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讀博的「神童」:我不後悔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有的是感嘆

2020-12-28 阿破育兒

說起「神童」,很多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傷仲永」的故事。話說是神童太早出了名,最容易在那些名利失去自我,最終白白浪費自身的最好學習時間,失去了才華。

而在當代社會,神童也能偶然聽到,有努力奮鬥而成就自己,也有慢慢消失不見,有著各種各樣的結局。可謂是命運的奇妙了,但也能看出難以敵過名利的誘惑,才有著不一樣的結果。

那我們今天就聊聊一個「神童」,他的才華讓人佩服,可做出的事又讓人爭議不已。

01、13歲讀研16歲讀博的「神童」,卻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張炘煬是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對他的教育有著很大的人性化,他們不會刻意壓抑孩子。這也就讓張炘煬有著自由的發揮,從小就展現出非比尋常的聰慧。

據說,張炘煬2歲識字;5歲從幼兒園跳到一年級,不久後又跳到五年級,半年就完成了小學的階段。初中那會,張炘煬自學高中課程,10歲那年提前參加高考,考出多本科線50分的成績。再後來,10歲就上了大學、13歲那會讀研、16歲開始讀博的學業「開掛」之路。

這讓人聽起來就覺得不可思議,普通人5年的小學就用半年,16歲左右才能初中畢業。張炘煬讀博士,直接在終點線,而不是起跑線。

後來,張炘煬以16歲的年齡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專業錄取,創下最小年紀的碩士、博士生記錄,還是至今無人能打破的那種。

這一系列的學業之路聽起來很玄幻,但別人就是這麼優秀,讓人不得不服。事實上,作為「神童」的他們就註定思想與行為比別人與眾不同,而張炘煬思想也是如此。當年,他就做出一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曾逼父母在北京買房。

原來,2011年那會,張炘煬就以拒絕參加碩士論文答為由去逼迫父母買房,而且還是要求在北京。老兩口可謂是為了兒子操碎了心,在勸說無效後,又為了他的學業。兩人就在在北京那邊租了個房子,謊稱是自家買的房子才矇混過關。

老人家之所以這麼做,只因當時的家境並不富裕,再加上要支持兒子讀書,根本就沒閒錢可以在首都買房子。當時,這個事引起很多人爭議,反對聲大過於支持聲,更是覺得這個「神童」不知輕重,竟然會做出逼迫父母的事。

可幾年過去了,如今在看北京的房價,人們才會明白張炘煬的眼光是對的。如果那時候,父母狠狠逼迫自己一把,那肯定也是穩賺不賠的事。可見,張炘煬的眼光看出未來趨勢才會有那樣子的事。或許,他的內心並不後悔,有的只是感嘆。

所幸的是「傷仲永」的事沒有在這個神童身上上演,現在的他在從事科研工作,默默無聞為國家做著貢獻,也少了當初那份高調。

02、如何看待孩子過早的行為?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像張炘煬那般的出色,在面臨形形色色的東西,總是有著不一樣的三觀。孩子對新鮮的東西,如玩具、零食等等總是無法拒絕,然後要求父母去買那些東西,

事實上,這個在街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旦父母不肯買,那就會大哭大鬧、地上打滾,甚至還會跑開等等強硬態度,讓父母不知從什麼地方下手。

當出現這樣子的行為,我覺得應該及早發現與提出更正。第一次的無理取鬧,如果沒能做出教育與引導行為,那麼就會變成一次次的縱容,最終無法控制。

在這點上,每個父母就不應該抱著寵愛的心去縱容。這並不是愛,而是一種溺愛,最終都無法引導正確的行為。合情理性消費,而不是一味的有求必應。

03、如何制止孩子反要求父母的行為?

1、及時制止,不縱容

在當代,還真的有些孩子反過來要求父母,買玩具、零食等等行為。一旦不同意,他們就會哭鬧或在地上打滾,讓父母很是頭痛,往往都是不得已同意。

其實,這種過程與結果,就會讓孩子覺得哭鬧行為有效,就會養成這種習慣。一旦沒有效果,就會加倍這樣子的行為,最終讓父母一次次的妥協。

這就是個很奇妙的心理過程,換來的是孩子一次次的反要求,卻無可奈何的被動。不少父母就有這方面的體會,卻不知這樣子如何處理。這時候,就應該及時制止,不去縱容。

2、良好的教育與家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的樣子也是父母最好的樣子,而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事。從細節上做榜樣,父母以身作則,才是維持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這個過程很簡單,卻很難堅持下來。

但為了孩子,還是需要父母們的時刻注意著,才會有個優秀的孩子。其中的家風同樣重要,這也需要每個父母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教育與家風,才是孩子們的從小所接觸的東西,從內心接受,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在這點上,父母更需要時刻準備與注意才不會讓他們慢慢走向不可控制的地步。

今日話題:你覺得張炘煬的要求過分嗎?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配圖與人物(化名)無關,侵權刪。

相關焦點

  • 16歲「神童」當初被罵不孝,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被誇有遠見
    16歲博士,當初威脅父母在北京買房,被罵不孝 這個16歲的博士,就是張炘煬。 光這個名字,就代表一個傳奇。 有北京戶口,有房,有一份穩定的好工作。 所以,他威脅父母,給他在北京買套房,不然就不參加碩士答辯,也不讀博士了。 這種看起來很幼稚的行為,逼得並不富裕的父母沒有辦法,用租房的形式,哄著他讀完了書。
  • 16歲博士畢業逼父母北京買房,「天才神童」真的「狼心狗肺」?
    但這些所謂的神童又是很多孩子討厭的對象,他們總是會因為神童的表現良好,而自己的表現很差,挨家長的罵。對於神童這一說法,也有很多家長不置一詞,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並不比別人的差。今天所說的神童就叫張炘煬,他16歲時竟然逼著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罵了一頓,而現在卻被人佩服有遠見。
  • 13歲讀研16歲讀博的張炘煬,為什麼逼父母在北京買房
    中國也很愛人才,古代曹操就曾經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句詩表達了曹操對人才的急切渴求之心。而出現一個天才少年確實不容易,應該受到眾人的敬佩。曾經有這樣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做張炘煬。13歲就已經讀了研究生,16歲已經讀了博士,卻逼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怒罵,如今現狀如何?
    16歲,是一個很美好的年紀,正如古人所說,男子16是風華正茂,女子16是豆蔻年華。在這個年齡階段,大多數人還在努力的讀高一,而且保持著對於整個世界的青澀感,猶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般。 但有的人,在16歲的時候已經一飛沖天,甚至提前開花結果。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怒罵,現在令人佩服
    逼父母在北京買房 雖然,10歲就已經上了大學,不過他的大學生活依然是春風得意的!13歲,張炘煬考上了北工大研究生,16歲考上了北航的博士,他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 就在媒體鋪天蓋地稱讚張炘煬的時候,出現了一件事,讓大家對他"口誅筆伐"。原來,張炘煬正值碩士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張炘煬做了一件,讓大家都不能接受的事情。他逼迫自己的父母,說一定要讓父母在北京買房子,要不然他就不參加畢業答辯了。這件事不僅讓他的父母很擔心,老師也是頭疼不已!
  • 13歲考研,16歲讀博士,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過得如何
    在零幾年的時候有一個神童,他兩歲半的時候,在三個月內就認識了足足一千多個漢字,而在他滿6歲時便送入了小學,可是,在小學的他就展現了超高的學習天賦,六年制的小學義務教育,他只用了兩年便完成了,他就是張炘煬。
  • 破全國紀錄的16歲最小博士生「預知」北京房價,逼迫父母買房
    ——李昉 《贈賈黃中》每個人有屬於自己不一樣的煙火。有的人生下來擁有很好的教育環境,有的人有的只是很普通的資源,然而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上。擁有很好的教育環境,不努力,也是白費。很普通的資源造就很優秀的人才也不是沒有。很多人覺得要麼就是資源號,要麼就是資源不好,然而還有一種,我們稱呼他為「神童」。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怒罵,這一家咋樣了?
    6歲入學之後,張炘煬的學習能力以及超凡的記憶力令他在兩年的時間內便學完了所有的小學知識,進入了中學。在本該讀小學的年級裡就已經成為中學生的張炘煬在學校裡的表現卻不像之前那般突出,甚至是上課期間張炘煬並不認真聽講。父母思考一番,讓張炘煬在家自學。而在家自學的張炘煬就如同開了掛,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掌握了所有的中學知識。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怒罵,現在一家咋樣
    不過這位「神童」曾做一件很惹人非議的大事,從而引爆網絡關注度。他居然挾以畢業答辯,強迫父母在北京當地添置房產,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一時罵聲四起,責怪他不體諒父母。而時至今日,輿論導向猛然掉轉,現在人們終於能明白他的「高瞻遠矚」。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父母不在北京買房就不讀書,神童如今怎樣
    ,有一位神童他被稱之為全國最小的大學生,他三歲時到了上千字十歲上大學後來逼父母在北京買房子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在大學念完三年之後,她也通過了研究生的考試考入了北京工業大學成為了一名碩士生,但它是全國最年輕的碩士生,而在他16歲讀博士的時候,他向父母聯繫提出了一個特別無理的要求,也是父母不答應他就放棄讀博士,提出要求就是讓他的父母在北京去給自己買一套房子,其實現在想一想他的眼光放的特別長遠。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被網友痛批,如今一家人過得怎樣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麼長的歲月中不出現幾個神童很顯然是不正常的。在中國的歷史上,神童的數量有不少,他們最後的結局也都不太相同。有的人在長大以後,依然像自己年少時一樣,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並擁有一個很好的結局。但也有些神童,他們在年少時過於驕傲,等到了年長時逐漸泯然眾人,最終變得默默無聞。
  • 16歲「學神」逼父母在北京買房,曾被眾人痛批,如今才明白其厲害
    古有甘羅12歲成為了丞相,而現在,有一位神童13歲進入北工大讀碩士,16歲進入北航讀博士,簡直堪稱「學神」,那麼他是誰呢?03然而就在碩士即將畢業,準備答辯期間,張炘煬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否則自己就不參加論文答辯,張炘煬這種威脅的方式令眾人很不解。許多親朋好友、老師都紛紛勸他,但都沒有效果。最後,父母為了不耽誤他的學業,不讓過去的努力前功盡棄,就在北京租了間房子,騙他說是買的。張炘煬這才按時認真參加答辯,順利畢業。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的張炘煬,曾任性要求父母買房,後來怎樣了
    「神童」這個詞語最近真是火遍了全網。前有寫出博士論文的六年級小學生「神童」,後有一天作詩2000首的成功學女「神童」,更有5歲開飛機、8歲上大學的超級「神童」,真是讓吾輩大開眼界。13歲時,他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16歲又成為了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生……這一串不得了的成績可都是通過實打實的刻苦攻讀和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獲得的,沒有半點水分,著實令人佩服。
  • 當年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張炘煬,到底是愛慕虛榮還是眼光獨到
    「天才」「神童」這一類詞彙大多都是指的那些天賦異稟,智商奇高的人。而這類人士之所以會被單獨拿出來誇獎,自然也就是因為他們的稀少。不知15年前那個令人羨慕的神童——張沂煬,大家還記不記得了。張沂煬是一位天才神童,自發展心理學看,孩子最佳學習文字的時間是三歲左右。
  • 神童張炘煬曾逼父母北京買房,卻被人不理解,如今看來是眼光獨到
    13歲考上研究生,16歲讀博,這開掛的人生,也有非常執拗的時候。在碩士論文答辯前,他非得要求父母給他在北京買一套房子,那時的房價還沒有現在的可望不可及,但對於家裡沒礦的張會祥夫婦來說也是有一定的難度。張炘煬以不參加論文答辯相要挾,要父母一定要給他在北京買房,他覺得成功的標準就是擁有「北京戶口,有一套自己的房房子並且能夠找一份好的工作」。
  • 10年前,要求父母北京買房的神童張炘煬,是虛榮還是眼界不凡?
    有的人自小就是天才,他們的天賦遠遠超出普通人,跳級這種事對他們而言簡直是家常便飯,一個好的大學也自然不在話下。我國其實出現不少的天才,10年前,那個要求父母北京買房的神童張炘煬,就一度成為父母與老師口中的天才兒童。
  • 神童博士張炘煬,小小年紀逼父母北京買房,莫非真是獨具慧眼?
    但就在參加碩士論文答辯中間出了一個小插曲,當時年僅16歲的張炘煬突然要求父母給自己在北京買一套房子,要不然就不去參加碩士論文答辯,更不去參加博士考試。 是一次不錯的投資,是一次獨具慧眼的作為;但也有人認為,以當時的北京的房價來看,已經算不上便宜了,在當時的張炘煬父母的能力來看,是支付不起那麼高的房價的。
  • 博士讀完30多了,你還考慮讀嗎?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後悔一輩子!
    決定讀博士那年我已經27歲了,研究生畢業已經兩年了,這個年紀對一個男生來說應該是結婚成家,步入事業發展的階段,但是我沒有。吳京在《戰狼》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想說的是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博後悔一輩子。博士宇宙最高學位,人類知識的高峰,在碩士畢業之時我就知道博士肯定是要讀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預計是工作兩年後。
  • 比利時9歲神童退學赴美讀博,父母卻被抨擊炒作
    近日,BBC報導稱比利時9歲神童在西蒙斯在即將獲得大學學位的時候退學,轉而飛赴美國讀博,並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其實,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西蒙斯將在12月份畢業,然後順利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大學生。對於校方的這一安排,西蒙斯的父母在社交媒體上明確地表示了反對,並痛斥學校是「騙子」。在多次協商未果之後,西蒙斯的父母便給孩子辦理了退學手續。據悉,神童西蒙斯出身於醫生家庭,其智商高達145,因此他從4歲開始讀小學,6歲上中學,並用1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中學6年的課程,並於2019年3月開始上大學。
  • 「3歲識千字,10歲上大學」,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張炘煬哪去了?
    「神童」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天賦優異的兒童,像這些「神童」都有著共同的能力,那就是3歲識千字,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神童」,就是95年出生的張炘煬,以10歲的年齡考上大學,成為「全國最小的大學生」,這個記錄至今也沒有被人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