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恩·威廉斯與他偉大的九部交響曲

2021-03-03 音樂之友

在許多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心目中,英國作曲家遠沒有德奧意法俄的作曲家那麼耀眼奪目,而常常是被忽視的。但是,這種情況並非偶然。自普賽爾和亨德爾之後,英國音樂在世界上就一直默默無聞。直至19世紀末,這種情況才有所扭轉。英國音樂的重新回歸是20世紀西方音樂界的一件大事,而令英國音樂得以復興的,少不了埃爾加、沃恩·威廉斯、霍爾斯特、戴留斯、布裡頓等音樂家。其中最能代表英國本土特徵的就是沃恩·威廉斯。沃恩·威廉斯的作品所涉及的音樂體裁廣泛,有交響曲,室內樂,歌劇,合唱,康塔塔,協奏曲,電影配樂等。他格外重視英國民間音樂,經常收集和編輯英國民歌。通過對民間音樂的熱愛與研究,沃恩·威廉斯的音樂充滿了獨特的英國風情,被認為是最具有英國本土風格的作曲家。他的一生經歷過兩次戰爭,並曾被授予騎士頭銜。

很多人認識沃恩·威廉斯,都是因為那首經典的通俗名曲《綠袖子》。《綠袖子幻想曲》是沃恩·威廉斯用歌劇《戀愛中的約翰先生》第三幕的一段配樂改編而成。這段配樂的主題,選自一首叫《綠袖子》的英國古老民歌。「作曲時首要的原則,並非玄機或故弄玄虛,而在於回歸人的自然本性。」說這句話的正是沃恩·威廉斯本人,他也切切實實地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以及自然和故土的熱愛統統注入到音樂當中。

比如受到英國著名詩人喬治·梅瑞狄斯的同名詩作有感而作的《雲雀高飛》。讚美雲雀和它靈性的牧歌,以小提琴模仿雲雀在空中起伏翱翔。樂曲以五音調式寫成,旋律的走向與中國傳統音樂頗有相似之處。

《塔利斯主題幻想曲》是沃恩·威廉斯依據英國作曲家託馬斯·塔利斯的合唱曲為基礎創作的樂隊作品。樂曲由三組弦樂隊演奏,在開端悲涼而平靜的引子中,低音弦樂進入塔利斯旋律的第一片段,深厚的弦樂鋪陳開來。接著,弦樂轉入高音區,在簡短的間奏中,兩組樂隊此起彼伏,氣氛沉鬱。這首幻想曲是沃恩·威廉斯最為輝煌的弦樂作品,也是Classic FM名曲殿堂裡的頭牌。

交響詩《在沼澤地帶》寫於1904年,作曲家後來又進行了多次修改。樂曲描繪的是英倫東盎格魯地區沼澤地帶的風光——空曠,寂寥,荒無人煙,僅存的生物頑強地透出勃勃生機,抒發了作曲家對祖國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眷戀。這首樂曲管弦樂配器技法高超,是沃恩·威廉斯深受戴留斯「交響印象」寫作手法影響的致敬之作,也是作曲家早期作品中水準最高的一部。沃恩·威廉斯是一位聲音的詩人,是一位憑藉想像而非依賴理智的作曲家。他在作曲方面最偉大的成就是譜寫了九部交響曲。《大海交響曲》由 一組各式各樣的樂思構成,作曲家用了好幾年才寫完。這是沃恩·威廉斯第一部大型作品,以歌曲的形式開始和結束。

《倫敦交響曲》的結構比前一部交響曲複雜很多,據作曲家本人所說,在他的朋友巴特沃斯的慫恿之下,他試圖將已經寫好的音樂底稿寫成一部關於倫敦的交響詩,並採取交響曲的形式。「一個比這更好的標題或許應該是《一個倫敦人創作的交響曲》,音樂的意圖是自我表達。」如果說《大海交響曲》是沃恩·威廉斯漫長學習生涯的結束,那麼《倫敦交響曲》則是他走向成熟的開始。

《田園交響曲》是一部非常美麗的作品。有評論者認為,《田園交響曲》永遠不是一部通俗的作品,但永遠會有沃恩·威廉斯的崇拜者們認為這是他作品中最動人、最有個性的一部。這部作品是在一戰後問世的。作品中有關戰爭的感情是在平靜中的追憶。

在完成《田園交響曲》十年後,沃恩·威廉斯才開始譜寫《第四交響曲》。這是他交響樂作品之間最長的一段間隔。沃恩·威廉斯談到這部作品的起源是這樣說的:他曾經閱讀過一篇介紹「怪誕節日」的報導,其中描述了一部交響曲,他不記得作者是誰了,於是,沒有任何哲學的、預言的、或政治的根源,《第四交響曲》便從《泰晤士報》的一段文字誕生了。

1945年,《第五號交響曲》問世,人們當時盲目地猜測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了。這不僅是因為作曲家當時已年過七旬,而是作品本身讓人感到無論是音樂上還是精神上都有告別的意味。而如今,人們的看法不同了,《第五交響曲》是沃恩·威廉斯作曲生涯的一個高峰,是他抒情性的終極表現。

當《第六交響曲》首演後,評論家庫克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交響曲作為一種藝術,應該獲得比它已經得到的淹沒之勢更多的喝彩聲,但是我卻不能給這部作品比柴科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結束時更多的掌聲。因為這部作品好像是極端的虛無主義,超過了對柴科夫斯基作品的體驗,人們血管裡的每一滴血液似乎都凝固了。」這種極端的虛無主義,無疑是一次「摧毀性」的體驗。

《南極交響曲》是一部具有特殊力量的作品,即使對沃恩·威廉斯的音樂從未有認同感的人,也會被這十足魔力的音響吸引。雪萊的《解放了普羅米修斯》中的詩句,概括了整部作品的精神:「忍受那懷有無窮希望的痛苦,原諒那比死亡或黑夜更黑暗的邪惡,蔑視那仿佛是萬能的權力,不動搖,不畏縮,也不懊悔。這就是善良的,偉大和歡樂的,美好和自由的,這就是生命,幸福,絕對的權威和勝利。」

《第八交響曲》是沃恩·威廉斯為名為「舒伯特」的管弦樂團而譜寫的,樂團添加了豎琴,同時額外加進了大量的打擊樂器,包括作曲家所熟悉的一些樂器。是一部規模較小,卻精緻幽默的作品。

《第九交響曲》的潛力常常是被低估的,有評論說:「如果你認為這部交響曲有哀歌的含義,那就錯了,沃恩·威廉斯避開了傷感的情調,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篇章。」今天,是沃恩·威廉斯147周年誕辰。讓我們通過音樂來傾聽作曲家的自我表達,感受他筆下的英倫風光,和他深邃的內心世界。

▼掃描二維碼即可購買雪楓老師最新課程

▼掃描二維碼購買書籍,可享超值優惠

▼掃描二維碼可購買「音樂之友」個性購物袋

點擊下列關鍵詞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音樂家:

舒曼 | 帕瓦羅蒂 | 瑪麗拉·喬納斯 | 比奇夫人 | 朱踐耳 | 卡拉斯 | 伯恩斯坦 | 瑪利亞·皮爾斯 | 海菲茨 |西貝柳斯 | 小澤徵爾 | 王羽佳 | 舒伯特 | 陳薩 | 朱亦兵 | 蕭邦 | 傅聰 | 巴赫 | 國王歌手 | 波格萊裡奇 |卡拉揚 | 梅紐因 | 杜普蕾 | 柴科夫斯基 | 譚盾 | 黃自 | 陳其鋼 | 華格納 | 馬勒 | 海頓 | 許斐平 | 霍洛維茨 | 郎朗 | 小克萊伯  | 韓中傑 | 菲利普·格拉斯 | 盛原 | 盛中國 | 小澤徵爾 | 帕爾曼 | 陳銳 | 柏遼茲 | 拉赫瑪尼諾夫 | 貝多芬 | 莫扎特 | 舒伯特 | 馬友友 | 卡拉斯 | 約翰·施特勞斯 | 阿格裡奇 |吉娜·艾莉絲 | 華格納 | 薩蒂 | 勃拉姆斯 | 佩拉西亞 | 俄羅斯五人團 | 波切利 | 魯賓斯坦 | 尼爾松斯 | 多明戈 | 盛原 | 安妮·索菲·穆特 | 傑米·伯恩斯坦 | 張昊辰 | 潘暉諾 | 鮑裡斯·吉爾特伯格 | 克利夫蘭CEO 

其他:

殤 | 小提琴 | 音樂電影 | 大俗曲 | 電影音樂 | 芭蕾舞(一) | 芭蕾舞(二) | 木心 | 卡農 | 賦格 | 平安夜 | 歡樂頌 | 紀錄片 | 餘華 | 霍金 | 最偉大交響曲 | 鋼琴歷史 | 西方音樂史 | 歌劇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 在許多貝多芬同時代人的眼裡,這部《第一交響曲》始終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 收藏指南 當代指揮家心中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
    《BBC 音樂》是英國廣播公司旗下的一個有關古典音樂的月刊。查看任何一個樂團演出季的節目編排,很容易看到,如今一個樂團的音樂會季節,都會包括幾部馬勒作品。一個指揮家如果不將馬勒作品包括在自己的曲目中,不僅會讓人感覺不完美,也讓人懷疑指揮家的能力。  莫扎特有兩部作品進入前20。他最後的那部C大調第四十一號《朱皮特》交響曲緊跟在貝多芬兩部之後列第三位,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排在第15位。
  • 「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個人經歷,都令人印象深刻,這些也都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裡,老師也曾勒令我們把這些圈成知識點、閱讀、背誦。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這也是他最清晰、最深刻的音樂作品之一。推薦版本: Lahti Symphony Orchestra/Osmo Vanska13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8 (1887/1890)布魯克納在這部作品中,用音樂表現了他對塵世的渴望,對天國的憧憬,他的焦慮,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死亡的敬畏
  • 《未完成交響曲》的兩個樂章分別反映了悲嘆痛苦和希冀光明丨聆聽百部偉大交響曲(16)
    創作有六百多首歌曲、八部交響曲、六首序曲、四十二部室內樂、二十一首鋼琴奏鳴曲和許多鋼琴曲、四首小提琴奏鳴曲、十九部歌劇以及許多舞曲和合奏曲等。他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藝術歌曲上,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而在他創作的交響曲中,《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是最具特色的一部。作品以它獨特的兩樂章的結構、雄偉的氣勢、以及作品所表現出的完整生動的形象,成為了永恆的經典。
  • 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 「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
    ,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而九部交響曲代表了他音樂創作的最高成就。  這九部飽含他一生血淚史的交響曲不但是他音樂精華的所在,更是貫串一生初、中、後整個創作期,故而被世人尊稱為不朽之作。  而《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幾乎成為了欣賞貝多芬9部交響曲的基準。無論就其紀念價值還是藝術價值,卡拉揚為我們建立了一個高水平的聆聽標準。  今天,就讓我們在卡拉揚的作品中,欣賞來自貝多芬交響曲的璀璨光輝。
  • (六)卡拉揚指揮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第六交響曲《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交響曲)
    整部作品細膩動人,樸實無華,寧靜而安逸,與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同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貝多芬1792年從波恩來到維也納,在這裡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幾乎都在這裡寫成。貝多芬在維也納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維也納。
  • 連續5天挑戰貝多芬9部交響曲,這個樂團裡最持久的是誰?
    愛, 更「不敢靠近」 被譽為「樂聖」的貝多芬,在其一生中所創作的九部交響曲作品無疑是後代作曲家們望塵莫及的。但人氣最高的是《第九交響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 論偉大 ,在所有交響曲裡面,《第九交響曲》無疑是最偉大的,沒有之一。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貝九都是巔峰一樣的存在。 ——樂團代理首席封霄
  • 音樂使人變得更聰明,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這也是他最清晰、最深刻的音樂作品之一。推薦版本: Lahti Symphony Orchestra/Osmo Vanska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Bruckner - Symphony No.8 (1887/1890)布魯克納在這部作品中,用音樂表現了他對塵世的渴望,對天國的憧憬,他的焦慮,
  • 分享 | BBC音樂雜誌: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排行榜(附完整音頻)
    有音樂學習方面疑問,歡迎關注後對話公眾號不過有個值得放下手中的琴,來看一看的是,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出爐啦!這也是他最清晰、最深刻的音樂作品之一。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這是海頓最後一部交響曲丨如何聆聽《第104號交響曲「倫敦」》?
    海頓創作的12首《倫敦》交響曲是其100多部交響曲中的最高成就。第《104號交響曲》為其中的一首,同時也是海頓生前的最後一部交響曲。該作品是海頓晚期創作風格的代表,也是他交響曲創作積累的結晶。從1780開始他的交響曲漸漸擺脫了宮廷音樂的影響,進而體現出更為廣泛的市民階層思想感情並逐漸具有了比較深刻的思想。他最高成就的交響曲是他的12部《倫敦》交響曲。其中第7部《第104號交響曲》創作於1795年,本曲命名為《倫敦》交響曲,是19世紀以後的事情,這一名稱並沒有任何的意義。該部交響曲被看成是海頓成熟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傑作。
  • 海頓和莫扎特,各寫了多少交響曲?
    莫扎特一共寫了約50部交響曲,其中41部有編號,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曲有7部。他早期的交響曲因受不同音樂風格的影響,而帶有模仿的痕跡,特別是海頓和以斯塔密茨為代表的曼海姆樂派的影響。1781年,海頓與年輕的莫扎特相識,二人相互敬重成了忘年交的好友。兩人相互學習切磋技藝,莫扎特對海頓的創作影響在「巴黎」交響曲中清晰可見。
  • 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第三部交響曲,創作於1803年。說到這部曲子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拿破崙,這個十九世紀初叱吒風雲的法國人。
  • 不可不知的10大交響曲,那部才是你的真愛?
    海頓素有「交響曲之父」之美名,不僅因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響曲,更因為他是真正將古典主義美學中對結構美的追求內化到交響曲形式的第一人。誠然,莫扎特最為人熟知的當屬他的歌劇,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愛是歌劇。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寫了四十一首的交響曲呢!人們總愛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這裡卻想提醒您注意他音樂中深刻的人性描寫。
  • 英雄交響曲賞析
    英雄交響曲賞析《英雄交響曲》分四個樂章,與以往的交響曲不同的是它的規模增加了很多,海頓的後期交響曲演奏時間約為25分鐘,而這部交響曲需要演出45分鐘左右。下面我們著重就第一樂章一起來聽一聽這部偉大的裡程碑式的交響曲。
  • 151位偉大指揮家票選的10大交響曲榜單
    這批世界上最棒的指揮家們選出的第一名,是貝多芬那令人戰慄的《英雄交響曲》。這部原本獻給拿破崙的作品,後來用於歌頌橫掃整個歐洲的革命英雄精神。位於《英雄交響曲》之後的,是貝多芬的另一部作品第九交響曲。莫扎特的第41交響曲《朱庇特》位列第三。馬勒的第九和第二交響曲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這5部《第六交響曲》,每部都盪氣迴腸
    讓人非常驚異的是,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與《第五「命運」交響曲》這兩部大相逕庭的作品寫於同時。 「田園交響曲」是貝多芬少數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貝多芬9大交響曲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此時的貝多芬已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