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現如今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有些父母寧願自己辛苦的加班,也要送孩子去昂貴的輔導班,買高價的學區房。但凡事有度,如果過度的「壓榨」孩子的精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通俗的講究是傳授知識和技術。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進而提高國民經濟水平,推動民族進步和發展。
學校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系統,立志於培養優秀的人才,也是普遍被大家接受的「幼苗養成基地」。教育部根據不同年齡應接受的文化程度,將學校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等,這也是最適合學生正常發展的學習軌跡。但總是有一些「神童」會提前完成學習任務,不僅能節省在校時間,還能早日進入社會發展,引得眾人羨慕不已,但這種「揠苗助長」的行為真的可取嗎?
「拔苗助長」的壞處
喪失童年,學習壓力過大
「神童」們為了能提前完成課程,必定要在學習上花費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學習壓力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會導致孩子「沒有童年」。心理學家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那沒有童年的孩子又該如何面對接以後的人生呢?
社交障礙,不利於人際關係
動物都知道群居的好處,人更是群體動物,孩子在學校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社交能力,神童頻繁的跳級不可能在學校交到朋友的,而進入大學或者社會後,面對巨大的年齡差距,相交朋友更是難上加難。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10歲考上大學的「女神童」
你還記得你10歲時在幹嘛嗎?好多字還不會寫,英文單詞還不認識幾個呢吧,知道什麼是化學物理嗎?知道高考總分多少分嗎?但這位「女神童」在10歲時已經參加高考了,還考了352分。這個分數雖然不高,但足以上個專科學校了,她的名字叫張易文。
很快她就接到了一所大專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她父母深思熟慮後,做了讓他們悔不當初的決定:送她上大學。
「女神童」現狀如何?
很多人都很關心上了大學的張易文是否顯現出了神童的天賦?但結果是讓人失望的,她學習大學課程非常的吃力,甚至有時聽不懂老師再講什麼,由於成績很差,多次面臨被勸退。而她的人際關係也非常糟糕,在同學們的眼中,她就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沒有共同話題,張易文還經常因為被傳「神童」被大家指指點點。
張易文的父母是悔不當初,但已經沒有後悔藥了,有網友說:自己選擇的路,只能讓孩子哭著走完。但小編覺得張易文未來的路還很長,只要吸取教訓,未來一片光明。
寄語: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但「揠苗助長」不可取,家長們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今日話題:你們為「女神童」張易文感到惋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