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深圳拆遷指標物業首席夢想家
近日,家在網友爆料稱,南華村棚改項目已經拆除清理得差不多,目測打樁機已進場正在打地基了。
福田區南園街道南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位於濱河大道與華強南路交叉口東南側。
項目改造範圍用地面積17萬㎡,拆除用地面積16萬㎡,開發建設用地面積11萬㎡,規劃容積為76萬㎡,容積率6.8。
其中,住宅550780㎡(除還遷用房外其餘均為人才住房與保障性住房),其它為商業及辦公、人才公寓、一所9班幼兒園、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另配建社區體育活動場地等。
項目建設的住宅、商業、辦公及人才公寓在滿足本項目回遷需求後,其餘部分按規定移交區政府,產權均歸區政府,其中住宅直接轉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項目鄰近地鐵7號線赤尾站,周圍還有濱河大道以及華強南路等主幹道,出行十分便捷;但此項目住宅均為回遷房及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所以與周邊房價無關。
南華村建成於1985年,是深圳最早一批建設的政府大型住宅小區之一,比鹿丹村還早幾年,總規模大約有70餘棟。
據了解,南華村是目前深圳市規模最大棚改項目、也是福田區重大工程。
早在2018年8月,福田區政府便啟動了南華村的改造項目;2019年4月,項目被納入全市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
南華村棚改在2019年啟動籤約,15天的集中簽約期,2510套個人和企業產權住宅成功籤約2500套,建築面積達23.5萬㎡,籤約率99.6%,創造了深圳新的棚改速度。
「南華村棚改」補償標準及方式為貨幣補償、產權調換,產權調換商品住宅按建築面積1∶1.2調換完全產權住宅,或者套內建築面積1∶1調換完全產權住宅;非商品住宅按建築面積1∶1.2調換,產權與原房屋相同,或套內建築面積1∶1調換,產權與原房屋相同。
項目與2020年7月份進行拆遷。
拆遷前的照片
南華村作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高端配套,改造後將是服務中央活力地區、深港創新合作區的「綠色創新人才社區」。
南華村所處的河套地區是深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年的深圳河彎曲通水不暢,遇到雨季洪水來臨,深圳口岸就會變成一片洪澤,深港兩地居民出行都十分不便。
1997年,深港便合力治理「深圳河」,將彎曲的河道拉直,皇崗-落馬洲口岸東側的一塊1平方公裡的土地,卻也因此被劃到了香港一側。
不過,因為所有權和管理權不統一,河套地區的開發工作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直到2017年,深圳和香港籤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河套地區土地所有權歸香港,深圳有50%開發權,這才明確了河套地區的定位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此前皇崗口岸啟動重建實現三開,作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心兩翼」規劃布局的核心,是聯繫合作區深港雙方園區的重要節點,也是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