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小氣鬼」,提升批判性思維,需教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

2020-11-26 騰訊網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同時有兩個閨蜜讓我幫忙帶一下孩子,本身就喜歡孩子再加上兩個孩子都還比較乖巧而且還是在周末,想著本來也沒什麼事做於是就應了下來。兩個閨蜜家的孩子年齡差不多,都在4、5歲,一個叫蘇蘇另一個叫天天。

兩個孩子送過來後馬上就玩到了一起,就在我給他們準備水果的時候,其中蘇蘇紅著眼睛跑過來「告狀」說:「阿姨,天天說我小氣鬼,我不是小氣鬼。」見此情況立馬對蘇蘇說:「蘇蘇,天天說你是小氣鬼那只是天天的一個想法,你要學會用事實證明你不是小氣鬼,去和天天一起分享玩具好嗎?」

教會孩子去對「事實」和「觀點」進行區分,在國內的學校中似乎並沒有此類的課程,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卻是從孩子一年級開始,老師就已經對孩子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引導。學會去區分事實與觀點,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看到「批判性思維」這個詞時,首先我們看到了「批判」二字,這種思維就是要對一切事物都保持以懷疑的眼光,並對其進行抨擊?

首先是「批判性(critical)」而不是「批判(criticism)」前者所指的是申辯、思辨式的,具有建設性的評判;

而後者則是對事物世界予以否定,兩者存在有本質上的差別。所以,批判性思維不是要對事物一味地去進行批判抨擊,更多的是要通過對事實的客觀分析,並以此來形成更好的決策以及判斷。

批判性思維除了是一種能力之外,它更是一種思維習慣或思維心態,被稱之為心智模式,所以批判性思維也是人們的一種價值取向,它能夠引導人們去有意識的將思維「禁區」打破,從思維「誤區」中走出來並對思維「盲區」進行探索。

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很多人都會對某些事進行跟風評論,不明原由的對當事人進行謾罵,這正是缺少有思辨能力而導致。作為成年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呢?由此可見,從小去培養孩子區分「事實與觀點」,加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有多重要。

家長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這一能力?

》教會孩子對事實和觀點進行區分(基礎)

事實:指的是能夠被反覆證明的。關鍵詞有:日期、數字、歷史事件、科學概念等。

觀點:指的是人們對於事件的感受或想法。關鍵詞有:喜歡、我認為、我覺得、我相信等。

例如,對於麵包而言,其事實在於:麵包可以充飢;麵粉是主要原料;製作麵包時可以加入雞蛋、牛奶。而有關於麵包的觀點則是:麵包加上奶油才更好吃;吃麵包一定要配上牛奶。

對於汽水而言,其事實在於:汽水是一種碳酸飲料;會分解出大量的氣體;長期飲用會導致鈣的流失。而觀點在於:汽水比果汁更好喝;汽水和油炸食品更配。

》讓孩子學會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知道即使是在陳述事實,其中也會帶有觀點與偏見

不盲目跟風、有自己的主見的表達,是孩子的批判性思維的外在表現,在孩子們學會去對觀點和事實進行區分後,接下來我們就要教會孩子如何去運用批判性思維,來講自己的觀點勇敢的表達出來。

此外還要讓孩子們知道,很多時候在對事實講述的過程中,也很可能會帶有個人的偏見及看法,這是由於講述的人不同,其對內容的側重點會有偏差,因此對接收者所產生的影響也會不同。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同一件事由兩個人講述,但是我們聽過之後的感受會完全不同。

正如馬克安東尼在《沉思錄》中說:「我們所聽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我們所看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找到無數的,能夠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的機會,比如在陪孩子閱讀時,在讀完之後對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在孩子看動畫片結束後,對孩子提出有關於動畫內容的一些問題;比如在平時聽到了他人的對話、他人的某些行為,讓孩子對此提出他自己的觀點,並對觀點與事實進行區分。

平時的生活中,似乎「誤會」總是伴隨我們左右,由此也產生了各種「互撕」的現場,很多人都會因為對方觀點、看法和自己有出入而產生不愉快,作為家長的我們,學會培養出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對於孩子日後的發展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Ennis定義中的「反思」體現了「批判性思維」作為「高階認知」的性質,其表現無非是對既有信念的懷疑或置信;而「合理」則是區分批判性反思與非批判性反思的根本標誌。由於定義中的「所做」亦以「所信」為前提條件,我認為,批判性思維的根本特徵可以概括為「合理懷疑、合理置信」。而無論如何界說「合理」,「尊重事實、尊重邏輯」都應作為其核心意涵。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提出「應用假說」關於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的關係,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觀點認為,邏輯學是一個成熟的學科,邏輯學課則是有針對性的專業課,而批判性思維只是一種教育理念。根據這種認識,邏輯學和批判性思維分屬不同範疇,邏輯學課當然不能更名為批判性思維。與之類似,正如愛真理是一種教育理念,大學的各個專業設置大體都要實現這一理念,但不能因此將任何專業課都更名為愛真理。
  • 於漪: 現在的老師不缺教學技巧,而缺思想與批判性思維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們要思考怎麼樣走出去;從國內來講,我們要思考在三十多年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如何能夠常態化地發展,因此,必須要思維轉型。  我想到多少年來教給學生的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但是,現在恐怕還要信奉:思維才有力量!就教育來說,小到一所學校、一名教師,確實要思考思想如何提升,思維如何轉換,如何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是時代的需要。
  • 人人都該懂的批判性思維:塑造你的邏輯思考力
    演講稿和文章會被仔細校對,但思想不會。這些未經仔細推敲過的想法很恐怖,它會導致我們在生活中情緒低沉,甚至樹立一個不那么正確的人生目標。它會削弱我們清晰思考的能力。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當反覆琢磨自己和他人思考的邏輯,也就是所謂的「批判性思維」。
  • 香港大學Critical Analysis批判性分析寫作·三大誤區拆解
    一、批判性分析寫作不等同於描述性寫作批判性分析寫作在提出一種論點或觀點時,需得到論證、例證、引用文獻的支持,即考慮證據以得出充分論證的結論。因此,想要把一個問題闡釋清楚,單靠一方信息不足以站住腳跟,需要大家考慮多個視角,通過不同的事實層面和群體角度多位分析。2.批判性寫作評估和分析來自不同來源的信息同學們常犯的另一個錯誤是,雖然運用了多方信息來源,但只是單純地將它們串在一起,類似於「A說...,B說...,C又說...」
  • 跟著真人版鋼鐵俠&第一富豪學習批判性思維的正確養成方式
    我們老說批判性思維有多麼多麼重要,我們應該如何如何的去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但是大多數都太過空泛,看完了以後似懂非懂,但還是不太清楚應該如何實打實的去培養批判性思維,以及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如果你能夠做到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看看那些頗有建樹、聞名世界的成功人士Elon Musk和Jeff Bezos是怎麼磨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的。Elon Musk,全球第二大富豪,著名企業家、工程師、慈善家。
  • 對談英國作家Kate Williams:英國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水平也並不均衡
    為了幫助讀者更了解如何在大學階段使用批判性思維進行學習和研究,外灘君專訪了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英國作家Kate Williams,談一談使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和策略。同時,她還為家長們錄製了課程,教授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的方法,讓孩子從小擁有高級思維模式。最近幾年,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這個詞彙在中國的教育圈內被提及的越來越多,人們也逐漸開始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
  • 《奇葩說》:重新審視如何養育孩子,四個維度培養孩子思維品質
    家庭中,父母亦可通過節目的內容培養孩子的思維品質,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一、培養孩子的多元化價值觀《人民日報》曾發文稱:「《奇葩說》雖然表現形式是娛樂的,但實際上是一個表達觀點、傳遞價值主張的節目。這個價值主張就是正直、善良、新知、包容。」這個評價是針對價值觀而言的。
  • 鯨魚外教培優CEO吳昊: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中鍛鍊批判性思維
    吳昊:鯨魚外教培優是為中國3到18歲的青少兒提供在線英語教育的培訓機構,通過為孩子提供全學科的英語課程,真實還原國外中小學課堂的教學場景,並通過同伴式互動學習的方式,在提升孩子「聽說讀寫」四大核心能力的同時,進一步豐富知識面,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 如何教育孩子,不被PUA?
    可是在國外,這是所有學校和老師都需要培養孩子的一種能力,是獨立思考、發現問題,願意挑戰權威的一種能力。那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知乎上有個易懂的「批判式思維」解釋:「「批判式思維的人」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會用懷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用各種方法證明相關事物的真實性。
  • 想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那就不要錯過這八大思維導圖了!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讀的書愈多……我就覺得生活愈光明,愈有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孩子們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知識的海洋寬而深,孩子們要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就要學會閱讀、和在閱讀中掌握知識。
  • 《思考的藝術》:2個核心方法,提高思維能力,解決棘手難題
    可以說,在教人如何思考這方面,拉吉羅是一位專家。 《思考的藝術》是一本出版於1984年、歷史悠久的思維方面的專著。問世三十多年來,一直在暢銷榜上經久不衰,這就是因為它揭示的是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無比重要的,關於思考的秘密,教你學會如何思考,我們還將認識思考常見的誤區和破解方法,如何通過具體的練習步驟,來提高思考的能力的兩大核心:創造力和批判性。
  •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
    2021年考研英語作文預測(批判性思維與盲從話題)備註:來源猴哥英語,轉載請註明出處分析:創新是重要的話題,在2020年12創新與之相關的是批判性思維,後者有利於後者,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體現,所以批判性思維更重要。如何寫這篇文章,角度可以不同,你可以寫批判性思維的表現,也可以寫其好處與做法,但是不能同時都寫,因為文章篇幅限制,不能面面俱到。無論選擇哪一種,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同時想說的是,這個話題可以衍生很多子話題,例如謠言與謊言、理性分析以、網絡辨別、自主學習與獨立學習等。
  • 「深度思考」你我與《天道》中丁元英的差距,就是思維認知的差距
    那麼我們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思維認知呢?假如時光可以倒流那麼這本書一定要在6歲以後開始讀。這是一本帶孩子對比認知世界的生動百科書。全書共六章,以全新角度介紹了地球、人口、政權、工業、交流這五大主題下的現代知識,涵蓋了各種科學知識、信息、數據、地圖、大事年表以及重點注釋,有豐富的知識和圖例。
  • 用批判性思維看是真的麼
    近年,「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關鍵詞之一,大學外語專業中也頻繁提及。但是外語教育何以談批判性思維?筆者認為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尚不夠深入。 何謂批判性思維?
  • 從羅志祥周揚青分手事件聊起:如何和孩子談論爭議性的新聞
    每一個當父母的人,都希望孩子將來可以在選擇伴侶時,看準選對,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如何讓孩子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其中一個重要的條件便是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那麼,問題又來了,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考呢?雙寶娘認為,最快的捷徑就是和孩子一起共讀討論新聞。就拿最近的羅姓男星分手事件當例子,父母應該如何和孩子談論這件事呢?
  • 鄭爽說英文遭「群嘲」,沒有出國的孩子究竟如何學地道的英文?
    中式英語思維  英美人與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語言邏輯的不同。  先看一個典型例句:我衣服有2個兜。  所以,在英語閱讀和寫作中,孩子如果缺乏正確的指導,用中文思維的理解模式閱讀英文就很容易產生障礙。  閱讀量不夠  英國本地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八倍。他們從小就很注重孩子的閱讀習慣,而且英國小學提倡reading for pleasure,即通過閱讀獲取樂趣,順便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 《與孤獨為友》|在孤獨中該如何用思維武裝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我也是其中的一人。以前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抱著零食刷劇,一天看個十幾二十集,覺得沒有比此刻更幸福的了。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太大,人們都開始享受一個人生活的時光。這並不是一種消極的心態。但很多人卻是在浪費這種孤獨的時間。孤獨是最好的增值期。日本作家和田秀樹在《與孤獨為友》一書中講到,我們應該在孤獨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突破自我。本文將會從思維的角度出發,教大家如何在孤獨中修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