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先進工作者陶勇:手捧光明的醫者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個人的臉龐。」

這句詩正是他人生理想真實寫照——縱有艱難險阻,他始終懷揣信仰,堅守初衷,用一顆仁心將光明播撒。他,就是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副主任陶勇。

12月22日,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舉行。陶勇當選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陶勇來自江西,那裡曾經是沙眼的重災區。他的母親就是一名沙眼的患者。母親被病痛折磨的場景讓他印象深刻。「曾經我也看見她的眼睛裡被取出很多白色的結石,所以從那個時候,我就立志,自己也要當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替病人去解除眼睛的痛苦,讓他們恢復光明。」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陶勇面對眼疾患者更能夠感同身受,也願意為更多人能親眼欣賞這世間的美麗而不辭艱難,竭力付出。

眼科疾病中,葡萄膜炎治療風險高、難度大。陶勇卻選擇迎難而上,主攻葡萄膜炎和複雜的眼底病。葡萄膜炎很複雜,光病因就有60多種,而且臨床表現相近,常常容易誤診、誤治。能否開發一些新型的科研手段幫助臨床醫生快速辨明病因呢?陶勇開始潛心研究、直面挑戰,自主研發眼內液檢測,用0.1毫升眼內液檢測出20多種疾病,將檢測時間由三天縮短至1.5小時,並建立國內首個「眼免疫實驗室」,累計為數千名患者明確病因,並指導各地醫生開展精準診療。此外,針對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他不斷改進治療方案與監測指標,實現最小創傷、最短療程的治療。急性視網膜壞死、真菌性眼內炎、眼內淋巴瘤等一系列疑難雜症也都逐一被他攻克,為許多被告知放棄治療的患者帶來彌足珍貴的光明。

陶勇曾經給很多患者減免過醫藥費,幫他們墊過錢,盡其所能去幫助他們。患兒天賜就是陶勇曾經幫助過的一名患者。2003年,因患眼部惡性腫瘤,當時還不到三歲的天賜失去了一隻眼睛,後來另一隻眼睛也被發現罹患腫瘤。孩子的爸爸李洪軍從沒有想過放棄孩子,他一心只想把孩子治好。得知情況後,陶勇為孩子制定了各種治療方案,儘可能幫助他們省錢。長達十年的治療後,天賜的另一隻眼睛也沒能保住,但陶勇與這對父子卻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一直保持著聯繫。不久前,陶勇在朝陽醫院發起成立彩虹志願服務隊,李洪軍第一個報名加入其中。

即使在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面對愛滋病患者,仍會有些人「聞艾色變」,這使得部分愛滋病患者求醫無門,常常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面對被別人拒之門外的愛滋病眼疾患者,陶勇毅然傾力救治。「在進行愛滋病眼病救治時,最重要就是膽大心細。」他說,「我們既要勇敢, 同時也要用細緻的防護措施來保護自身的安全,通過這一系列的嚴密的防護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從事愛滋病眼病治療多年來,陶勇帶領團隊與其他醫院強強合作,救助了近千名愛滋病眼病患者,確保患者術前術後得到最好的抗病毒治療,並且團隊自身人員沒有發生一例感染。

就這樣,陶勇用他豐富的醫學經驗和人文關懷溫暖著他的患者,把光明帶給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當患者揭下紗布,恢復光明的那一刻,我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如今,陶勇仍然堅守在診臺前,用醫者仁心感知並回饋社會 。

圖片提供: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

相關焦點

  • 告白2020丨即將雙向掛職醫管中心 醫生陶勇:縱使生活灰暗也要心向...
    2020年的最後一天,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手機響個不停,電話的另一頭是關心和關注他的朋友和網友,陶勇則一條一條的回覆著「感謝他們幫助和支持」。工作方面,他當天參加了一個會議,會議上他接到通知,即將去北京市醫管中心進行雙向掛職。跨年夜,在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陶勇表示自己年度的關鍵詞是「開心」。
  •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錢素雲:從死神手中「搶人」
    12月22日,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舉行。錢素雲當選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重症醫學科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記得一個叫小穎的女孩。三年前,剛剛12歲的小穎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花季少女的鮮活。在當地住院半個多月,病情日漸惡化,轉到北京兒童醫院時。
  • 陶勇醫生被砍事件終結,會繼續從事醫學,但是再也做不了手術了!
    提起醫患關係,相信許多人立馬想到的就是春節前被砍傷的陶勇醫生了,作為國內眼科界的一名翹楚,出身北大的陶勇醫生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大醫院的主任醫師,還是醫科大學的碩導博導,用業內人士的話形容就是陶勇醫生取得的成就是他這個年齡能取得成就的極限,但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醫生,卻被自己的患者持刀砍傷,經過三個月的康復,狀況依然十分不好!
  • 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模範集體名單公布
    12月22日,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一批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成就的勞動者,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享受屬於勞動者的榮光時刻!、村委會主任賈萬渠中軍軍弘保安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安全防範評估師徐建英(女)北京博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北京市先進工作者(20人)
  • 中石大吳勝和教授獲評「2020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中石大吳勝和教授獲評「2020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2020-12-23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ISU人物|「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張惠芹:奮鬥是一種幸福
    12月22日,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我校歐洲學院張惠芹教授榮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成為新時代最美奮鬥者之一。BISU人物·小傳 張惠芹,博士,教授,聖彼得堡大學特聘教授,國家首批一流專業、北京市特色專業帶頭人,獲「北京市優秀骨幹教師」「北京市創新人才」「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
  • 經歷了死裡逃生的陶勇醫生稱自己變得膽小了
    近日,本網記者採訪了陶勇,他對自己受傷後社會各界和廣大網友關心的諸多問題進行回應,對如何預防傷醫事件發生、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提出建議,並分享了自己由醫生角色轉換為患者角色後的感悟以及未來的人生規劃。  4月4日,陶勇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病房接受了採訪。4月13日,陶勇出院。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醫師、郭軍醫師榮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表彰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2020年12月22日上午,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召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郭軍副主任醫師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 陶勇:堅持下去,從醫很值得
    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發生一起暴力傷醫事件,眼科醫生陶勇被一患者砍傷,造成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骨外傷、枕骨骨折、失血1500毫升。該事件迅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天後,檢察機關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施暴者批准逮捕。時隔近一年,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陶勇語氣平靜:「我都忘了,過去就過去了,也沒想太多。」
  • 北京動物園馬濤獲「2020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2月22日,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一批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成就的勞動者,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享受屬於勞動者的榮光時刻!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大熊貓館班班長馬濤榮獲2020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 醫者仁心,在戰「疫」一線熠熠閃光-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約請醫學專家,結合戰「疫」實踐為您探尋「醫者仁心」背後的基因密碼,為破解公共衛生危機、守衛人民健康凝聚力量。    光明智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眾志成城、支援湖北,忠誠踐行「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精神。在您看來,新時代中國醫務工作者身上承載著怎樣的人文精神,在這次戰「疫」中有怎樣的具體體現?
  • 2020年那些勵志的人|眼科醫生陶勇:我選擇用「可喜」形容這一年
    度過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沒有人能想到,眼科醫生陶勇選擇用「可喜」兩個字來形容這一年,形容自己的人生轉折。「手恢復不如預期,但我已經逐漸適應主要使用右手的生活。」陶勇接受採訪時不斷用右手搓著受傷的左手,邊做恢復動作邊說。坐在醫院會議室裡的這位文質彬彬、一臉陽光的青年醫生,就是此前受到傷害的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
  • 朝陽醫院被砍傷的眼科專家陶勇,原來是這樣一位醫生,看完淚奔!
    1月20日傍晚最新的消息是,陶醫生手臂的正中神經和齒神經很可能斷了,也許就此告別手術臺了。網友們去官網看了陶勇醫生的介紹,更加心痛到無以復加,遺憾,氣憤:多麼漂亮的學歷,多麼傑出的作為,本來會為更多患者帶來光明和希望的……但是,但是...
  • 2020年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242位醫務工作者接受表彰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2020年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統計,有來自全國的242位醫務工作者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其中廣東省醫務工作者接受表彰人數最多,有17位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
  • 撫州籍眼科醫生陶勇做客《朗讀者》
    《朗讀者》是很多小夥伴都特別鍾愛的一檔節目,在最新的節目中,董卿與撫州籍眼科醫生陶勇醫生見面了,兩人之間的對話視頻短暫曝光,讓無數觀眾淚目了,作為一名在職醫生,陶勇講述了關於「王阿婆」的故事,網友們聽完之後都紛紛表示已經紅了眼眶。大家對於陶勇的敬業態度都敬佩不已。
  • 白銀市13名全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在蘭受表彰
    中國甘肅網12月9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記者 馬曉微)12月7日,甘肅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蘭州隆重召開,我市13名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受表彰。其中,任長太、劉萍蘭、李振憲、李巖河、白忠山、劉志成、陳順賢、高斌、包璽琳、張曉平、張宏祥11人被評為「甘肅省勞動模範」;王永研、張淑一2人被評為「甘肅省先進工作者」。
  • 「襲醫」與「襲警」同罪
    然而,近年來傷醫甚至殺醫的悲劇仍在不時上演,廣大醫護人員的執業安全讓人憂心。僅在剛剛過去的半年時間裡,楊文醫生被殺與陶勇醫生被砍傷便成為抹之不去的傷痛。「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傷醫事件,希望到我這裡,可以畫上句號。」陶勇醫生的呼籲仍在耳畔,如何讓傷害不再重演?全國兩會期間,如何有效防範暴力傷醫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問題。多位委員、代表為醫護人員執業安全建言獻策。
  • 光明日報記者靳昊:為了歲月靜好,他們奮力前行丨2020記者看法院
    人民法院是規則的適用者,也是規則的確立者。嚴懲高空拋物、為正當防衛撐腰、助力營商環境優化、化解「告官不見官」、支招網購問題食品維權……一年來,最高法院通過審理一系列具有標杆意義的個案、推出一部部司法解釋和政策性文件,為普遍性的熱點痛點問題尋求治理方案,在社會治理中貢獻司法智慧。
  • 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
    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 2020-11-30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董瑞榮獲北京市「抗疫先進個人」
    9月29日上午,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董事長兼院長董瑞被評為"抗疫先進個人",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 疫情中所做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