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事時扛引魂幡有什麼講究?

2021-02-19 神奇事件

引魂幡一起,就意味著喪事進入尾聲,也真正意味著我們的親人真正的要離我們而去。也就意味著前世的緣分真的盡了。

引魂幡一起,哭聲四起,悲痛萬分。

引魂幡是一種垂直懸掛的旗子,喪葬時用以招引鬼魂。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撐起,放在屍體旁邊,一直到死者出殯。在出殯的時候,一般由長孫或長子舉起引魂幡走在出殯隊伍的最前列。持引魂幡的時候,其杆靠在胸前,而幡卻掠過頭頂。在死者被埋入墳墓後,引魂幡將被插在墓上,直到隨風而去。

引魂幡這一古老的風俗緣自於人們認為,一個人死後,靈魂卻不會跟隨肉體一起死去,而是在它熟悉的地方飄蕩,這樣的話,人就不能順利到達陰間。於是,人們就想出並設計製作出引魂幡,用它來控制死人的靈魂,使得靈魂隨肉體一起被埋到墳墓中去,或者說被送到人們心目中的天堂。

我國有的地方的引魂幡是用白紙剪拼一個直徑一尺左右、長約一米五、通體呈圓柱形的幡。滿族的引魂幡是用一幅三尺多長的紅布,上端鑲一塊三角形黑布幡頭,紅布撕成三幅,中幅寬,邊條窄而略短。下邊鑲上五指狀黑穗,中幅下邊鑲鋸齒狀黑穗。這引魂幡是滿族喪事的標誌。下葬時,來送殯的親友搶幡布。據說這布能避邪,可給小孩兒做衣服。

魂幡誰打

1、出殯時例由長子或長孫打幡兒,父死以左手打著;母死以右手打著。

2、如果長子歿於父、母之先,次子無權打幡兒,由承重孫代之。

3、如果亡人既無兒,又無孫,可由繼承死者遺產的親屬(如侄子、外甥)或義子代之。

4、如果死者年輕未娶而亡,找不出打幡兒的人,出殯時,就將幡兒放在棺材蓋上,說是讓死人自己打著,謂之頂幡,意思是讓亡人自己頂著走了。



怎樣從靈幡上區分年齡

凡不超過6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世」字;

凡60--7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耆」字;

凡70--8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耋」字;

凡80--90歲故去的,在「故」字前寫「耄」二。比如某人之父是48歲故去的,其靈幡應寫「世故」顯考.內行的人一看「故」字前這個「世」字,便知此人是60歲之前故去的。

圖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顧

為什麼人在去世後,聽到親人的呼喚還會掉下眼淚?

「黃泉相見」難道是真的死後再見嗎?

被去世的親人纏身

相關焦點

  • 引魂幡:關於引魂幡的一些講究,你知道嗎?男女之間有何區別呢?
    引魂幡釋義對於農村人而言,引魂幡這個詞並不陌生,我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每一個人,都多多少少的接觸過引魂幡,甚至親自扛過引魂幡。但是,在大城市裡,這個詞可能就會很陌生了,因為城裡的迷信行為,要比農村要少很多。引魂幡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引鬼魂的幡子,是喪葬中所使用的一種旗狀冥具。
  • 打了引魂幡意外死亡,沒想到孝子的行為卻得到大家稱讚
    張老太太有一兒一女,兒子早些年車禍身亡,孫子30多歲還沒找到媳婦,在廣東打工。女兒嫁在別村,這天來看娘時,發現娘已經病在床上了。於是要送娘去醫院,娘似乎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堅決不去醫院,兩天後死在床上。湘西北的風俗是出殯這天,兒子抱靈,孫子騎棺,請本村一位老人打引魂幡。
  • 農村喪事習俗有「三大忌諱」,個中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因為地理和環境的不同,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習俗,特別是農村的喪事習俗,需要講究的東西非常多。農村的喪事向來有「三大忌諱」,箇中講究你知道嗎?2.不能用柳木製作棺材 在農村,逝者去世時要先把遺體放入棺材才能下葬,現在實行火葬也是把骨灰放入棺材後才下葬。棺材對於農村的老人是很重要的,很多老人在生前都會製作好自己的棺材,以備百年之後使用。製作棺材的木材非常重要,一般都選用松木製作,禁用柳木,這是因為松樹常青,象徵著家族興旺,而柳樹不會結籽,象徵的意義不好。
  • 農村辦喪事講究:「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農村辦喪事講究:「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什麼意思?農村有很多的文化遺留,同還有很多的文化風俗,在不同的地方,當然風俗也是不一樣的,關於農村辦紅白喜事都有很多的講究,農民們也特別的重視,他們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忌諱。
  • 現場實拍徐州農村喪事全過程,全面解讀鄉下「喪葬」文化
    去世的老人勤勉持家,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九個孫子,四個孫女,一個外甥,一個外甥女,兩個侄子,三個侄女,重孫子 孫女七八個,如今,她的後人已經散布在全國各地,分別在山東,廣東,深圳,上海,崑山,蘇州,南京等地,有自己開公司的,有經商的,也有公司高管,區城代理,涉及到了電子,廣告,金融,房產開發等領域。
  • 河北邱縣農村人死後辦喪事講究 村裡人死後的喪事步驟盤點
    衣服穿好就在身下鋪三道白布,是有什麼說道,還是裝棺材時候方便,不得而知。再往後就是鋪上稻草的床,死者頭衝外。點上香燭,貢品擺上,每次燃完一隻香就得馬上換一隻,燒黃表紙等。二、關於儀式小團隊已經磨合多年,有人負責廚師:買菜賣肉,菸酒茶葉,多少油麵調料等等。買來還要算計多少人做多少飯菜。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因為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天幹活代表著全年都是勞碌命。
  • 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有什麼說法和講究
    農村地區有很多傳統習俗,尤其婚喪嫁娶方面的講究,禮數是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語叫「喜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其大概意思是這樣,村裡辦喜事的人家,主人要上門邀請,親朋才會去參加,沒有收到邀請是不能參加的。
  • 農村辦喪事,為什麼有這些稀奇古怪的做法?
    死人下葬的事經常發生,農村現在基本上還是按照千百年來形成的老規矩辦理。
  • 俗語:「壽宴不送煙,喪事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以前的農村人情味是非常重的,鄰居有什麼困難都會一起幫忙,誰家有什麼喜事都會一起熱鬧,無關錢財。但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人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關於人情往來的事也開始隨禮了,比如結婚、生日宴席以及喪事等等。不僅各種事都要隨禮,隨禮的講究還特別多,有一句俗語說的就是隨禮的禁忌。
  • 通天教主的六魂幡,究竟能不能害死老子,元始,接引準提等聖人?
    誅仙陣非四聖不可破,但恰好的是,封神演義裡就有這麼四位聖人,並且他們還聯手在一起!這一切的一切綜合起來,老子,元始,準提,接引,這四位聖人聯手,輕輕鬆鬆的便破了通天教主的誅仙陣!通天教主愈發的惱怒,一定要殺了元始,老子,準提,接引,並且還捎帶上了姜子牙和武王姬發!於是,通天教主用立下了六魂幡,把這六個人的名字都寫到了幡上!
  • 農村老人常說「喜事叫,喪事到」,有什麼含義嗎?
    在農村辦喜事、辦喪事都有一定的講究,每一種規矩、忌諱、禮儀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需要嚴謹恪守。關於喜事、喪事也流傳了很多農村俗語,通過簡短、通俗的語言把兩種意義非凡的傳統習俗的規範傳承給子孫後代,小編在此就給大家介紹一則關於喜事、喪事的農村俗語「喜事叫,喪事到」,這句話具體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 農村辦喪事棺材上放公雞,是有原因的,畢竟是風俗習慣!
    我國傳統的喪葬文化歷史悠久,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這就意味著各地都有各自的文化習俗,尤其農村土葬喪事習俗禮文化更濃厚一些。今天看到題目上說「農村喪事為啥在棺材上放公雞?",這個我要糾正一下,這個是部分地區,不能以偏概全。其實這個習俗背後是關於」叫魂「、」引魂「的意思。
  • 道教法器——招魂幡
    皇壇結彩,發版起鼓,啟請三界,臨請水神,安奉灶君豎立靈帛,引幡招魂,清靜魂身,引請過橋,諷誦寶懺(慈悲十王寶懺或慈悲三眛水懺),超度亡魂(起請家中親三代祖先前來赴宴),炳燭光輝,之後接著也有走藥懺(幫亡魂洗清身體病痛),金剛對卷(講經),及曾二娘燒好香(過金橋等三板橋),斬地道(目連尊者救赦亡魂)等等。
  • 道教法器——招魂幡【法器】
    皇壇結彩,發版起鼓,啟請三界,臨請水神,安奉灶君豎立靈帛,引幡招魂,清靜魂身,引請過橋,諷誦寶懺(慈悲十王寶懺或慈悲三眛水懺),超度亡魂(起請家中親三代祖先前來赴宴),炳燭光輝,之後接著也有走藥懺(幫亡魂洗清身體病痛),金剛對卷(講經),及曾二娘燒好香(過金橋等三板橋),斬地道(目連尊者救赦亡魂)等等。
  • 農村辦喪事四種不能做的事,你們那有嗎?
    尤其是在農村,保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更多,這在農村人辦婚喪嫁娶等人生大事時,體現得尤其明顯。 比如說農村的白事,風俗就跟城裡有很大區別。在農村,幹啥事講究的就是熱鬧,尤其是喜事喪事,親友鄰居都會來幫個忙,從這些事裡都可以看出來一家人的人緣、人品。
  • 在民間它有什麼講究
    出喪是喪禮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幡兒、牌兒、棍兒、盆兒、罐兒,謂之「出喪五大件」,是民間流傳下來的風俗。至於這「出喪五大件」有什麼作用,我也只能瞎掰,為什麼說瞎掰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能寫的都是沒有去調查過的,去調查的沒有回來一個,你說氣不氣人?誰到那邊調查過回來的,找個時間私聊。好了,言歸正傳。
  • 農村老話說「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這裡面有啥講究?
    與城市相比,在農村生活鄰裡之間交流更多,也相處得更加融洽。大家閒暇之餘就會圍坐在一起聊聊天,掃除一天勞作的疲憊。而在聊天的時候,大家也會時不時地說上幾句俗語。俗語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它是老祖宗們總結了他們的經驗教訓,然後將其都濃縮在了俗語中。
  • 農村老話兒:「喜事可提前,喪事不後補」,你覺得有道理嗎?
    農村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淳樸、善良、實在,而且農村人也是最重感情的,在農村居住的人都知道,不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爭著搶著去幫忙,特別的熱鬧;對村兒裡的人情禮往看得也特別的重要,不論誰家的紅白喜事,家家戶戶都要去捧個人場,辦事情的人家也要準備宴席來招待大伙兒;可是農村的人情禮往也是有很多說道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