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
一個被從政耽誤了的偉大畫家
邱吉爾畫畫純屬半路出家,在他年輕時,從未想過畫畫。當他第一次拿起畫筆,他已經41歲了。一次偶然的事件,促使他和畫畫結了緣。1915年,邱吉爾在政治生涯遇挫。一次家庭聚會上,他恰巧遇到弟媳在畫水彩寫生。
高妮把她兒子的水彩盒遞給了邱吉爾,鼓勵他何不試試畫畫來消遣,這就是邱吉爾畫畫的開始。在短期的水彩畫試驗後,他便開始迷上了它。
回到家後,他決定試試油畫。他的妻子為他愁容漸消而興奮異常,給他買回大批畫具以供他消遣。站在畫架前,這位年界40而從未握過畫筆、並且視繪畫為神秘的人,心裡既新奇又緊張。
真正領他入門的老師,是他在倫敦的鄰居,愛爾蘭著名畫家John Lavery 爵士。所謂「名師出高徒」,有這樣的老師啟蒙,讓邱吉爾一開始就出手不凡。
1921年,邱吉爾的母親病逝,接踵而至的是,3歲的愛女也不幸夭折,他悲痛欲絕!他無休無止地畫畫,讓繆斯女神撫慰心靈的創傷。他曾對友人說:「如果不是繪畫,我幾乎活不下去,我無法承受這些打擊。」從那時起,繪畫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只在家畫,離家出訪時,他也時常帶著畫具。
1929年,邱吉爾從首相的位置走下來。此後10年,他歸隱於繪畫,潛心琢磨,畫技日精。邱吉爾離開了政壇十年,恰恰是政治上的「荒漠期」,使他有可能把精力放到文學藝術的「消遣」上來。
他說:「作為一種消遣,繪畫簡直十全十美。不管面臨何等的目前的煩惱和未來的威脅,一旦畫面開始展開,大腦屏幕上便沒有它們的立足之地。它們隱退到陰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工作上面……
說起來遺憾,在教堂裡一次站上半個鐘點時,總覺得這種站立的姿勢對男人來說很不自在,老那麼硬挺著只能使人疲憊不堪而已。可是卻沒有一個喜歡繪畫的人接連站立三四個鐘頭畫畫,會感到有些微的不適。」
1947年,在姆寧爵士的建議下,他以大衛·溫特爾的化名,向皇家美術院的「夏季展」提交了三件作品。在作品入選參展後,人們才吃驚地知道,原來73歲前首相邱吉爾先生的「大作」。這讓邱吉爾感到極大的鼓舞和興奮。此後,他便以邱吉爾的真名,出現在每年的「夏季展」上。
不久以後,皇家美術院一致通過,選舉邱吉爾為特別榮譽院士。1959年他接受了在皇家美術院Diploma畫廊舉辦個展的榮譽,時年85歲。
邱吉爾一生留下了超過530幅繪畫作品,在他家中保存了160餘幅。
有人說,政治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而然地進入藝術。邱吉爾曾遊刃有餘地穿梭於政治和藝術之間,但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皈依了藝術。
邱吉爾油畫作品欣賞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託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後發表《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6卷、《英語民族史》24卷等。
邱吉爾是歷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萬多),被美國雜誌《人物》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一大演說家之一,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從1929年到1965年,連續36年擔任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校長。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