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任溶溶:心一天也沒離開兒童文學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任溶溶(速寫)羅雪村繪

  「昨天我生日,88,發發」。任溶溶在他兒童詩歌集的扉頁寫上這個日子,作為他88歲的生日紀念物送給了我,甚是喜悅。

  在上海市中心被高樓包圍的一條小弄堂裡,住著兒童文學翻譯家任溶溶:14號底樓的前間。15平方米小屋,2/3的空間被書櫥佔據,除了書,就是一個方桌,一對沙發和靠牆的一張小床。這間看似平凡的小屋,好像一個「魔法盒」—— 丹麥的美人魚、瑞士的長襪子皮皮、義大利的洋蔥頭……許多世界各地的美妙故事都是在這裡被「變成」中文故事,繼而走向中國小讀者,著名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則是這間小屋的「孩子」。

  這一天,我走進弄堂,推開門,正坐在方桌前的任老竟穿著醫院病號服,「人生第一次住院,剛出醫院——你怎麼會來採訪我啊?」這個從22歲起,花了60多年心血,用英、俄、意、日等多國語言將世界兒童文學名著介紹給中國孩子的翻譯家和兒童文學作家,卻覺得自己應該被淡忘了。

  「我從小在書攤前看您的《木偶奇遇記》、《洋蔥頭歷險記》、《假話國曆險記》——『六一』到了,大家都想您啊!」我說。「噢,那是太麻煩你了。」一個著作等身的老翻譯家心安理得地淡出世界,將自己埋在了一屋子的書香裡。

  「這裡全部是我爸的作品」。任老的小兒子指著靠窗的書櫥,最上層放著任老70歲時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全集》(此書獲得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親自授權,有簡體和繁體兩個版本)。書櫥下面幾層則放滿了任老其他作品。最讓人吃驚的是靠走廊的書櫥:任老剛買回一套131部的《海上文學·百家文庫》。「我每天拿一本翻翻,看看上海出版的兒童文學,看看老朋友們的文章。」這個4歲進私墪,小學一年級迷上章回小說,初一讀完魯迅全集的老人,到了88歲高齡仍如此勤勉好學實在令人欽佩。

  「現在的電視劇把老上海寫成風花雪月,不準確。我在寫一本書,寫當年的地下黨英雄,我要告訴孩子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說是淡出世界,其實老人的心一天也沒離開兒童文學。

  說起長達66年的兒童文學翻譯生涯,任老十分感慨。當年他就讀的「雷士德」中學有地下黨組織,因此有機會看了《西行漫記》。畢業後,他參加了新四軍,但因為得了黃疸病被派回了上海。從那時起,他開始為地下黨姜椿芳開辦的時代出版社翻譯蘇聯作品。「蘇聯兒童文學有個很好的開山鼻祖,那就是高爾基。從那時起,我翻譯了大量蘇聯兒童文學。『文革』後,我開始翻譯歐美兒童文學,並注意到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獎安徒生童話獎。那時起,我就儘量將獲獎作品一一介紹過來,最早的一本是瑞典童話《長襪子皮皮》。」

  說到這個安徒生童話獎,任老頗感遺憾。「從創作來說,這個獎項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集中了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兒童文學作品,我國似乎至今沒有作品被評上;從譯介來說,我們應該把每一屆的優秀作品都介紹給中國孩子,那將會大大豐富孩子們的閱讀世界,但是現在好像沒人這麼做。」

  現在文學翻譯人才斷檔,更不用說專業的兒童文學翻譯隊伍。任老則可以運用他通曉四國外文的語言優勢將多國兒童文學翻譯成中文。「你能用四國外文翻譯,太不簡單了。」任老卻糾正說,「學外文不難。重要的是搞兒童文學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和文字功底——搞兒童文學的人不能只看兒童作品,自身修養越高越好。」他說,外國作家為了吸引兒童,在作品中搞了很多文字遊戲,要翻譯得好很難。「我這輩子不知讀了多少書,還常聽侯寶林的相聲,這些積累讓我能生動幽默地翻譯作品,吸引孩子們閱讀——從這點上說,我搞兒童文學翻譯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幸事啊。」老人笑了起來。如今,88歲的任老還在學唐詩,因為「創作兒童詩歌時用得上」。

  接著,任老說起了中外兒童文學各自的好傳統。外國兒童文學有一個很好的傳承:從格林童話到安徒生童話再到現代童話,都是用誇張的想像力來表達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鬥爭。比如義大利童話《洋蔥頭歷險記》,其實說的是「階級鬥爭」:洋蔥頭代表工人和農民,番茄爵士、菠蘿王代表貴族階級,但孩子們覺得很好玩,所以很愛看,這樣的作品就可以傳世,可以流傳很廣。他列舉我國不少優秀兒童作品,因為受政治局限性影響,今天的孩子們都很難理解和接受,作品也難以走出國門,「這很吃虧,而且造成我們兒童文學的斷層。」

  談到我們自己的兒童文學的好傳統,任老興奮了起來。「中國文學有個很好傳統。你看,大文豪們都寫過兒童文學,如魯迅、茅盾、巴金……葉聖陶還是中國第一個寫兒童文學的作家呢!冰心更是終生從事兒童文學創作。這個傳統太好了!我希望今天年輕一代的文學家能繼承這個傳統,用豐厚的文學修養,建起位於金字塔塔尖的兒童文學。」

相關焦點

  • 96歲任溶溶出新書還記得《沒頭腦和不高興》嗎?
    有這麼兩個小孩,一個總是丟三落四,叫做「沒頭腦」;另一個叫「不高興」,脾氣犟得很,讓他往東就偏要往西……它的原著作者就是著名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前不久,這位已經96歲的老人又出版了新書,就像他的兒童文學作品一樣,風格依然風趣幽默。是詩人也是翻譯家任溶溶因為寫作兒童文學故事知名,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出色的翻譯家、詩人。
  • 97歲任溶溶授權改編,84歲劉安古執導,這個溫暖的童話在十二月又來了
    《十二個月》由蘇聯兒童文學家薩 馬爾夏克根據斯拉夫民間故事改編,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任溶溶翻譯。該劇講述在冰封雪凍的日子,小女王下令要人們採集四月才開花的雪花蓮。貪婪自私的二妞和後媽,強迫孤兒大妞尋採雪花蓮。大妞在森林裡遇見一年中的十二個月――十二位神仙,贈予她雪花蓮及一隻魔戒。二妞與後媽偷了它們去領賞。小女王得到雪花蓮後,各國大使都認為不可思議。
  • 97歲任溶溶授權改編,84歲劉安古執導,這個溫暖的童話在十二月又來了
    《十二個月》由蘇聯兒童文學家薩 馬爾夏克根據斯拉夫民間故事改編,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任溶溶翻譯。該劇講述在冰封雪凍的日子,小女王下令要人們採集四月才開花的雪花蓮。97歲的任溶溶對新版《十二個月》予以大力支持。「經過院裡聯繫,劇組很順利獲得任老授權進行改編。」劉安古在創排《木偶奇遇記》時曾與任溶溶合作,在劉安古印象中,任溶溶藝術修養高,有童趣,像小孩,「他還喜歡叫我小夥子。」
  • 翻譯家林少華:村上春樹像一個演員
    近日,林少華、蔡崇達、殷健靈、湯素蘭等文壇名宿新秀,分別就兒童文學、翻譯文學、青年文學等領域和廣大讀者進行閱讀分享。尤其是兒童文學的主題特別契合家長的口味,吸引了不少讀者「大手拉小手」地參加活動,被認為是一次接地氣的文學傳播和普及。最驚喜??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_要聞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鉛筆樹》首印10萬冊,沒想到3個月售罄。《鉛筆樹》裡的每一首詩都經過作家柯巖仔細挑選和把關,從150首詩修改成80首。也就是那一年,我在柯巖和鄧友梅主席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從那一刻起,我在內心深處告誡自己,要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和呵護寫作的夢想,把它當成一種職責和使命。
  • 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原標題: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魔女宅急便》中那些經典的句子,如「學會長大,學會承受,學會哭過之後,還可以微笑地擁抱爸爸媽媽」「在這個世界上別太依賴任何人,因為當你在黑暗中掙扎時,連你的影子都會離開你」等,鼓勵著每一個和琪琪一樣在成長道路上努力奮進的小讀者。
  • 文化名人訪談丨兒童文學能伴人一生——訪兒童文學研究專家李利芳
    2014 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兒童文學方向博士後出站。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青年學者。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國際兒童文學研究會(IRSCL)會員。專業從事兒童文學研究二十餘年,在中國現代早期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新時期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家個案研究、中國西部兒童文學研究、中外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有重要成果,已出版兒童文學學術著作五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兒童文學學術論文 70 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
  • 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範式
    兒童文學具有娛樂和教育雙重功能,在文學多元系統內部處於邊緣地位。由於譯本目標是小讀者,他們對譯本接受具有特殊性,因此譯本傾向於「融入」目標語言現有的文化系統。兒童文學作品被賦予教化功能,使得「忠實」原則在兒童文學翻譯中往往「屈居次席」。
  • 強烈推薦|經典兒童文學改編的電影
    同名兒童文學 同名兒童文學 豆瓣評語:停不下來的淚流滿面,說明我還沒忘記作為一個孩子的滋味!
  • 林良:臺灣兒童文學的導師
    他投注兒童文學,不論是編、寫、譯、評、論均有豐富的產量與獨到的見地。陳正治在《神仙生活與責任生活的美好結晶》讚譽之:「臺灣的兒童文學由寂寞的一行,轉變為蓬勃發展、人人稱道的文化事業之一,其中貢獻心力最多的,首推林良先生。林先生是一位『溫、良、恭、儉、讓』的長者,他的為人,可謂當今聖人。林先生的文學作品,文學理論,以及努力出版兒童讀物,推廣兒童文學工作,都是大家一致讚揚、推崇的。」
  • 提升我國兒童文學研究品質
    從學科自身來講,我們開始打通兒童文學和外國文學、兒童哲學、兒童教育尤其是語文教育方面的關係,拓展了兒童文學的學科邊界,建立起交叉、立體的兒童文學研究學科。在兒童文學的學科構架上,要強調兒童文學學科具有兩大屬性,即學術上的跨學科性和實踐上的應用性。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朱自強認為,聚焦於這兩大屬性,兒童文學研究就有廣闊的領域和豐富的話題。
  • 兒童文學的敘事研究應大有可為
    兒童文學的生態批評研究屬於兒童文學跨學科研究、方法論變革中很重要的一支,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和國際學界對話的前沿領域。付玉琪近年來基於世界兒童文學學術視野,以生態批評方法研究現代中國兒童文學,開拓出一些新的學術話題。特別是從兒童文學的特殊文類屬性出發,辨析了為兒童文學專有的生態意識及其思想含蘊。
  • 兒童文學:寫出人類共通情感(文學聚焦)
    這套繪本輸出多種外語版本,走向海外小讀者,顯示了中國原創兒童文學與世界兒童文學接軌的巨大潛能和可能路徑。   立足「兒童本位」,不能沒有「整體性」視野   兒童觀的變革,讓新世紀原創兒童文學創作獲得了新的推動力。對「兒童本位」的推崇、對兒童主體性的肯定、對童年遊戲精神的張揚,是新世紀中國原創兒童文學有別於其他時期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