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周良成
(圖:福田區區長黃偉推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周良成拍攝)
2020年12月20日下午,福田區區長黃偉參加2020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福田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推介會」,向與會的全國上市公司負責人推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黃偉介紹,福田區是「一帶一路」樞紐城區,以全市4%面積承載著10%人口、17%的經濟總量和21%稅收。「過去40年深圳為自己以及為國家打造了一片經濟上的『高產田』,福田區是深圳的政治、文化、商貿、金融中心,而且大家所熟知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也坐落在福田。」
他說,福田區還是優質生活的中心,小小78.66平方公裡擁有125個公園,在城區中還擁有一線城市中心城區中唯一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這樣的環境不僅適合於紅樹林裡面各種候鳥,還適合非常優質的企業。「福田區是深圳乃至中國上市公司最為密集的地方,迄今為止已經培養136家上市公司,其中現在還在福田經營86家,孵化之後向外輸出不少。今年以來6家新增上市公司,所以福田區也擁有上市公司最適宜生存發展的良好體系。」
(圖:福田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推介會現場,周良成拍攝)
對於服務一帶一路的新考慮,黃偉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和服務一帶一路的新平臺,這個地方本是深圳和香港之間一塊飛地,1997年深圳河截彎取直形成了0.87平方公裡的河套地區。2017年深港兩地政府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建設0.87平方公裡的土地,打造成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同時香港支持深圳在深圳河北岸毗鄰河套的口岸地區和福田保稅區共約3平方公裡區域規劃建設「深方科創園」,雙方共同構建3.89平方公裡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今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慶祝大會,在大會上首次提出了「要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之前的名字加上了「河套」兩個字。從此,這一區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當中唯一的一河兩岸、一國兩制的合作區,其中0.87平方公裡適用香港的制度,另有3平方公裡適用深圳的方式。「未來這一區域政策將會更加創新,可能未必跟香港一模一樣,也未必跟深圳其他地方一模一樣,這裡將是特區中的特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服務於國家發展大局,服從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這裡能夠把各種制度的要素、技術的要素、人才的要素、資本要素都在小小空間裡複合疊加,必將發生最大的化學反應。
他表示,12月21日上午福田區將組織部分與會上市公司代表前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現場參觀,並誠邀全國上市公司,特別是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三大方向,以及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機器人、新材料、微電子、金融科技六大領域的上市公司前來投資興業,共同分享「特區中的特區」的發展紅利。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