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殯葬禮儀—引魂幡

2021-12-29 德泉禮儀

引魂幡,亦稱「紙引」,類似「銘旌」。舊時喪家用紙作旗幡,上書死者名諱及生卒年月日,以引導亡者靈魂順利到達墓地,或者西方極樂世界,以免成為孤魂野鬼,或者誤入地獄,從而在陰間受苦受難,所以也謂之招魂幡。引魂幡是一種垂直懸掛的旗子,製作好以後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撐起,放在屍體旁邊,一直到死者出殯。死者被埋入墳墓後,引魂幡將被插在墳頭上,直到隨風而去。民俗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會跟隨肉體一起死去,而是在它熟悉的地方飄蕩,這樣的話,人就不能順利到達陰間。於是,人們就設計製作出引魂幡,用它來控制死人的靈魂,使得靈魂隨肉體一起被埋到墳墓中去,或者說被送到們心目中的天堂。

引魂幡在各地的樣式和寫法並不一致,有些地方的引魂幡是用白紙剪拼成一個直徑0.3米左右、長約1.5米、通體呈圓柱形的幡;有些地方的引魂幡用白紙做成長約1~1.5米,寬約0.3米左右,四周粘貼剪成鋸齒狀的彩色紙條,上寫「西方接引」四個字。

1.常見道教引魂幡的寫法。引魂幡由兩側飄帶和中間飄帶組成。引魂幡兩邊飄帶所寫的字,最後一個字必須佔上「生」。

比如下面這個引魂幡的飄帶:去的,在「故」字前寫「耆」字;70~8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耄」字;凡80~9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期頤」二字)

從「世」字起「生」,「故」字念「旺」,「顯」字念「死」,「考」字念「絕」。再從「周」字起,往下念「生旺死絕」,念到最後那個「幡」字,便佔上「生」。如果姓名是兩字,就在「引魂幡」三字中間加個「寶」字,既「引魂寶巾番」

女佔「旺」,仿此法。比如故母名叫×××,終年5×歲,可寫成:世故顯妣×門×氏××之引魂幡。如果姓名是兩字,就在「引魂幡」三字中間加個「寶」字,即「引魂寶幡」。

新葬(俗稱生靈)用黃燒紙,復葬(俗稱熟靈)用紅紙。所故之人男女不同,引魂幡飄帶的剪法也不同:(1)在引魂幡中間及兩邊的飄帶最下邊來區分。要求是:男剪箭頭,女剪凹。男在最下邊剪出五個箭頭;女在最下邊剪出五個豁口。

(2)引魂幡中間飄帶的中間,要「男剪圓形,女剪方形」。男為乾為天,女為坤為地,取天圓地方之意。男剪13個圓形;女剪14個方形。也可以不剪,用圓形或者方形的紙貼也可以,男屬陽,剪單;女屬陰,剪雙。

不寫兩邊的飄帶,只在引魂幡的中間正面上方寫上「救苦天尊」,下方寫「垂光接引」;背面上方寫「五方童子」,下方寫「華幡來迎」。此種幡可多次使用,每次法事結束後封幡送靈,然後用符紙封於引魂幡表面,下次法事時可以繼續使用。

2.佛教引魂幡寫法(見下頁「佛教引魂幡」圖):

(1)往生人之子媳俱卒,始可由孫主喪。

(2)「先」「顯」之分別:往生人有孫輩且其父母(或公婆)俱卒,得用「顯考(或顯妣)」,否則用「先考(或先妣)」。

(3)「孺人」「太孺人」之分別:往生人符合上述「顯妣」條件且丈夫已卒者,始可加「太」字。

一些佛教法師認為,引魂幡非佛教產物,所以佛教人士可不用引魂幡。

3.有些地方的引魂幡由三尺長的白布繫於一枝頂端有茂密竹葉的竹枝上而構成,上用黑字書寫死者死亡的年月日等,如其右上寫:「皇清顯考諱。代

金童前引路乘龍東去玉女送蓬萊駕鶴逍遙解:上聯「金童前引路乘龍東去」,共九個字。依次按「生旺死絕」對應這九個字念,即從「金」字起「生」,「童」字念「旺」,「前」字念「死」,「引」字念「絕」,再從「路」字起,往下念「生旺死絕」,念到最後「去」字便佔上「生」了。下聯同理。引魂幡中間的飄帶所寫的最後一個字,要求男佔「生」,女佔「旺」。比如故父名叫×××,終年5×歲,可寫成:世故顯考×公諱××之引魂幡。(注:凡不過6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世」字;凡60~70歲故大父,生於××××年×月×日×時,亡於××××年×月×日×時,享有××齡×××公之幡」。其左下則寫:「陽世子×××,孫×××」。這種引魂幡雖然稱為引魂幡,其實與銘旌的寫法類似。

故華接諛引又駔化戍仙

市場出售的引魂幡佛教引魂幡

引魂幡通常在下葬後插到墳頭上,現在實行火化,所以要在火化時才予以焚化。

在出殯時由長子打引魂幡。父死由左打,母死由右手打。如果長子歿於父母之前,次子無權打幡,而由承重孫代之。如果亡人既無兒,又無孫,可由繼承人(如侄兒等)或義子代之。

在山西五臺山民間,有一種引魂幡:在高粱秸稈上纏上白紙後,做一個天鵝頭的形狀,除天鵝的嘴為紅色外,其餘都是白紙。天鵝的嘴裡銜一個八寶幡,長約七八尺。然後將天鵝的脖子扎在樹枝上,樹枝長約一丈。出殯時,引魂幡要由長孫來打,意思是後繼有人。如果死者無孫,則由長子打引魂幡。葬時,長孫手持引魂幡在墓穴四角比劃一下,才能下棺入穴。填土時,將

九品蓮華力父毋願生兩方淨土中祀佛光接引昆妣李母白人翠龍之吐艮往生兩方極樂世界,回人娑婆庚有情,花開見佛悟無生。

相關焦點

  • 引魂幡:關於引魂幡的一些講究,你知道嗎?男女之間有何區別呢?
    姥姥望著柳樹回答我:「這是引魂幡長成的樹。」原來,這棵柳樹在幾十年前是只引魂幡,引魂幡的那根棍子是用柳樹枝做成的,插在墳頭上就活了過來,幾十年過去了,就長成了一顆參天大樹。小時候的我,很好奇引魂幡居然能長成大樹,於是就開始研究別人家的引魂幡,每當我看到有哪家墳頭上插了引魂幡,我總會跑過去多瞅幾眼。現在想想,小時候的我著實是有點彪。
  • 農村喪事時扛引魂幡有什麼講究?
    引魂幡一起,就意味著喪事進入尾聲,也真正意味著我們的親人真正的要離我們而去。也就意味著前世的緣分真的盡了。
  • 打了引魂幡意外死亡,沒想到孝子的行為卻得到大家稱讚
    湘西北的風俗是出殯這天,兒子抱靈,孫子騎棺,請本村一位老人打引魂幡。本地有一種迷信說法,說打引魂幡後,亡者的陰魂就會跟著這人,這人以後的時日就不清淨。所以一般情況下,沒人願意打引魂幡,能躲就躲。但是,如果孝子行跪拜之禮相請後,就不能拒絕。張老太太出殯這天,孫子抱靈,請70多歲的李伯打引魂幡。
  • 殯葬禮儀人員的儀態訓練
    由於殯葬職業的特殊性,因而殯葬禮儀人員上崗時,對儀容儀表不僅有一般服務業的規範,還有自己職業的一些特殊規範。禮儀人員面對家屬時,要精神飽滿,情緒友好,表現溫情,但不能面露微笑,要防止流露出厭煩、冷淡甚至僵硬、緊張和憤怒的表情。這不僅是一種職業態度,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使我們對自己的職業充滿熱情,而不是充滿無奈。
  • 通天教主的六魂幡,究竟能不能害死老子,元始,接引準提等聖人?
    這一切的一切綜合起來,老子,元始,準提,接引,這四位聖人聯手,輕輕鬆鬆的便破了通天教主的誅仙陣!通天教主愈發的惱怒,一定要殺了元始,老子,準提,接引,並且還捎帶上了姜子牙和武王姬發!於是,通天教主用立下了六魂幡,把這六個人的名字都寫到了幡上!封神演義裡原文有描述!
  • 道教法器——招魂幡
    皇壇結彩,發版起鼓,啟請三界,臨請水神,安奉灶君豎立靈帛,引幡招魂,清靜魂身,引請過橋,諷誦寶懺(慈悲十王寶懺或慈悲三眛水懺),超度亡魂(起請家中親三代祖先前來赴宴),炳燭光輝,之後接著也有走藥懺(幫亡魂洗清身體病痛),金剛對卷(講經),及曾二娘燒好香(過金橋等三板橋),斬地道(目連尊者救赦亡魂)等等。
  • 孝歌歌詞:《靈屋、幡子》
    靈屋原故大略過,再說引魂幡子情。《幡子》孝家門前一根竹,被風吹得彎彎曲,被風吹得曲彎彎,拿來作樹引魂幡,講得幡子頭一事,漢朝興起到如今,釋道兩教周朝去,其實周朝未曾興,直到漢朝漢明帝,夢見金人丈六身,才來遺使往西城,迎接佛法入東京,所以中國有佛教,超生度死度亡靈。
  • 道教法器——招魂幡【法器】
    皇壇結彩,發版起鼓,啟請三界,臨請水神,安奉灶君豎立靈帛,引幡招魂,清靜魂身,引請過橋,諷誦寶懺(慈悲十王寶懺或慈悲三眛水懺),超度亡魂(起請家中親三代祖先前來赴宴),炳燭光輝,之後接著也有走藥懺(幫亡魂洗清身體病痛),金剛對卷(講經),及曾二娘燒好香(過金橋等三板橋),斬地道(目連尊者救赦亡魂)等等。
  • 封神榜中六魂幡如果沒有被偷走,四聖聯手也打不過通天教主!
    記得元始天尊單獨進入陣中嗎,他頭頂上的蓮花都被誅仙劍的劍氣打落三片,要不是有盤古幡護體,元始天尊在陣中可能早就被通天教主殺死了。當元始天尊等神仙四塊怎麼破掉誅仙陣的時候,這時來了兩個天外天的神仙,他們分別是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最後四位先天聖人聯手對付通天教主。記得元始天尊說誅仙陣由四把誅仙劍和誅仙劍陣圖組成,陣中變化莫測,並且陣中有陣,一般的神仙都沒有能力抵擋誅仙劍的威力。
  • 特別關注 2016首屆殯葬禮儀與會場布置培訓班在山東高密舉辦 兩岸專家授課 內容貼近實際
    2016首屆殯葬禮儀與會場布置培訓班在山東省高密市開班。殯葬從業人員對殯儀服務實務操作培訓的實際需求非常大,殯儀工作委員會準備將實務操作操作班作處系統的安排,舉辦花藝、遺體修復技能、殯葬禮儀與會場布置、喪事策劃等系列培訓,幫助從業人員水平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殯儀館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人性化、專業化服務的能力。
  • 從雄安殯葬改革想到傳統喪葬習俗
    出殯前一天黃昏,孝子以及親戚來到五道廟前或者村外路口祭酒燒紙馬、轎子,水鄉燒紙船,意思是給死者一路西行準備好車輛、盤纏,如果遇到關卡還可以有足夠的盤纏去打點。7、出殯。出殯那天,棺材罩靈轎,俗稱「大架子」。親屬們在靈棚前擺祭,舉行悼念儀式,次序按照與死者關係的遠近親疏,一般是孝女擺「肉祭」,其他親屬擺「果祭」。
  • 長耳定光仙不撤走六魂幡,通天教主又會怎樣,封神榜或從此改寫?
    於是,萬仙陣中,通天教主特意的吩咐長耳定光仙:等我與你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兩位師伯,加上準提、接迎道人會戰時,我叫六魂幡磨動,你就將幡磨動,不得有誤。一人面臨著四位「聖人」加大羅天仙,通天教主的緊張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在上陣前,就周密部署了一番,自己一旦失利的情況下,還有六魂幡,可以挽回截教的敗局,從而達到反敗為勝的結果。
  • 【殯葬文化】家祭禮儀
    一、家祭禮儀的準備     1.家祭方案選定。     中國現在民間流行的家祭儀式(包括家奠儀式等禮儀式)基本上出自南宋朱熹的《朱子家禮》,並結合各地風俗由各地的禮儀師根據需要做了一定的修改。朱子當年修訂家禮,也是感於傳統禮儀過於繁瑣,全部遵古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 殯葬美學的概念:殯葬變美如何可能?
    「殯葬美學」,可以認為是美學與殯葬學的交叉領域。「殯葬如何可能是美的」,即殯葬怎樣成為人們審美的對象,這是殯葬美學最基本的問題。通常,「一切精美的東西都有其深沉的內涵」,對殯葬美學概念的梳理、傳承和轉化,關係到殯葬觀念的轉變、殯葬理念的提升、人們行為方式的改善、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恐懼中的人是沒有審美的,也是感受不到美的。
  • 牽魂引魄渡善靈 神都夜行錄全新SSR妖靈白無常緝鬼神都
    仍保有人性的白無常通曉情理,因此又被稱為活無常,主司牽引善魂之職,據說,有幸見到他的善者會有好運相伴,平安富貴。 但巨大的白幡內隱約可見的一對冥眼和翻騰的黑氣,幡葉上玄妙的符文以及白無常手掌上的紅瞳,都散發著幽冥氣息。 儘管因為不喜歡在戰鬥中露出兇相而較少對戰惡鬼,但白無常的實力也絕對不容小覷,一桿招魂幡裡,收納了無數妖鬼孤魂,一旦將它們放出,便是鬼氣縱橫,令敵人飽受蝕骨鑽心之苦。
  • 殯葬制度由土葬改為火葬,目的是怎麼儘快處理逝者?
    殯葬文化的起源,是人類走向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人類早期,活著的人不再將死去的人棄之不顧,而是蓋上土石稻草之類,或運送到隱蔽之處,代表著在世的人對死者的眷戀和憐惜,也是自那時起,人類開始出現模糊的殯葬意識。
  • 奪魂玩法周四上線大曝光
    ✦玩法流程一覽:購買[奪魂幡]→設置奪魂仇敵→打敗仇敵並獲得仇敵魂魄(可查看仇敵的招魂進度)→仇敵進入魂飛魄散狀態→仇敵進行招魂任務少俠只要買好奪魂幡,在仇敵列表中選中想要復仇的少俠,再使用道具千裡眼,時時追蹤仇敵位置,然後就可以獨自或叫上幾位好漢,擊殺仇敵即可讓他「魂飛魄散」!
  • 清朝皇家禮儀音樂拾幡古樂的滄桑沉浮
    清朝皇家禮儀音樂拾幡古樂,是由清代皇宮流入民間的一個樂種。是清代滿族歷史文化的象徵。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開始在易縣建泰陵,後又有三座皇陵修建成為清西陵。清雍正年間在易縣設驛站。皇差官吏,軍兵夫役頻繁往來,清代滿族文化在易縣繁衍開來。
  • 《閒雜人等 - 殯葬的江湖》中 | 微小說大賽作品連載
    靈幡又稱引魂幡、招魂幡,為亡人引路去西方極樂世界。不超過60歲在「故」字前加「世」字,60—70歲在「故」字前「耆」字,70—80歲在「故」字前寫「耄」字,80—90歲在「故」字前寫「期頤」二字。死者為男,趙小江問了名諱,便拿出筆墨在白色的靈幡中央刷刷點點,按照男單女雙的字數寫下「耄故顯考黃公諱寶山之引魂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