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汪洙《神童詩》
很多人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大家一樣的起點,一樣的才智,至於為何每個人今後發展不同,還是看後天個人發展。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也是不正確的。正確的是,後天的奮鬥是不可缺少的;不正確的是,有人生下來智商就很高,再加上後天的奮鬥,他簡直就是"神童"一般的存在。自古以來,"神童"就被我們所重視,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太令人驚嘆!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說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做張炘煬。他10歲的時候就已經考上大學,13歲又考上了研究生。不過,這位"神童"曾發生過一件事,讓大眾們議論紛紛。他竟然以不參加畢業答辯為要挾,強逼自己父母在北京購買住房。當時,很多人都罵他不知感恩!不過,現在大家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如果你想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就繼續看下去吧!
10歲就考上大學
張炘煬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是不凡的,同校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拿他打比方。張炘煬出生於遼寧,在當地,他的知名度頗高,他13歲就上了研究生,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十分羨慕他。最主要的是,父母也只是普通之人,他也並沒有讓父母費心培養他,他從小就展示出了別的孩子沒有的天賦,心智成熟,積極向上!
上小學時,由於張炘煬的成績太過於無懈可擊了,他頻繁跳級,是別人眼中的"學霸"。不過,上了初中之後成績平平,不知是什麼原因,他不太願意聽老師講課。後來,父母買了教材之後,讓張炘煬在家裡自己自學,一年之後,張炘煬"出關"的那一天,簡直讓老師吃驚得不能再吃驚!張炘煬太強了,老師覺得他不適合再待在初中,直接就讓他上高考複習班!
太牛了!張炘煬直接去了高考複習班,雖然年紀是最小的,但他依然是班級裡面的佼佼者!高三畢業後,才10歲的張炘煬就參加了高考!才10歲,別的孩子還在上小學,他就已經考上了天津工程師範學院,他展示出來的天賦,簡直是一種"碾壓"般的存在。一時間,關於張炘煬的報導鋪天蓋地,大家都在熱議,這個如同"神話般"的人物,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逼父母在北京買房
雖然,10歲就已經上了大學,不過他的大學生活依然是春風得意的!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小就跟不上課程,反而他只花費了3年的時間,就將4年的課程全部修習完成了。許多人說,張炘煬是"上帝的孩子",他的人生仿佛開了掛一般,他的學習速度,簡直讓別人汗顏!13歲,張炘煬考上了北工大研究生,16歲考上了北航的博士,他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
就在媒體鋪天蓋地稱讚張炘煬的時候,出現了一件事,讓大家對他"口誅筆伐"。原來,張炘煬正值碩士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張炘煬做了一件,讓大家都不能接受的事情。他逼迫自己的父母,說一定要讓父母在北京買房子,要不然他就不參加畢業答辯了。這件事不僅讓他的父母很擔心,老師也是頭疼不已!一時間,大眾對於張炘煬的不理解,讓大家開始批判他!
不僅媒體、大眾對張炘煬不理解,甚至連張炘煬的父母也不理解兒子。很多媒體說得很嚴重,甚至說,張炘煬空有成績,但是他的素質教育不過關!父母為了哄騙自己的兒子參加答辯,將租來的房子說成是買的。張炘煬以為父母真的買了房子,於是,就順利地參加了畢業答辯。雖然這個事情過去了,但這就像是一個汙點,當別人提到張炘煬的時候,都會說到這個汙點。
這才是他的"良苦用心"
當時,有很多人開始抵制張炘煬,覺得他是一個教育缺失的孩子,還有很多人堅決反對張炘煬的父母買房子。如今,8年過去了,情況究竟如何了呢?北京的房子,一漲再漲,現在想在北京買房子,簡直比登天還難!現在,又有很多人站出來說,張炘煬的父母應該如《謝銀工》當中所說:"悔不當初學冶銀"。如果當初買了,現在賣掉的話,也能賺很多很多錢呢!
人嘴兩張皮,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曾經那麼多人聲討張炘煬,但是,現在又有很多人覺得張炘煬非常有遠見!當時,大家都覺得他很狂,才16歲,就想要讓父母為其購買房子,有非常多的人看不慣他。其實,也完全可以理解他們,有時候也是出於嫉妒的心理才會這麼說的。畢竟,張炘煬的成績那麼完美,他只要一有任何負面的消息,就被大眾放大了去看待問題!
當初,張炘煬的父母用租的房子哄騙張炘煬,現在很多人覺得父母應該很後悔,就算當初借錢買房子,現在也是不虧的。不過,時間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現在張炘煬24歲了,已經正式參加工作了,他現在從事著科研方面的工作。現在沒有必要再糾結過去了,現在張炘煬已經完全有能力自己賺錢了,相信憑藉他的實力在北京買房應該不成問題,我們拭目以待吧!
結語
《贈趙神童》中說:"聖朝殊漢令,才子少登科",張炘煬是一個神童,他憑藉著自己超高的實力,10歲就上了大學,13歲就考取了研究生,他完美的演繹了"別人家的孩子"。在大眾看來,張炘煬曾經有個汙點,他曾經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不過,現在很多人說,其實張炘煬是非常有遠見的,如果當初真的買了房子那就好了!不管怎麼說,現在張炘煬已經有實力買房子了,我們就不要再糾結過去了,請讓我們繼續期待張炘煬的未來吧!為他加油!
參考文獻:
《神童詩》
《謝銀工》
《贈趙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