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命,吃鯖魚

2021-02-16 自體媒專家牛君

俞天任(冰冷雨天,老冰)在此歡迎諸位前來圍觀的朋友,謝謝大家的支持。

這個公眾號的名稱「冰眼看東亞」是模仿「冰眼看日本」來的,只不過這裡的視角更廣闊了一些,包括了和我們有關係的整個東亞。

老冰在這裡保證說真話,說事實,可能有時候真話會很殘酷,但即使在無法說事實的時候也絕不說假話。

這個題目是不是有點古怪?不合老冰的風格?不,了解老冰的朋友就知道實際上老冰挺就喜歡扯這個題目。

今天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個魚市場上殺魚的視頻,不少朋友以為是老冰在賣弄殺魚手藝,不是,那是攤主在幫老冰殺,老冰十分欣賞攤主的手藝,掏出手機就拍了下來往微信上傳,可能有些朋友誤解了。

這就是老冰成天在說的鯖魚,日文叫まさば,寫成漢字是「真鯖」,英文叫Chub mackerel,老冰在香港看見過,鳳凰衛視的黃海波老師(不是出演《監獄風雲》的那位哦)請老冰吃過,在漢城也見過,但是老冰本人在大陸還沒有見過。

(真鯖)

(剛剛請人殺好的鯖魚)

現在老冰一年365天,天天吃的都是這玩意,有人不相信,說天天吃一樣東西不會膩味嗎?沒辦法,老冰現在沒有膩味的資格。

了解老冰的朋友都知道老冰四年前因為心肌梗死差點掛了,到現在還裝著五個支架(stent),總長度超過70mm,別看老冰活蹦亂跳,其實就是一個隨時可能掛掉的危險分子。

這種病除了遺傳之外,和本人的生活習慣也有很大關係,而老冰則在兩方面都很出色:從遺傳來說,冰爹和冰舅都是死於這種疾病,就是說老冰父母雙方的遺傳因子都有問題;從生活習慣來說,老冰抽菸喝酒五毒俱全,喜歡吃還能吃,因為又要上班又要碼字就沒有時間運動只好熬夜,這樣就完了。

其實老冰在十年前血壓開始升高的時候就被醫生指出了生活方式方面的危險,但那時候聽不進去,一開口就是「不能吃還活著幹嘛?」,相信和那時的老冰同樣想法的朋友不在少數,在這裡老冰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真心勸大家一句:心血管疾病是生活習慣病,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鬼門關上轉悠了一圈回來的老冰終於發現了好死還是不如歹活,於是就要改變生活習慣了,當然飲食習慣也在改變之列。

老冰有極其嚴重的文化沙文主義傾向,在飲食方面尤其,在日本十幾年從來不吃日式飲食,沒事還很熱心地教育日本同事:「用火是人類文明的標識」以諷刺日本人把生魚片敬奉到了神聖的地步,很遭了幾個東洋白眼。

病倒了之後才認真考慮飲食的問題,這才發現日本式飲食確實有其長處。日本人認為比自己大的東西都是不能吃的,也就是像豬牛羊那種「紅肉」都是對健康不利的。但是人類也不能完全離開動物蛋白質,於是就吃比自己小的動物,比如家禽,魚類等。

心肌梗賽的起因是膽固醇,而膽固醇是使得食物可口的,也就是說得了心梗之後就不能吃可口的食物了,再進一步說,如果要想防止心梗,最好不要吃可口的食物,古人云所謂「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過恐遭殃」也就是這個意思。

魚是白肉,但吃魚也有講究,建議心梗病人吃這種鯖魚。因為鯖魚的背部有青色的花紋,這種青色就說明這種魚所含DHA高,DHA的效用之一就是抗凝作用,鯖魚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活的魚類,所以魚油中抗凝因子很高,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一般來說顏色發青的魚都有這個效用,比如國內常見的馬鮫魚也是,推薦一下。

(馬鮫魚)

鯖魚的標準吃法應該是「塩焼き」,鯖魚有一種特別的腥臭味,抹上一點鹽醃一下然後烤來吃,那種腥臭味就無影無蹤了,再擠上一點檸檬汁,又香又嫩。然而問題是心梗病人不能那樣吃醃過的,因為那樣含鹽量太高,而鹽分是心血管的大敵。不醃就去不掉那股腥臭味,但為了活命也就只能忍了,而那種腥臭真的是惡臭,老冰在烤的時候只能用幹炸機在陽臺上烤,不能在房間裡幹,否則家裡jiubunengc住人了。

(鹽烤鯖魚)

老冰只能這麼吃「煮付け」的,也就是幹燒,沒醃過的,先用幹炸機炸一下,還能去掉一點腥臭味。

(老冰自己做的幹燒鯖魚,這可是兩頓的量喲)

鯖魚現在是一年到頭都有,但現在的鯖魚質量最好,叫「寒鯖」,個頭又大肉質又肥,到了夏天的話就只有小個子的乾癟貨了,所以老冰一般都會在這時候屯一點起來留到夏天吃,打開老冰的冰箱,拉開一個抽屜是魚:

(一抽屜的魚)

再打開一個抽屜還是魚:

(一抽屜的魚)

再打開還是魚,反正兩條小魚就夠老冰吃一星期了,幾個月的量也佔不了多大地方。

就這樣藥物治療加上飲食控制再加上每天walking十公裡的運動,老冰挺健康地活了下來,看樣子也還能再活下去。

雖然光吃又腥又臭的鯖魚有點膩味,但是借用一句名言來裝一下逼吧:「挑食,挑食不屬於心梗病人」!

(掃二維碼關注俞天任的公眾號「冰眼看東亞」)

相關焦點

  • 鯖魚刺身到底怎樣才能吃到?
    明明鯖魚是美食漫畫超級常客,為何獨獨不見刺身? 秋風起,除了秋刀魚,也到了吃鯖[qīng]魚的季節了。吃貨們要開始覓食了哦 說起油鮮甘美、肉質上乘的鯖魚,作為看過日漫的吃貨相信都不會陌生,《食戟之靈》裡的鯖魚漢堡、《孤獨美食家》裡的煮鯖魚,甚至在經典漫畫《將太的壽司
  • 吃貨福利--被低估的料理<鯖魚>
    ☀ 為您提供最新的海鮮美食菜譜, 激發您的創新靈感, 幫助您製作健康美味的海洋食物! 還可免費下載電子原創食譜, 來吧,熱愛海鮮的親們一起來探討我們最愛的海鮮烹飪技巧吧。☀鯖魚,英文名字Mackerel, 拉丁名 scomber japonicus。是一種很常見的魚類,也叫"青花魚"。
  • 福岡的芝麻拌鯖魚!?這是什麼神仙吃的料理
    「澳洲鯖」是鯖魚的一種,日語叫做「GOMA SABA」。而福岡有一道叫「芝麻拌鯖魚」的料理,也叫做「GOMA SABA」。芝麻的日語發音就是「GOMA」,在日本,」澳洲鯖」的日語讀音與「芝麻拌鯖魚」的讀音相同。
  • 鯖魚雖好,卻很少有人能品嘗到它的鮮味,因為它出水馬上就腐爛
    膠東沿海的人都喜歡吃鮁魚,每年春鮁和秋鮁最肥美。說起這鮁魚,吃法真是太多了,紅燒、包餃子、燻魚、炸魚、曬乾……鮁魚鮮吃和凍品口感差別不大,因為容易保存,所以深受老百姓喜愛。還有一種魚,長的和鮁魚很像,但是許多人都沒吃過,也很少見過,但是它常常出現在罐頭中,只因為不易保存,出水即腐。
  • 【烹小鮮】日料不只有刺身:日式家常菜——味噌煮鯖魚
    這個菜是我在美國的時候,日本朋友教我做的,下面的這個菜譜是我自己改良了一下,有補救措施的(最適合我們這些初級技能者)【準備材料】鯖魚,有人叫青魚、青花魚,大家更多見到的是這個樣子的:,因為鯖魚就中間一條大骨,所以一刀下去,順著骨一切,肉就下來了,剩下一點點肉沾在骨頭上就算了吧(日本同學是會用魚骨去煮味噌湯的湯底,可以增加那個湯的鮮味)小胖子是個懶人,因為小胖子在國內,所以很興趣地在永旺有去了骨的鯖魚賣,很便宜,十多塊錢一條,買回來切成大塊就好了,記得買還沒調過味的。
  • 茄汁鯖魚粽、梅乾菜肉粽……哪個更好吃?
    山藥藍莓粽。攝影:小甜餅兒印象深刻的是茄汁鯖魚粽,裡面有三四塊鹹甜口的魚肉乾,本以為魚肉餡的會黑暗,但完全不會。粽子加熱後香氣十足,鹹甜口的魚肉乾跟糯米結合,醬汁很入味,奇妙又豐富的口感,風味獨特。 裹蒸粽。
  • 孕期一定要多吃魚嗎?吃哪種魚?實在不想吃魚,怎麼辦?
    近年來,懷孕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魚的說法幾乎遍地都是,有孩子、沒孩子的人都會跟懷孕的媽媽們煞有介事地叮囑:多吃魚啊。那麼,孕期一定要吃魚麼?不想吃也一定要逼著自己吃?「魚」指什麼?海鮮類的其他產品可以代替魚麼?如果海鮮過敏怎麼辦?海魚和河魚吃那個好?冰鎮的魚和新鮮的魚哪個好?到底吃多少魚合適?
  • 純愛《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快穿之系統總逼我談戀愛》
    1、《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作者:伊依以翼簡介:原書名《穿成囚禁男主的反派要如何活命》蕭予安穿書了。穿成了種馬小說裡的斷袖少年君王。真是悽慘,悲涼。於是蕭予安開始為了能活下去而努力。但是!那些路人甲乙丙丁,你們想要搞男主也就算了,能不能不要老把他送我身邊來啊?蕭予安覺得自己是寵男主沒錯,可是那是因為他想沐浴主角光輝啊!蕭予安:「不要再虐男主了!!!
  • 活命,在異性戀霸權下
    是的,我說的是「活命」,因為社會制度存在的歧視,使得許多人無法活命。性別的歧視大家可能無法相信,在《家暴法》通過之前的臺灣,男性是可以如何粗暴地對待女性。我沒有見過面的姑姑,十幾歲就嫁人了,出嫁之後,經常遭受家暴,有一次傷痕累累地回到娘家,說要離婚,但是我阿公說,你嫁人後再回來後頭昔,人家會看笑話,雖然不忍心,還是要她回去,過了不久,沒有生兒育女的她,就傳來死亡的消息。那個是1950年代的故事,父權體制底下的性別歧視,讓我的姑姑無法活命。
  • 地瓜是每一位福建人活命的根本
    一、老夥計的感慨:我們是喝地瓜粥長大的孩子「地瓜是每一位福建人活命的根本」,什麼是「根本」?「根本」一詞出自《韓非子·解老》:「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辦公室的老林同志,71年出生,如今我把地瓜當養生粗糧,三不五時地帶到單位當零食,可老林永遠也不嘗一口,任由我說盡地瓜的好處,他自巋然不動,總是一句:豬吃的,我不吃。有一天,扛不住我的百般勸說,則悠悠地回覆:小時候吃怕了,一天到晚都是地瓜,連粒米都沒有,當時就發誓長大了再也不吃。
  • 【韓國大勢-家常飯白老師】第36期《泡菜燉鯖魚》-10分鐘內超簡單韓國料理
    第36期《泡菜燉鯖魚》製作方法:[材料:鯖魚罐頭
  • 水無月、章魚飯、浸炸無花果……霓虹金夏至都吃啥?
    它們意味著在夏至時節,鹿角因陰氣生陽氣始衰而開始脫落,雄性知了要開始不停鳴唱夏之歌,一些喜陰的生物如「半夏」也開始出現。在這個北半球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我國人民在吃吃喝喝方面也有一些傳統習俗,但地區各異。
  • 吃了那麼多年吃料,你真的知道自己都吃了什麼嗎?
    竹莢魚是日本人家庭中最經常吃的魚,一年要吃掉4億條之多。# 鯖魚鯖魚是一種很常見的可食用魚類,出沒於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在中文語境下要注意區別於中國的四大家魚之一的「青魚」。鯖魚既可以化身平民餐桌的治癒系食物,也可以成為高級料理的重要食材。即使是握壽司,也用醋漬、鹽漬後食用。
  • 【韓劇美食】《一起用餐吧》告訴你吃什麼(餓的慎點ㅠㅠ)
    제2화 고등어조림 第二集 燉鯖魚放入鯖魚和乾菜之後調入各種調味料烹製的美味,將鯖魚的營養原原本本地都留在了鍋中。제3화 샤브샤브 第3集 火鍋記住,要按肉>蔬菜>肉的順序吃額。還有肉片是在要吃的時候一片一片地放進去。제4회 즉석 떡복이&팥칼국수第4集 即食炒年糕&紅豆刀削麵
  • 《鳴梁海戰》逃跑也是不能夠活命
    李舜臣把恐懼轉化成勇氣,在燒掉營房時所說的那番話真正是哲理,以為不打就可以活命,實際上一個被侵略佔領的國家在哪裡生命都掌握在敵人手裡。先不管史實是怎樣,就是這個角度去描述戰爭,也比我們國家一些不可名狀的抗日神劇強太多!
  • 要想活命,千萬別睜眼!
    要拍好一部恐怖片最重要的一點顯然是氛圍的烘託。這類直接剝奪觀眾聽覺的電影,貫穿全片的寧靜加重了觀眾對其他刺激的敏感,使得片中突如其來的恐怖情節效果加倍。而最近又出現了一部與《寂靜之地》的設定相似的電影,同樣是感官剝奪,同樣是末日背景,不過這次變成了「要想活命,千萬別睜眼」。
  • 秦宣太后為何要對義渠王投懷送抱?為了母子倆能夠活命
    為了活命,羋月利用自己向義渠王施展美人計,為大秦國也是為自己母子二人,化解掉了這次危機。主動投懷送抱的羋月,輕而易舉的就俘獲了義渠王的心。但為了能夠活命,委身下嫁義渠王的舉動,不但救了她們母子的性命,更是讓秦國擺脫了危機,逐漸強大了起來。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侵權刪除 撰稿者:月光下的懷草詩
  • 餐廳測評:京都300年老店,匠人精神的傳承,一生一定要吃一次的懷石...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就連日本當地人也認為要到一些老店中去用餐,一邊觀賞美麗的庭院,一邊飲茶,享用懷石料理,才稱得上地道。柚子皮的選材也很講究,不能苦也不能澀,竹茂樓這道菜裡的柚子皮即使空嘴吃口感也很好。松茸鰻魚湯的精華全在湯裡,非常推薦。向付:。這道菜是鰹魚+鯖魚刺身,在傳統的芥末醬油外,還搭配了椒鹽。個人比較推薦和椒鹽一起食用,更能凸顯魚肉的細膩甜美。
  • 給娃吃「腦黃金」有禁忌!美國兒科學會:這4種魚別再給孩子吃了
    老一輩的人常說「孩子多吃魚能變得更聰明」,這句話有一定科學依據。畢竟魚肉富含DHA,擁有「腦黃金」的稱號,是天然的補腦食物。因此,這也就是為啥家長總逼著孩子吃魚的原因。一、「天天吃魚,孩子沒膩大人都膩了」趁著這幾天休息,帶著孩子回農村老家待了兩天,發現農村孩子挑食情況比城裡孩子更嚴重,而造成這一問題的最關鍵原因,就是家長的一個錯誤行為。
  • 一起來紐西蘭海上吃海鮮!
    最近關於「淡水三文魚」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對於超級愛吃刺身海鮮的吃客君來說想吃個三文魚都要提心弔膽實在是太痛苦了!在這裡首先要給大家科普下!所謂的「淡水三文魚」是虹鱒魚!可以吃!但是不能生吃!鯖魚和鯡魚一樣,是非常鮮美但是超級難保存的魚類,所以以前限於冰鮮技術,最後只能製成罐頭……味道麼……em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