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似「過氣」的降糖藥,到底能不能用?

2020-12-23 閃電新聞

不想錯過每日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內分泌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從一則病例看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應用!

病例速遞

患者男,42歲,因「口乾多飲多尿2年」就診。

患者2年前確診2型糖尿病(T2DM),目前使用預混胰島素(早36U,晚30U皮下注射),同時口服二甲雙胍片1.0g,每日2次,空腹血糖10~12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3~15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8.8%。

既往高血壓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史,服用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壓,血壓達標。查體:身體質量指數(BMI) 24.5kg/m,肝腎功能未見異常,饅頭餐試驗見表1。患者C肽水平提示嚴重胰島素抵抗,加用吡格列酮15mg,每日1次配合基礎-餐時胰島素強化治療,血糖下降後逐漸停用皮下注射胰島素,只口服吡格列酮30mg QD、二甲雙胍1.0g BID,空腹血糖7~7.5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10mmol/L,體重無明顯變化。複查饅頭餐試驗見表2。

表1使用吡格列酮前饅頭餐試驗結果

表2使用吡格列酮後饅頭餐試驗結果

可以看出,在患者的治療中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吡格列酮起到了改善胰島素抵抗、明顯降低血糖的作用。TZDs以增加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而「出道」,前途無量,因為它可以解決T2DM經典的病理生理機制——胰島素抵抗(IR),使HbA下降0.7%~1.0%(去除安慰劑效應後),單獨使用時不導致低血糖。在風頭正勁的各種新型降糖藥的光環下,TZDs似乎顯得暗淡無光了。

難道臨床上TZDs就不能用了嗎?

TZDs不應被「束之高閣」

TZDs的安全性問題頗受爭議,而其某些治療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ADOPT研究表明,TZDs被用來治療T2DM,療效甚好,與二甲雙胍和格列苯脲相比,羅格列酮維持血糖控制的時間更長,更顯著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和胰島β細胞功能。此外,TZDs也被用來治療與IR相關的代謝症候群、多囊卵巢症候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對於糖尿病前期人群,TZDs還可逆轉血糖代謝紊亂進程,預防糖尿病發生。

大家也知道,TZDs是胰島素增敏劑,那TZDs是如何增敏胰島素的呢?

有這樣一類核轉錄因子,叫做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其家族成員中有三種亞型,其中PPAR-γ主要分布於脂肪組織。PPAR-γ專職負責調節與脂質和糖代謝有關的基因,不過它不能單幹,得靠「配體」激活。TZDs就是PPAR-γ的配體,二者結合後,開始調節脂蛋白脂肪酶、脂肪酸轉運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體-1相關目標基因的表達。這樣的後果是,促進脂肪組織儲存游離脂肪酸(FFA),從而降低血漿FFA濃度和肝臟內FFA的蓄積,要知道FFA是IR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FFA減少可明顯增強骨骼肌、脂肪胰島素敏感性。

此外,TZDs還可增加葡萄糖轉運子4的表達,以及通過增加胰島素敏感的脂肪因子基因的表達等途徑改善IR。

理性看待TZDs心血管安全性

目前,臨床應用的TZDs藥物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如果不是2007年Nissen的Meta分析,TZDs也不會被推上風口浪尖。該分析發現,羅格列酮較安慰劑顯著增加心肌梗死風險,而心血管死亡風險的增加也達到了有統計學差異的臨界值。2010年美國對羅格列酮採取了銷售限制,歐洲藥品管理局也基於同樣的數據將羅格列酮撤出歐洲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這項Meta分析存在局限性,比如納入的是短期而非長期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結果,不是基於患者個體化資料的分析,而且它對納入的隨機對照試驗未做到嚴格的質量評價程序,未對是否存在發表偏倚和其對結論的影響給予說明,未進行異質性檢驗和敏感性檢驗等等。

直到2009年6月,評價羅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為終點的隨機對照研究RECORD研究終於出爐,才明白是誤會一場。RECORD研究表明,與二甲雙胍加磺脲類藥物聯合治療(對照組)相比,羅格列酮組發生主要終點(心血管住院或心血管死亡)的風險與對照組無統計學意義,在美國FDA要求的重新審查中,羅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再次被驗證,這使得2013年11月美國FDA放寬了對羅格列酮製劑的處方和銷售限制。

隨後BARI 2D研究還發現,羅格列酮顯著降低複合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發生風險(HR 0.72;95%CI 0.55-0.93,p=0.01)以及卒中的發生風險(HR 0.36;95%CI 0.16-0.86,p=0.02)。儘管如此,作為事後分析的BARI 2D研究結果還須謹慎對待。

與命運多舛的羅格列酮不同,吡格列酮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一路坦途」。PROactive研究顯示,對於合併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吡格列酮組顯著降低次要終點(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卒中)的風險(HR 0.84;95%CI 0.72-0.98,p=0.027),在研究結束後隨訪7.8年首要終點和主要次級終點(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或卒中)均無顯著性差異。IRIS研究同樣表明,在近期發生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胰島素抵抗的非糖尿病患者中,吡格列酮可降低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肌梗死風險(HR 0.76;95%CI 0.62-0.93,p=0.007)。

基礎研究顯示,TZDs改善內皮細胞功能,抑制血管細胞增殖及遷移,減弱炎症反應,增加斑塊穩定性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這與上述臨床研究結果一致——TZDs總體上並未增加T2DM患者心血管風險,研究提示吡格列酮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發生風險,同時幹預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降壓、降低甘油三酯、將有害的小而密的LDL轉化為大而上浮的LDL等),帶來潛在的心血管獲益。

不良反應的那些是是非非

最讓臨床醫生擔心的,莫過於TZDs引起的不良事件,也讓醫生用起藥來畏手畏腳。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引發的這些不良事件有所差異,我們還需有清醒的認識:

體重增加

多個研究均證實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帶來的體重增加,尤其是聯合胰島素治療時。但有限的體重的增加是與降糖的療效相關的並促進內臟脂肪向皮下脂肪轉移。正如PROactive研究所示,即使伴隨有體重增加,使用吡格列酮的患者仍然可以得到心血管獲益。

骨折風險

羅格列酮與吡格列酮均造成骨折風險升高,主要發生於絕經後女性,部位位於手足的遠端長骨,且與創傷相關。這與TZDs對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調節骨代謝的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響有關。

水腫及心衰風險

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均可引起水腫,5%~10%的吡格列酮單藥治療患者發生水腫,與劑量相關。這可能與TZDs引起的血管緊張度下降從而引起鈉瀦留有關。體液瀦留可能會導致心力衰竭的進展,在RECORD研究中,羅格列酮組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和死亡發生風險是對照組的2倍;在PROactive研究中,吡格列酮組和安慰劑組發生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分別為5.7%和4.1%。

膀胱癌風險

吡格列酮存在增加膀胱癌風險的可能,但尚存爭議。這個說法起源於2011年法國衛生監督管理局發表聲明表示懷疑吡格列酮有發生膀胱癌的可能性,GPRD研究也給予了佐證。但多個大型長期(10年)隨訪研究並未發現吡格列酮增加膀胱癌發生風險。儘管如此,美國FDA仍然提醒注意吡格列酮引發的膀胱癌風險。

TZDs的合理應用是關鍵

作為經典的胰島素增敏劑,TZDs擁有良好的降糖療效和降糖外獲益,且花費較少,和其它任何藥物一樣,除治療作用外都可能有某種不良反應,在臨床應用時,我們需要揚長避短,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證、選擇合適的人群、權衡獲益風險比,對於TZDs:

心血管疾病不是TZDs的絕對禁忌症,僅紐約心臟學會心功能分級Ⅱ級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嚴重骨質疏鬆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及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用藥前檢測肝功能,活動性肝病或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2.5倍禁用;

小劑量起始,在有效治療的前提下,儘量使用低劑量的TZDs;

使用TZDs發生液體瀦留的患者,可以聯合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

參考資料:

1.張潔,王戰建.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國證據[J].藥品評,2015,12(5):23-26.

2.Nanjan MJ,Mohammed M,Prashantha Kumar BR,et al.Thiazolidinediones as antidiabetic agents:A critical review[J].Bioorganic Chemistry,2018,77:548-567.

3.楊義生,陳家倫.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分子機制[J].中國糖尿病雜誌,2002,10(5):295-297.

4.Kahn SE,Zinman B,Lachin JM,et al.Rosiglitazone-associated fractures in type 2 diabetes:an Analysis from A Diabetes Outcome Progression Trial(ADOPT).Diabetes Care,2008,31(5):845-51.

5.DREAM(Diabetes REduction Assessment with ramipriI and rosiglitazone Medication)Trial Investigators,Gerstein HC,Yusuf S,et al.Effect of rosiglitazone on the frequency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r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6,368:1096.

6.Home PD,Pocock SJ,Beck-Nielsen H,et al.Rosiglitazone evaluated for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oral agent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RECORD):a multicentre,randomised,open-label trial.Lancet.2009,373(9681):2125-35.

7.Bach RG,Brooks MM,Lombardero M,et al.Rosiglitazone and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Bypass Angioplasty Revascularization Investigation 2 Diabetes(BARI 2D)trial[J].Circulation,2013,128(8):785-94.

8.陳燕銘,唐喜香,曾龍驛.再評羅格列酮的心血管安全性[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4,30(006):456-459.

9.Dormandy JA,Charbonnel B,Eckland DJ,et al.Secondary prevention of macr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PROactive Study(PROspective pioglitazone Clinical Trial In macrovascular Event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5,366(9493):1279-89.

10.Kernan WN,Viscoli CM,Furie KL,et al.Pioglitazone after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 Engl J Med,2016,374(14):1321-31.

11.安毅,李健.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2010(02):92-96.

12.DeFronzo RA,Inzucchi S,Abdul-Ghani M,Nissen SE.Pioglitazone:The forgotten,cost-effective cardioprotective drug for type 2 diabetes[J].Diab Vasc Dis Res,2019,16(2):133-143.

13.ADA.The 2020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20;43(Supplement 1):S1-S212.

14.陳莉明.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認識[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4,34(10):947-951.

15.侯文芳,肖文華,洪天配.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對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謝的影響及其機制.中國糖尿病雜誌[J].2013,21(7):666-668.

16.賈偉平等.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8;10(1):4-67.

17.Garber AJ,Handelsman Y,Grunberger G,et al.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殺人只用一顆降糖藥?降糖藥不可隨意服用
    《隱秘的角落》劇中截圖電視劇《隱秘的角度》中男教師張東升殺妻,只用了一顆降糖藥格列美脲
  • 阿卡波糖——符合國人飲食習慣的降糖藥
    降糖藥物種類繁多,各有特色隨著多年來跟糖尿病鬥智鬥勇的積累,我們也有了很多應對糖尿病的方法。對於飲食和生活習慣改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各式各樣的胰島素針劑,還有很多方便口服的降糖藥物。
  • 男教師殺妻,只用了一顆降糖藥:《隱秘的角落》裡藏得最深的殺人手法,看完一身冷汗!
    看到這,你可能特別想衝進劇裡告訴徐靜:「這顆藥就是毒藥,千萬別吃!」狡猾嚴謹如他,怎麼可能讓徐靜輕易出現中毒症狀,讓警察懷疑到自己頭上呢?用一種看似正常、劑量不大的藥,偽裝成突然發病、意外溺水,才是最「安全」的殺人方法。水產廠失火後,葉隊和一行警察來到張老師的辦公室,又一次問起朱朝陽的情況。
  • 新型降糖藥利拉魯肽類,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減重降壓降脂
    而另外一類降糖藥,利拉魯肽、貝那魯肽、艾塞那肽、度拉糖肽、利司那肽等,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尤其是對利拉魯肽。這一類新型的降糖藥,就叫做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顧名思義就是激動胰高糖素樣肽1的受體,發揮和胰高糖素樣肽1相同的降血糖作用。看起來和列汀類藥物有點相似。
  • 報告稱:糖尿病患病率升高 降糖藥市場多年保持增長
    中新網廣州4月21日電 (蔡敏婕)醫藥健康領域的數據信息服務平臺米內網21日發布消息稱,內地公立醫院渠道的降糖藥市場連續多年來保持增長,目前已經突破510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內地降糖藥市場近年來保持增長,一方面是因為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新型降糖藥進入2017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其中2型糖尿病降血糖新藥增加8個。
  • 胰島素比口服降糖藥副作用大?這一篇解釋得太走心了
    胰島素比口服降糖藥副作用大? 關鍵詞 >> 降糖藥
  • 降糖藥種類多?這5種常見藥物要分清,不是只有口服藥
    因為每一種降糖藥都有著相應的功效,並且還存在一定副作用,這就要根據患者的情況來進行不同藥物的選擇,否則也會影響到患者對疾病的控制效果。糖尿病常用藥物都有哪些?1、曲格列汀曲格列汀藥物是一種常見的進口藥,這種藥物是比較可靠的降糖藥,在每周口服一次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穩定控制血糖,並且曲格列汀的用藥方法比較方便,沒有痛苦,是降糖效果比較好的一種藥物。
  • 一文梳理:新型降糖藥的那些心腎獲益|用藥知識
    SGLT2i能夠抑制SGLT2減少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腎糖閾),增加尿糖排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因此SGLT2i的降糖作用與血糖水平呈依賴性,臨床上應用很少導致低血糖。 新型降糖藥使用方法一覽
  • 自行停藥有風險,這些藥不能說停就停!
    大多數人在用藥時,由於害怕不良反應,因此一旦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便會選擇立即停藥。其實,對於某些特殊的藥物,即使治療效果已經達到,也不能驟然停藥,否則可能釀成大禍!今天,安安就給大家介紹那些不能說停就停的藥物!
  • 得了糖尿病,能用胰島素嗎?若非3種情況,就別費事兒了
    糖友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是注射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有不少糖友在兩者之間糾結,這兩種控糖方式到底有何區別? 其次,胰島素與降糖藥使用方法不同。口服降糖藥儲存方便且按醫囑要求口服即可,而胰島素需冷藏保存且要經皮下注射。
  • 降糖藥治療心力衰竭:勃林格/禮來SGLT2抑制劑Jardiance(恩格列淨...
    2020年06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勃林格殷格翰-禮來糖尿病聯盟近日公布了SGLT2抑制劑類降糖藥Jardiance(中文商品名:歐唐靜®,通用名:empagliflozin,恩格列淨)心力衰竭III期EMPERIAL項目的完整數據。
  • 除了頭孢,這些藥也不能與酒同服!
    請做一個選擇題:01喝酒後,以下哪些藥不能吃?A、感冒藥、降壓藥、抗關節炎藥B、止痛藥、抗抑鬱藥、抗過敏藥C、ABD中提到的所有藥都不能吃D、抗心絞痛藥、降糖藥、安眠藥正確答案是——C,選項中提到的所有藥都不能與酒同服。???
  • 在這4 個時間段服藥,降糖效果更好
    降糖藥物種類較多,降糖機制不同,有嚴格的服藥「時間表」,而這卻也是糖友常常忽略的盲點。這類藥物能使飲食中的澱粉無法正常分解為葡萄糖,從而發揮降糖作用。磺脲類如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喹酮,應在餐前 30 分鐘服用,一般每日服藥 2-3 次。這類藥物在飯前 30 分鐘服用,待食物到達小腸開始消化吸收時,血藥濃度正好達到峰值,可以充分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
  • DPP-4抑制劑,日本口服長效降糖藥曲格列汀
    4.降糖效果降糖藥的效果是因人而異,為了證明曲格列汀的降糖效果,官方一共做了四次臨床試驗。4.1初治人群如果您剛查出糖尿病,第一次臨床試驗的結果能給您提供一些參考。如下表,人群每周一次餐前服用曲格列汀100mg,服用12周,相對於服用安慰劑組觀察到了明顯的糖化血紅蛋白下降,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也明顯下降。
  • 這些藥也能降血糖?一張表就看明白| 用藥「泌」訣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長期藉助西藥降糖藥控制血糖。目前國際上統一認為西藥仍然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但其存在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如最常見的降糖藥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服用後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便秘等,長期使用需監測腎功能,以防發生乳酸性酸中毒。
  • 快走,到底能不能減肥、降血糖?和慢跑相比,哪個效果更好?
    因此,為了健康、為了好的身材,很多人都加入到了運動的隊伍中去了,而有句話說百練不如一走,快走的這種鍛鍊方式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還可以自己調節,深受很多人的喜愛,那麼,快走到底能不能減脂瘦身降糖呢?快走,不僅能夠加快脂肪的消耗,還能促進細胞利用胰島素,對於減肥和降糖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
  • 除頭孢外,這4種藥也不能沾酒,你還在犯嗎
    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要吃了藥,不管是紅酒啤酒還是白酒,在停藥的一到兩天內都是不適宜喝酒的。酒中的乙醇不但會加速藥物體內代謝,降低療效,而且長期飲酒引起肝功能損壞,更會誘發藥品的不良反應,嚴重可致死。為了自身的健康安危,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些藥,吃了可千萬別再喝酒了。
  • 糖尿病吃二甲雙胍和伏格列波糖,體重降了10斤,需要減藥停藥嗎?
    二甲雙胍能夠從多個方面加強血糖的控制,起作用機理包括抑制肝糖元異生,促進改善組織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正確對葡萄糖的代謝利用,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等,是臨床上用藥安全性高,可以長期用藥,用藥範圍廣的經典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這個藥物既能加強空腹血糖控制,對於餐後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優先選擇的降糖藥之一。
  • 空腹血糖6.8,要不要服用降糖藥?如何把握藥物幹預的啟動時機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空腹血糖6.8mmol/L,要不要服用降糖藥?這是很多發現高血糖的人最常問到的問題。對這個問題不是簡單地用「要」或「不要」就能回答的,需要做具體的分析後再做決定,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 癌症患者能不能吃中藥?天然中藥不傷肝腎?這些藥物傳言是真的嗎
    #百裡挑一#在門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患者問:這個中藥能不能吃那個西藥能不能服?這些是否食物吃了會有影響嗎?有腎病科的患者會問到:聽別人說吃藥最後會導致腎衰竭、尿毒症,醫生你少給我開點藥吧!也有糖尿病患者認為打胰島素會產生依賴,導致內臟逐漸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