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天挑戰貝多芬9部交響曲,這個樂團裡最持久的是誰?

2020-12-24 騰訊網

2020年是「樂聖」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誕辰250周年。

為紀念這位音樂巨擘,B站和青年指揮家&UP主俞潞攜寧波交響樂團即將做一個世界難有的挑戰:連續5天連演9部貝多芬交響曲,並且以全程無損收音直播音樂會內容。

寧波交響樂團是一個剛成立5年的樂團,而俞潞指揮也是做出這一嘗試的最年輕指揮家。

做一個這麼艱難的挑戰,

指揮腦子裡在想什麼?

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年輕大集體?

樂團中會有些什麼「小八卦」?

會有鄙視鏈嗎?

他們最喜歡貝多芬的什麼作品?

為了揭開這支年輕樂團的神秘面紗,窺探樂團上臺前的魔幻氛圍,小編在上周突襲了已經進入彩排尾聲的指揮和團員們,希望能夠挖出一些樂團中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除了探討學術問題,我們還探討了團員的關係問題。而且為了迎接這5天馬拉松式的演奏挑戰,團員們還都接受了「誰最持久」小挑戰。

愛,

更「不敢靠近

被譽為「樂聖」的貝多芬,在其一生中所創作的九部交響曲作品無疑是後代作曲家們望塵莫及的。

正如比才所說:「像你一樣,我把貝多芬交響曲置於最偉大之上,最富盛名。帶合唱的交響樂對我來說是藝術的巔峰,無論是誰都無權和貝多芬爭奪』巨人泰坦』的桂冠。

從指揮俞潞到樂團的每一個團員,貝多芬一定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存在。

對於俞潞指揮來說,貝多芬是他「不敢靠近」的精神領袖,「我沒有把他當作是一個平常人。」如果有機會能與貝多芬交流,他也只想問一些專業的問題,例如「很多速度標記到底是什麼意思。」

提到他最喜愛的貝多芬的作品,第一個浮現在他腦海中的就是貝多芬的第五和第九交響曲。

「他的《第九交響曲》中的第四樂章《歡樂頌》,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旋律了···不論是哪一個階層,大家都知道這個旋律,這是流行歌也不一定能夠達到的程度。」

如果你有喜怒哀樂,有對生活的嚮往,對社會的期待,對於世界美好的渴望,你就應該聽他。」而這也是俞潞指揮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帶領著如此年輕的樂團做這個馬拉松式演出的初心。

(我感覺)整個社會都太浮躁了,年輕人的價值觀有些時候是會偏失的。貝多芬可以帶來正確的價值觀。

對於心目中最喜歡的貝多芬作品,團員們雖各有自己的喜好。但人氣最高的是《第九交響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

論偉大 ,在所有交響曲裡面,《第九交響曲》無疑是最偉大的,沒有之一。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貝九都是巔峰一樣的存在。

——樂團代理首席封霄

但於個人喜好而言,他表示:「論完整的交響曲,是《第九交響曲》。論單樂章,就有貝多芬《第三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第四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第五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非常宏大。以及《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非常經典。」

小號王恆一心中的第一選擇也是貝九:

你能聽到從一到八的所有動機。它是一個集合,一個總結。

《第九交響曲》卓越的樂曲編排也是大家喜歡它的一個重要原因。

(貝九)編織龐大,曲目風格聽起來更加豐富,敲起來也更爽。

——定音鼓 徐偉藝

在貝九中,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宣敘調,也就是男低音唱的主題。這就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聲部先拉的。這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因為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忽略了低音提琴,大部分的樂曲都是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當作是和聲樂器或伴奏樂器來用。

—— 低音提琴副首席 錢旭峰

但是他喜歡的是《第六交響曲》。雙簧管首席鄭敏孜的選擇也是貝六。

當然,貝九是最偉大的。但我私心的話,我蠻喜歡貝六,也就是《田園交響曲》。因為裡面有很多是在描寫田園風光,聽起來很舒服,很像在大自然裡面。我特別喜歡裡面的和聲。

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心情,我會喜歡不一樣的曲段。前比較喜歡貝三和貝七的第二樂章,感覺曲調非常深沉,優美。但現在壓力大的時候會更喜歡貝一。因為是最輕鬆,聽起來最愉悅的,也是最簡單的,沒有那麼多的技巧,旋律非常的輕盈。

——巴松副首席 姚雲峰

「鄙視鏈」

絕對不能有

除了大家對於貝多芬的喜好。我們原本還想要八卦一下樂團中的「潛規則」,特別是每個樂器的「樂團地位」,但是團員們內部都極其友愛。

問到「誰最容易摸魚?」「樂團中是否有鄙視鏈?」的時候,大家紛紛表示,沒有,堅決沒有,絕對沒有

特邀圓號首席曾韻就多次提到「奉獻」二字:「每個人都是其中一環,為了別人奉獻自己最佳的音色。

低音鼓也表示:「大家都非常重要,演出排練中都是相互依靠的。每個人會聽著別的樂器來進自己的點,進入旋律中。」

但是,「仰視鏈」是可以有的。

長笛首席陸林鋒分享到樂團中大家的配合:「有的時候我們在演奏獨奏的部分的時候,可能小提琴會看我們一眼。不是說我們發揮失常或者怎麼樣,而是一種欣賞或者鼓勵。

如果是以這種心態的話,會是一種良性循環,相信樂團會越來越好。」

「鄙視鏈」絕對不存在,可低音提琴還是承認了「同情鏈」。「比如會很同情小提琴很辛苦,一直都在拉。」

對於每個樂器的存在感,幾乎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存在感接近滿分,但每個人心目中的C位都各有不同。

作為距離指揮最近的人,小提琴首席無疑是整個樂團的最重要角色。他科普到,最早在樂團沒有指揮的時候,小提琴首席就擔任起了一部分指揮的責任。而他心目中的C位是指揮,除了指揮就是各位首席和定音鼓。

木管的四位則認為樂團C位非自己莫屬了。

「第一我們坐在整個樂團的正中間。而且我們都是獨奏的聲部,是會單獨跳出來的。所以我們會閃亮一點。」雙簧管首席說。

特別是雙簧管,樂團第一個發出聲音的就是雙簧管,因為他負責整個樂隊的調音部分。只要他發出聲音,整個樂團都會向他靠攏。」單簧管首席補充道。

處在樂團最後方的定音鼓,也堅定的認為自己重要性僅次於指揮。「任何打擊樂器都是獨奏家,如果在演出的時候敲錯一下都非常明顯。所有人都會聽到。」

但更多的人則表示C位是難以定義的。

銅管來說,C位一定是小號首席。如果按樂團來說,一定是小提琴首席。就這五天九部交響樂的音樂會來說,肯定是指揮俞潞。

——長號首席張弨

而低音提琴則提到,一個好的交響曲中,C位是會不停轉換的,不然會有審美疲勞。「貝多芬的交響曲就會偶爾給低音提琴一兩段C位。」

這就是

連爬九次

珠穆朗瑪峰!

與樂團總體有愛且相互依靠的氛圍同樣明顯的是,面對這一個馬拉松式演奏挑戰的壓力。

連奏9部交響曲,放在國際上的任何一個樂團,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不完全統計,卡拉揚曾在69歲的時候,帶領已經成立95年的柏林愛樂,挑戰過連續演出貝多芬一到九全集。在2000年,67歲的阿巴多與成立超過百年柏林愛樂聯手演繹過。

而這次是年僅31的年輕指揮,帶領著剛成立五年的寧波交響樂團做出這一挑戰。

用指揮的話說,我們要連續五天之內攀登9次珠穆朗瑪峰,而且不帶導航。我覺得就算帶了導航我也攀登不動。」中提琴首席說到。

將全九部交響曲在連續五場音樂會呈現給觀眾,這對於任何交響樂團,哪怕是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和維也納交響也是一次很大挑戰。更何況是年輕的,只有5歲的寧波交響樂團。

即使是音不算多的小號首席,也會表示這是一個讓人身心俱疲的挑戰:「小號擔任銅管聲部渲染情緒的部分。需要身體力量的支撐,心裡是不能出錯的。」

當然,大家還是抱著一種更加樂觀的心態在面對這樣的挑戰。單簧管首席張偉捷就說到:「我覺得壓力是相對的,壓力越大,成就感越高。

作為樂團指揮的俞潞也說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於智力、腦力、體力、包括財力都是一個考驗。」

成熟樂團會比較有經驗,有演奏技巧。柏林愛樂好比法拉利,已有百年造車經驗,但我們才剛剛開始。但我們不怕挑戰,可以上任何F1賽道去比。

「我不覺得這件事情年輕就幹不了。柏林愛樂不是一天成為柏林愛樂,卡拉揚也不是一天就成為卡拉揚。」

「年輕就是最大優勢。」

而這也是寧波交響樂團為什麼選擇B站的原因。「B站上面的所有古典音樂用戶是最集中的,他的生態很好。」這樣的組合也算是強強聯手了。

貝多芬曾經說過:「一切災難都帶來幾分善。」(註:張方《貝多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在2020年,相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經歷無數風雨之後,聆聽貝多芬的音樂似乎就更具有治癒意義。正如樂團指揮所說,「貝多芬屬於全人類。他讓人成為更好的人。

那個在羅曼·羅蘭筆下「身材魁梧,肌肉發達;個頭矮小粗壯,肩膀厚實,長著一張黑紅的臉。」在我們心中,「扼住命運的喉嚨」的「硬漢」貝多芬,即使在200多年之後,也還為我們的各類創作提供「素材」,不斷地給予我們各種能量。

相關焦點

  • 寧波交響樂團5天挑戰 9部貝多芬交響曲
    俞潞(中)執棒寧波交響樂團。在執棒寧波交響樂團連續5天演奏9部貝多芬交響曲後,昨天(12月17日),青年指揮家俞潞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昨晚(12月17日)演奏的是樂迷耳熟能詳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這部號召全人類團結起來的世界名曲以大合唱《歡樂頌》結尾,寧波交響樂團的精彩演繹盪氣迴腸。演出結束後,觀眾席爆發出長達10分鐘的掌聲和喝彩聲。
  • 5天挑戰9部貝多芬交響曲 寧波音樂人創造歷史
    昨晚,當觀眾耳熟能詳的「貝九」落幕,寧波交響樂團長達5天的馬拉松式演出也正式完美收官。31歲的青年指揮家俞潞站在舞臺中央發出五天來唯一的「聲音」——  「最要感謝的是我們這個國家,如果沒有政府和國家的防疫的勝利,我們不可能在這裡有這樣的創舉。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 5天挑戰9部貝多芬交響曲 寧波音樂人創造歷史
    昨晚,當觀眾耳熟能詳的「貝九」落幕,寧波交響樂團長達5天的馬拉松式演出也正式完美收官。31歲的青年指揮家俞潞站在舞臺中央發出五天來唯一的「聲音」——「最要感謝的是我們這個國家,如果沒有政府和國家的防疫的勝利,我們不可能在這裡有這樣的創舉。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 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 「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
    symphony no.9 in d minor.op.125  貝多芬是音樂史上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而九部交響曲代表了他音樂創作的最高成就。  而《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幾乎成為了欣賞貝多芬9部交響曲的基準。無論就其紀念價值還是藝術價值,卡拉揚為我們建立了一個高水平的聆聽標準。  今天,就讓我們在卡拉揚的作品中,欣賞來自貝多芬交響曲的璀璨光輝。
  • 年輕的彩虹樂團挑戰「貝多芬馬拉松」
    十年前,兩個團體共同誕生於上海音樂學院,後來合唱團因為「神曲」《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爆火,樂團卻遲遲未「出圈」。  目前,彩虹室內樂團成員平均年齡25歲,有學生、銀行職員、飛機維修師等,每周只能擠出一天時間排練。但他們最近卻幹出一件大事——用三場音樂會演完貝多芬九部交響曲。12月26日、12月27日、1月3日,他們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帶來一場貝多芬馬拉松。
  • 張亮執棒上海愛樂樂團推出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即將亮相...
    原創 主持人小鈴 經典947在今年5月31日的經典94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上,旅奧指揮家張亮攜手上海愛樂樂團帶來了一場「貝多芬的音樂派對」,奏響了《英雄》、《命運》、《田園》、《舞蹈的頌讚》等深入人心的貝多芬交響樂作品,紀念這位「樂聖」誕辰250周年。
  • 挑戰五天九部「貝多芬」,古典樂迷B站「追劇」
    新京報訊 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12月16日)之際,B站聯合指揮家俞潞及寧波交響樂團,開啟了一場為期五天的貝多芬九部交響樂連演音樂會。作為主辦方,B站對音樂會進行了全程獨家直播。據悉,這是亞洲指揮家和亞洲樂團第一次對這項古典樂屆的「馬拉松比賽」發起挑戰,樂團指揮俞潞是全球嘗試這一挑戰最年輕的指揮家。而用直播的形式呈現,在全球範圍內也屬首創。今晚(12月17日),寧波交響樂團將與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共同上演本次直播挑戰的最後一場: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回憶」中的貝多芬交響曲
    在貝多芬上,Memories雖然沒有明說,但一直側重在一些指揮大師的貝多芬交響曲錄音全集的出版,積累一定的時間,就有了一些成果。這套庫塞維茨基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是即將發行的品種。庫塞維茨基是從沙俄帝國走到美國的指揮家,是波士頓樂團的音樂總監之一,對波士頓樂團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他也是伯恩斯坦的導師,是美國在20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補過十歲生日,新樂季將演貝多芬全部9部交響曲
    2010年3月31日,這支年輕的樂團集結於國家大劇院的穹頂下,時光荏苒,一路走來已是十年。在最初的計劃裡,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2020/21樂季長達18個月,陣容空前,疫情卻打亂了一切。昨天下午,在樂迷們的見證下,樂團終於補辦了遲來的十周歲生日,並正式公布了原定於今年3月發布的2020/21樂季演出計劃。
  • 貝多芬不可不聽的交響曲《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
    今兒,小睿我給大家推介的《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這個版本是迄今為止個人感覺演奏和錄製最好的版本,是由維也納愛樂演奏的,指揮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2004年7月13日)是二十世紀著名指揮大師之一。
  • 挑戰五天九首「貝多芬」 B站成為古典樂迷聚集地
    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12月16日)來臨之際,B站聯合指揮家俞潞及寧波交響樂團,開啟了一場為期五天的貝多芬九部交響樂連演音樂會。作為主辦方,B站對音樂會進行了全程獨家直播。據悉,這是亞洲指揮家和亞洲樂團第一次對這項古典樂屆的「馬拉松比賽」發起挑戰,樂團指揮俞潞是全球嘗試這一挑戰最年輕的指揮家。而用直播的形式呈現,在全球範圍內也屬首創。今晚(12月17日),寧波交響樂團將與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共同上演本次直播挑戰的最後一場: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
  • 挑戰五天九首「貝多芬」,B站成為古典樂迷聚集地
    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12月16日)來臨之際,B站聯合指揮家俞潞及寧波交響樂團,開啟了一場為期五天的貝多芬九部交響樂連演音樂會。作為主辦方,B站對音樂會進行了全程獨家直播。  據悉,這是亞洲指揮家和亞洲樂團第一次對這項古典樂屆的「馬拉松比賽」發起挑戰,樂團指揮俞潞是全球嘗試這一挑戰最年輕的指揮家。
  •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Symphonie No 9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D小調)又稱《合唱交響曲》。這是由於它的終樂章(第四樂章)採用了混聲四部合唱。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次演出時由貝多芬本人指揮。已完全喪失聽覺的貝多芬背對著聽眾,聽不見聽眾異常熱烈的反應。當女中音歌唱家恩格請貝多芬面向聽眾後,掌聲變得更為熱烈。《第九交響曲》共四個樂章。前三個樂章由管弦樂隊演奏。第一樂章適度的快板,莊重,D小調,2/4拍,採用奏鳴曲式。後兩個樂章的順序與以往的慣例相反。
  • 加德納論貝多芬交響曲
    或遲或早,任何一個貝多芬的闡釋者都必須面對速度這個重大問題。在貝多芬的談話記錄和同時代的報導 裡,貝多芬非常懷疑當代的演奏家是否具有實現他的要求的能力,因此他很歡迎節拍機的發明。先不管他那個節拍機是否有時會有問題,貝多芬頭腦中所聽到的速度比一個龐大的樂隊在有回聲的演奏廳、在正常情況下所能奏出的要快。有這樣的證明, 當貝多芬面對一個比他要求大得多的樂隊時,速度就降了下來, 這使他很煩惱。
  • 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挑戰貝多芬全集音樂會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交響音樂會首場演出。(陳挺 攝) 本報訊(記者林旻 通訊員姚棟)昨日起至12月17日,連續5天演奏9部貝多芬交響曲,寧波籍青年指揮家俞潞和寧波交響樂團正在進行一項在國內史無前例的音樂挑戰。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在今年的「經典947鉅獻光明·如實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中,貝多芬的作品也將貫穿兩天的音樂會,第二天的大舞臺更是以「貝多芬的音樂派對」為主題。」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中,從第三部開始的每一部都堪稱精品。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片段,由「命運動機」交織堆砌而成這是否有據可考我們不得而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動機因為和摩爾斯密碼中「V」(嘀嘀嘀嗒)節奏相同而又聲名鵲起,象徵了戰勝逆境並最終取得成功。此後,有人稱之為「最崇高的聲音,傳入全人類的耳朵」。
  •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App中文版3月5日上線
    DG唱片公司聯合Touchpress開發的古典音樂App——貝多芬第九交響曲(Beethoven’s9th Symphony)英文版於
  •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賞析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又稱《命運交響曲》。整部作品表達了人類積極進取不被現實所壓迫的奮鬥精神,將英雄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貝多芬揭示的「通過鬥, 達到勝利」是指從黑暗到光明, 從苦難和鬥爭上升為歡樂和勝利。表達了作者「通過鬥爭,獲得勝利」的光輝思想。樂曲的開頭個4個FF音符 更是形象印證了「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