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齋·秋拍】古籍善本專場精品臚列(上)

2021-02-20 上海博古齋拍賣有限公司

12月16日          書法楹聯 · 紫泥清香

                                文房雅玩 · 中國書畫

   12月17日   古籍善本·朵雲軒舊藏碑帖

上海大劇院八樓宴會廳

(上海市黃陂北路200號A1門入口)

【博古 · 秋拍】2016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公告 (電子圖錄)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在線查看 電子圖錄

古籍善本專場精品臚列(上)


LOT 1386

明皇家內府精刊精印《少微通鑑節要》五十卷《外紀》四卷

宋·江贄撰

明正德九年(1514)司禮監刊刻初印本

白皮紙 線裝 二十冊

寶璽:廣運之寶

鈐印:張映璣、祖孫父子兄弟進士之家、陳氏所藏

尺寸:32*19.5cm                              

起拍價:380,000

著錄:

《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No.1494。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P261。

《明代版本圖錄》P79。

《天祿琳琅書目》卷八。

 

提要:

此為明中早期內府精雕本全帙,品相佳好。古籍拍賣自九十年代初首場舉辦以來的二十餘年間,所見鈐有「廣運之寶」的明中早期內府本,無論短篇巨帙,大多為殘本,全帙現身拍場極罕見。


清乾隆《天祿琳琅書目》卷八載此書五十卷外四卷,稱「正德間初印本,紙墨俱極光潔,有『廣運之寶』」,再觀本品,每冊卷首鈐寶印,紙墨俱流美溢光,與「天祿琳琅」所述無差。

明代內府司禮監刻書之精美,氣魄之恢宏,歷代版本文獻均有記載。明太平老人《袖中錦》中即大加褒揚:「監書、內酒、端硯、浙漆、吳紙,皆為天下第一。」周心慧在其《明代版刻述略》一文中談到:「司禮監掌管刻書,大可不吝財用,故選料、雕印、裝幀俱佳。多取上好潔白棉紙以佳墨精印,版式闊大,行格疏朗,字體上承元代遺風,喜用趙體,字大如錢,讀來悅目醒神。首頁鈐以『廣運之寶』朱文璽印,氣象凝重、恢宏,觀感上莊嚴、華美、凝重,有很強的藝術性。」


本品經張映璣舊藏,張氏字璉之,先後任湖北宜昌知府、杭州督糧道、江南鹽運使、中議大夫。「張映璣宦海二十載,以「勤慎」揚名,並以『浙中名士』載於史冊」。

 


 

LOT 1389

元刻元印《增廣事聯詩學大成》

元至正已丑年(1349)琇巖書院刻本

黃麻紙 線裝 一冊

鈐印:鼻山

尺寸:23*15cm  

起拍價:80,000


提要:

此書半葉十四行,字數無定,黑口,四周雙欄。目錄後有刊書牌記「至正已醜仲春琇巖書院重刊」。

 


圖片出自《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

此版本未見著錄。據《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此書國內僅有元至正二年(1342)日新書院刻本,現藏國家圖書館,《第二批國家珍貴名錄圖錄》2927條有書影可作參考。元代福建刻書,字體點劃流變,歷代鑑賞家已述其大略。此冊雖為1349年刊刻,但字體似乎較國圖所藏1342年刊本更為圓潤,其中起筆和波磔處,似更為流麗飄逸。此中原因,不外乎有三:

1:此本為更早刊刻,後添加至正已丑年(1349)琇巖書院牌記後印行。

2:《第二批珍貴古籍名錄圖錄》著錄本,確為至正二年(1342)刻本,但首葉書影或有修版,所以呈現出字體較此本為晚的情況。

3:此部公藏至正二年(1342)刻本,或是元末翻刻,將「至正二年」的牌記一併摹入,故後世鑑定為「至正二年」刻本。因未見原書,此處僅僅是臆測,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方家不吝指正。另哈佛燕京圖書館有藏元至正十四年(1354)鄞江書院刻本。但終究此至正已丑年(1349)琇巖書院刻本還是未見著錄,與日新書院本、鄞江書院本有何關聯尚難有定論。

 


書前有硃筆題吳氏薰習錄題跋:「……此書元建安毛直方輯,採唐宋之聯句駢語,考據出處、敘事、故事分類編集各卷,典實斷詳。是書錢遵王已不獲見全書,惟殊冊止存三卷,較遵王收藏時少,殊本罕見……」。(存目錄、卷一、二)

 

LOT 1387

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大全

元·劉應李省軒編

明初刻本

混料竹 紙線裝 五十四冊

尺寸:24*14cm                       

起拍價:60,000

 

提要:

是書明版多提「全書」,題「大全」者,《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僅一種明初本。拍品行格不一,板框不一,中字作十四行二十八字,大字作十二行二十六字,四周單邊、雙邊不一,基本吻合於《善目》所載。《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載是書最早為元大德本,拍品卷首有大德年間序,知系大德本一系而下。

 

此書首序「翰墨大全序」,總目題「事文類聚翰墨大全」,字體又較正文等處大題更為圓潤靈逸,所以此書或是更早刻板,後屢有修版匯印而成。

 

拍品含甲集存1-7卷、乙集九卷、丙集五卷、丁集五卷、戊集五卷、己集七卷、庚集二十四卷欠21-23、辛集十卷、壬十二卷、癸十一卷、後甲集八卷、後乙集三卷、後丙集五卷、後丁集八卷、後戊集九卷。

 

 

LOT 1402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四十卷

明·周思得編

明宣德七年(1432)楊震宗刻本

皮紙 線裝 四十一冊

鈐印:仙經堂珍藏、湖州金蓋山古梅花館珍藏印、龍門嗣流第一十四代韋得安收藏圖籍、王涵、溪雲

尺寸:28*16.5cm                  

起拍價:350,000


著錄:《中國古籍善本總目》P1150、《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志》P1347,國內五家館藏。

提要:

此書為早期道家珍貴文獻,半葉十二行二十六字,四周雙邊,上下大黑口。板式古拙,字體俊逸,有元刻遺風,為典型明初寫刻體勢,卷末有「宣德七年題記」。另檢索「高校古文獻資源庫」,拍品與北大所藏本書影一致,可確定此為宣德七年本。卷首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序言「嘗披閱諸品經科,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文內有明代早期道家儀式、儀軌、符咒,因涉及唱頌法事等,故而民間宗教、音樂資料亦得保留。今存道家文獻,多為晚近刊刻,或為手鈔流傳,而早期刻本極難得,而其中存亡續絕之文獻價值,更是難以估量。此書為道教宗師周思得編於其在北京主持大德觀、朝天宮時。據載刊於武當山地方,可能在一地流傳,歷代書目所存僅宣德七年一種雕版,道教內部多以手鈔流行。

 


是書流傳有序,有「古梅花館」印,是為全真教龍門派重地,又稱「古梅花觀」,嘉慶元年始建,如今為江浙最大道觀之一。此外,又經龍門派人收藏,可證其道家淵流。拍品經清人鈔配,卷末有道光二十五年王涵(安瀾道院住持,擅書畫)鈔配題記,據其所鈔刻工名姓等,知同樣據宣德本鈔來。其中四冊鈔配,三冊有十數頁鈔配,另有少數冊鈔配數葉。

 

LOT 1380

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金溪陸九淵撰

明嘉靖間刻本

竹紙 線裝 十二冊二函

著錄:《四部叢刊•初編》據此影印。

尺寸:29*17.5cm                                

起拍價:180,000


 

提要:

陸氏肇「心學」之始,後為明代王守仁傳衍,在王氏心學流行的明中葉,「陸學」同樣可稱「顯學」。其集今傳無宋元本,現存最早成化間所刊,次者正德間李茂元刊本,李茂元本曾交付王守仁一閱並為序,最得明士人重視。本品卷首錄正德十六年王陽明序,知為正德本一系而下,次袁燮、楊簡序言,次嘉靖四十年王宗沐序,言及何遷撫江西次年刊刻是書,據嘉靖三十八年金溪知縣張喬相刻本刊,按陸九淵系江西金溪人,故當地有此鐫書之舉,且無論三十八年金溪本或四十年何遷本,均江西地方官府所為,有宏儒揚教及奠拜先賢之義,所校勘、鐫刊必然不同於書坊本,此本能延續而下,非但文本卓絕,而鐫刻更為以大字寫刻,腴潤環肥,實明刻佳帙,藏園老人稱此書刊刻「秀挺」。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精校精點,能舍金溪、何遷本而獨取是本作影印,或是文本有出藍之處,且又大字精鐫悅目,遠勝正德本系統其他諸本也應是重要原因。

 


《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除著錄數本金溪本或何遷本之外,另有一種明本與此本行格如一,唯上海圖書館有藏全帙,因未見照片,無法比對其字體風氣,或即是此本,亦或是另外一種版本,若是後者,則上圖所藏與此本,均是孤品,好古敏求之士,可檢核其異同。此書印工、品相均極佳,墨色凝斂,品善如新。

 

LOT  1368

太平御覽一千卷

宋•李昉等撰

清嘉慶間揚州汪氏木活字本

竹紙 線裝 一百冊

尺寸:28*19cm  

起拍價:150,000

提要:

太平御覽是「宋代四大類書」之首,全帙一千卷,分五十五部,五千四百二十六類,引用書達二千五百部之多。五代以上文獻多已亡佚,即使存者,多散見於類書之中,此編保存數量之巨,為歷代類書之最。如此規模浩大之書,用活字擺印,其動用的人力物力更是可觀。

《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P777著錄此書現所存活字本共有兩種,分別為:1明萬曆二年周堂銅活字本;2清嘉慶丙寅年揚州汪氏木活字本,即此本,為唯一的一部木活字本。如此大規模的木活字擺印,刷印數量極為有限,且無重版可能,所以此書全帙存世極少,拍場從未有過木活字本《太平御覽》完整的上拍記錄。本品一百冊完整,且品相完好,可謂書緣匪淺。

 

本品可見前人硃筆精楷批、校,朱墨有濃淡之分,可見先後兩次。內容有批、校之分:其所校勘,常用「鮑本作」始,知以鮑崇城本對校,載其異同;其所批者,往往以「某本雲」始,引徵極寬博,取古今子史諸書載錄其文,闡以己意,但皆有據。觀書楷之精熟,學問之淵勤,必名家之手,惜未知其名氏。

 

LOT 1224

中國版畫史圖錄

民國二十九年(1940)木板餖版拱花彩色套印及珂羅版印本,限量200部編號96

羅紋紙、宣紙印  線裝、蝴蝶裝   原裝二十冊五函

鈐印:鄭振鐸所著書

尺寸:33*22cm                                       

起拍價:160,000

提要:

鄭振鐸在上海孤島時期整理往年資料加以出版,關於此書,鄭振鐸寫道「我二十幾年來,專意搜集我國版畫,所得附插版畫之圖籍在三千種以上。所見所得單幅之年畫亦不下二千幅。有見必收,有聞必錄,在各公私圖書館及各收藏家所攝得之版畫影片亦盈數筐。近發奮聚集所得之材料,編為《中國版畫史》四冊,《中國版畫史圖錄》二十冊。」《中國版畫史》最後未能出版,《圖錄》則幸有刊行。鄭振鐸依一己之力改變了國人對古代版畫的認識,而他最精華的著作即為此書。可以說,至今為止尚未有中國版畫史著作搜羅之廣博逾於此書。

書按年代及刻工刊刻家分門別類輯為各種分冊,有:《唐宋元版畫集》一冊、《明初版畫集》一冊、《嘉隆版畫集》一冊、《萬曆版畫集》一冊、《明刊畫譜墨譜選集》一冊、《金陵所鐫版畫集》一冊、《黃氏諸家版畫集》二冊、《汪劉鄭鮑諸家所鐫版畫集》一冊、《明清之際版畫集》一冊、《康乾版畫集》一冊、《嘉道以來版畫集》一冊。並將出版的著名版畫圖譜彙編,含:《詩餘畫譜》二冊、《太平山水圖畫》一冊、《陳老蓮博古、水滸葉子》一冊、《十竹齋箋譜》四冊。

其中《十竹齋箋譜》刊行,可謂歷經艱辛,崇禎原版《十竹齋箋譜》稀若星鳳,後來翻刻所據底本大都非崇禎原刻,翻而又翻,失真更切。

三十年代初,鄭振鐸與魯迅往來函牘數百通,商洽重刊之事。後借王孝慈藏崇禎原本付北平榮寶齋刊制,其精雕細琢之態,令魯迅急不可耐,於信中言「但我們的同胞,真也刻的慢,其悠悠然之態,固足令人佩服,然一生中也就做不了多少事,無怪古人之要修仙,蓋非此則不能多看書也。」而初集刻成後則拍案欣喜,言「翻刻成績確不壞,清朝已少有此種套版佳書,將來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則實非虛言,就《十竹齋箋譜》一書可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魯迅逝世後西諦繼作此事,於民國三十年(1940)全書四集刻竣,恰作為此《中國版畫史圖錄》鴻篇巨製的首種。《十竹齋箋譜》為木板餖版拱花彩色套版,宣紙初印,較之後來1952年重印本,不啻天壤之別,其餘為羅紋紙珂羅版印製,多以折頁大開制,精美無比,絹本封面,原裝原籤,品相完好。

 

LOT 1276

儀禮疏五十卷

清·張敦仁、顧廣圻校

清嘉慶丙寅(1806)陽城張氏刻本

竹紙 線裝 原裝八厚冊

尺寸:28.5*18.2cm

起拍價:10,000

提要:

是本傳本稀少,《清代版本圖錄》收錄並評價:「此註疏之印本亦極稀見,百年前已公認為文物性善本」。拍場似從未曾現。每卷末提張敦仁編校,顧廣圻覆校。

卷末"張敦仁編校,顧廣圻覆校"

參考資料:

此為乾嘉考據名作,張敦仁取開成石經、宋嚴州單注本、宋單刻本、明嘉靖本、陳鳳梧本等歷代各本參校,為乾嘉學風體現,方成就《儀禮》一書最精善本。阮元《十三經註疏》等及之後諸本均以此為祖。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電子圖錄】 

相關焦點

  • 西泠2017秋拍·古籍善本專場綜述 | 芸臺盈帙,東西交輝
    本次2017西泠秋拍·古籍善本專場,薈萃南北朝至唐宋時期珍貴佛經寫本、刻本,明清版畫、印譜、稿鈔本、精刻本以及域外善本等一百四十件
  • 中國嘉德2020秋拍丨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2020嘉德秋拍「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專場攜六朝以來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高古寫經、御賜文獻、佳槧善拓、內府檔案二百餘件向各位藏家鄭重奉獻。
  • 2019西泠春拍 |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精賞
    西泠印社二〇一九年春季拍賣會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 2020西泠秋拍 |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部分精賞
    ▲2020西泠秋拍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專場 Lot 383 初印本宋版磧砂藏《大此寺乃1192年武將宇都宮朝綱修建的菩提寺,今稱地藏院,位於栃木県芳賀郡益子町上大羽。寺內猶存宋版《大般若經》452冊,裝幀與本拍品皆同。據《益子町の文化財》介紹,知此套宋版乃入宋留學僧侶請來,距今近八百年,彌足珍貴。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所藏磧砂藏本《大般若經》多為元代重刊本,神採已失。
  • 古籍善本成交TOP30 究竟什麼書這麼貴?
    ▲他們的寫經、信札及故事都是今天拍賣市場上追捧的熱點從拍賣現場來看,古籍善本部分的拍賣往往也是最磨人的,一來不是像中國傳統書畫那樣的大手筆,動輒一口千萬元的競價階梯;二來在場次或者拍品的安排上,並沒有那麼的人性化,單個古籍善本或者是信札的專場還好
  • 【博古齋·六月春拍·妙品有約】大明弘治無錫華氏雅玩系列之三——《筍譜》
    剛出土的筍清香脆嫩,與臘月便早早準備好的鹹肉,燉煮進一碗醃篤鮮;與鮮嫩美味的豬肉爆炒一頓竹筍烤肉;淋上老抽,小火燜一盤油燜筍,筍香肆意,這才是春天的滋味!用食材的原味,便成就一鍋回味甘甜的佳餚,也著實成了立春不可少的家常菜。
  • 【博古齋·六月春拍】印譜專題
    6月24日        中國書畫· 文房雅玩 6月25日        古籍善本當天下午恰逢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在大劇院舉辦,大劇院實施人員和交通管制,下午14點之後大劇院(包括拍賣大廳)對人員進出進行限制,只可以離場不可以進場,請各位參加25日古籍拍賣的藏友注意!
  • 箋中人語 | 崇正18秋拍古籍
    5 天 -古逸清芬·古籍、善本、信札拍賣時間:12月13日 上午9:30開始拍賣地點:東方賓館會展中心B廳-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瀏覽圖錄 -如本次古籍專場內中之駱秉章奏摺,有班禪特使進京之史料;匡源致稚玉信,談丁蓧翁託印《玉函山房輯佚書》事;田文烈、曾家賢等致陳籙(任先)信,則揭秘北洋政府外交一段風雲下諸當事人的心境;七月派重要作家方然化名朱聲作「潛伏」工作時的長札,見證其在杭州安徽中學時期之歲月;蕭乾「韓江不老」題詞背後,隱然令人想起其與大眼睛潮汕姑娘的一段情緣。
  • 【書拍】江蘇真德2015春古籍善本專場拍賣綜述
    一般而言,北方春季大拍大多在5月份,而南方大多在6月份,真德選在了4月25號,比南北兩大陣營都提前了一個月,這也可能是有意錯開。就國內的整體形勢來說,古籍市場仍然沒有恢復到往日的火熱程度。真德本專場上拍了636件拍品,其中66%得以成交,總計拍得634.56萬元。這個價格含15%的買方佣金。從拍賣成績來說,已屬難得。
  • 古籍善本收藏知識品鑑
    中國的古籍善本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積澱和精華。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品鑑、賞析古籍善本的精華收藏知識,通這篇文章能使您更加珍視古籍善本、更好地傳承國之精粹文化。一、何謂古籍善本古籍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文物性、學術性和藝術性的古代珍貴書籍。二、古籍善本的分類古籍善本一般分為原刻本、重刻本和影刻本。
  • 食色人生:有趣的古籍善本專場
    於是他在原譜的基礎上,參照他於歷下(今南京)天台道人處了解到的關於牙牌譜的知識,把原譜輯為一卷。也就是說,這部《重訂宣和譜牙牌匯集》實際上是他對宣和譜的再創作。乾隆二十二年 (1757)秋,金杏園南遊駢邑(今山東臨朐),看到槑溪所著雜劇《宣和西徵記》,不禁拍案稱妙。因把《西徵記》附於宣和譜之後,成為第二卷。但這兩卷,經兵燹之後,已蕩無一存。
  • 伍倫「微拍堂」第三期古籍善本專場圖錄
    錢酉山在《西廂》制藝上試圖將八股文、戲曲和駢儷文字三者統一起來,找到形式與文採的最佳結合點,既有八股文的嚴緊工整,又不荒廢文藻辭章。 此書版畫工細,尚有晚明遺緒。九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單邊。行間鐫硃筆圈點。首有他序及自序,手書上版。此書流傳較少。《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曲類著錄,國家圖書館等公家單位入藏。
  • 北京榮寶2020秋拍6.296億元落錘|春拍藏品持續徵集中
    此次北京榮寶秋拍呈獻中國書畫、古董文玩、佛教典籍、古籍善本、名酒佳釀五大門類,以6.296億元總成交額和88.7%的總成交率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由榮寶齋控股的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內地首批取得文物拍賣許可證的公司之一。公司地處北京和平門外著名文化街琉璃廠,毗鄰百年老字號「榮寶齋」。
  • 南京經典2020秋拍10日開槌,十一大專場精品集萃
    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南京經典2020年秋拍專門推出了《紅色經典——二十世紀共產主義藝術》專場,集合了錢松喦、魏紫熙、盧星堂、張晉等一批紅色題材作品,來源可靠,質量極高,多為代表性題材作品,時代烙印清晰,主題鮮明突出,值得一提的是
  • 【博古齋·六月春拍】香港集古齋藏品展示(一)
    6月24日        中國書畫· 文房雅玩 6月25日        古籍善本當天下午恰逢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在大劇院舉辦,大劇院實施人員和交通管制,下午14點之後大劇院(包括拍賣大廳)對人員進出進行限制,只可以離場不可以進場,請各位參加25日古籍拍賣的藏友注意!
  • 傅抱石、朱敦儒、八大山人傑作亮相中國嘉德2020秋拍
    此次秋拍共推出38個專場、5700餘件珍品,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各門類,將繼續多角度、深層次展現古今藝術傑作的魅力和藝術品市場的潛力。
  • 東瀛淘寶:橫濱國際2018秋拍明日舉槌,買!買!買!
    ↖ 點擊關注「今日聯拍」藝術品全業態交易平臺日本橫濱國際2018秋拍
  • 1.104億元,古籍善本拍賣世界紀錄!嘉德春拍宋刻孤本,回顧它的千年傳奇
    剛剛,在中國嘉德2018春季拍賣中,「逢辰現世——曹錕舊藏 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從2800萬元起拍,競價激烈持續十多分鐘後,以9600萬落槌,最終成交價為1.104億元,創下古籍善本拍賣的新世界紀錄。
  • ​精誠所至2020秋 | 皇六子永瑢《嬰戲圖》手卷賞析
    來源:上海朵雲軒2012年秋拍,博古齋藏書畫專場,Lot423。備註:(1)阮元、林則徐、包松溪、顧少梅鑑藏;程清遺題跋、鑑藏。①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江蘇儀徵人,乾隆五十四(1789)年進士。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諡號文達。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 明代曠世奇作《十面靈璧圖卷》將亮相秋拍
    據悉,保利秋拍將於10月13日-15日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預展,10月16日-20日進行拍賣。吳彬(16-17世紀)十面靈璧圖卷 手卷 水墨紙本約1610年作此次拍賣會主題是「致敬·收藏」,將涵蓋中國書畫、古代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古籍善本、郵品錢幣、珠寶鐘錶、科技古董、名酒茗茶等品類近30個專場,7000餘件文物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