,刊登在該刊今年九月號。這個排列可以看作是當代主流音樂家對西方龐大豐富的交響音樂寶庫及其當今音樂人口味的一次調查。雜誌編輯部只統計了前20位。如果有並列,順序則由編輯部編輯確定。下面是前20:

第一名:貝多芬第三《英雄》交響曲
第二名: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
第三名:莫扎特第四十一《朱皮特》交響曲
第四名:馬勒第九交響曲
第五名:馬勒第二《復活》交響曲
第六名: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第七名:伯遼芝《幻想交響曲》
第八名: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第九名: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愴》交響曲
第十名:馬勒第三交響曲

第11名: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第12名:勃拉姆斯第三交響曲
第13名: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
第14名:西貝柳斯第七交響曲
第15名:莫扎特第40交響曲
第16名: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第17名: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
第18名: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第19名: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
第20名: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 貝多芬第三「英雄」交響曲(克裡斯蒂安·蒂勒曼/維也納愛樂)

 貝多芬獨佔鰲頭,不僅佔據這個排行的第一二名,而且在這二十大中佔有五席,可見樂聖在西方音樂史上的中心地位。他的降E大調第三《英雄》交響曲雄踞榜首不出意外。這部作品不僅在交響樂中,而且在整個西方音樂史上具有開創性和裡程碑式的意義。而緊隨其後的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則被很多專業評論家和愛樂者看成交響音樂作品的珠穆朗瑪峰。他在其創作生涯的「英雄時期」創作的第五(中文媒體中常稱《命運》),第六《田園》,和第七交響曲,排列在第十一到二十位之中。這位在西方音樂史上承前啟後,登峰造極的巨人,實至名歸。毫無疑問,無論再過多少年,無論人們的音樂口味如何變化,他的交響曲作品在全世界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心中的崇高地位,是不可逾越的。



▲ 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馬裡斯·楊松斯/巴伐利亞交響樂團)

 勃拉姆斯四部交響曲全部入選,其中第四和第一進入前十,第三和第二在隨後的十名中。他不愧是在貝多芬所開創的藝術道路上,努力耕耘並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風格,獲得成果豐碩的交響音樂大師。他的四部交響曲都是獨具藝術匠心,音樂性格豐富,結構形式完美的作品,受到歷代指揮家們和音樂評論家們以及廣大愛樂者的普遍喜愛,不出意外。

▲ 馬勒第二交響曲(杜達梅爾/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

 馬勒有三部交響曲入選前十,包括第九,第二排在第四第五位,是在前十名中作品最多的作曲家,甚至超過貝多芬,可能代表了當代音樂人和愛樂者音樂口味上的一種發展和變化。他那部充滿夢縈,牽動心魂與情思的第三交響曲排在第十位,對尤其喜歡這部作品的作者,非常合意。馬勒的十一部交響曲的每一部,都有廣泛的追捧者,可能每個愛樂者心中都有自己特別偏愛的馬勒交響曲作品。今天是實實在在的馬勒時代。他的預言「我的時代終將到來」,早已經實現了。查看任何一個樂團演出季的節目編排,很容易看到,如今一個樂團的音樂會季節,都會包括幾部馬勒作品。一個指揮家如果不將馬勒作品包括在自己的曲目中,不僅會讓人感覺不完美,也讓人懷疑指揮家的能力。

 莫扎特有兩部作品進入前20。他最後的那部C大調第四十一號《朱皮特》交響曲緊跟在貝多芬兩部之後列第三位,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排在第15位。《朱皮特》交響曲通常被認為是莫扎特全部約40部交響曲作品中最偉大的作品,它恢弘的氣勢仿佛預示了貝多芬的到來,而貫穿整部作品的優雅,則是莫扎特音樂中的獨特氣質。第四十號交響曲是莫扎特少有的小調作品之一,整部作品尤其是第一樂章中瀰漫的騷動氣息,也預示著浪漫主義時代的未來,它是莫扎特交響曲中,另一些人心目中的最愛。

▼ 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艾倫·吉爾伯特/紐約愛樂

 另一位有兩部作品進入前20的作曲家是布魯克納。他的第八排在第十三,第七排在第二十。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被普遍認為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也是很多音樂愛好者心目中最偉大的交響音樂作品之一。相對來說,布魯克納的作品並不屬於那些耳熟能詳,讓人過耳不忘的音樂作品行列,但他的交響曲中寬廣的氣息,稠密獨特的聲音質體,悠長而捉摸不定的旋律線,卻讓喜歡他的愛樂者們欲罷不能,越聽越喜歡。

 這幾位偉大的德國和奧地利交響樂作曲家的作品,在前二十中,就佔據了16名。他們的創作和作品跨越從古典時期的高峰(莫扎特)到浪漫時期(貝多芬,勃拉姆斯,布魯克納),再到後浪漫時期(馬勒),構成了當今世界各國音樂會中的基石。這樣的結果看上去合情合理。

 前20中剩餘的四部作品則分別為法國作曲家伯遼芝的《幻想交響曲》,列第七位,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排在第九位。另有民族樂派代表人物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的第七交響曲和蘇聯時期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分別排在第十四和第十七位。這幾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也是多年來世界各國音樂會節目中經常上演的主要作品。蕭士塔高維奇也是這個名單中唯一出生在20世紀的作曲家。

 這個單子中明顯的遺漏是海頓、舒伯特、德沃夏克、舒曼等的偉大交響曲作品。海頓被稱為交響曲之父,他作有104首交響曲。其中最後12部被稱為「倫敦交響曲」,作於莫扎特死後,是他在這個音樂體裁中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他開創的這個偉大音樂體裁,在他的時代被莫扎特發揮到極致,隨後在他的學生貝多芬手上得到革命性發展,並在其後百餘年中取得豐碩累累的成果。如果說海頓可以被莫扎特在前二十中代表,那麼,我所喜愛的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響曲和第九《偉大》交響曲,是可以比肩這個單子中的多部作品的。

 而舒曼的四部交響曲和德沃夏克的九部交響曲中的最後三部,尤其是他那部著名的第九《自新世界》交響曲,應當在20之後不遠吧。

 《BBC 音樂》還給出了這151位指揮家各自的提名,我根據他們的提名,將這20位之後的作品列出來時發現,得票非常分散。151位指揮家投票,如果一部作品被所有指揮家選中,那會得151票。但事實上,排在第一的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僅獲得近四十票,而排在第二十的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獲得七個指揮家的提名。獲得兩票以上但沒有進入前20的作品大概有30部左右,另有約20部作品獲得一人提名,這些作品中不乏現代作曲家的作品。我感覺有點奇怪的是,十九世紀法國作曲家弗蘭克的那部獨特的D小調交響曲,居然沒有人提及。

 由此可以看到,這些專業行家對經典作品不同程度和角度的認知以及偏好的多樣性。可能正是這種多樣性,為我們今天的音樂會和錄音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節目。不過,象我這樣口味保守的愛樂者,讓我掏錢買機票音樂會票去聽音樂會的最大因素,除了樂團和指揮,主要還看演奏的曲目。那些在這個20大行列中的作曲家和他們的作品,無疑是永恆的魔力所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欣賞《莫扎特第四十一交響曲》(尼古拉斯·哈農庫特)。

相關焦點

  • 151位偉大指揮家票選的10大交響曲榜單
    近日,BBC音樂雜誌這次組織了151名指揮家參與投票,選出了世界最佳交響樂前20。
  • 向偉大的指揮家們致敬~《20世紀最偉大指揮家 》作品2CD收藏下載
    《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發行時間:1996-11-26唱片編號:453 254-2類型:錄音室專輯更新日期:2021~02~08);勃拉姆斯(第4交響曲)主要成就: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大師級人物、逝世日期 2004年7月13日 職 業 指揮大師 主要成就 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大師級人物 兩次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錄製的古典音樂唱片被譽為經典逝日:2004年7月13日簡介: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2004年7月13日),二十世紀著名指揮大師之一,生於德國柏林,指揮家埃裡希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20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
  • 音樂使人變得更聰明,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這部作品充滿了靈光乍現的時刻,最吸引人的是精彩的結尾部分,閃閃發光的琴聲和史詩般的號角湧動,直至音樂歡快地結束。
  • 分享 | BBC音樂雜誌: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排行榜(附完整音頻)
    有音樂學習方面疑問,歡迎關注後對話公眾號不過有個值得放下手中的琴,來看一看的是,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出爐啦!20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
  • 揚頌斯談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發此譯文悼念指揮家,並附短序)
    揚頌斯(Mariss Jansons)的職業生涯,從早年在列寧格勒做穆沙皇的助理,到奧斯陸時代的踏實苦幹,再到競逐柏林愛樂的「王位」而中途離場,最終執掌歐洲兩大最頂尖的名團,在當代的指揮臺上,實可謂英雄般的一生。如今人們的哀悼洶湧澎湃,但細思之下,對於揚頌斯的指揮藝術,國內樂迷長久以來的質疑何其之多。
  • BBC 重磅推薦,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樂!
    BBC 音樂雜誌,曾問詢全球151名最頂尖的指揮家,總結出一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榜單,相信這份經典,不會令你失望。1884年在萊比錫首演之後,成為布魯克納第一部攀上歐洲樂壇的名作,作品充滿靈光乍現的時刻,最吸引人的是精彩的結尾部分,閃閃發光的琴聲和史詩般的號角湧動,直至歡快地結束。
  • 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 「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
    ‍‍當「交響之王」與「指揮帝王」相遇碰撞出古典音樂界最偉大的迴響 著名的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  得天獨厚的音樂環境和天賦,以及對音樂的熱愛和極高的自我要求,卡拉揚成長為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更被稱讚為「指揮帝王」。
  • 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傳奇指揮家,他是誰?
    受到多位業內人士高度評價,被多位古典愛好者譽為20世紀最好的指揮家,他是——威廉·福特萬格勒福特萬格勒(1886-1954)是,對20世紀的古典樂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福特萬格勒滿溢獨創才氣的指揮藝術,根基於浪漫時代風格的理想主義傳統,為樂迷詮釋出德奧音樂中的最深刻的音樂內涵。
  • 阿巴多誕辰紀念 | 20世紀三位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他的傳奇永不止息!
    視頻:克勞迪奧·阿巴多的紀錄片《傾聽寂靜》《傾聽寂靜》是一部講述阿巴多的紀錄片電影,通過採訪阿巴多生前的好友、樂手以及阿巴多本人,從多個角度展現了偉大的指揮大師阿巴多的精神世界。不過在這個時期,阿巴多積累了不少演出的經驗,他指導學校的室內樂課程,指揮一些歌劇以及學習了不少20世紀的當代作品。這也為他之後涉獵當代音樂作品做了很好的鋪墊。30歲的阿巴多在紐約的一次指揮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並且獲得了成為紐約愛樂樂團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的機會。
  • 沃恩·威廉斯與他偉大的九部交響曲
    英國音樂的重新回歸是20世紀西方音樂界的一件大事,而令英國音樂得以復興的,少不了埃爾加、沃恩·威廉斯、霍爾斯特、戴留斯、布裡頓等音樂家。其中最能代表英國本土特徵的就是沃恩·威廉斯。沃恩·威廉斯的作品所涉及的音樂體裁廣泛,有交響曲,室內樂,歌劇,合唱,康塔塔,協奏曲,電影配樂等。他格外重視英國民間音樂,經常收集和編輯英國民歌。
  • 聽,「當代貝多芬」演繹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00票價 | 680(VIP)/480/380/280/180/80(學生票)元在線選座  購票更輕鬆*一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演出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晚為準*潘德列斯基|弦樂小交響曲Krzysztof Penderecki|Sinfonietta per archi
  • 連續5天挑戰貝多芬9部交響曲,這個樂團裡最持久的是誰?
    為紀念這位音樂巨擘,B站和青年指揮家&UP主俞潞攜寧波交響樂團即將做一個世界難有的挑戰:連續5天連演9部貝多芬交響曲,並且以全程無損收音直播音樂會內容
  • 交響曲中的《愚人頌》丨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闡釋
    》交響曲中的《愚人頌》——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闡釋(一)因信稱義的告白    儘管是布魯克納最流行的交響曲,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這首第七交響曲有「英雄」的綽號。    因此,布魯克納震顫不僅是開端,而且必須成為整部交響曲的「基座」和「支架」。它要使整部交響曲都處于震顫之中。因為從本質上講,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一直處于震顫之中,並且因為震顫才轉動和生生不息。而且,這種震顫必須喚起我們內知覺的震顫,我們平時忽視的心跳、脈搏、呼籲節奏。震顫,構成布魯克納宇宙的通奏低音。
  • 《未完成交響曲》的兩個樂章分別反映了悲嘆痛苦和希冀光明丨聆聽百部偉大交響曲(16)
    創作有六百多首歌曲、八部交響曲、六首序曲、四十二部室內樂、二十一首鋼琴奏鳴曲和許多鋼琴曲、四首小提琴奏鳴曲、十九部歌劇以及許多舞曲和合奏曲等。他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藝術歌曲上,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而在他創作的交響曲中,《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是最具特色的一部。作品以它獨特的兩樂章的結構、雄偉的氣勢、以及作品所表現出的完整生動的形象,成為了永恆的經典。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這是海頓最後一部交響曲丨如何聆聽《第104號交響曲「倫敦」》?
    其中第7部《第104號交響曲》創作於1795年,本曲命名為《倫敦》交響曲,是19世紀以後的事情,這一名稱並沒有任何的意義。該部交響曲被看成是海頓成熟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下面我們將先從曲式方面逐一分析各個樂章。
  • 強勢進擊 | 盤點20位暫露頭角的女指揮家
    在這個男人絕對統治的領地,即便是一個最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也往往不得不面對比例懸殊的現實。好在以下20位活躍在當今古典音樂舞臺的女指揮家,用她們手中的指揮棒表明她們的藝術成就絲毫不遜色於男性。為此,我們必須向她們脫帽致敬!
  • 英雄交響曲賞析
    下面我們著重就第一樂章一起來聽一聽這部偉大的裡程碑式的交響曲。第四樂章是極快板,變奏曲式,使用了11次波瀾壯闊的連續變奏,貝多芬用連線、32分音符、絢麗多彩的和弦和疾風暴雨般的快速推進,熱情歌頌了偉大的英雄主義的勝利,歌頌了自由和凱旋。天馬行空的風格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後樂曲在一片歡騰中結束。這部交響曲使其早期聽眾無人懷疑貝多芬正在用這首音樂重新界定交響曲的性質。全曲渾然一體、震撼人心。
  • 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欣賞指南
    他的音樂作品除一部序曲和一部弦樂五重奏外均為交響曲,共10部;這些交響曲氣勢巍峨,色彩明朗,兼用古典派貝多芬和浪漫派舒伯特的傳統技巧,以及古代眾讚歌的手法和後期浪漫派的音調,內容多數描寫精神世界;布魯克納他對華格納敬仰備至,3部彌撒曲和第一交響曲在和聲、配器方面深受華格納影響,第3交響曲以華格納為標題,第7交響曲結尾的哀樂是悼念華格納之作;但其作品在生前多遭冷遇,他去世後多年才漸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