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親愛的》,你妹妹喊你回家了

2020-08-30 夏黎黎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困住了我們。來重慶已經兩個月了,湖北暫時是回不去了。每天待在家裡,內心倒也平靜,吹風都沒不起半點漣漪。

直到被閨蜜的一番話引起了共鳴,她說她最近看了很多部電影,其中一部叫做《親愛的》。這部電影是由陳可辛導演,黃渤、郝蕾和趙薇主演的。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牽出了閨蜜的心酸身世。

電影的大概內容如下: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和郝蕾飾演的魯曉娟從一對恩愛夫妻到不斷爭吵感情殆盡而離婚。他們之間唯一的樞紐就是可愛的兒子田鵬。然而,有一天,田鵬外出玩耍時卻無故失蹤,絕望和崩潰之中,田文軍與魯曉娟於是踏上了漫漫尋子之路,並在途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一樣無助的父親和母親們。 時光匆匆流逝,一條關于田鵬的線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軍和妻子來到了一處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裡,他們找到了田鵬。但田鵬的口中的「媽媽」卻並非魯曉娟,而是李紅琴(趙薇 飾)這位村婦。

一邊是自己的孩子被拐,一邊是養育被拐孩子的村婦李紅琴,為奪取孩子,雙方全力抗爭。電影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閨蜜在看完電影後,就給我發來了視頻。她說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都出不了門,她應該把握機會,再試著去找一下她被拐的親人了。她說這段時間,看了太多的新聞,經歷了很多,看清了很多,她對人生有了很多深刻的感悟,為了能給人生少留遺憾,她決定在今日頭條這個平臺來找一下她的那位素未謀面,卻又牽掛一生的親人。


多希望唯美的畫面,是閨蜜一家!


有一種親情,叫做素未謀面,卻牽掛一生

閨蜜是一個外表柔弱但內心卻尤為堅強的重慶妹子。這是一個關於她身世的故事。在她眼裡,親情就是一種美麗的痛,讓她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一種叫做思念的病。

在我的印象中,她從未如此「矯情」過,因為一部電影,就對人生發出了諸多的感悟。故事還得倒回1990年的一個冬夜(農曆11月25日)的重慶市大足區人民醫院,也就是她出生的那一天。

她的媽媽第一胎是剖腹產,而懷她時間隔不到三年,所以臨近預產期時去醫院做了B超檢查,那是她做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B超,那個時候農村家裡條件實在不允許,也就是在那時,她的家人才得知懷的是雙胞胎。檢查的當天醫生就讓辦理了住院。

一場精心設計的「陰謀」由此開始。住院第二天,她的爸爸被醫生支回了家,讓其去準備生產的東西,其他家人也一樣被一一支開,只有一個60多歲的姨婆留守在醫院。就這樣,還未到產期的她,被一位叫王力英的主刀醫生和一位叫李小蘭的接生護士提前帶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隨她一起降生的,還有一個孿生哥哥/姐姐,但她卻未能和他/她見上一面。

翌日,同病房的產婦及家人都來恭喜她的爸媽,恭喜他們生了一對雙胞胎(他們證實醫生抱了兩個出來),然而事實是,閨蜜一家壓根就沒見過這個被他們道喜的「雙胞胎」,產前檢查的B超單子也隨之消失不見,那是唯一一份有力的證明,也是至今為止她和他的唯一一張合照,就這樣消失在了世界的某個角落。

她的雙胞胎哥哥/姐姐就這樣「人間蒸發」,她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可想而知當時的他們會有多麼的傷心、無奈和絕望。去找醫院要說法,卻苦於B超單被醫生「收走(醫生後來怎麼也不承認)」而沒有證據;生產時她的媽媽雖被打了麻藥,但卻清楚地記得醫生抱了兩次孩子,而醫生的解釋卻是「你是全麻生產,怎麼可能會有意識呢,再說抱兩次因為第一次抱的是胎盤,第二次才是孩子」。



我沒有經歷過剖腹產,所以不知道麻藥後是否還會有意識,也不知道剖腹產是否真的先出胎盤再出孩子,但我覺得醫生的解釋有些牽強得未能讓我信服。

沒有證據,沒有錢,沒有勢力,最後只能不了了之,她從此落單了(據說閨蜜的名字「丹丹」也正是因為與「單」諧音而來,目的就是為了紀念失散的雙胞胎哥哥/姐姐)。父母為了不讓她傷心,一直沒有告訴她,直到10幾歲時才從鄰居奶奶口中得知這一情況。

也就是從知道的那一刻開始,一想到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還有一個素未謀面就失散多年的親人,她的心就忍不住地痛。

「當你在穿山越嶺的另一邊,我在孤單的路上沒有盡頭……」,在思念和牽掛的路上,她的痛永無止境。這些年來,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找尋這個哥哥/姐姐,線索就是那個主刀的王醫生和接生的李護士。她跑遍了重慶大足的各大醫院,託人幾番打聽,才得知當年那個王醫生早已退休離開了醫院,打聽到她的信息時她已然去世。

所以她只能將線索轉移到接生護士身上,值得慶幸的是該接生護士的名氣比較大,所以很快便打聽到了她的信息。一刻也不能等的她,立馬跑到新單位去找她,卻得知她幾年前已經辭職;她向醫院問了她的家庭住址,接著又去了她的老家打聽,可惜還是未能如願,當地人都只知道她已經搬了家,但具體搬去了哪裡,他們一概不知。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他們告訴她,李護士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目前在大足平橋新村的一家養老院裡,但老人近年來已經有些老年痴呆了。能不能從她那兒繼續找到線索,對她來說,只能搏一搏。

她又迫不及待地追到了那家養老院,託人找關係找到了那位老人,從老人斷斷續續且不清楚的表達中,她得知李護士退休後去了重慶主城的一家私立醫院掛職工作。從其他的老人口中,她得知李護士還有一個抱養的孩子(對她來說,這仿佛就是一個驚天的秘密,也仿佛是她的一根救命稻草)就住在大足北山公園旁的某個小區。

她迫切地想要找到這個孩子,想去證實他是否就是她一直在找的人,於是她又跑到那些個小區去挨個問了個遍,最後的結果還是失望……



她通過網絡找到了李護士的電話,但卻始終聯繫不上本人……

後來,她通過大足本地一個微服務平臺聯繫上了這位李護士。這位李護士的母親當年也是厲害的接生員。她問這位護士當年是否在大足人民醫院上過班?李護士說沒有!

她又問李護士是否認識王力英醫生,李護士說,王力英是大足有名的醫生,其他的醫生都認識她!

她又問李護士能不能提供一下王力英醫生家人的住址或者聯繫方式,被李護士毅然拒絕了。

故事說到這裡的時候,閨蜜停下了,她似乎不想再繼續講下去了,那份失落和心酸將我都籠罩了起來,於是我便也沒再追問。



說實話,一開始,我並不能體會她的那種思念的痛,因為她與那個失散的親人素未謀面;而後來,當我自己經歷了十月懷胎和生產,成為了一位母親時,我才真正嘗到那種痛苦的滋味。我離不開我的孩子,只要他一不在我的身邊,我便開始想他,牽掛他,擔心他會不會摔倒,有沒有餓到……

久而久之,我才真正明白,為何當閨蜜每次看到迎面推來或走來的一對雙胞胎時,她都會佇立良久,並且時而眼裡還會泛著光。

親情,血濃於水,更割捨不斷。她和他/她還未相見,這份牽掛便永遠不會休停。

我深信,真有一種親情,叫做素未謀面卻牽掛一生。惟願她早日找到他/她!

PS:疫情當前,《親愛的》,你妹妹喊你回家了!不是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嗎?她等了你整整三十年了,盼了你三十年,念了你三十年!希望你能早日給她回應!不要讓她一輩子空留遺憾!

相關焦點

  • 遇見你,是我最好的運氣!親愛的,我等你回家
    那 一 天 故事背景 歌曲《那一天》,是寧夏公安獻給抗擊疫情這場特殊戰役中一線民警的讚歌。從縈繞著歷史風煙的西夏陵,穿越時空,一直綿延到承載著千年詠嘆的黃鶴樓,吟唱出新時代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新的神話。
  • 疫情當前,外出回家頭髮衣服怎麼處理才安全?本文為你講出實情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已經逐漸向好,但遠還沒到可以放鬆防控的時間點,作為我們個人來說,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儘量減少病毒的感染機率,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出門不可避免,那麼出門回家後,應該如何做好防護,如何減少病毒感染的機率,就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出門時要戴口罩,回家後一定要先洗手,但頭髮、衣服、鞋子上會不會沾染病毒呢?會不會把病毒帶回家呢?對於頭髮、衣服、鞋子又該如何處理才安全呢?對於這樣的問題,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 親愛的小孩,你快快回家吧——《親愛的》
    影片《親愛的》融合了陳可辛、李檣、黃渤、趙薇等人組成的實力團隊,將彭高峰、孫海洋等人心酸曲折的尋子故事搬上銀幕,在細膩的鏡頭、精巧的敘事、真實的表演、煽情的場面中將「打拐」事件所牽連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深刻進行剖析,在紀實性風格的統籌下將家庭的溫情、人性的執著與生活的無奈、情與法的衝突、失去與尋找中的糾葛
  • 央視聚焦 | 親愛的婺城 迎接親愛的你
    一聲「歡迎回家」,道盡千言萬語。乘坐婺城專列回程的新乾西人即將回到他們工作生活的地方。乾西鄉翹首以盼,準備萬全,兵分三路歡迎他們回家。上午,乾西鄉企辦的工作人員再次與用工單位仔細核對即將抵金員工的信息,做好接待準備。我們希望給他們帶來家的溫暖和家的服務。下午三點,食堂開始忙碌起來,和面的和面,切菜的切菜。我們想為千裡迢迢回家的他們準備一道熱騰騰的晚餐。
  •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疫情當前,過於憂慮怎麼辦?心理專家給你支招!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當前
  • 親愛的戰友,想念你!
    嚴寒中,你伸出的臂膀讓我們暖徹心扉;黑暗裡,你那抹沉靜的警察藍與聖潔的天使白交融並肩,讓我們相信終會生機盎然。你挺起胸膛逆行進入險境,在振臂迎接、在昂首呼喚、在等待勝利春天的樣子,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成為寫滿信仰的圖騰。親愛的戰友,你就是春。
  • 朱一龍:親愛的自己
    前幾天回家,看到妹妹在看電視劇。看到裡面的男主角,不禁感嘆,原來又是他啊。工作後,我越來越少的看電視劇,還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他總是護著她,喊她「六妹妹」、每次看到她的時候眼裡總是發著光,那光像一個個小蠟燭一樣照亮了她走向她的路。家世懸殊,她願意放棄祖母為自己的打算,嫁給他當侍妾。京城才俊的仰慕者何其多,縣主想要嫁給他,便以父親做要挾,他終究沒有選擇她、也放棄了她,即使不舍、即使心痛。她也明白自己回不去了,所以把定情瓷娃娃還給了他。以後,他為人夫,她為人婦。
  • 你在哪裡?妹妹,回家吧。我們永遠在等你
    我曾經有個妹妹,比我小四歲。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紅梅。1995年9月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樣去上班,卻沒有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並從此再沒有了她的任何消息——她失蹤了。也找了,也報案了,當時有人或好心或惡意的這樣猜那樣猜,但都只是猜測,妹妹人見了,把真相也帶走了。那年,她24歲。
  • ″祁東紅燒狗肉」喊你回家過年!
    「祁東紅燒狗肉」喊你回家過年拿回家清理斬塊燒制。菜市場有專門賣狗肉的攤位,也可買上兩三斤,開小灶自己做頓祁東狗肉,以解饞蟲噱狗肉之癮。我的家常燒制方法——″祁東紅燒狗肉」一句:請你吃祁東狗肉,那是一種隆重的禮遇。祁東紅燒狗肉,詮釋著一種情誼的份量,是祁東人的舌尖美味,更是祁東人一種望鄉思親的濃情別緒。
  • 疫情當前,石家莊在外學生何去何從
    石家莊發現疫情至今,約一周左右,數量也在每日增加,驟然封小區,封街道,已經出現了省吃儉用的人傳人現象了,尤其那些新生代父母,可樂在群裡的每日一問就是今天你家有菜吃嗎, 這些實話都是小問題,畢竟在家哪裡都比較方便的,今日可樂打開新聞,熱搜,河北多名大學生流浪街頭,視頻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學校不留
  • 阿珠,親人喊你回家!
    「媽媽,你不要我了?你怎麼不讓我回家?媽媽,我要回家!」
  • 北京衛視《親愛的你在哪裡》天使的孩子,快回家
    媛媛走失後全家人驚魂未定媛媛這樣的小天使回家的路上遇到的一定都是好心人今晚19:30鎖定北京衛視本來旺品質劇場《親愛的你在哪裡》媛媛快回家吧,爸爸媽媽該著急了
  • 孫儷妹妹客串新劇親愛的自己,劉洋魏亞雲同居張芝芝痛心決定離婚
    電視劇《親愛的自己》昨晚預告中劉洋瞞著自己的老婆張芝芝,和小三魏亞雲開啟了同居生活,兩人甜蜜如同剛談戀愛的情侶,完全沒有顧及到老婆張芝芝的感受。生氣絕望之下的張芝芝跟好友李思雨說決定跟劉洋結婚,聽到張芝芝說這句話,網友們都喊太解氣了
  • 親愛的、你怎麼背著我跟別的女人上床、可惜別人還不是別人就是我妹妹!
    在她耳邊說:當所有人都離開你的時候,還會有我陪你在這個世界上…        男孩很體貼,很疼愛女孩,女孩便把自己所擁有的全給了男孩,她堅信:男孩將是陪她共度一生的人。女孩不後悔…初三畢業,男孩和女孩考的不是同一所高中,女孩的爸爸又娶了一個女人,並且那個女人還帶了一個比她小一歲的妹妹,妹妹長的美若非主流。
  • 川音教師原創歌曲《@親愛的》:獻給在一線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們
    這期間 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曾誠、趙祺、朱建偉老師共同創作了一首《@親愛的》獻給健康的守護者獻給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勇士們!歌曲從一位醫護工作者的家庭視角出發,從對親人的擔心與思念切入,真切地揭示了家庭和國家的緊密聯繫,有國家才有小家。
  • 親愛的,等我回家,婚禮繼續
    愛你愛你,這本該是一個幸福甜蜜的新年,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疫病來勢洶洶,打破了這份美好……內蒙古巴彥淖爾邊境管理支隊巴音戈壁邊境派出所的警察們忠於職守,勇於擔當,他們始終與人民同在,直面疫情的困難,守護轄區平安。
  • 山東衛視發布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及MV《親愛的,你變了沒有》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為致敬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及疫情防控的每一個參與者,山東衛視今天正式發布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及MV——《親愛的,你變了沒有》。 「什麼都不怕,孩子你要聽話」「不再是孩子,我們變成了戰士」……歌曲由青年歌劇演員賈凡、山東衛視主持人及抗擊疫情一線參與者共同演唱,以疫情防控一線湧現出的十多個刷爆網絡的動人故事為素材進行創作,歌中幾乎每一句歌詞,都是一個感人的「抗疫」故事,催人淚下,被網友評價為「最感人抗疫歌曲」。
  • 民間故事:禿尾巴老李,你娘喊你回家吃飯
    有過來人看出,這是要生孩子了,立刻手忙腳亂把她抬回家。可說來也奇怪,人剛進屋,雨就停了,李大嫂在堂屋就把孩子生下來了,居然還是個胖乎乎的小子。李大哥高興壞了,喜笑顏開,可一轉眼,孩子就不見了。李大哥覺得奇怪,心想屋裡也沒外人進出,孩子難倒是被夜貓子叼走了?兩口子傷心抹眼淚,自認沒這個福氣,保不住孩子。
  • 歌曲《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首發
    一曲吟唱寄鄉情| 歌曲《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首發 一曲吟唱寄鄉情| 發布日期: 2019-05-21
  • 寶貝不哭 等疫情結束爸爸就回家陪你
    因為疫情防控,燃煤管理班現在每個接卸小組只有6到7人。4個小組輪番下來,大家常常累得筋疲力竭。王江龍是班長,不苟言笑。跟很多同事一樣,和家人「小別離」,響應公司黨委號召住在廠裡。據同事盧建峰介紹,王班長已經好幾天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我們4個接卸小組,他每次都和大家一起接卸,很多時間都是十幾個小時在煤場。2月12日,雪後放晴。雖然一早的天氣有些陰冷,但天空很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