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倫「微拍堂」第三期古籍善本專場圖錄

2021-02-12 伍倫拍賣

拍品總數:19件

預展時間: 即日起—2021年1月2日22:30

拍賣時間:2021年1月2日(周六)22:30—1月4日(周一)22:30

展拍地點:微拍堂「拍賣行」頻道


Lot 1 繡像《西廂記》制藝之《雅趣藏書》‍‍

雅趣藏書

(清)錢書 撰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朱墨套印本

1函2冊

開本:16.5×29釐米
半框:12.5×20.5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15000元

《西廂》制藝是清代初期產生的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是《西廂記》與八股文的歷史性結合。它以《西廂記》中唱詞為題目,以八股文的形式描述《西廂記》人物心中所想,其結構起承轉合,句式兩兩相對,嚴謹整一的形式與繡口錦心的內容和諧統一。

 

此本是吳門石城文人錢書(字酉山)於康熙四十二年所作,名《雅趣藏書》,又名《繡像西廂》,實際上是一部以詩、詞、八股文刻畫《西廂記》人物的專集。這是現今所能發現的最早的《西廂》制藝專著,其中有20 篇制藝文章,每一篇文章之前又附繡像及詩詞。

錢書所創作的 20篇制藝篇章結構嚴謹,從《西廂記》20出劇目中各選一句唱詞為題,概括出該劇愛情故事的發展脈絡。20篇制藝連貫起來就是一部完整的《西廂記》故事, 鮮明地體現了戲曲及八股文中起承轉合的文法。《雅趣藏書》更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尤其是用大量的筆墨描摹出紅娘的心態,如《我從來心硬一見了也留情》、《晚妝樓上杏花殘》、《親不親盡在您》、《立蒼苔只得繡鞋兒冰透》、《偷韓壽下風頭香》等,展現出紅娘豐富的情感和複雜的心理,這在戲曲《西廂記》中是很難見到的。《雅趣藏書》在當時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一直滲透到後來的《西廂》制藝創作中。丁丙兄弟在《八千卷樓書目》中將《雅趣藏書》歸為小說家類,也是考慮到《雅趣藏書》重新闡釋《西廂記》故事的獨特創作風格。

 

錢酉山認為,富有文採的詞賦與規矩的科舉文章一樣重要。對於文人的自身修養和文筆操練來說,二者缺一不可,都不能偏廢。他試圖尋求一種途徑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以解決自明代以來詩詞歌賦的創作和科舉文章之間存在的矛盾,達到一種「完美文章」的目標。錢酉山在《西廂》制藝上試圖將八股文、戲曲和駢儷文字三者統一起來,找到形式與文採的最佳結合點,既有八股文的嚴緊工整,又不荒廢文藻辭章。

 

此書版畫工細,尚有晚明遺緒。九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單邊。行間鐫硃筆圈點。首有他序及自序,手書上版。此書流傳較少。《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曲類著錄,國家圖書館等公家單位入藏。

Lot 2 嶺南才女冼玉清墨筆畫蘭冊

冼玉清墨筆畫蘭冊

庚戌年(1910)作

1冊 8開

開本:17.8×25釐米

鈐印:墨意靜有琴聲存(朱)古意(朱)

起拍價:人民幣2000元

 

冼玉清(1895~1965),廣東南海西樵人,詩人、畫家、著名文獻學家,嶺南第一位女博學家。別署碧琅玕館主、碧琅玕館主人。曾任嶺南大學國文系副教授和文物館館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等。著有《趙松雪書畫考》、《廣東印譜考》、《廣東文獻叢談》、《廣東叢帖敘錄》等。

Lot 3 《聖諭像解》版畫

《聖諭像解》版畫

(清)康熙梁延年編 

光緒間長沙寶善堂刊本

1冊 存22幅版畫

開本:21.5×30.5釐米

半框:15.5×22.8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35000元

 

《聖諭像解》二十卷,清康熙間梁延年編輯,承仿《養正圖解》及《人鏡陽秋》等書而成,內收版畫二百六十幅,刻繪精雅,線條細膩,實承明末徽派版畫之遺風。郭味蕖《中國版畫史略》稱:「梁氏輯刻的這部《聖諭像解》,圖版至為繁富,諸凡人物面貌神情,相當生動。他如斜簷飛翬,山石竹樹,布局運刀,極具匠心。圖版繪工和刊工的名字雖然沒有保留下來,但從刀鋒婉麗和貫串一氣來看,必出徽派名手」。

 

《聖諭像解》作為一部圖文並茂、生動有趣的宣講書籍得到世人喜愛,多次再版,此《聖諭像解》版畫即選長沙寶善堂刊本而成。線條纖細奭刊,人物刻劃自然、生動,較之康熙本實有過之,誠可謂清末版畫之大觀。

Lot 4 袖珍!全!《本草綱目》五十二捲圖三卷,並《萬方針線》八卷

‍‍

《本草綱‍目》五十二捲圖三卷,並《萬方針線》八卷

(明)李時珍撰, (清)張雲中重訂,張萬青萬同參,(清)蔡烈先輯

清道光六年(1826)成都英德堂刻本

10函72冊

開本:13.2×22.7釐米

半框:9.6×12.7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40000元

 

《本草綱目》為明代名醫李時珍所著,精深浩博,集醫家之大成。書中以部為「綱」,以類為「目」,計分16部60類。物以類從,目隨綱舉,便於檢索。字體端方,刻印上佳。輔藥物插圖三卷,凡千餘幅。原序及卷三下為補配。前有有吳太衝序,吳毓昌序,錢蔚起小引,李建元進書疏,蔡烈先自序,藥圖同武林錢衙本圖。

《萬方針線》全稱「本草萬方針線」,別稱「本草驗方針線」。八卷。由清初醫家蔡烈先於順治九年(1652年)編輯完成。研究者稱該書為現存最早中醫古籍索引、中國第一部科技索引。

Lot 5 明拓!許修直舊藏明晉藩拓本《絳帖》

許修直舊藏明晉藩拓本《絳帖》

明拓本

二函十二冊

開本:15×30.3釐米

鈐印:世子圖書(朱)墨林秘玩(朱)檇李項氏世家珍玩(朱)許修直(白)修直珍藏(朱)百硯室(朱)北平孫氏硯山齋圖書(朱)

起拍價:人民幣70000元

 絳帖為北宋潘師旦匯刻叢帖,因刻於絳州故名,帖內集錄宋以前之書法精品,參校《淳化閣帖》而多作增刪,為當時及歷代重之,此帖分二十卷和十二卷兩種系統。潘師旦刻二十卷本原石早毀。金崇慶初年(即宋嘉定間),節度使高汝礪據公庫本重刻,並參校私本,增入顏魯公諸帖,共輯出十二卷,稱為新絳本,每卷尾仍鐫「淳化五年,歲在甲午春正月,潘師旦奉聖旨摹勒上石」字樣。卷一錄倉頡秦漢書跡,卷二漢魏人書,卷三、四、五王右軍書,卷六、七王大令書,卷八晉人書,卷九南北朝人書、卷十、十一、十二錄唐人墨跡。

許修直(1880~1954),名卓然,後以字行,一字冠生,又字西溪,晚號百硯室主,江蘇無錫人。早年就讀於中國公學,後留學日本中央法科大學,加入同盟會。歷任江蘇及浙江司法官和法政學堂教習、大理院推事、交通部參事、印鑄局局長、國民政府內政部次長、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調查部長、東亞文化協議會評議員、華北電信電話公司株式會社副總裁、北京華僑協會理事。1945年3月出任偽北平市長。

孫承澤(1592-1676),明末清初的書畫收藏大家。字耳北,一作耳伯,號北海,又號退谷,一號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東益都人,世隸上林苑籍。明崇禎進士,官給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為四川防禦使;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收藏,精鑑別書、畫。著有庚子消夏記、九州山水考、學典、閒者軒帖考、溯洄集、研山齋集。代表作品:《庚子銷夏記》、《閒者軒帖考》、《法書集覽》、《硯山齋墨跡集覽》等。

Lot 6 煌煌巨製!《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日)石川之褧、土井有恪校

日本天保7年(1836)三重縣刻本

60冊

開本:18.2×25.7釐米

半框:14.4×20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25000元

《資治通鑑》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此本為皮紙精刻精印,惶惶巨冊,蔚為大觀。

Lot 7 狄公案原型!印香圖稿

印香圖稿

(清)丁澐 撰

清光緒四年(1878)愛吾廬刊刻

存2冊

開本:18×27.7釐米

半框:14.5×21.5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3000元

 

丁澐(1829-1879),字月湖,號蓮芳,室名「愛吾廬」,江蘇南通人。一生不求仕進,而「博涉經史,善詩古文辭,多能藝事,尤以書畫擅名」,晚年隱於南通州石港賣魚灣。

 

丁氏印香爐題材廣泛,造型豐富達百餘種。採用紫銅、黃銅、白銅組合搭配製作,在各爐層邊緣多採用紫銅絲條作裝飾線。香爐分爐蓋、爐身、爐底座多層。爐身存放香料,其內壁設一周細銅絲承託焚香層,焚香層是獨立可取的,製作和焚燃印香在此間完成,底層置放壓板、小鏟子、小刮刀等小工具,可見其構思奇巧,獨具匠心。

 

《印香圖譜》前有施允升序,詳述丁氏精巧的「印香爐」的設計緣起,「丙子春(即光緒二年,1876年),偶與讌談,以時有印香爐粗陋不可供幽賞,思欲別開生面。先生聞言,即默然凝想,若有所得,次日出一圖見示,花樣嶄新,已大喜其精闢,先生彌復心摹手畫,愈出愈奇。次第授攻金之徒,陶之冶之,椎之鑿之,遂成雅制」。後來丁月湖把他設計的香爐與香模編定為圖譜一冊,即為此書,可惜書刻成時丁月湖已逝世。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所著《狄公案》之《迷宮案》當中的迷宮設計,即取材於《印香圖稿》中的「虛空樓閣」圖案。

 

此書拍場少見,完整本少之又少。南通博物苑所藏《印香圖稿》牌記署作「光緒四年仲冬月開雕板存愛吾廬」,可知此書刊刻於1878年。


Lot 8 成功人士必讀!菜根譚‍‍‍

菜根譚

(明)洪應明 撰

光緒三年(1877)雲南刻本

一函二冊 皮紙

開本:17×29.3釐米

半框:12.5×18.9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3000元

 

《菜根譚》為明代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所撰的語錄體著作。「本天理人性,尚德行,輕名利,多文雅風流之意。」該書從「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等角度,對人生的處世方式和行為規範進行勸喻、告戒,行文深入淺出,頗有一些佛門道家的瀟灑超脫的意境。毛澤東對此書曾有「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評語。

《菜根譚》作於明末,當時有過數刻,但此書路數與晚明流行的清言小品不盡相同,故未受重視,到清代已漸次湮沒。直到乾隆年間,方才出現了天寧寺刻本,之後以天寧寺本為底本的印本若斷若續,並未中絕。

然此光緒三年刻本從未見著錄,觀其寫刻風格與用紙,當為雲南刻本中的精品,刻書者運刀如筆,凌厲開張,皮紙白韌,手感極佳。此書不分卷,每章句子之間以太極符號間隔,富於巧思。

‍‍‍

Lot 9 大字本!科學名著!基本粒子發現簡史

基本粒子發現簡史

一函一冊 線裝

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大字排印本

開本:18.2×29.5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1500元

是書據楊振寧先生1959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演講稿而出版。晚年的毛澤東博覽群書,對自然科學有著深厚的興趣,這部大字本是專為他了解基本粒子物理學所印。

Lot 10 (明)吳彬繪,文震孟題(款)紺紙泥金繪《十八大阿羅漢圖》

(明)吳彬繪,文震孟題(款)紺紙泥金繪《十八大阿羅漢圖》

一函一冊

開本:27.5×28.7釐米

畫心:18.3×19.7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40000元

 

是冊題「吳彬阿羅漢圖,文震孟贊」,以泥金於紺紙上繪十八位阿羅漢像,面目如生,衣袋當風,每像旁題蘇軾《十八大阿羅漢頌》,小楷精妙,有唐經風貌。

《蘇軾文集》卷二十載:蜀金水張氏,畫十八大阿羅漢。軾謫居儋耳,得之民間。海南荒陋,不類人世,此畫何自至哉!久逃空谷,如見師友,乃命過躬易其裝標,設燈塗香果以禮之。張氏以畫羅漢有名,唐末蓋世擅其藝,今成都僧敏行,其玄孫也。梵相奇古,學術淵博,蜀人皆曰:「此羅漢化生其家也。」軾外祖父程公少時遊京師,還遇蜀亂,絕糧不能歸,因臥旅舍。有僧十六人往見之,曰:「我,公之邑人也。」各以錢二百貸之,公以是得歸,竟不知僧所在。公曰:「此阿羅漢也。」歲設大供四。公年九十,凡設二百餘供。今軾雖不親睹至人,而困厄九死之餘,鳥言卉服之間,獲此奇勝,豈非希闊之遇也哉?乃各即其體像,而窮其思致,以為之頌。

 

文震孟(1574~1636),初名從鼎,字文起,號湘南,別號湛持、湛持居士、竺塢生等,明南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髮長子、文徵明曾孫。長洲文氏明代以降,名賢輩出,一門風雅,震孟書畫秉承家風,「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牒署額,與待詔(文徵明)埒」。著述有《念陽徐公定蜀記》、《剃茶說》、《策書圓記》、《姑蘇名賢小記》、《藥園全集》、《文肅公日記》、《文文起詩》等。

 

吳彬,明人,生卒年不詳,字文中,又字文仲,自稱枝庵發僧,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萬曆間以能畫為授中書舍人,歷工部主事。工山水,布置絕不摹古,佛像人物,形狀奇怪,迥別前人,自立門戶。

 

Lot 11 董其昌書「寶藏」拓片

董其昌書「寶藏」拓片

八十年代

一張

45.5×90.7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1000元

雷音洞位於北京房山區雲居山,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佛殿,建成時間為隋朝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 雷音洞邊上有藏經洞,其中在第六洞門額上鑲有一石門額,上面有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寶藏」兩個大字,落款有小字「董其昌書。司鑵氏新安許立禮同姪中秘志仁、文學謝紹烈、黃玉虯、何汝霖、田鐩、李自傑遊小西天勒石。大明崇禎四年三月四日」。

 

Lot 12  歸去來兮!趙孟頫繪《陶淵明像傳》拓本手卷

趙孟頫繪《陶淵明像傳》拓本手卷

清拓本

一軸

長36×438.5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35000元

據趙孟頫《陶淵明像傳》跋稱,此畫像傳是以古柴桑山下陶家書院與近鄰金雞山下義門陳東佳家書院的陶淵明真身塑像為藍本,畫成主角陶淵明多個姿態像。自前至後,《陶淵明像傳》猶如一部連環畫,又如觀賞多幕劇,伴隨著畫面一幕幕的行進去領略劇情的發展,而淵明形象反覆出現在畫卷中,敘述其一生的行藏。

 

 Lot 13 武英殿聚珍版《欽定四庫全書考證》存卷五、卷六

武英殿聚珍版《欽定四庫全書考證》存卷五、卷六

清乾隆內府木活字本
一函一冊

開本:17.2×28釐米

半框:12.8×19.2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1000元

是書為乾隆間內府木活字印本,是對《四庫全書》的辨誤訂正。首頁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後署校勘人姓名。卷五、卷六內容為經部之《尚書》。

 

Lot 14 大唐中興頌作者丨欽定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一、三百八十二

欽定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一、三百八十二

清嘉慶年間內府刻本

一函一冊 開化紙 

開本:17.7×29釐米

半框:14×19.5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1000元

是書用上等開化紙印製,刻印精良。查《清代內府刻書目錄》(P45),著錄此書為嘉慶二十三年揚州詩局刻本,半頁九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雙邊。《全唐文》為清內府編輯的一部唐五代文章總集,全書一千卷,首四卷,也是嘉慶一朝內府刻書中卷數最多的一種。拍品惜存卷三百八十一、三百八十二,為唐代名臣元結的作品。顏真卿曾為故友元結書碑銘。

 

Lot 15 《西遊記》藍本!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口述、辯機編集

日本承應二年(1653)中野五郎左衛門刊本

六冊 皮紙

開本:18×26釐米

半框:16.2×22.8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3000元

 

《大唐西域記》是中國唐代高僧三藏法師玄奘在結束了他歷史十七年的印度求法之旅返回長安之後,奉太宗皇帝之命而撰寫的一部著作。玄奘委任以綴文大德身份參與譯經工作的青年才俊辯機執筆撰寫草稿,而所有的內容和素材自然皆由玄奘親自提供。

早在日本天平七年(735年),遣唐使玄昉返日帶回經論五千餘卷之時,《大唐西域記》就位列其中。從正倉院文書中在天平十一年(735年)間留存著關於《大唐西域記》的寫經紀錄這一事實來看,也可以確認《大唐西域記》在該時期內確已然傳至日本。

與中國相比,日本對《大唐西域記》的需求似乎要多得多。除了寬永的古活字版之外,還有寬永二十年(1643)刊行的莊太夫刊本。古活字版採用的底本是崇寧二年(1103)的福州等覺禪院本,而莊太夫刊本則是這一版本的整版翻刻。這一版本的版權此後移交給中野五郎左衛門,並於承應二年(1653)再次印刷,它的木版現今還保存在京都的貝葉書院。

 

 

Lot 16 德川時代哲學家皆川淇園校訂《鬼谷子》二卷

《鬼谷子》二卷

日本文化十年(1813)刊本

二冊合訂

開本:18×25.5釐米

半框:14.2×19.2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1000元

日本人皆川願校訂《鬼谷子》,為《鬼谷子》在日本的流傳起到一定的作用。

前有皆川願安永三年《刻鬼谷子序》曰:「予十七八時嘗為人一訂此書,今己二十年。其人請出付梓人,予不能拒,乃為之序。」皆川以中國明代的《道藏》本為底本對《鬼谷子》進行考訂,考訂時亦參照了其他明本做了少數校勘與評點,並對《鬼谷子》進行了重新分卷。《鬼谷子》自定本以來即為三卷,皆川願重整篇次,分為二卷,分別署為「鬼谷子卷之上」與「鬼谷子卷之下」,其中也有作者的理解在內。

皆川願(1734-1807),字伯恭,號淇園,別號斐齋、筇齋、筠齋、吞海子等,京師(今日本京都)人。生性聰穎,四五歲能識字。及長,以為讀書作文的要訣在於明白字義,由是潛心字書,廣集古人用字之例,或求之象形,或徵之聲音,進而確定研究法式,立一家之言。弟子三千餘名,公卿諸侯亦不在少數。光格天皇文化二年(1805)建弘道館。作為當時古注學的重要代表,淇園為人溫柔敦厚,沉穩剛毅,接物寬容,行事敏捷。博學淹通,以經學、文章名振海內。文化四年五月十六日卒,年七十四。諡弘道。主要著作有:《易學階梯》、《易學開物》、《易原》等。

 

Lot 17 明版白棉紙丨元史列傳第五十九

‍‍元史列傳第五十九

明洪武三年(1370)內府刻本
一函一冊 白棉紙

開本:20×31.5釐米

半框:17×25.5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5000元


《元史》由學者宋濂主持纂修,始於洪武元年(1368),纂修,洪武三年(1370)秋七月修成。此本嘉靖遞修,白棉紙精印,版心有刻工姓名。

著錄:《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01484號、《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241頁

 

Lot 18 堪輿法寶!重鐫三元選擇集要(勘誤:微拍堂說明有誤,以此為準,如有疑問敬請諮詢)

重鐫三元選擇集要

(明)黃一鳳編集

清初刻本
一函四‍冊 竹紙 

開本:16.7×28.5釐米

半框:13.9×20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6000元

這是一部數術類作品,講中國古代曆法及堪輿學,內容深奧,十分有趣。《四庫提要》云:一鳳字時鳴,峽江人。萬曆庚戌進士。以術家通書多改竄古人成法,以致選擇謬誤,因取楊救貧《造命千金歌》為主,而以吳景鸞、郭景純、曾文辿諸說參考成書,詞意簡明,頗為得法。前有一鳳原序。國朝雍正中,餘朝相為之重刊,並附鐫其所作《齊安堂辨疑》及《續補》於末。

 

Lot 19 吳越爭霸!康熙間可儀堂精寫刻《越絕書》、《吳越春秋》

‍‍康熙精寫刻《越絕書》、《吳越春秋》

(清)俞長城評點

一函二冊

開本:14×27.2釐米

半框:11.5×20釐米

起拍價:人民幣5000元

 

《吳越春秋》和《越絕書》都是東漢的歷史散文,以吳越爭霸為題材。《吳越春秋》在體例上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特點,具有歷史小說的雛形。而《越絕書》獨立成篇,夾雜了地理、佔氣等內容,十分駁雜有趣。

俞長城(1668-1722),字寧世,一字桐川,號碩園。幼承庭訓,學有淵源,文章簡勁,自成一家。康熙二十二年(1684)中舉人,次年聯捷考中進士。授編修。入朝做官後,以翰林職掌文書、國史。與父之炎、兄長策,均博學鴻才,當時有人說:「才藻不減眉山蘇氏。」 

李元度在《國朝先正事略·俞長城事略》說他:「工古文,論古尤有識,四書文獨闢畦町,嘗選制義百二十家,始王荊公,迄國初諸老,每家各為小序,允為大觀。」朱彝尊認為俞長城的文章記注條對,近於宋代曾鞏,非虛譽也。長城所著《俞寧世文集》,當時為海內所推崇,而其所選《可儀堂一百二十名制義》,窮原竟委,實具知人論世之識。

俞長城有《俞寧世文集》四卷,清康熙時曾有刻本,他所選《春秋三傳》、《國語》、《戰國策》、《吳越春秋》、《越絕書》七種也風行海內。

拍品總數:19件

預展時間: 即日起—2021年1月2日22:30

拍賣時間:2021年1月2日(周六)22:30—1月4日(周一)22:30

展拍地點:微拍堂「拍賣行」頻道

相關焦點

  • 【博古齋·秋拍】古籍善本專場精品臚列(上)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在線查看 電子圖錄古籍善本專場精品臚列(上)LOT 1386著錄:《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No.1494。《中國古籍善本總目》P261。據《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此書國內僅有元至正二年(1342)日新書院刻本,現藏國家圖書館,《第二批國家珍貴名錄圖錄》2927條有書影可作參考。元代福建刻書,字體點劃流變,歷代鑑賞家已述其大略。
  • 西泠2017秋拍·古籍善本專場綜述 | 芸臺盈帙,東西交輝
    本次2017西泠秋拍·古籍善本專場,薈萃南北朝至唐宋時期珍貴佛經寫本、刻本,明清版畫、印譜、稿鈔本、精刻本以及域外善本等一百四十件
  • 食色人生:有趣的古籍善本專場
    :19件預展時間: 即日起—2021年1月12日22:30拍賣時間:2021年1月12日(周二)22:30—1月14日(周四)22:30展拍地點:微拍堂「拍賣行」頻道Lot 1「微拍堂」第二期古籍善本專場中,也曾上拍一部日本享和三年(1803)香祖軒翻刻《茶史》,其扉頁與此拍品一樣,均鐫有「浪華蒹葭堂藏本」。
  • 2019西泠春拍 |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二〇一九年春季拍賣會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 古籍善本成交TOP30 究竟什麼書這麼貴?
    ▲他們的寫經、信札及故事都是今天拍賣市場上追捧的熱點從拍賣現場來看,古籍善本部分的拍賣往往也是最磨人的,一來不是像中國傳統書畫那樣的大手筆,動輒一口千萬元的競價階梯;二來在場次或者拍品的安排上,並沒有那麼的人性化,單個古籍善本或者是信札的專場還好
  • 古籍善本收藏知識品鑑
    中國的古籍善本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積澱和精華。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品鑑、賞析古籍善本的精華收藏知識,通這篇文章能使您更加珍視古籍善本、更好地傳承國之精粹文化。一、何謂古籍善本古籍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文物性、學術性和藝術性的古代珍貴書籍。二、古籍善本的分類古籍善本一般分為原刻本、重刻本和影刻本。
  • 【書拍】江蘇真德2015春古籍善本專場拍賣綜述
    拍賣告示從時間上說,真德的這場春季古籍大拍應該算是南方的第一場。就國內的整體形勢來說,古籍市場仍然沒有恢復到往日的火熱程度。真德本專場上拍了636件拍品,其中66%得以成交,總計拍得634.56萬元。這個價格含15%的買方佣金。從拍賣成績來說,已屬難得。
  • 中國嘉德2020秋拍丨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2020嘉德秋拍「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專場攜六朝以來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高古寫經、御賜文獻、佳槧善拓、內府檔案二百餘件向各位藏家鄭重奉獻。
  • 拓曉堂:古籍拍賣會買家行規經驗敘談
    我以為寫古籍圖錄的好處就在這裡,任憑星移鬥轉,只要千載流傳的古籍書在,記述此時此刻的古籍圖錄,就將有它的參考價值,就會有後人查詢古籍書的傳承和流轉軌跡。因此寫古籍圖錄,可以說是為古籍書籍樹碑立傳。資料準確豐富,觀點信而有徵,就可流傳很久。所以,古籍圖錄,不是為忙碌一天的打工仔用來休閒解悶的通俗讀物,而是供有興趣的和有實力的收藏家做功課的,就是一把打開金礦大門的鑰匙。
  • 西泠網拍·一月月拍 | 古籍文獻金石碑帖、日本古寫經精選
    ▲西泠網拍一月月拍古籍文獻金石碑帖專場圖錄號 2025▲西泠網拍一月月拍古籍文獻金石碑帖專場圖錄號 2009圖錄號 7002平安時期寫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21:00        摯愛情人節珠寶專場 關注藝是網拍公眾號,了解更多資訊:西泠網拍 · 藝是一月月拍丨中國書畫名家選粹專場西泠網拍 · 藝是一月月拍丨青漂沫香 · 青瓷茶道具專場精賞西泠網拍 · 藝是一月月拍丨文人迎新春主題專場精賞西泠網拍 · 藝是一月月拍丨古籍文獻金石碑帖專場、日本古寫經專場
  • 2020西泠秋拍 |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部分精賞
    ▲2020西泠秋拍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Lot 383 初印本宋版磧砂藏《大
  • 微拍堂「範列陶藝世家傳人,宜興原礦紫砂杯百萬專場」 活動圓滿成功
    9月13日,「範列陶藝世家傳人,宜興原礦紫砂杯百萬專場」活動在微拍堂成功舉行,活動採用線上直播競拍方式,一經上線便吸引了大批微拍堂用戶和紫砂好者的廣泛參與。眾多紫砂大師匠心作品一一亮相,紫砂匠人何偉斌、民間實力派匠人龐紅俊等人親臨現場參與鑑賞和直播競拍。
  • 微拍堂尋寶天下對話石雕巨匠梅昌強!
    微拍堂本次《尋寶天下》欄目,即是對話石雕大師,展示印鈕雕刻技藝。  微拍堂尋寶天下 方寸天地見功夫  鈕雕始於周。印上鑽孔,稱為「印鼻」,用以穿繩繫結。而後演變成代表階級身份的符號,如帝王用螭虎、諸侯王公用駝鈕、太尉三公用龜鈕等。
  • 南江濤丨《螺螄殼中的曼陀羅:古籍影印蠡探》後記
    隨著數位相機、高清專業掃描儀的出現和不斷升級,以及古籍保護工作影響的日益擴大,高像素掃描或拍攝底本,成為古籍數位化和影印的第一步。目前,用於出版的古籍圖片,基本標準都在300DPI以上,有的圖書館為了保護善本,減少提書和掃描損傷,直接掃描為600DPI甚至更高,便於長期保存使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古籍影印也在不斷提升質量。
  • 新書|張寶三撰《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
    本書志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之分類為據,在經部之下對所收善本依內容加以區分,再配以書名、著者、版本和館藏索書號索引,使之成為揭示館藏經部善本方便而可靠的利器。雖然此前本館善本大多已收録在芝大圖書館的機讀目録中,但當有人想要瞭解館藏中文經部善本的全貌或其中某一類在本館的收藏時,卻每每苦於難求直截了當又全面可靠的查找方法與答案。有了這本書志,不僅館藏經部善本盡括其中,而且便利檢索。
  • 古籍影印理念的變遷
    由於珂羅版每版只能印二、三百部就毛版不能印了,故而成本頗高。 而商務印書館崛起之後,影印之風始大盛。商務也有珂羅版機器,但因其成本高,多用以影印碑帖。影印古籍則用石版影印,後來又用金屬版影印。其所影印以原大影印《續古逸叢書》、縮小統一規格影印《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最為有名。
  • 1.104億元,古籍善本拍賣世界紀錄!嘉德春拍宋刻孤本,回顧它的千年傳奇
    第二次,大姑拿出石濤名作《高呼與可圖卷》,後入藏故宮博物院——這是故宮在嘉德購買的第一件東西。 此後,「大姑」又在嘉德賣出不少宋元珍本古籍,如宋版《鬳齋考工記》、元版《須溪先生校本韋蘇州集》等等。 熟悉書畫的讀者,都了解《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在古代書畫領域的權威地位——《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便是古籍善本領域分量相當的一套叢書。全目按照四庫經、史、子、集、叢五部分類,收錄近八百個單位所藏的古籍善本十幾萬部,是中國前所有的、大型的、全國性的古籍善本聯合目錄。
  • 今晚結拍 | 中國書畫、水墨漫畫、文房四寶、古籍錢幣、沙耆繪畫等專場
    西泠網拍 · 藝是 五月月拍今晚 19:00 起次第結拍19:00   古籍碑帖專場暨金石壽舊藏專題19:00   紙幣·機制幣·古錢幣專場19:30   方華一丁·中國漫畫三老專場20:00   文房四寶專場20:30   漫墨生姿·首屆中國水墨漫畫專場 21:00   中國書畫作品專場21:00   沙村故物·沙耆繪畫藝術專場敬請關注拍品結束時間圖錄號:
  • 古籍聯合書單丨2019年冬季號
    本叢刊具有以下特點:一、所收詩文集著者時代覆蓋明初至明末,呈現有「史」的脈絡,基本按照《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所著錄的作者時代先後排序。二、所收詩文集均為四庫系列、《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中華再造善本》《中華再造善本續編》《叢書集成續編》《明別集叢刊》《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等大型相關叢書所未收者。
  • 為什麼中國古籍這麼貴?
    古籍善本正以「天價」的吸引眼球方式回歸大眾的視野。古籍善本都有著什麼樣的價值?為什麼會這麼貴?  而在拍賣場上,古籍善本的市場表現也是越來越搶眼。2012年的匡時春拍,由海內外孤本、宋版《錦繡萬花谷》全八十卷領銜的179種、1292冊「過雲樓」藏曆代古籍善本於6月4日晚21:30正式舉槌開拍。「過雲樓藏書」 作為一個標的整體拍賣,從1.8億元起拍,最終以1.88億元落槌,加上佣金2.162億元。創下古籍善本的世界拍賣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