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汕頭特區如何迎頭趕上?中共汕頭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提出——久久為功推進「1146」工程
金羊網 2020-12-03
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牢牢把握新時代汕頭經濟特區的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
中共汕頭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會場 方淦明 攝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趙映光、通訊員郭燁
11月30日,中國共產黨汕頭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在汕頭市委會議中心召開。會議動員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譜寫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新篇章。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牢牢把握新時代汕頭經濟特區的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思考謀劃,找準自身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拿出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舉措,努力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深刻認識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要特徵,辯證把握「危」與「機」,科學研判「時」與「勢」,開拓進取、開創新局,推動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深刻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協調為標準尺度,以綠色為必然要求,以開放為必由之路,以共享為根本目的,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會議強調,要以「1146」工程為抓手。
其中,第一個「1」是指要堅持黨建引領,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講政治抓政治、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強基礎、抓反腐樹正氣,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第二個「1」則是要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以深化改革服務構建發展新格局,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統籌推進一批重大改革,形成一批系統性突破性改革創新成果。以擴大開放為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支撐,加快建設國際優質農產品、消費品進口集散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創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雙區建設」「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支持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深化深汕深度協作機制,積極推動汕潮揭都市圈發展,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注入強大動力。
「4」是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大做強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文旅產業、現代農業4個新興支柱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和有效投資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石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技術改造、品質提升和品牌創建,推動紡織服裝、工藝玩具、化工塑料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加快省實驗室、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建設,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賦能提質。
而「6」則是要明確工作重點,突出6個著力點,為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提升綜合交通功能,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在強化綜合服務功能上邁出新步伐。二是全力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創新惠僑利僑政策,打造華僑精神家園,加強對外宣傳推介,在凝僑心聚僑力護僑益上作出新探索。三是牢固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建設新型智慧之城,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下移社會治理重心,在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徑上展現新作為。四是保障改善民生,完善民生實事辦理制度,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打造區域教育、醫療、文化、商貿「四個高地」,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達到新水平。五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啟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動城鄉文化協調發展,用堅定的文化自信培根鑄魂,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六是統籌做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平安汕頭」「法治汕頭」建設,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上取得新成效。要全力以赴當好東道主、辦好亞青會,集中資源力量,不折不扣完成籌辦各項任務,真正把「主辦權」轉化為「發展權」。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