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影院//「阿拉伯」好萊塢精彩大片推薦《新中東阿拉伯語》

2021-03-01 新中東阿拉伯語

 穆斯林電影與大家一起分享,在閒暇時可以觀看,希望對您有幫助!

數十年來,好萊塢與伊斯蘭教關係處得並不好。


一 《巴比倫之子》


《巴比倫之子》背景設在薩達姆政權瓦解後的動蕩伊拉克,講述了12歲的小男孩艾哈邁德與他的祖母穿越國境,頑固的老人決心要找回海灣戰爭期間失散的兒子--也就是艾哈邁德的父親。

影片此前曾在聖丹斯、柏林以及愛丁堡等地區舉行過試映,反響不錯,並在柏林電影節獲得和平電影獎。據悉,此前還沒有過一部伊拉克影片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二 《餓死你的狗》電影


這部電影曾經飽受爭議,甚至在上映之前就受到一些人的質疑。看完之後,影評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更多的評論中你會發現,很多人看這部影片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沒怎麼看懂。是因為難嗎?不見得,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影片有它另外的一個署名——最有深度電影。

所以你要不要嘗試一下?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方視頻觀看一下預告哈……


三《海之鹽》電影

這是一部以溫和的筆觸探討種族文化差異的故事。影片的女主人公索拉亞是一個出生於紐約的巴勒斯坦後裔,她在回到自己的故土巴勒斯坦後,打算從銀行裡取出祖父生前留下的遺產,但卻遭到銀行的拒絕,無奈之下她只好採取非常手段。

這是一部法國劇情片,劇中語言一部分用的是法語,但更多的是用阿拉伯語。28歲的索拉雅從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長大。她決定返回巴勒斯坦她的祖父母的故鄉。她想領回被銀行凍結的祖父母帳戶中的錢,但被銀行拒絕。她結識一名巴勒斯坦青年埃馬德,埃馬德一心一意只想離開巴勒斯坦。

巴裔導演安瑪莉賈席爾的處女作,以索拉雅尋根的故事,檢視巴勒斯坦的排外情結,極致犀利又感性動人,溢滿的家國傷痛,宛如男女主角的愛情般深刻,教人低回。該片榮獲多項獎項,喜歡的小夥伴可以直接點擊下方進入觀看了哈……



以下排名電影不分前後順序.30部好萊塢精彩大片


1.《天國王朝/Kingdomof Heaven》(2005年上映)

故事簡介:

巴裡安(奧蘭多·布魯姆飾)是一個法國小鐵匠,在妻子自殺後不情願地加入了十字軍。當他隨著十字軍東徵來到耶路撒冷後,深深地被當地陌生而奇特的文化吸引,巴裡安甚至愛上了公主希比拉。但是薩拉丁率領的撒拉森騎士很快來襲,他們發誓要奪回心中的聖地,一場驚心動魄又野蠻殘酷的戰爭即將展開……

上榜理由:

本片對於宗教問題處理異常小心,採取客觀平衡的態度,並在片中用「正面的」方式闡釋伊斯蘭教的早期歷史。

2.《馬爾科姆·艾克斯/MalcolmX》(1992年上映)

故事簡介:

馬爾科姆和他的朋友肖蒂進行著黑社會的非法經營。三K黨為尋找馬爾科姆施洗禮的牧師父親,放火燒了利特爾家的房子。利特爾牧師被三K黨人謀殺。馬爾科姆和肖蒂結識白人婦女索菲婭,她成為馬爾科姆情人。馬爾科姆去哈萊姆加入了一個彩票賭博團夥,詐騙到錢後逃出城外。馬爾科姆和肖蒂、索菲婭一起幹了一些犯罪勾當後被警察抓了起來,馬爾科姆在犯人貝恩斯的引導下接受了伊斯蘭的教義。

當馬爾科姆離開監獄時,很快成長為「伊斯蘭民族」一位卓越的牧師,鼓舞了更為廣闊的世界的黑人,並很快成為伊斯蘭民族的代言人。當馬爾科姆知道有人準備謀殺他的事之後,他退出了「伊斯蘭民族」組織,建造了清真寺,然後動身去麥加朝聖。美國新聞輿論對馬爾科姆的注意有增無減。1965 年馬爾科姆被「伊斯蘭民族」的刺客開槍打死。

上榜理由:

本片導演斯派克·李向來對種族題材情有獨鍾。馬爾科姆自然是不能錯過的人物。可貴的是,本片對於現代伊斯蘭教的表述沒有採取獵奇心態,還原了馬爾科姆皈依伊斯蘭教的過程,同時也真實反映了馬爾科姆對於主流伊斯蘭教義的理解以及對於自身種族、宗教身份的認同。

3.《追風箏的人/TheKite Runner》(2007年上映)

故事簡介:

2000年,已經是功成名就的知名作家的埃米爾因為對兒時揮之不去的夢魘和記憶,在良心上受到了難以忍受的折磨,所以他毅然從舊金山回到在塔利班的暴權制度統治下、充滿了不可預料危機的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那個印記了兩個人之間的一點一滴的城市,埃米爾決定面對自己的心魔,勇敢地邁出了走向救贖之路的第一步。他要正視長久以來困擾著自己的那些秘密,做最後一次大膽的嘗試,希望將一切都重新歸進正軌,找回那個被遺失在了過去的自我。

上榜理由:

阿富汗、塔利班等元素,在本世紀的許多美國電影裡,這些單詞作為關鍵詞的電影裡,很難找到一個「正面的」伊斯蘭形象,但這部電影做到了。

4.《阿拉伯人在美國/AmericanEast》(2007年上映)



故事簡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居家男人,他和一位猶太朋友共同開了一家中東餐館,就此引發了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本片主要關注了人們對於阿拉伯文化的誤解,並展現了在當今社會中,那些阿拉伯裔美國人飽受壓力的生存狀況……

上榜理由:

「9·11」事件後,阿拉伯裔美國人在美的日子並不好過,甚至連帶遭殃的還有留大鬍子的錫克教徒。本片真實反映了小布希總統主導的「反恐戰爭」下,這些阿拉伯人後代的境遇。

5.《辛瑞那/Syriana》(2005年上映)

故事簡介:

克魯尼在片中扮演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個職業特工,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業裡面竟然有令他不安的現實。馬特·戴蒙在片中扮演一個石油貿易經紀人,他家裡遇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悲劇,只好在與一個理想主義的海灣王子(由亞歷山大·斯迪格扮演)的交往中尋找心靈的安慰。由傑弗雷·賴特扮演的企業律師在耍了手腕、將本來有問題的兩大美國石油公司合併搞成功時,本人也面臨一個道義上的內疚感。這幾個角色在龐大複雜的石油行業裡均佔據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他們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將對世界的影響卻是毫不知情……這些身份懸殊而高深叵測的人們都沒意識到,由此而來的連鎖反應正醞釀著一場轟動全球的巨大動蕩……

上榜理由:

這是一部從非穆斯林角度出發的電影,但它沒有簡單地區分好人壞人,在影片裡,它探討了石油產業與中東伊斯蘭國家之間的關係,貧富差距,國家內部對於西方的看法等。每一個社會裡都有好人和壞人,電影沒有把恐怖主義溫床與中東劃等號。

6.《叛國者/Traitor》(2008年上映)

故事簡介:

FBI探員克萊頓正在著手調查一項國際陰謀,許多線索表明前特戰軍官霍恩與一個恐怖組織有著密切聯繫。克萊頓前往各地去搜索證據,卻發現事情的真相如此複雜,遠遠超乎自己的預料……

上榜理由:

反映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等的電影很多,本片卻被許多中東國家民眾所接受。

7.《穆茲蘭/Mooz-lum》(2010年上映)

故事簡介:

塔裡克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老師更是一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當他邁入大學,他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塔裡克的姐姐則鼓勵他融入社會,他的導師是一位世界級的宗教學者,他給塔裡克許多解答。

上榜理由:

這是一部獨立電影。關注的是美國穆斯林家庭,不過與其他類似影片不同,這個家庭並非來自西亞北非,而是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這部影片打動世人的點,在於它的溫情與包容。

8.《阿拉伯巨靈/Djinn》(2012年上映)

故事簡介:

故事講述一對從美國回來的阿拉伯情侶,發現了他們所居住的豪華公寓其實是建造在一個漁村的舊址上,這裡也是阿拉伯傳說中邪惡巨靈(Djinn)的家。

上榜理由:

魔幻題材當然可以有,問題就在於你是去獵奇,還是認認真真地把中東文化研究一遍。另外說一句,本片是阿聯人拍的。

9.《大地雄獅/Lionof the Desert》(1981年上映)

故事簡介:

內容描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利比亞穆斯林遊擊隊領袖奧馬爾·穆柯塔爾(OmarMukhtar)在北非沙漠對抗墨索裡尼的義大利佔領軍,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意軍殺害。但他的精神鼓舞著利比亞人們,他們堅持不懈地進行反抗,最終取得了獨立。

上榜理由:

本片是利比亞已故獨裁者卡扎菲贊助拍攝的,而奧馬爾·穆柯塔爾是卡扎菲推崇的民族英雄,其他的就不多說了。

10、《上帝的使者》《使命》(TheMessage) 1977年上映

故事簡介:

公元7世紀的麥加,穆罕默德與城市的強權者們鬥爭著,他揭露他們的專橫,以及它造成的疾病:奴隸制,暴力,酗酒,特別是,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們鼓勵人們忘卻舊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他們的對手毫不猶豫的迫害並折磨他們的近親。然而,和平的穆斯林們明白,該為尊重自己的正義而奮戰……

上榜理由:

本片是穆斯塔法·阿基德導演(MoustaphaAkkad)的經典名作,《時代》周刊把它評為20世紀百大佳片之一。在許多國家,這部電影被作為輔助中小學歷史教育的電影。

11.《沙漠小野狼》


簡介:Theeb是狼的意思,1916年狼孩未熟時,與哥哥胡森相依為命,學習沙漠道理,英國士兵與阿拉伯隨從到來,要胡森帶他們去找鄂圖曼帝國鐵路旁的一口井,Theeb不想被撇下,吊著尾,結果一起遇上伏擊,他要迅速成長,無情砲火轟開血液裡的狼騰印記。英國出生的那智阿布諾華也是大無畏小狼,用了四年完成首部長片,回到祖籍地約旦沙漠拍攝(《沙漠梟雄》亦在此取景),以小孩的心性和目光,在歷史不留痕的沙漠上重建失落的遊牧民風和天地意志。獲威尼斯影展地平線最佳導演獎。

12. 法國電影 《老爸的朝覲之旅》


這是一部出生在南法國的穆斯林男孩,考大學前接受了家庭的重任:送父親上麥加朝覲。一條困難重重的道路,橫跨整整七個國家!帶著橫擱在兩代人之間的信仰、思想矛盾,這一段艱辛的長途跋涉給他們各自的生命歷程留下伊斯蘭是一套完美的生活方式

13. 印度電影《就地擊斃》又名:《一名警官》(An Officer):


       這是一部在街頭巷尾捕捉真實鏡頭的現實主義電影,描述一名英國的穆斯林警官塔裡格阿里。   他在蘇格蘭警場英國情報局工作,上級分配給他的使命是偵察倫敦地鐵「七七爆炸案」兇手。   故事情節很曲折,儘管他忠心耿耿為情報局辦案,但是得不到上級信任,後來他在一場槍戰中被英國**打傷。

14. 《我的名字叫可汗》:


   印度導演卡倫喬·哈爾執導的悲情電影,影片由在印度婦孺皆知的萬人迷影帝沙魯可·罕擔綱本片主演。影片講述患有自閉症的裡茲瓦恩·罕與信奉印度教的曼迪婭結婚。911事件後,社會對於穆斯林的態度發生變化,曼迪婭無力承受這樣的壓力,與裡茲瓦恩分離,為了贏回他的愛人,他踏上了一場橫穿美國的旅程。本片匯集了相當戲份的現實題材,從美國的911後遺症到其他的現實社會背景。該片入圍2010年第60屆柏林電影節的非競賽單元。

15.《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

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係。

16.《伊拉克惡狼谷》 土耳其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影片

  (Valley of the Wolves Iraq)2006年正式在該國公映。該片以伊拉克戰爭為背景,講述了美軍凌辱土耳其士兵,更在伊拉克平民的婚禮上大肆殺戮,連兒童也不放過,最後把平民抓進監獄,供醫生切割器官售賣的故事。而早在該片尚未上映時就已先聲奪人,預售電影票不僅大賣,而且土耳其人都認為影片道出了美軍的殘忍,以及監獄中的虐囚醜態,並藉此呼籲美國人好好反省。    

17.《巴勒斯坦惡狼谷》:

   以色列對加沙進行全方面的封鎖,外界的食品和藥品均無法正常運送,國際上便組織了救援船予以援助。但是以色列卻藉口船隻載有武器而進行強行登陸,登陸後又對船上的人群射擊,造成了8人死亡,男主角波拉特決定獵殺下達襲擊命令的以色列將軍摩西。

18. 《前進巴格達》


前進巴格達劇情簡介:

在一次例行巡邏任務中,一隊美國大兵遭受伏擊,士兵被迫將平常訓練技巧搬上戰場,然而意志堅定又佔盡地理優勢的阿拉伯遊擊隊與他們展開殊死搏鬥,他們的生命岌岌可危.

據過場字幕介紹2004.04是美軍傷亡最大的一個月,士兵巡邏時經常會被武裝分子襲擊,其方式多種多樣包括了爆炸裝置、步槍、肩抗火箭筒等,影片以一隊很倒黴的巡邏士兵的一天為故事情節,在巴格達不同地點從早上6:00一直苦戰到晚上6:00,兩次彈藥耗盡,最後一次肉搏突圍,相當狼狽,感覺走到哪裡被打到哪裡,有一絲《黑鷹計劃》中被圍攻感覺。

19.《入侵阿富汗》或名《坦克追殺令》

蘇聯大舉入侵阿富汗,一坦克車隊殲滅某部落,並將其首領輾死輪下,英勇的阿富汗勇士為報父兄之仇,率領該族勇士窮追坦克,並誘使陷入迷境,直至油糧枯竭。坦克兵柯佛奇克不滿長官殘酷冷血,而被棄於荒漠中,最後卻協助阿富汗勇士圍攻坦克,擄獲蘇俄兵……  

   

20.《徵服1453》

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改編,是一部堪比好萊塢的史詩動作大片。徵服者,抑或「法提赫」,土耳其歷史上最好戰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綽號;1453年,年僅23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率領騎兵和戰艦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從而結束了東羅馬帝國一千多年的統治,將奧斯曼帝國建立成一個地跨歐亞的國家,東西方文明在此交匯。

21.《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

是阿斯哈法·哈蒂導演的一部電影。導演用冷靜、客觀又充滿關切的鏡頭風格,展現了當代伊朗人在親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糾結,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級分明社會現狀。榮獲第8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22.《愛之篇章》:


這是一個扣人心弦的穆斯林愛情故事。影片中的妻子「阿伊莎」身上有著穆斯林婦女的偉大,善良。為了丈夫四處奔走,還有她那堅定的信仰,對教門的虔誠。

23.《黑金》:


奧達(塔哈·拉希姆 Tahar Rahim 飾)和哥哥從小被寄養在納薩比門下,納薩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飾)在一次意外的發現了石油開掘後成為富甲一方的首領,逐漸與境外勢力勾結,為了「黑金」置百姓與水深火熱而不顧,並為了擴大權勢將奧達與公主(芙蕾達·平託 Freida Pinto 飾)聯姻。奧達的父親帶領阿拉伯平民,決心向納薩比宣戰,並鼓動自己的親生兒子奧達的加入,但此刻納薩比已佔有高端軍事武器,雙方實力懸殊巨大。生性不好戰的奧達掙扎在兩個「父親」、兩個族群之間,不得不做出殘酷的選擇,為了百姓的生存與和平,與「不可戰勝」的養父展開背水一戰。  

24《白氣球》:


伊朗導演新秀傑法.派納喜出色的兒童電影,曾獲坎城電影節金攝影獎,小女孩愛達.摩哈瑪卡哈尼有十分討人喜歡的演出。她在新年期間,苦苦要求母親答應她去買一條大金魚,母親被她煩得沒辦法只好應允。不料女孩在途中竟然弄丟了媽媽給她買魚的鈔票,她焦急萬分沿路尋找,終於發現鈔票掉在一家商店前的水溝中,但她卻無法將錢取出而干著急。就是這麼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件,在編導的生花妙筆下發展成一段大城市的小插曲,有趣的童言童語自始至終洋溢而出,足以洗滌人們為俗務所蔽的心靈。

25.《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在伊朗的鄉村小學,小學生木汗德屢次沒有把作業寫在作業本上,老師威脅道:如果再犯,就被開除。可是當天放學後,阿穆得卻發現自己不小心把同桌木汗德的作業本帶回了家。想起老師的恐嚇,阿穆得決定馬上歸還本子。在大人都拒絕幫忙的情況下,阿穆得只好獨自踏上了艱苦漫長的尋找之路。他帶著作業本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同學的家,卻最終沒有找到人。孩子只好帶著本子回家,替朋友做了作業。次日,老師檢查作業,阿穆得及時把寫好作業的本子交上。由此化解了迫在眉睫的懲罰,兩個孩子也得到了珍貴的友誼。

26.《喚禮聲》(Adhan):  

這是一部法語影片,描述在一個古老工業區中有一個公園,有一個名叫馬奧的穆斯林在那裡開了一家機車修理鋪,專修汽車和起重機。   修理鋪生意不錯,老闆決定在公園裡造一座清真寺,並且請了一名伊瑪目主持日常教務。由於他建造清真寺沒有得到工部局的批准,因此產生許多矛盾和摩擦。  

27.《叛國者》:


該片講述的是真實的穆斯林心境,講述的我們穆斯林不是西方國家和偽信者所闡述的暴徒,許多事態都是被奸詐的猶太人所指示的,他們假扮穆斯林,為那些虔誠單純的穆斯林提供虛假信息和資金,讓他們去殘害自己的商業對手和政治阻礙者,讓自己的商業目的達到預期的目標,有自己來操導這些政治秀。

28.《巴格達高地》:

是一部描寫伊拉克戰爭中受難人的生活電影,全長82分鐘,紀錄片的形式,給人以現場和實況的感覺。美國入侵伊拉克,戰爭破壞了伊拉克人民的家園和美夢,他們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希望得到普通人的生活需要。這部影片有力地向美國人訴苦,他們的政府把納稅人的錢變成了飛機坦克和炸彈,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無窮痛苦,他們應當有罪惡感。

29.《鬥士》:

   是土耳其生產的一部女子生活電影。主人公艾伊查是一個美麗的姑娘,是高中畢業班學生,面臨著對未來前途的選擇。他父母希望他成為一名醫生,而她特別愛好打拳練武功。故事中有許多幽默和誤解,但是反應了穆斯林女子不是西方人所想像的沒有自由,父母喜歡她們,關懷她們,但她們有自己的理想和選擇。

30.《拉哈爾的毛驢》:

是一部愛情片,說一個穆斯林姑娘愛上了一位從澳大利亞來的木偶戲表演藝術家。姑娘受到信仰保守家庭的反對和阻擾,但有情人終成眷屬,情節複雜,喜劇結尾。伊朗出生的導演對路透社記者說:「不要把穆斯林的生活看得那麼恐怖,那麼極端,那不是正常的生活。這是一部生活中的愛情故事片。他們有人性,有愛情,伊斯蘭信仰可以把不同民族團結起來

《我的名字叫可汗》重點推薦您看

巴基斯坦電影:《一切為了真主》                                

西班牙:《重返罕沙拉》  

加拿大電影:《大草原上的小清真寺》                          

俄羅斯韃靼斯坦電影:《碧碧努爾》

加拿大/ 法國電影:《若主意欲》                                

《愛之篇章--古蘭經經文的故事》    

《就地擊斃》又名:《一名警官》(An Officer)          

《沙漠之花》     《天國王朝》  

伊朗電影《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                      

巴基斯坦電影:《說》

《入侵阿富汗》或名《坦克追殺令》          

《愛的旅途上》      《隨風而逝》

《叛國者》          《拉哈爾的毛驢》                        

《我的名字叫可汗》   《倫敦格殺令》

《伊拉克餓狼谷》     《宣禮詞》                                

《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    

《巴勒斯坦惡狼谷》    《喚禮聲》(Adhan)              

《徵服1453》        《黑潮》      

《皈依》           《the message》                            

《天堂此時》        《鬥士》  

《麥加之旅》        《暴雨將至》                                

《勇往直前》       《走進古蘭經》

《我要YES》          《下午五點》                                  

《天堂的顏色》      《女人三部曲》

《木星的初戀》     《花開總有時》              

《以父之名》       《當我們離開》

《最後一個奧斯曼人》《時光依舊》        

《無論羅拉要什麼》《一個人對神的恐懼》


相關焦點

  • 認識中東五大語言:在人口超過四億的中東,不是只有阿拉伯文獨霸
    中東的五大語言中東是世界上最複雜且宗教、語言、及文化最具多樣性的地區之一,在這個人口超過四億的區域,除了阿拉伯文,大家還會用什麼語言溝通呢?這篇文章會介紹五個中東常見的語言,如果你對神秘的中東文化有興趣,繼續往下看吧!
  • 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中東地區,三者什麼關係,哪個範圍最廣
    說起伊斯蘭教、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這三個名詞,我們在新聞上經常看到。因為這些詞語經常出現在國際新聞上。這些詞語看著雖然熟悉,但很多人無法區分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看一下這三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先看一下伊斯蘭教。
  • 為什麼說Facebook廣告在阿拉伯世界營銷必不可缺
    事實是,在中東,喜歡價格美麗產品的人很多,他們會喜歡一個品牌的Facebook頁面,而無意購買或與該品牌打交道。 Facebook廣告在阿拉伯世界值得做嗎? 常見問題之一是「 Facebook廣告在阿拉伯世界值得做嗎?」 在許多情況下,答案是「絕對!」 中東的Facebook廣告費用通常比歐洲或美洲便宜很多。
  • 縱觀中東 | 中東回溯: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的興衰史
    本院編輯的《縱觀中東》不定期提供中東相關的動態、資訊及研究結果,從人文、歷史、國際關係、政治、經濟等視角全方位介紹中東,為中東研究和教學以及國際交流提供平臺。一、沙漠之子——貝杜因人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南為阿拉伯海,面積約為32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 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歡樂頌》在埃及國家電視臺開播
    繼《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劇目之後,2019年1月1日起,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歡樂頌》將在埃及播出。
  • 中東大變局前夜,內塔尼亞胡訪問沙特,以色列阿拉伯聯盟呼之欲出
    當地時間11月23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專機降落在沙特小城「新未來」,更多詳實報導還沒見分曉,比如這次內塔尼亞胡為什麼訪問沙特?以色列和沙特之間是不是會迅速建立外交關係?
  • 阿拉伯的勞倫斯:頗具傳奇色彩的中東英雄,卻因摩託車事故去世
    大衛·裡恩在1962年重新拍了一部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這部電影更為直觀的講述了勞倫斯在中東的傳奇故事,儘管它有一些不符合史實,但這並不影響在這部電影的幫助下,勞倫斯的傳奇形象經久不衰,延續至今。
  • 乘風破浪的阿拉伯姐姐們
    雖然費拉是阿爾及利亞人,但她經常用埃及方言演唱歌曲,在埃及和中東地區很受歡迎。值得注意的是,費拉從未用法語演唱過歌曲,儘管這在北非歌手中非常普遍。 突尼西亞歌手拉蒂法·阿拉法維 在1999年,拉蒂法發行了一張國際暢銷專輯,名為《清晰》,該專輯由法國環球唱片公司發行,是拉蒂法使用非阿拉伯語語言演唱的第一張專輯,其中的法語-阿拉伯語歌曲《Inchallah》榮登《Elle》雜誌音樂榜單第五名。 「海灣的豎琴」納瓦爾·科威特
  • 她是阿拉伯黛安娜,穿大牌、登時代封面,正在改變中東女性的形象
    作為中東女性,她不戴頭巾穿黑紗時髦得像好萊塢名媛更酷的是,她引進網際網路教育,幫婦女、兒童爭取利益被譽為
  • 帶你貫穿中東、阿拉伯世界的10部經典電影
    信仰也好,政治焦點也罷,阿拉伯世界的神秘總給我們一種又愛又怕的感覺…以下10部電影從各個角度直接或間接地反應了中東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風貌與政治現狀,希望以此能給大家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文明和中東政治的大門。
  • 中東直線邊界史(下):後奧斯曼時代的阿拉伯覺醒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退,英國勢力漸漸滲入阿拉伯半島的南部及東部的波斯灣沿岸地區,內志依然在中東的王旗變幻上保護著相對的獨立。對於奧斯曼帝國英國,阿拉伯半島那一片黃沙漫天的貧瘠土地實在沒有直接佔領的價值;然而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這裡卻是他們的靈魂棲息之地——海珊夢想中的阿拉伯國家版圖,正是建立在對內志的絕對佔有之上的。
  • 南譯學生獲全國高校阿拉伯語徵文一等獎 脫穎而出絕不只是靠「運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6日10時24分訊(邵秋露)7月11日,當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付志明宣布孫維聰獲得一等獎時,他激動萬分甚至覺得不可思議,「我太幸運了!」孫維聰把自己的獲獎歸功於「運氣」,這個大三的男孩謙虛地說,「我以前參加過很多比賽,投稿後都是杳無音訊,這次可能是上天眷顧。」
  • 20150124唐師曾:阿拉伯的勞倫斯
    家庭女教師文學造詣頗深,給孩子們淵博的英語、法語、希臘語、拉丁語教育。勞倫斯自幼隨父親沉湎騎車、划艇、遠足等戶外運動,並精於此道。十來歲和同學騎自行車走遍家鄉附近所有村莊,考察遇到的每一座教堂、古堡。1907年,勞倫斯獲牛津大學耶穌學院獎學金,主修現代史。次年利用假期騎自行車壯遊天下,騎行4000多公裡考察法國古戰場。在牛津期間,他參加了為期兩年的軍訓。
  • 英國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高清完整版
    類    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 戰爭 / 冒險製片國家: 英國 / 美國語    言: 英語 / 阿拉伯語 / 土耳其語上映日期: 1962-12-10(英國)劇情簡介: 一戰爆發後,德國盟友土耳其趁機侵入阿拉伯半島。
  • 《中東生死門》與《走出中東》:阿拉伯世界向外
    與中東的情緣召喚周軼君回到出發的原點: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亞、伊朗、尼泊爾……一站接一站,地覆天翻。尼泊爾改制、伊拉克重建、阿拉伯之春、烏克蘭戰爭、委內瑞拉的陰影、列支敦斯登公投、英國女王存廢等全球重大變革事件在書中一一展現。
  • 星空伴你入眠,深入中東,在「綠洲」度假!阿曼馬斯喀特 CHEDI,帶你解密不一樣的阿拉伯!
    論小眾,阿曼和沙迦絕對是中東「新貴」,是中東地區冉冉升起的旅遊新星。尤其因為可以滑翔傘入住的阿曼傑格希灣六善,原是每年國人到訪都不超過 100 人的阿曼,現在漸漸被國人所注意到。其中,有那麼一家酒店可謂是阿曼的「瑰寶之地」。
  • 阿拉伯玫瑰——拉尼婭王后
    拉尼婭是巴勒斯坦人,因為以色列於1948年在中東立國,讓許多巴勒斯坦人都失去家鄉淪為難民,拉尼婭的父母就在這時候作為難民來到了科威特。拉尼婭的父母她在學業上可以說是不遺餘力投入,使得她很早就接受西方教育,拉尼婭的小學就讀於科威特的英語新學校,中學是在科威特的美國學校讀的,隨後前往埃及開羅的美國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學位。
  • 英國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原版高清
    類型: 劇情 / 傳記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 / 阿拉伯語 / 土耳其語上映日期: 1962-12-10(英國)片長: 216分鐘 / 228分鐘(導演剪輯版)又名: 沙漠梟雄(港) / 阿拉伯的勞倫斯(臺) / 阿拉伯的羅倫斯   劇情簡介:  一戰爆發後
  • 阿拉伯版VOGUE雜誌主編談時尚改革,促進中東地區的思想進步
    阿拉伯版VOGUE雜誌主編 Manuel Arnaut 近期在採訪中表示,全球九月刊他最愛中國的《服飾與美容》。最重要的是他通過自己的人脈,把Rihanna,Nicki Minaj,Ciara,Kim Kardashian這樣的國際大明星請到封面上,讓這個版本的時尚變得更國際化,更有影響力,讓阿拉伯女性可以領略到世界時尚,可以追趕最尖端的潮流。
  • 吉林外國語大學學生王武受邀參加第八屆全國阿拉伯語專業研究生論壇
    吉林外國語大學學生王武受邀參加第八屆全國阿拉伯語專業研究生論壇