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酒樓裡,總有一些比較暢銷的菜品,這些菜品,不一定很華麗脫俗,也不一定很高端大氣,但它們都有一個特點——深受顧客歡迎。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幾款菜品,均是在酒樓中口碑挺不錯的菜品,大家看看,是否可以放進你的餐牌裡。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
編輯:鄭美君 張可丹 錢蕾蕾 扈建瑩 於曉晴 孫曉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製作這道菜有幾個關鍵點:
1.選用安徽太平湖的大魚頭,每個重約6斤,改刀方式十分特別,對半剖開後,要在魚腦上砍一刀,並將脖子上的肉切透,這是保證燉製時入味的關鍵;
2.用蔥香料油煎魚頭,期間不斷晃鍋,火苗躥至鍋上燎燒,帶走腥味的同時,使原料帶有濃鬱鍋氣;
3.魚頭煎香,烹入的米酒醬油汁要往鍋邊「溜一圈」,充分燙出香氣;
4.放入整顆的青椒、香蔥、香菜,融入鮮辣和清香,還要扔上幾顆幹燈籠椒增加微微辣度;
5.魚頭三次放蔥:煸小料時、出鍋前5分鐘、出鍋前,使蔥香氣更濃鬱;
6.魚頭不配餅,而是改為手臂粗的大油條,金黃酥脆。
製作流程:
1.魚頭洗淨,對半剖開,在魚腦處砍一刀,從脖頸處間隔1釐米打一字刀,無需衝水、醃製。
2.鍋入豬油3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蔥白段300克炸香,待其表面起糊斑時撈出;在油中放入香料包炸出味,撈起備用,鍋中剩下的即為蔥香料油。
3.在蔥香料油中放入薑片、蒜瓣各100克爆香,待蒜的表面出現微小金邊的時候放入蔥段100克炒香,將魚頭1個拼回原形放至鍋中,開大火加熱,同時不停晃鍋,使火苗躥至鍋上燎燒1分鐘,沿鍋邊烹入米酒醬油汁150克繼續晃鍋1分鐘,添沸水1500克,加古越龍山花雕酒250克,倒入魚頭醬汁400克,放青椒2根,香菜、香蔥各50克,幹紅燈籠椒10克(去籽)以及炸過的香料包煮5分鐘,加蓋再燜30分鐘。
4.此時另起一鍋炒辣椒。炒鍋炙淨,留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幹燈籠椒40克微火炒出香氣。
5.燒魚頭的鍋揭開蓋後打去料頭,倒入步驟2中炸好的蔥白段大火煮5分鐘,收至湯汁濃鬱,在魚頭表面鋪一層香蔥葉,淋蔥油,撒上炒香的幹紅燈籠椒,倒入盛器,帶剛剛炸好、切段的大油條一根即可走菜。
製作圖示:
1.鍋入蔥香料油,放小料煸出味,擺入改好刀的魚頭。
2.大火加熱,不停晃鍋,此時火苗躥至鍋上燎燒1分鐘。
3.烹入米酒醬油汁。
4.加沸水、古越龍山花雕酒。
5.倒入魚頭醬汁。
6.放青椒、香菜、香蔥。
7.加幹紅燈籠椒、香料包。
8.加蓋燜30分鐘。
9.大火收至湯汁濃鬱。
香料包:
香葉20克、小茴香15克、幹辣椒10克、花椒8克、八角3粒、桂皮1段混合後打碎成粗粒即成。
米酒醬油汁:
原汁米酒(呈淡淡的淺黃色,酒汁澄澈,可直接飲用,發酵香味極濃)2500克、醬油500克兌勻即成。
魚頭醬汁:
鍋下底油燒熱,加入黃豆醬500克、柱侯醬300克翻炒均勻,然後下黃酒350克、白糖250克、老抽40克熬勻即成。此醬用料無需太多,以免味道雜駁,突出醬香微甜的味道即可。
製作人:解成功
顏景祥大師做的版本是白扒雞蓉蹄筋,解大廚將此菜進行改良:用鹿筋替換豬蹄筋,更上檔次;一改傳統白扒手法,將鹿筋外面裹層雞蓉,色澤潔白細嫩、內層筋道;煮熟後再直接裝盤,以蟹黃、濃湯勾芡,澆淋在鹿筋上,顏色黃亮、賣相立體,加蟹黃增香提味,口感更加豐富立體。
鹿筋發制:
1.鍋入色拉油,冷油下入鹿筋小火慢慢浸炸,待油溫升至五六成熱時,能聽見噼裡啪啦的響聲,此時鹿筋開始膨脹,向鍋內均勻地灑入少許清水以降溫、防止炸糊,待油溫再次升高,繼續灑水,如此反覆3-4次,至鹿筋顏色發白、表面冒小泡、漲發至拇指般粗,說明已熟透發好。
2.撈出發好的鹿筋用溫水衝洗掉表面油漬,撕去筋皮,倒入冷水鍋內,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即可。發好的鹿筋口感軟糯,不失脆勁。
製作流程:
1.取發好的鹿筋400克改刀成4釐米的長段,放入清湯中,加少許鹽、味精、雞汁煨入底味,撈出後瀝淨水分,先拍勻澱粉,再加雞蓉裹勻。
2.將鹿筋放進沸水裡焯至凝固定型,撈出瀝水,如圖擺入盤中。
3.鍋入少許底油燒熱,下蟹黃30克炒香,添濃湯300克大火燒開。
4.調入適量雞汁、雞粉、味精,熘濃芡至湯汁粘稠,起鍋澆在鹿筋上,旁邊點綴焯水的油菜即可。
製作人:徐德君
現在市面上秋葵的做法大同小異,但這款釀秋葵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徐大廚借鑑了魯菜中「白扒」的手法,將秋葵改刀成花朵狀,在其中釀入飽滿的魚蓉,再澆上透亮的玻璃芡,口感豐富,味道清爽,賣相獨特。1.牙片魚一條重約1千克,宰殺治淨,去骨後將魚肉從魚皮上刮下,用料理機攪打5分鐘左右至魚蓉細膩,盛出納盆。2.蔥250克、姜250克稍拍幾下,加花椒100克,添1500克清水,用手抓50下製成蔥姜花椒水,取500克備用。3.魚蓉中先加入250克蔥姜花椒水,朝同一方向攪打上勁至水分被吸收,然後加鹽15克、雞精15克、味精10克,再分次攪入剩下的花椒水。4.將魚蓉擠成一個丸子作試驗,若丸子可以漂浮在清水表面上說明魚蓉已經打好。製作圖示:
2.用轉圈的方式擠入4到5圈魚蓉。
3.釀好的秋葵放入冰水。
4.冷水下入秋葵魚蓉。
技術關鍵:
秋葵和魚蓉煮製時間都不宜過長,要冷水下鍋,不能等到水沸騰後再撈出,否則魚蓉和秋葵都會過老,從而失去外清爽內彈滑的口感。
製作人:鄭新民
這是一道傳統徽菜,用「煸」、「蒸」兩步將蔥芯的香氣滲入高湯,再用此湯燒制魷魚,成菜蔥香濃鬱、味入肌理,與魯菜「蔥燒海參」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製作流程:
1.鍋入豬油45克燒至五成熱,下蔥黃段(即蔥芯)180克煸香後盛入碼鬥,衝高湯750克,入蒸箱蒸25分鐘,揀出一半蔥段留用;熟發魷魚400克切片,入沸水中快速汆燙後撈出待用。
2.鍋中倒入汆好的魷魚片,倒入調好底味的清湯沒過原料,煨至入味後撈出。
3.鍋內倒入步驟1中的蔥湯連同蔥段,下魷魚片,調入鹽3克,大火燒沸後轉中火燒約8分鐘,待湯汁濃稠時勾芡,加入剩下的蔥黃段,淋蔥油翻勻即可。
製作:楊豔彬
將墨魚和紫菜這兩種廈門本地出產的食材結合,在極尋常的墨魚餅內摻入頭水紫菜後煎香,鮮美度翻番。
提前預製:
2.新鮮墨魚治淨後改刀成塊,入冰箱速凍後取出,放入料理機內攪打成蓉,每500克墨魚蓉放鹽3克、雞粉3克、白糖5克、蛋清2個,用手順同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此時加入少許生粉和色拉油,繼續順同一方向打勻。放生粉和油的目的是鎖住水分、保持彈性和嫩度。然後下入泡好、撕碎的頭水紫菜約30克攪勻。3.託盤內抹一層色拉油,倒入調好的紫菜墨魚膠攤成厚約2釐米的餅狀,抹勻表面,入蒸箱加熱約8分鐘,取出用刀劃成長、寬均為5釐米的塊備用。取平底鍋放油燒熱,放入墨魚紫菜餅8塊半煎半炸至兩面金黃、略有煳斑時即可盛出,吸淨表面油分後裝盤,配泰式酸辣醬即可走菜。製作人:吳俊澄
醬油蛋炒飯墊底,韭菜炒海腸鋪於其上,滿滿一份,量大實惠;炒海腸時還添加了八帶,成本更低。如今在煙臺,百納小滋味、小漁村等餐廳都推出了此菜,一般兩人來店吃飯,點上一份海腸撈飯再來份湯,就是一頓極有滿足感的午餐。
製作流程:
1.海腸100克宰殺治淨,清洗乾淨後改刀成1釐米的段;八帶100克洗淨後切丁。鍋入寬水燒沸,下八帶略焯,接著倒入海腸並立即快速撈出,瀝水待用。韭菜100克洗淨後切成段;五花肉150克切丁。
2.鍋入豬油少許燒熱,下雞蛋2個打散炒碎,放蔥花10克,下蒸熟的泰國香米飯500克炒勻,烹入味極鮮醬油10克、雞飯老抽5克翻炒至醬香氣逸出,盛入盆中墊底。
3.鍋入豬油、花生油各少許燒熱,下肉丁煸炒出油分,烹入味極鮮醬油10克、雞飯老抽3克炒至醬香四溢,淋少許料酒,下韭菜炒至六成熟,接著放八帶和海腸,調入雞精、白糖各少許,淋香油翻勻,盛在米飯上即可。
製作人:高道國
海參較難入味,且蔥燒、肉末燒等傳統做法太常見,很難受到年輕食客的青睞,高大廚從幹煸芸豆得來靈感,將海參切條掛粉炸酥後與無絲芸豆、幹紅椒一起煸炒,外酥裡嫩,麻辣幹香,入味充足。此菜使用4條海參製作,成本80元,售價192元,每天能賣20份左右。
製作流程:
1.高壓海參4個切成長條,加蠔油、美極鮮辣汁各適量拌勻醃製5分鐘,表面均勻地拍上生粉,入八成熱油中炸至外酥裡嫩;無絲芸豆300克改刀成長條,入八成熱油炸至表面冒小泡,撈出瀝油備用。
2.鍋留底油燒至六成熱,下幹紅花椒15克、幹辣椒段80克、蔥段15克煸至香氣逸出,調入蠔油5克、美極鮮辣汁5克、白糖4克,味精、雞精各3克翻勻,倒入炸好的海參和無絲芸豆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點綴鮮藤椒1朵,撒少許白芝麻即可走菜。
製作圖示:
1.海參條掛粉,入熱油炸至外皮酥黃。
2.芸豆條入熱油炸至外皮冒小泡。
3.鍋留底油燒熱,下乾花椒、幹辣椒段等煸香,倒入海參和芸豆。
4.調味炒勻即可出鍋。
製作人:張亮
鮮筍條捲入帶魚片,油炸後魚肉焦香、筍條爽脆,外面再裹上一層生菜葉,成菜紅綠相間,引人食慾。
原料:
帶魚淨肉300克,鮮筍100克,西生菜50克。
調料:
家樂燒汁10克,鹽3克,味精、雞粉各2克。
製作方法:
1.帶魚淨肉改刀成5釐米長的段;西生菜入沸水輕焯一下,取出切成長10釐米、寬5釐米的長條;鮮筍改刀成小拇指大小的長條。
2.將帶魚片放在案板上,鮮筍條放在魚片的一端,捲起來用牙籤固定好,即成帶魚卷。
3.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帶魚卷小火炸至定型、外表金黃,撈出瀝油。
4.鍋入高湯300克,加入所有調料攪勻,下炸好的帶魚卷小火煨3分鐘,大火收汁,勾薄芡翻勻出鍋,抽掉牙籤,用西生菜條卷好帶魚卷,擺盤上桌即可。
製作圖示:
1.帶魚卷炸至定型後,下鍋加高湯、燒汁煨入味,大火收汁。
2.抽掉牙籤,用西生菜裹好帶魚卷。
製作人:張來得
此菜只加花生糖調味,鮮百合脆嫩,紅腰豆軟糯,口感豐富,甜度適中,炸後酥香味美。
製作流程:
1.鮮百合250克洗淨剝開、去掉頭尾,與紅腰豆250克、切成丁的冬瓜冊少許一同納入盆中,加生粉混勻。
2.鍋入底油20克燒至三成熱,將混勻的食材攤在鍋底、修成圓形,凝固後沿鍋邊倒入600克熱油炸至食材漂起。
3.撈出瀝油,將其改刀成菱形裝盤,撒適量花生糖碎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下入原料時,鍋中的油不可過多且溫度不宜過高,否則食材不易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