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轉載自公眾號「旅拍志」對林海音專訪
或許,連她自己都想像不到:10年前,當18歲的她離開家鄉福建進入復旦大學開始,便開啟一場帶有夢幻色彩的蛻變旅程,從復旦首席小提琴手、新東方老師、哥大經濟與教育碩士、新浪財經實習記者,再到如今的攝影師,每一次的轉身成就著每一個更好的她。
她,就是著名時尚攝影師,林海音。她在紐約完成了人生中最華麗的轉身,憑藉滲透到骨子裡的熱愛與努力,從攝影菜鳥蛻變成如今的時尚華人攝影師,拍攝過張曼玉、王力宏、賈靜雯、蔡依林、姚晨等大牌明星,成為時裝周上大牌的官方攝影師,也開設了自己的獨立工作室。
王力宏 攝影:林海音
姚晨 攝影:林海音
蔡依林 攝影:林海音
賈靜雯 攝影:林海音
她說:「很慶幸作為一名攝影師,我的職業生涯起步於紐約,它教給我勇氣,告訴我不要隨便接受外界對你的定義。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過後,曾經那些喜悅的時刻,難過的瞬間,抱著貓對著電腦的夜晚,都在告訴你:If you can make it in NYC,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 」
這一次,旅拍邀請到林海音,跟她聊了聊她與攝影的那些事。
林海音曼哈頓攝影展
林海音上海攝影展
白羊座的林海音,性格裡的樂觀和不喜歡受約束讓她會跟隨自己的內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即使從小家裡把她當專業小提琴手培養,當遇到攝影后,她便勇敢去追尋心中所愛。
大部分人在認識她之後,都會說她一點都不像大家印象中的白羊座。但是身邊最親近的幾個朋友會知道,她雖然說話做事比較溫和,但對於心底在乎的事還是非常倔的。
對於奮鬥的經歷,有些人會攤開來供人參觀,而她選擇小心收藏,自己咀嚼掉過程的苦與澀,最後只將甜的部分呈現。當問到是什麼支撐她堅持攝影到現在時,她回答說:「其實也從來沒有覺得走這條路需要努力支撐,雖然中間也有不少曲折和彎路,但一直都還比較享受自己作為攝影師的狀態。」
只有那些真正努力過的人,才能在回過頭時將曾經的艱難與付出說得如此雲淡風輕!
攝影:林海音
就在11年的夏天,獨身一人的她拖著兩大箱行李,走出了紐約甘迺迪機場。帶著旅途的疲倦和對未知的期待和緊張,一下子就投進了紐約的懷抱,那時的她對將來的生活並沒有清晰的想像,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來到紐約,以後要更加努力了。
在哥大的前兩年,她努力著:下雪天踉蹌步行去黑人區的一所中學兼職教書;怕自己交不起房租於是連著吃了無數天路邊攤的chicken over rice;德國室友是法學院的教授,每次都從食堂多買很多飯,一筷子不動打包回來後和她說吃不完留給她;還有一周做兩份實習,剩下一天排滿了課,周末熬夜寫論文,無數個清晨從圖書館裡走出來已經東方既白.
上面的經歷夾雜著對未來茫然,當她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後,於是在哥大的最後半年,決心要做一名攝影師,也就有了前邊提到的一千多個努力的日日夜夜。
她,有些倔,更有些倔強,在攝影路上,她帶著她的倔強一路狂奔。此時,腦海裡閃出五月天那首《倔強》的旋律,總有一次我們該為自己而瘋狂!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
那就讓我不一樣
你說被火燒過
才能出現鳳凰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的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
我和我的倔強
攝影:林海音
|攝影與「一個人的時間」
每個攝影師都想讓自己拍出更多好的作品,如何才能拍得好?林海音會留給自己更多「一個人的時間」去思考。在她看來,好的攝影師能動腦,不怕苦,在一定的練習基礎上多看,多想,人像攝影師的話還需要具備很好的溝通交流能力。
她覺得:「想要拍得好,其實還是需要攝影師學會給自己留下足夠的『一個人的時間』。想要擺脫拍攝膚淺的畫面,需要攝影師更多地去思考。技術的東西可以通過模仿和求教習得,或者通過更多的拍攝練個手熟,但擁有更深入的審美很多時候則是攝影師的獨自修行。很遺憾許多攝影師最終只停留在『手熟』的層面而已。這一點我也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些……」
|她的建議:「保護好」眼睛與健身
曾經的她,一不小心便撞進了攝影圈,如今回頭看看,她希望當你剛開始攝影時就能夠知道的是:「保護」好眼睛與健身,當然這些建議也送給那些正在攝影路上摸索的你們。
她建議到:首先是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從一開始就儘量多看好片子。
「我看過一位前輩攝影師寫的書,他說他年輕時在國外念攝影專業,有一天教授拉著他去看一個攝影展,結果教授先走進展廳,沒幾分鐘就匆匆拉著他離開。他很不解地問,來都來了,為什麼不看完?教授的回答是,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眼睛,不好的東西能少看就少看。」
其次是多去健身房。
當聊到是否有孤獨無助的時候時,她說:「因為除了不停在拍片,也總是有很多拍攝之外的工作要處理,回家後再更新下微博微信,翻閱一下關注的幾個instagram帳號,往往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了。所以與其說有「孤獨無助想要放棄」的時刻,反而偶爾會有因為太忙了覺得自己停止進步,從而很沮喪想要休息一陣子的時刻。」
林海音常用的相機與鏡頭:從2012年學攝影開始,就一直用5d2到今年5月份,剛剛買了5d3。最常用的鏡頭是50 1.2。
最開始,她因一組人文攝影《七個腫瘤》為外界所知,如今在時尚攝影界名聲大噪,對於人文攝影與時尚攝影,她有自己的解讀。在她看來,人文攝影還是以紀錄為主,時尚攝影紀錄、創造、表達多元的美。
人文攝影|七個腫瘤
攝影:林海音
《七個腫瘤》之後,林海音還拍攝過其他人文題材的照片,無論題材怎樣變,唯一不變的是她的照片中傳遞出的人文關懷。其中有一組紀實照片在她心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她說:「我拍過一組抗艾老人的組照,當時拍完上傳微博之後一夜之間有4,5萬的轉發,《南方周末》《人物》等雜誌也紛紛來聯繫要採訪老人,後來也是因為有部分內容可能比較敏感,帖子被刪掉了,牽線我拍攝這個老人的一位哥大同學的微博帳號還整個被註銷了。這組紀實照片至今為止都是我心底很重要的作品。」
攝影:林海音
還有一些純粹出於她的興趣和好奇拍攝的項目,譬如跑去拍山區農村小學的紀實照片:
攝影:林海音
還曾經花了兩個月時間跟拍一個紐約地下搖滾樂隊的成員故事,那些成員白天都是在投行之類的金融公司上班,晚上在一個破舊的琴房排練,或者去小酒吧演出,她當時覺得這種身份的反差很有趣。
攝影:林海音
除此,林海音陸陸續續還有在拍「Girls with Tattoo」的紋身女孩的項目,也曾持續了兩年之久。
人文攝影|紋身女孩
Girls with tattoo 攝影:林海音
姑娘的紋身是「上善若水」,她在泰國的廟裡看到了這個由一位當地藝術家創作的圖案,心生喜歡便紋上了。《道德經》裡說水 「無所滯而生其形。」 這是她對自己的期望。
Girls with tattoo 攝影:林海音
「我爸爸說,如果有來生,他想當一隻鳥。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讓我做一棵大樹吧。」
Girls with tattoo 攝影:林海音
姑娘來自新疆,有個很美的名字,叫葉子。身上有三個紋身,手臂上「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出自聖經民數記。背上是一棵半枯半榮的樹,意「無常」。而腳踝上的那片羽毛是最新紋的。她今年夏天離開故鄉來到美國,刻上這片羽毛告訴自己,隨遇而安,追尋自由。
除了故事性的組照之外,在過去幾年裡她還去過很多地方,光緬甸就去了數次,拍了非常多當地風土人文的照片,最後只選了非常少數的照片發布在網絡上。
她說:「我不求『人文攝影師』的標籤,如果能再遇到我想拍的故事,我當然願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拍攝,但沒有遇到的話我也不強求。電腦裡還存了無數旅途中的隨手拍,這類照片都是拍的時候自己開心,至於要不要發出來給別人看也無所謂了。」
人文攝影|緬甸
她鏡頭下的緬甸滿是純潔神聖的氣息。
攝影:林海音
緬甸Inlay的漁夫,百年來的傳統是單腳划船,遠遠望去像是水上芭蕾。
攝影:林海音
她去過緬甸數次,很難說清為什麼會喜歡上緬甸這片土地,心卻時不時飛向那裡。
攝影:林海音
攝影與音樂,都是林海音舍不掉的愛,這兩樣在她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攝影是她的愛好和工作,音樂算是第二愛好。
小提琴是她從三歲開始學習的樂器,佔滿了她所有的童年和中學時代除了念書外的所有時間。她在五年級的時候考出了小提琴10級,再之後的每年暑假就是到處比賽,拿了很多第一名,她那時壓力也很大,她說「小時候其實並不見得多愛小提琴。」
反而是她上了大學之後,突然間沒人管了就練得少了,慢慢有了距離感和生疏感反而會覺得很想念,加上慢慢也更能懂得欣賞古典樂的美,再回過頭來看又開始重新喜歡上了它。所以平時有空的時候會在家練練琴。
有趣的是她現在在北京住的地方,小區裡也有一個學小提琴的小孩,也常常挨罵然後大聲哭,讓她想起小時候。
|攝影、音樂之外的她
13年底,她開了自己的公眾號【林海音】,上面有她的流水帳,工作日記,經驗分享,讀者問答,全部都是她自己用心經營寫的。
林海音公眾號中,對其他攝影師的採訪也都是她自己聯絡自己提問,有空時就自己編寫,沒空時就把問題列出來,請同事代為採訪和編輯。至於海外英文教程翻譯,和海外大片圖賞這兩塊,都是她來挑好內容,把連結發給同事,然後由同事來翻譯和編輯排版。
談到開設時的初衷,她只是希望有一個可以寫長文章的地方。她常常覺得如果要保持高頻率地更新微博還挺費神的,但是在微信上每隔三四天發一篇長文章,當成寫日記一樣嘮叨反而覺得很輕鬆。
對於她自己的公眾號未來的規劃,她說「也沒有特別的期待,畢竟真的要做好一個微信號還是非常花時間的,我目前還沒有這麼多的時間,所以順其自然吧。」
除此之外的其他時間,她一般在家歇著為主,逗貓,約朋友吃飯。如果在紐約的話會每周去博物館和美術館。
最後,送上林海音的小提琴版《小幸運》,像她自己說的:一個人一生中也許會有很多的角色轉換,說實話我非常懷念以前那個天天背著琴的我,但也從來不後悔現在這個拿著相機的我。
願你珍惜你所愛!
林海音小提琴演奏《小幸運》
撰文|Yolanda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視覺志
— END —
林海音
居住在紐約的職業人像攝影師
創辦有Haiyin Lin Studio
在這個小小的公眾平臺
提供人像攝影的學習資源 分享有趣的攝影理念
微信公眾號:林海音 微博:@攝影師林海音
www.haiyinlin.com
工作聯繫:haiyinphotography@gmail.com
Wish you good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